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初二上冊語文第二單元習作——讓世界充滿愛
星期四朱老師給我們看了《讓世界充滿愛》,主要是講了你“愛祖國、愛老師、愛父母、愛校園、愛自己”五個角度,將“愛”字詮釋得淋漓盡致。這是由一位鄒教授給我們主持的。
“你熱愛祖國嗎?”我們嘴上都說愛,卻沒有太多行動,一個黑人男孩在奧林匹克馬拉松賽場上摔倒流血又爬起來堅持走到終點的例子深深打動我們的心,我們深深自責反思,有的大學生連國歌歌詞都記不清楚,這還算是愛祖國嗎?
“你愛你的老師嗎?”“愛——”可是心里卻想的相反,有時候學生會說老師很兇,很討厭,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老師身上的偉大呀。在山村支教的李靜老師由于受不了苦而想離開的時候,那些同學赤著腳跑著追老師,那位李靜老師被孩子的不舍得情感動了,留下來教學了一輩子直到她38歲那年癌癥離去。還有52歲的殷雪梅老師,帶學生外出路上遇車禍,由于她推倒了幾個學生,使得學生幸存,而她不幸身亡。這些例子太多太多,中國有許許多多偉大的老師,就在我們身邊,這樣的好老師是多么的偉大啊!
“你記得父母的生日嗎?”“你給父母洗過手嗎?”現在的學生大多以自我為中心,很少關心父母。我們為什么對父母這樣冷淡?我們這是怎么了?爸爸媽媽每天辛苦上班,而我們又不掙錢,又是家里最大一筆開支,天天看見爸爸媽媽辛苦的身影,我們連一句“你們辛苦”說不出口,真的太對不起了。
《讓世界充滿愛》放完了,短短一個小時的教育片給了電腦屏幕前的我長長的想要------感謝祖國、感謝老師、感謝父母,我愛你們。
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是饑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一首蕩漾在夜空的歌謠,是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籍····
看完《我也有爸爸》我感慨萬千,對愛有了更深的認識。
大志,一個孩子,一個普通都不行的孩子,本該享受大好時光的他,切不幸患上了白血病,沒有父母關愛的他顯得那么弱小無助,但同時患白血病的孩子們卻融化了他心中的寒冰,球星林天海的關心讓他感到了親情般的溫暖,社會的關愛,讓他感受到了愛無窮的力量!
我們的生命里,經歷了他多美麗君臨的際遇,擁有了太多深深絕望中無比美麗的驚喜,感受了太多深深的自責與愧疚,領會了太多對完美,對愛心的真諦,看多了人間的悲歡離合,生死離別·····我知道,只有愛,才能這起這一切!
享受了太多用盡我一生都無法消受的愛,感受了太多太濃太濃有幸感觸到的人間真情,我慶幸我還能擁有一些對生命的感動與感恩。這些孤寂的感動與感恩,總是時時在我的心頭,在我的腦海里翻江倒海的涌動,迫使我時時萌動一些我們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的關于生存的終極性追問,時時產生一些關于生命意義,關于愛的深度的思考。
當別的生命處于危急關頭,當別的生命迫切的需要我們付出的時候,捐獻一滴骨髓液,一組干細胞,一雙眼角膜,一塊皮膚,幾百毫升血液····該是多么有意義的事!然而,我們是否真的愿意用我們真實的愛心,真實的行動來體現我們對生命的熱愛,體現我們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呢?
保持一顆開放的心,是逆境中的指南針,心中有愛,世界才會充滿愛!
和諧,讓世界充滿愛
讀了《我的和諧家園》這本書,我的內心深處感慨萬分。
這本書通過身心和諧、人際和諧、自然和諧和社會和諧四個部分,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和諧是我們應當共同關注的永恒主題,只有我們齊心合力實際行動起來,才能共創人類美好的和諧家園。
里面有這樣一段話:還鳥兒以天空,還天空一蔚藍,還魚兒以江湖,還江湖以精湛,還牛羊以草原,還草原以甘泉,愛護您啊地球村,您是生命共有的源泉。
是呀,地球是一切生命共有的家園,我們人類并不是統治者,我們屬于自然,而自然不僅僅只屬于我們,生命之網把我們和動物都聯系在一起,就像血緣把我們聯系在一起,而組成生命之網的這地球上千千萬萬的生靈,我們人類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員而已。
我們要與自然和諧共處。就理應像書中所說的一樣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還小青蛙一方池塘,還小鳥一片藍天,讓海永遠那么湛藍,讓明天更加燦爛!雖然我們不能像童話里純潔善良的天使一般用魔法恢復大自然的本貌,但我們卻能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愛護花草樹木……讓我們一起善待大自然,讓世界恢復和諧吧!
