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愛國的高中隨筆:談談愛國與愛國賊
第一范文網:愛國應該是所有國民的理性共識,成為一個智者,這應該成為所有國民基于事實和理性的優雅選擇。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談談愛國與愛國賊》。
從菲律賓提出南海仲裁案開始,全中國上下都刮起了一股愛國熱潮。中國的愛國運動已有上百年歷史,發展至今卻好像變了味。
抵制菲律賓水果,抵制日貨美貨,甚至抵制肯德基,這些都被稱為愛國行動。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幾乎所有的產品都聯系著全球各國的利益,阿里巴巴的第二大股東是日本的SoftBank公司;蘋果iPhone是富士康代工的,而富士康的不少代工基地就在我們國內;我們手上的電子產品,無論國產的還是進口的,肯定都含有外國的元素。盲目抵制外國產品,最終利益受到損害的自然包括我們自己。
我想起了前幾年西安發生的砸豐田車事件,肇事的小伙子被判刑十年,頭上被砸出血窟窿的車主半身癱瘓,悲慘終身。打砸豐田車現場,有人看不下去暴力血腥的場面,就慘痛大喊“大家都是中國人,沒有傷天害理,何必這么打砸呢?”這樣的吶喊似乎很微弱,沒能喚起愛國賊的半點良知,沒能阻止悲劇的接連發生。
他們真的愛國嗎?他們只是借著“愛國”的旗號,以某種政治正確的張狂姿態發泄自己的暴力欲望而已。從本質上說,他們不是真正的愛國者,他們是毀壞愛國正義的愛國賊。
這讓我想起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紅衛兵們,他們同樣狂熱,暴力,甚至血腥。愛國賊們習慣于給理智的人們扣上一頂頂“不愛國”的帽子,發泄其怒火,光天化日之下瘋狂羞辱、批斗他們認定的“不愛國”的人。
兩岸關系同樣受到愛國浪潮的沖擊。前幾日,中國大陸某旅游團乘坐的巴士在中國臺灣起火,24名游客遇難,國內新聞下的評論充斥著“憎恨中國臺灣”、“再也不會去中國臺灣”的言論。難道兩岸關系就要這樣被所謂的愛國言論毀壞嗎?不知他們有沒有關注90年代發生在我國浙江省淳安縣的“千島湖慘案”,32名遇難者中有24名中國臺灣游客,中國臺灣輿論為之瞬間爆炸,兩岸關系直線下滑。那時大陸的開放還不充分,交通和通訊還不發達,兩岸之間產生人為隔閡似乎在所難免。而如今,在互聯互通的大潮流面前,我們的愛國憤青要重蹈破壞祖國統一事業的覆轍嗎?
謠言止于智者。難道中華民族民智開化只能靠那些“智者”引導嗎?在愛國賊們掀起的大潮前,寥寥可數的智者恐怕也無能為力。有鑒于此,我們還是要提高大眾的知識水平,提倡大眾多學習,多了解真相,多保持冷靜的心,及時遏止謠言的傳播,宣揚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