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回家演講稿600字(精選5篇)
端午節回家演講稿600字 篇1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進入農歷五月,家鄉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五月初五的早上,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除了做各式各樣的香包之外,還包品種繁多的粽子。
媽媽最會包粽子了。包的粽子有咸有甜,有葷有素,還有桂圓餡兒的、五香味兒的,等等。我對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素粽子情有獨鐘,里面不僅有大大的棗子,還有花生和芝麻。媽媽包的粽子總是大大的,糯米的濃香里裹著甜甜的棗子,那真叫一吃一個爽!咬一口,含在嘴里慢慢地嚼一嚼,真是越嚼越香!
說起端午節,不得不說屈原。汨羅江邊,屈原大夫的內心充滿無奈。楚懷王昏庸無能,屈原眼睜睜看著國土被侵略,大好河山毀于一旦,他感到昔日的楚國不復存在,于是絕望地在汨羅江邊輕輕一躍,就此殉國。人們為了紀念屈原,蕩舟江河上,此后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擔心魚蝦會吃掉屈原的身體,紛紛將米團投入水中,后來就演變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家鄉的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如賽龍舟、飲雄黃酒、吃煮雞蛋和在家門前插菖蒲等,真是不勝枚舉,樂趣無窮。
年年都有端午節,我對端午節的感受也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年都不同。
端午節回家演講稿600字 篇2
端午節到了,廣州一年一度的賽龍舟又開始了。
那天,我和媽媽來到珠江邊看龍舟比賽,珠江邊懸掛著醒目的廣告、標語,還插著彩旗,眉開眼笑的人們穿上了自已喜歡的服裝,如同潮水般地涌向珠江邊觀看龍舟比賽,好一派節日氣氛呀!
看,三顆信號彈騰空飛起,十幾條龍舟頭并頭、尾接尾,猶如一條條真龍在水面戲水,栩栩如生。龍舟上的劃槳健兒們穿著紅背心,扎著英雄結,好像一個個出征的戰士,顯得格外精神,格外地有信心爭取這場比賽的勝利。
“轟隆隆”禮炮打響了,一條條龍舟如飛箭般地在水面上滑行。岸上的人們歡呼鼓舞、擊掌喝彩,龍舟你追我趕,誰也不甘心落后。每條龍舟上的指揮員都站在船頭有節奏的用力擊鼓,引領龍舟飛速前進;劃槳健兒們更是使出全身力氣,船槳在他們手中上下飛舞著,動作整齊一致,場面十分壯觀,江邊的人們在一旁吶喊助威,賽場更加熱鬧了。
江面上急速飛馳的龍舟牽動著千萬觀眾的心,我的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濤一樣時起時伏、激動不已。看,那條步調一致的龍舟憑借實力,終于取得了最后的勝利,獲得了冠軍。
比賽結束了,但人們仍然沉醉在龍舟賽那熱鬧的氣氛中,我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靜,龍舟賽讓我振奮和激動。
端午節回家演講稿600字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謝謝大家!
端午節回家演講稿600字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農歷的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我國最早的愛國詩人,他的代表作是《離騷》。屈原因為愛國的偉大報負得不到實現,郁悶中跳汨羅江了。人們怕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了,就包粽子扔到江里給魚蝦吃。于是有了現在吃粽子的習俗。
今年的端午節,為了紀念屈原,我也學會了包粽子,包粽子的過程可真夠復雜呀!先把粽葉子煮一下,再把粽葉放在清水里泡,然后淘米,把餡拌進去,就開始包了。把粽葉放在手心里,折成一個三角形,這時候用米把三角形填滿,把多余的地方一折,然后用草扎緊,這個粽子就包完了。現在放進鍋里,放滿水,煮二小時就可以吃了,包粽子的過程總算好了。
我們的粽子總算能給江底的魚蝦吃了,它們再也不會吃屈原的身體了。
為了永遠記住屈原的偉大,我們會把這一習俗沿襲下去。
謝謝。
端午節回家演講稿600字 篇5
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嗎?對了,就是端午節。端午節,又稱詩人節、五日節、五月節……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清明節共稱中國漢族四大傳統節日。
端午節這天,大人會包一些粽子給我們吃。同時在五月初四這天晚上,人們會買一些艾草泡在盆里面。然后把盆放在外面。第二天人們就會分給家人洗臉。大街上還賣虎頭鞋、虎頭帽,小朋友們的脖子上還掛著一個香囊,頭上還涂一些雄黃酒。據說,白娘子與許仙在端午節時喝雄黃酒,白娘子恢復了原形,把許仙嚇得丟了半條命!
端午節的由來還有個呢!屈原是一個楚國人,在楚王身邊當差,一心為國家著想,他是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為楚王出了無數個良策,可楚王聽信了奸臣的讒言,將屈原流放外地。屈原在經過汩羅江時聽說國家被敵軍占領了,十分生氣,就抱著大石頭跳入江,投江自盡。老百姓聽說屈原投江自盡,紛紛含淚來到汩羅江,把粽子扔進河里,讓那些魚蝦不吃屈原的尸體。
這就是端午節,我相信端午節這天,人們會開開心心的,忘記煩惱,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