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新材料作文精選
所謂新材料作文,是針對傳統的材料作文而言的,這種提法最初出現在20xx年全國卷,開啟了新材料作文的先河。從此,新材料作文成為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中的重要研究對象。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20xx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xx高考新材料作文一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個圓使我想到了循規蹈矩、穩定、規范。有人認為這樣就是死板,由于偏愛后一個圓形,認為這才是個性的張揚。
什么是個性的張揚呢?周杰倫手舞雙節棍唱著“哼哼哈兮”是一種個性;女子十二樂坊站著拉二胡是一種個性;凡高的《向日葵》又是另外一種個性……其實,個性就是展現自我的風采,展現自我的才華,展現自我的見解……我們應當承認,個性張揚有利于個人的發展,也有利于社會的進步。然而,時下卻有一些人一味地去模仿別人,追求所謂的“時尚”;一個“酷”的表情,一個“炫”的姿態,這些在我個人看來,并不是個性的張揚,而是一種膚淺的作秀罷了。試想一下,走在大街上,每個人都和周杰倫一樣留著一小把胡子,再戴個墨鏡,擺出一臉的“個性”,那么我們周圍必定是單調、黯淡無彩的了,這便又回到了“圓”的圓形,達成了共性。一味盲目地去模仿別人,便會失去一些原本屬于自己的真我風采。其實社會大舞臺上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何必要窮根究底,去爭論紅樓中的花魁呢?不正是有了寶釵的端莊,黛玉的優雅,湘云的開朗,妙玉的清高,熙鳳的潑辣,還有那晴雯的俏麗,紫鵑的聰慧,平兒的細致,大觀園才得以流光,《紅樓夢》才得以溢彩么?不正是有了這么多性格迥異的人,才構成了這個多元豐富的社會大舞臺的嗎?所以,我們所提倡的“個性張揚”必須是針對自我的內在和潛能,只有真誠、誠實地秀出自我,張揚個性,才能像第二幅圖那樣,變成一顆耀眼璀璨的星星,升起在人生大舞臺上。
然而,單單主張“個性張揚”是不夠的。個性的張揚又必須受“圓”這個道德與法律的制約。就像高中規定我們女生不能留長發,這其實是對張揚個性的抑制。但試想一下,眼前一片紅發、金發,甚至綠發,發型各異,那還叫什么校園啊。學校之所以制止,是因為這樣“個性的張揚”是不符合“高中生的個性”的。所以,個性還必須符合特定的時代、背景,而這便要受到“圓”這個規矩的限制了。當然,“圓”的制約還應當合情合理,賦予“人性”;有關“圓”的規定還應根據時代的改變,周圍環境的改變而做出調整,只有這樣,個性的張揚才得以理解,得以支持。只有這樣,社會大舞臺才得以發光,豐富多彩,升起的星星才得以與日月同輝!
風,從水中掠過,留下粼粼波紋;陽光,從云中穿過,留下絲絲溫暖;歲月,從樹林中走過,留下圈圈年輪……那么朋友,我們從時代的大舞臺上走過,又該留下點什么呢?我們應當留下青春的驕傲,尋夢的足跡;我們就當留下真我的風采與個性的張揚,我們應當留下無悔的演繹和星光的燦爛!
20xx高考新材料作文二
哥,黝黑的皮膚,粗壯的胳膊像一頭健壯的牛;哥,粗聲粗氣,蓬亂的頭發,像一匹任勞任怨的馬;哥,沉默寡言,起早摸黑,像一只拉磨的驢。都說哥是撿來的,因為哥像一個只要有飯吃就像牲畜一樣拼命干活的家中唯一的勞力。
風輕輕地劃過身邊,傳來哥喘氣的聲音,麥浪中飄飛著哥的滴滴汗水,在陽光下,像一顆珍珠,飛起又沉入無邊的麥浪。
哥真是撿來的嗎?在無邊的黑夜里我問著依然閃爍的群星,也許它們知道哥是不是從娘肚子里出來的。哎!想起娘,想起我一問她哥是不是娘撿來的,她就偷偷抹淚的樣子,想起娘看著哥的那種心痛而又無奈的樣子,想起……我想哥不是撿的吧!群星無語,只有無邊的思索融化在無邊的黑暗里。
然而,終于有一天,一輛汽車接走了……不是哥,而是我……
全村都愕然了,母親單薄的身軀像一張經不起揉捏的白紙一樣斜依在門檻上,銀發中夾著幾根枯黃的頭發任風胡亂地吹拂著。
哥,我想起了哥,我不顧一切地掙脫親生父母溫暖的手,沖向麥田,陽光下哥黝黑的臉上滾動著顆顆水珠,是淚?還是汗?我站在田埂上任由淚水在眼眶里泛濫,卻再也無力叫出那個沉沉的“哥!”
