初二上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每個年代的戰爭與和平作文
氣勢如此恢弘讓人振動,如一曲渾然天成的交響樂。
你不能不為之傾倒。
從他們身上,你能看到你自己;從他們的生活,你能感受到自己同樣的愛與困惑,尋求與思索。無論貴族或是平民,都有這樣一顆心,要去實現自我價值,并在社會的滔滔洪流中得以生存。內心與外在的沖突,是什么與什么妥協,理智與情感的天平又在如何擺動?很多時候,我們即使身不由己,也能在歷盡千辛萬苦的心路后找到自己。
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你能從書中找到一切。
相對于沉穩睿智的安德烈,彼埃爾更像現代年輕人的迷茫。一顆充滿美好向往的年輕的心,很容易在老謀深算的社會中被欺騙,并且,身不由己地沉入泥淖,欲罷不能。當彼埃爾決心摒棄舊日紙醉金迷的生活,為理想的實現而奮斗時,自以為做到了的他,卻是進入了另一場欺騙,一切只是美好的假象,唯有愛是真的。這個善良而無所作為的富二代!
安德烈,以他的身份地位,以他的才智,完全可以在上流社會安度一生。然而他卻放棄安逸的一切,苦苦尋求,想要給自己一個獨屬的意義,終于投身對抗拿破侖的戰爭。一次次波動、上升、下降的感情,最終不還是找到了內心的安定么?我是那樣地喜歡安德烈,他死了,曾讓我覺得這本書也要和他一起死去了。但是不,托爾斯泰繼續用沉穩的筆調不緊不慢地敘述,告訴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人,生活還在。現在想來,安德烈的死,未嘗不是一種幸福。在臨死前,他終于通悟,自己一生追求的東西在此達成圓滿。有很多人就是帶著這種難以通悟離開,這是多么多么的遺憾。
瑪利亞總是讓我感動。并且,隨著讀下去越深,我愈覺得,這顆純凈的心是多么可貴,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去呵護。真誠與善良是最簡單的,卻是最難以做到的,在丑惡中它總會受到傷害。有的心受傷了,便從此蒙上灰塵;有的心一次次受傷,卻更加堅韌和頑強,表現出更大的無畏于犧牲精神。有時只是自己痛苦,小人得利,自己的善意還會被猜疑,好心卻因經驗不足辦壞事,這一切,只能讓人慶幸瑪利亞的生活環境安定多余流離,并得到了終身幸福。
,內心洶涌澎湃的熱情與幾經波折的愛情。愛讓人迷失,讓她可以拋棄一切,違背道德。她是是不顧一切想要掙脫束縛的空靈之鳥,最后棲息在彼埃爾的愛巢。在書的最后,娜塔莎變老了,變胖了,成了每天為丈夫和孩子操心的女人,頭發不整,再也看不出她是那個當年愛美的少女。可是,她很幸福,從字里行間你都能讀出她的笑意與溫暖,隔著遙遠的時空,傳來內心安定的力量。直到這時我才終于原諒她,原諒她年輕時的一切過錯,原諒她對安德烈的背叛,而安德烈,很早以前就已原諒她了。不是嗎。你是唯一一個讓我因幸福而感動的人。娜塔莎。
不得不提及一個人,索尼婭。寄人籬下,為羅斯托夫家可以付出一切,還被視為理所當然,甚至被忽略。這個善良的姑娘,隱忍,生活卻對她殘忍。連娜塔莎都認為她是個逆來順受、一切似乎活著只為別人、沒有自己的人。可是,她的內心,也是鮮活而生動的少女之心啊。因為什么也沒有,能做的,只有不斷犧牲自己。
還有庫圖佐夫,那個我一直無比尊敬的老將軍。皇帝不喜歡,卻不得不在民眾歸心下授予其最高統帥權。這個老人身上有一種力量,全憑自己對俄羅斯民族的熱愛,周旋于黑暗之間,能看清大部分人看不清的東西。對于他,我實在是淺薄,無法承受他的一生之重。
每一個人物都是對人性的詮釋,在穿越了久遠年代與地域后仍能直擊人心。浩浩蕩蕩地展開一幅畫卷,幾經跌宕,大浪與暗流,也終于百川歸海,每個人都走上了那條屬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