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的初三作文
有人就會問愛國是什么?有人把愛國整天掛在嘴邊說的愛國,那就是愛國了。可真正的愛國不是光在嘴巴上下功夫,而是在真正意義上行動起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于愛國的初三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愛國
愛國,什么是愛國?愛國是用心說的,愛國又是一種崇高的感情.
愛國不是用嘴說的,而是要用行動來落實的.那些熱愛祖國的人,會團結互助不會不講愛國,如果不講愛國,那國家就像一盤散沙.損人利己的人,人人都討厭他.要愛國,就要誠實守信,不能不講信用,要無時無刻地為人民的利益而奮斗,要關心國家大事.
有些人很迷信,說什么世界上有鬼啊,神啊,佛啊......為什么要這么迷信,我們應該相信科學,愛科學,才能為科學事業作出巨大的貢獻.
愛國,當然也要遵紀守法了.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沒有紀律,那學校就是個“大市場“,如果沒有法律,哪有什么冤情可告呢?就像古有開封府的“包青天“,文廉王,才能除暴安良,為民請命.所以,我們的國家應是一個有法,有律的國家.
在有法律的國家里,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里都有兄弟姐妹,他們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手足情,朋友,好朋友建立了用金錢買不到的友誼.那些貪心不足的人,見小便宜就要撿,大了,有人出錢,叫他背棄朋友,背棄親人,他都有可能會做得出來.我們要喝”井水不忘挖井人.”
做一個愛國的人,當然要愛勞動了.那些“偷得浮生半日閑“的人,從小養成壞習慣,在家做”小公主”,”小皇帝”做慣了,衣服不會洗,作業不會做,掃地更不用說了,地都不會掃,簡直是懶人.有一本故事書里說到<<蝸牛和黃牛>>,蝸牛整天不干活,就懂叫小黃牛做,而它自已卻睡懶覺,小黃牛
干了一天的活,額上的汗,豆大的流下來.一天,小黃牛和小蝸牛分家了.此后,小黃牛耕田,一日三餐溫飽,而小蝸牛日的家漏水了,也懶得修,終于有一天,小蝸牛的家蹋了,把小蝸牛砸成一個像車輪似的形狀,從此,小蝸牛在沒人的地方就伸出觸角,一有人,它馬上就縮起來,沒臉見人.
聽了這個故事,我們應該要勤勞,不能懶惰,要像周總理那樣,無時無刻不在關心人民,為人民的利益,為了祖國更加強在,我們從現在起,為了祖國奮勇向前.要記住,祖國是我們的母親,她用知識,用智慧哺育了我們,我們應該要立志報效祖國,讓我們手牽手,一起創造更美好的明天吧!
愛國
國與人,是一個整體與個人的關系嗎?國家是人民的希望,人民是國家的力量,愛國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是一個國家精神財富中最寶貴的,它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愛國的感情建立在一切感情基礎上,它是一種紐帶,一種號令,沒愛有國,國家也就不存在了;不講愛國,國家將是一盤散沙;沒有愛國主義,國家就不能抵御外辱,就會一擊就破。
愛國,是在利益面前的舍身取義。高墻鐵壁內,一位頭發零亂,面帶憂慮的人在仰天長嘆。面對淪入敵手的大宋江山,面對支離破碎的河山草木,面對顛沛流離的大頌百姓,他無可奈何;面對元軍的多次勸降,面對元世祖的親自許諾,他斬釘截鐵,這是他唯一能做的,縱然是高官厚祿,縱然是錦衣玉食,他仍然會選擇與國家共存亡。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
愛國,是在民族面前的血薦軒轅。京城菜市口,一位正義凜然,昂首挺胸的人在向天長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面對日益衰落的中華民族,面對水深火熱的無辜百姓,他毅然走上變法的道路,但同時選擇了死亡。走上這條路,注定這一天。這一天來臨的時候,他依然泰然自若:“我愿成為第一個為變法強國而犧牲的人。”就這樣,他得到了應有的結局。他為國富民強甘愿獻身的精神將彪炳史冊。
愛國,是在榮辱面前的拼盡全力。法國巴黎,奧運圣火,一位堅強的女孩在眾人的撕扯中緊緊握住神圣的奧運圣火。“你要想從我手中奪走火炬,除非從我的尸體上爬過去。”一句震撼人心的話竟然出自這樣一位外表柔弱的殘疾女孩。面對反華分子的瘋狂搶奪,面對分子的無情撕扯,她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勇敢的抗爭,用自己殘缺的身體保護火炬,這是何等令人佩服的勇氣。沖破人群后,一句“中國加油”回響在巴黎的天空。
愛國,是我們在國家面臨生死存亡關頭時,用汗水和生命?I衛國家尊嚴的義不容辭。國既不愛,家何能存?
愛國
祖國在世界各民族人民的心中是及其神圣的字眼。尤其對中國這樣一個有著幾千年悠久文化和歷史傳統的文明古國來說更是如此。中華民族是不屈不撓的民族,也是追求真理、向往和平的民族。千百年來,炎黃子孫帶著對這片皇天后土的崇敬之情建設她,保護她,熱愛她。
翻開中國歷史,明君良相比比皆是:秦始皇統一中國,李世民輕賦稅重生產;唐明皇“太平盛世”;宋太祖滅七國平戰亂;成吉思汗躍馬揚鞭矯勇善戰;乾隆帝明查暗訪文武雙全。包青天秉公辦案,鄭成功收復臺灣,林則徐虎門銷煙,鄧士昌甲午海戰……一樁樁、一件件都是那么的清晰可辨。
中國的百姓也是世界上最富有愛國精神的民族。孔子的廣施教育,屈原的《桔頌》詠嘆,鑒真的六渡東海,張賽的出使西域,司馬遷宮刑寫《史記》,張衡發明地動儀,李時珍撰寫《本草綱木》,黃道婆研究紡織技藝,哪一樁哪一件不滲透愛國主義的情誼?
令人嘆息的是舊中國并不富強,傷痕遍體、列強爭霸、生靈涂炭、滿目瘡痰。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歷史,中國近代史又是一部愛國主義悲壯史。曾記否,戊戌變法的“六君子”殘遭殺害;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宋教仁喋血黃浦;國民黨領袖廖仲凱被刺身亡,馬列主義傳播者李大釗英勇就義,他們是中國愛國主義的楷模,他們用熱血呼喚著正義。
孫中山為解民疾出國學醫,眼見中國任人宰割又從“醫人”改為救國。他一生致力于“驅除較虜,恢復中華”,直到生命垂危仍不忘告戒同僚“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魯迅棄醫從文以筆代槍,舌戰群儒,孤軍奮戰,他以“橫眉冷對千夫子,俯首甘為儒子牛”白勉自立,最后以“我以我血薦軒轅”樹立起民族當自強的大旗。
中國共產黨人的愛國主義更是無與倫比。毛澤東以小米加步槍打敗裝備精良的百萬大敵,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是他喚醒了沉睡百年的雄獅,讓全世界的目光再次注目東方的神奇。周恩來身為總理,為國為民日里萬機,操碎了心,耗盡了力,直到臨終還惦記著祖國的統一。鄧小平改革開放發展經濟,僅二十幾年間就使中國巨龍再度騰飛。將香港、澳門收回國有,為了兩岸統一人民安康,化干戈為玉帛,再次與國民黨元首握手言和.
再看中國己今非夕比,深圳青年的效益觀念,浦東新區日新月異,體育健兒努力拼搏,航空工業飛速崛起……祖國的兒女不僅繼承了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而且正用實際行動譜寫續曲.中國的愛國主義情愫已深深根植于億萬中國人民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