我們要與社會和諧共處。就理應懂得寬容,懂得謙讓。俗話說的好:“一根竹竿容易彎,眾人合伙金不換。”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會發現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并不遠;只要我們和睦相處,就會讓愛遍布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讓我們都奉上自己一顆真誠的愛心,讓我們的社會處處奏響和諧的旋律,讓世界變成美好的春天,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共創和諧的愛的家園吧!
——讀《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有感
五(1)班
陳美伊
語文教材中有一篇《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我很喜歡讀。讀著讀著我都仿佛身臨其境了。
在這篇課文中最打動我的是中國臺灣青年對待生命的態度。當大地震襲擊了中國臺灣,在自己家人生死未卜的情況下,這名中國臺灣青年在余震不斷的情況下,十分鎮定地配合醫生完成了骨髓移植手術,成功挽救了一位素不相識的人的生命。
合上課本,我的思緒又回到現實中來。我同時想到了每年上海都會開展一個名為——“藍天下的至愛”的大型慈善活動。我不是一個坐著旁觀的人,每當我看到捐款箱時,我都會毫不猶豫地拿出錢包,捐出一點錢,獻出我的愛心。雖然每次我捐得不多,而且我不知道這點錢會用來幫助哪一些急需的陌生人,但是我知道,人不分高低貴賤,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生命要彼此尊重,所以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寫到這里,我不禁又想到了姚明與一位記者之間的對話。記者問:“如果有一位白血病患者的骨髓與你匹配,需要你立即捐助,而你又面臨一場重要的賽事,請問你如何選擇?”姚明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很簡單,我選擇患者,因為世界上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了!笔堑模瞧降鹊,我們要彼此尊重。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少吃一包零食,少玩一會兒,就像瑞恩一樣通過自己努力勞動,獻出自己的一份愛。
讓世界充滿愛吧,讓陽光灑滿每個角落;讓世界充滿愛吧,讓每個人都過上快樂的日子;讓世界充滿愛吧。
這是一個關于寬容與理解的故事。楊閱和董冰是一對好朋友,兩人都是班干部,都是要強的好學生?墒,不知什么原因,楊閱總是遲到,學習成績也退步了。楊閱欲言又止,暗暗地掉下了眼淚。楊閱的舉動讓董冰感到有些不對勁兒,他決定查明真相。于是,這天放學他去了楊閱家。原來,楊閱的媽媽受了傷,而楊閱的爸爸又出差去了,家里只好靠楊閱來照顧媽媽,媽媽的早點也是靠楊閱做的,楊閱做完早點才去上學。董冰知道真相后,十分羞愧。他向楊閱承認了錯誤。楊閱諒解了董冰,對董冰說了一句:“我們還是好朋友嘛!”
“我們還是好朋友嘛”這句話充分的體現出了楊閱的寬容與大度。和楊閱相比,我真感到有些難為情,別的同學不小心碰了我一下,我就應要說他是故意的,并且還要重重地拍他一下。當我不小心踩了他一腳時,他就會重重地還我一腳。如果當他對我說“對不起”的時候,我能夠面帶微笑地對他說一聲“沒關系”,我相信,在下次同樣的情況下,他也一定會原諒我的,雙方會心的微笑,一定能使雙方的關系更融洽。
我們的生活需要理解,人與人交往,難免會有些小摩擦、小矛盾,這是生活中必然會出現的事情。摩擦、矛盾既然發生了,就要考慮怎么去解決它,而不是把它搞得更加復雜。大家相互之間多一點理解,多一點寬容,所有事情都能處理好。寬容理解是建設和諧社會需要大力發揚的美德,理解是寬容的基礎,寬容是理解的深化。有了寬容、理解,才能確立友善的人際關系,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讓我們一起來創建和諧社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