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讀后感2020作文
相信昨天的開學第一課給大家帶來很多新的知識,節目也非常精彩。根據以往慣例,大家肯定會寫一篇觀后感,分享了開學第一課讀后感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作文1
九月一日晚九點,我準時收看了央視播出的《開學第一課》,感動地我好幾次情不自禁地掉眼淚。
這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中華驕傲”。
首先,講得是“字的溯源”。其中一位叫理查德的美國人,講了他對漢字的情感,太感人了。他研究漢字竟然有四十五年了,并用了全部精力和財產制作了一個網站,內容就是關于漢字的由來,這花費了他八年的時間。后來,他被迫要回美國了,其實他很舍不得離開,因為他對漢字已經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他的一個朋友知道后,把網站宣傳了出去,還講述了理查德這些年的付出,感動了很多人,理查德先后收到五百多封信,有人還幫他找了一份工作,幫助他在中國定居了下來。現在,他仍然繼續做著他喜歡的漢字研究工作。
后來又講了“武以振魂”。還邀請了吳京,吳京說,他很小就習武,受過很多的傷,有一次差點沒命,但他一直堅持,變得更加堅強!
接著講了“棋以明智”。撒老師用一組特別形象的數據對比介紹了圍棋的棋法難度,據說,圍棋的棋法甚至比天上的星星多得多。其中,還邀請了世界圍棋冠軍柯潔,來給我們講述他與“AlphaGo”圍棋機器人博弈時的心路歷程,他明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斗過機器人,但他沒有退縮,勇敢迎戰,遺憾的是,他還是輸了,當時他就哭了。我以為表面上雖然機器人贏了,但是機器人對圍棋沒有任何感情,就算贏一百次也不會笑,人是注入感情的。但這也說明,現在的科技發展很快。此外,我們還認識了能夠完美彈奏鋼琴擁有五十三根手指的機器人“特奧”(Teo)。
然后講了“絲綢新路”。請來了巴基斯坦的米斯巴教授,米斯巴說,她年輕時學的中文系,有一位老師讓她終生難忘,就是她的中文老師楊老師。突然有一天楊老師病了,站都站不穩,學生們勸他回去好好休息,可是楊老師卻說,快期末考試了,我不能耽誤你們的功課。可是,第二天,楊老師就病倒了,急需換血,所有中文系的學生都去獻血,一共獻血20瓶,學生們輪流守護楊老師,可是最終還是沒能挽救楊老師……
我感動哭了,真正的好老師,真正的好學生!
《開學第一課》,讓我仿佛懂了許多……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作文2
看完《開學第一課》后,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廖智老師,是美得令人流淚的無腿舞者廖智老師!
廖智老師曾在雅安地震中被人們稱為最美志愿者。在20xx年5月12日的雅安地震中失去雙腿的。廖智老師在廢墟下掙扎和堅持了26個小時才被人們從廢墟下救了出來。廖智老師得救了!是的,廖智老師得救了,但她卻失去了她的女兒和用來跳舞的雙腿。當時,廖智老師感到一無所有。可是當她好不容易忍過養傷的疼痛,第一次穿上假肢走路時,這本來應該是一件很高興,很開心的事情,但廖智老師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因為很痛,真的很痛,痛的就像把自己的身子擰成一團一樣痛,那種感覺也許只有廖智老師才能感覺到的吧!廖智老師在一次早晨醒來的時候要上洗手間,她就開始大聲地呼叫她父母的名字,沒有人回應她。她意識到家里可能沒有人了。于是她等了好久,也不見有人來幫她。她只好從床上慢慢地爬下來,爬到客廳里找自己的假肢。她在沙發旁邊找到了自己的假肢,她連忙穿上假肢,那時候她才發現假肢對她而言是多么地重要呀!她穿著假肢跌跌撞撞地走進洗手間,剛跨出一步就直挺挺地倒了下去,額頭撞在了坐便器的邊緣上,頭發也全部掉進了坐便器的水里面。她掙扎了很久才能站起來,忽然,她發現鏡子面前的自己好丑啊:頭發濕漉漉的,額頭上起了一個很大的包,臉上也因為睡得太久而變得浮腫。她想:難道我在廢墟下掙扎和堅持了26個小時難道就是要這樣狼狽地活下去嗎?正因為這樣,廖智老師才會穿上假肢走在絢麗多彩的舞臺上重舞自己的人生。
9月1日,在中央電視臺面對中小學生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上,雖然有章子怡老師,朗朗老師等明星出場。但廖智老師的演講依然脫穎而出。廖智老師的演講帶著淚水的美麗微笑,感染和鼓舞了許多孩子,也感染了很多在電視機前陪孩子們一同觀看《開學第一課》的家長們。
有夢就要堅持。夢想的實現并非一朝一夕,追求的道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堅持,汗水甚至淚水,不拋棄,不放棄。
廖智老師其實是想告訴我們: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有夢就要堅持,只要你肯堅持,夢想就會成真。
開學第一課讀后感作文3
今天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一共分為四堂課:愛國、勇敢、團結、自強。
戰爭年代里愛國就是為祖國和同胞奉獻自己的一切。抗日英雄們用血肉之軀堵住長城的缺口,筑成了我們新的長城……《國歌》奏起,里面的歌詞不是編出來的,而每一位愛國英雄在戰場實際行動做出來的。愛國不僅英雄做出來的事,也是我們新中國每一位中華兒女應該做的事。今天,把祖國當成自己的家一樣去祖國愛護它、建設它、這就是愛國。聽到左權將軍和阿姨的英雄事跡,讓我經不住熱淚盈眶,他們把生命獻給了,把思念留了家人,對他們的愛國精神將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勇敢是英雄人物的本能,在戰爭年代里,勇敢就是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勇敢”這個詞,讓人一下能就聯想到放牛娃王二小,年僅十三歲的二小,有著無畏的不怕犧牲的勇敢精神,他勇敢機智地把鬼子引到了我軍的包圍圈,讓我軍成功把鬼子一舉殲滅。他把生的希望給了其他的小伙伴,為此獻出了自己年幼的生命。今天的我們,只要不怕困難,勇于擔當,也可以做一個勇敢的人。
歷史重現,1931年12月日軍占領了我國的千年古城南京,并且瘋狂地進行大屠殺,三十多萬中國同胞慘遭屠殺,南京大屠殺是現實中的煉獄,黑暗又殘酷,在歷史上是不可抹滅的,我們不能忘記自己民族的血淚。其實,我們紀念戰爭就是呼喚和平和渴望正義,希望歷史不再重演。中國人民愿意和世界各個民族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創造一個和協美好的世界。
心中自強,不怕困難。我們要做一個勇敢自信、自力自強、偉大祖國的接班人。我們敬仰英雄,懷念英雄,節目現場的抗日英雄爺爺奶奶,還有那些犧牲的英雄烈士,是他們用血和淚才換得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讓我們更加懂得要珍惜今日的幸福,在這里我將對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且祝愿他們健康長壽,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