哥,傻笑著看著我,說:“回去多陪陪咱娘,她為你犧牲了不少。”
娘,娘為我犧牲了不少,是的,娘犧牲了自己的親生兒子,為了我這個撿來的娃,為了我今天能坐在寬敞的教室里,娘把哥變成了家里的一頭牲畜。
無數個日子里,娘給我端來一碗香噴噴的米飯,卻給哥塞了一個硬邦邦的窩窩頭,我對娘說:“這不公平!”娘只笑笑說:“你上學要營養。”
原來,我現在才明白,我和哥的命運是娘一手安排的,到底是哥跟娘親,還是我跟娘親,娘為什么要這樣做?此刻我方明白,原來這世上還有一種比母愛更偉大的東西。
它像一股叮咚的泉水,滋養著我的心田,像一束溫暖的陽光,給我前進的力量,我多想問問娘,我比她的兒子更重要嗎?也許不必了,因為娘是這樣認為的,這是娘這個最最善良的人對事物的認知。
20xx高考新材料作文三
人常說隸書給人的感覺太張揚,而楷書給人的感覺太拘泥。而聰明的鄭板橋將隸書與行楷相結合,形成獨一無二的“板橋體”。歪歪斜斜而又錯落有致,實屬妙哉!有人說,這種作品“不可無一,不可有二”,實為有理,我頗有同感。
不僅是書法界還是我們的社會,不是缺乏“鄭板橋”,就是“鄭板橋”仿品太多!我們需要的是真正的“板橋體”,需要創新,而不是泛濫的空殼。
幼時學習書法,前期都是以臨摹為主,剛開始練得很辛苦;直到后來,我才深究其意。原來,學習別人的字體與風格是難,特別是要將那種字體與自己思想情感甚至你的筆法融于一體,然而,真正的境界在于練就你自己的風格,這就是難上加難。學習多年,我仍還未成氣候。因此甚是佩服鄭板橋這類的先驅。然而,現在書法界中許多自稱“書法家”的人,其實也與我的處境一樣尷尬,只不過他們的“火候”比我更深罷了。其實也缺少了他們的“個性”。他們的“描摹”雖能形似,卻不神似,也驗證了“不可無一,不可有二”的道理。又豈止書法需要“板橋體”,我們的社會也需要其注入。
在我們的作文界時常會鬧出兩個字“抄襲”。如今書籍泛濫,人人都是“作家”,人人都可有一兩本“著作”。然而,卻有大部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實為狼狽。他們把名家的珍品抄襲一番,匯就一本書,卻弄得個四不像。所以說,真正有價值的、意境高的你也抄不像,不如開創自己的品牌,自力更生唄!
且說最近紅爆一時的小沈陽,大家都被他的搞笑天賦所吸引。小沈陽卻實在是別出心裁,獨樹新枝,但是小沈陽可有一,卻不可有二。有一,可謂之新潮,有二,有三則不然,不僅大大削減了其新意,還大大降低了整個社會的審美情趣,這可就不討好了。因此,無論怎樣,我們的社會都需要“板橋體”,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更豐富的元素,就像字體一樣。
“板橋體”不僅有助于社會的發展,也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既不可太張揚,也不可太拘泥,要將隸書與行楷相結合,才適度、中和。要根據自身條件,打出自我的天地,勇于創新,塑造獨一無二的個性。
放眼未來,希望我們的社會將會有更多不同的“板橋體”,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可復制的。輕松舞出自己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