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讀《楊靖宇》有感
《左傳》曾記載過一句話“臨患不忘國,忠也。”不錯,能在處境危險的情況下,保持清醒,堅決不隨意拋棄自己的國家。你說,這難道還不足以證明他的愛國之心嗎?楊靖宇就是一位這樣的戰士
楊靖宇是我國著名的民族抗日英雄,一生立下許多功績。但,卻死于那場反“討伐”斗爭中。在戰場上他采用夜襲,伏擊,迂回等戰術,與敵人周旋。進入冬天后,十天半月都沒糧食。渴了抓把雪,餓了啃樹皮都是常常發生的。戰士個個饑寒交迫,有的還為此付出了寶貴的生命。卻還必須空腹上戰場。經過一番殊死搏斗,敵人勸說他們投降,被他拒絕了。于是敵人便向他開火,最終,楊靖宇壯烈殉國,年僅35歲,英年早逝。
還是那句話“臨患不忘國,忠也。”能在如此要隘的處境中,忠于國家,不畏強暴。難道還不能體現出他的忠心嗎?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頑強生存好為國家戰斗。難道還不能看出他為國分憂的品質嗎?能在被敵人包圍的情況下,保持清醒絕不叛國。難道還不能看出他的勇敢,愛國的精神嗎?我相信這一定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楊靖宇在戰場上隨時有可能被害,只要一聲“我們投降”就可以免生死之憂了,但,這么做后你的良心真的完全是無憂的嗎?所以楊靖宇才斬釘截鐵地拒絕了敵人對他們勸降。
這就是愛國。國家是我們的母親,生下我們,養育我們。失去了它我們將一無所有!剩下了這一副“死身體”又有什么用呢?為國家奮斗,為國家出力這是我們的榮耀,更是一種責任!我們這么努力是為了什么?不就是為了富強國家,讓人民,后代能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嗎?因此,作為一個中國人愛國,是必須人人做到的。也只有人人做到了,祖國才會強大!
戰爭的硝煙已隨風而去,愛國就成了一句空話嗎?不,不是的。愛國并非是在戰場上,而是做到心中有國,為國分憂的精神也叫愛國。生活中處處都有愛國的例子。
在香港金像獎頒獎現場,這個隆重的儀式上著名藝人黃子華在這個儀式上頒獎在舞臺上,說的每一句,每一個字,每一個發音都會被臺下千萬只耳朵很清楚地聽見。每一舉一動都會被臺下千萬只眼睛目睹。在如此凝重的情況下黃子華對來自日本的導演說“回去告訴你們的日本人,釣魚島是我們中國的!”這一句話說的很有分量,說出了我們萬千華人的心聲。這就是愛國!
珍惜你的祖國吧!它是你“唯一”失去了他你就失去了你的“靈魂”整個人就想一個空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