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集錦(通用16篇)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集錦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2班的張而和。
秋濃了,月圓了,又一個中秋要到了!本周日8月15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處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稱為“中秋”,它僅僅次于春節,是我國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的月最圓,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中秋又被稱為“團圓節”。
謝謝大家!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集錦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已經很久沒有這樣了,一家六口坐在長椅上吃著月餅聊著天。中秋已至,天氣漸轉涼,夜中略帶寒意的風刮進小院,卻吹不散那積滿院落的月光,月光就那么徑直地籠著這沒有路燈的鄉村。
團圓的日子不多,即便是中秋也偶爾能如此。奶奶從屋里搬出一張小桌,上面擺著月餅及一些其他的糕點與水果,祭祀嫦娥。等祭祀完了,便可以品嘗月餅了。媽媽笑著看著我和哥哥道:“怎么兩人不搶了?”我不好意思地笑笑。
畢竟那已是多年前的事了,小時候,學業不緊張,每逢中秋,大家定然是聚在一起的,我和哥哥總是為了吃月餅爭執不休,滿院子地追,結果不小心一摔,月餅臟了誰也吃不成,最后卻免不了一頓批評。
只是回憶起往事,雖覺記憶猶新,卻終感惘然,往事再顧,已而十載,那時的哥哥和我都是七八歲的年紀,桌子都沒有的高度,年華轉瞬,如今的我們都已長大,長大到對往事的幼稚感到羞澀的年紀。
月光映著影子漸漸沉淀。爸爸輕咬了一口月餅道:“村西頭張大嬸的月餅這么多年味道都沒有變啊。”圓圓的甜甜的如這月亮一般。
爸爸說,以前,在他小時候,每逢中秋,他和姑母,也就是爸爸的姐姐,也曾在這月光下纏著曾祖母講嫦娥奔月的故事,一邊吃著那香酥的月餅。那時候的張大嬸卻還是個姑娘。
如今,曾祖母早已過世,過去的三代人變成如今的三代人,只是這月光啊,亙古不變。
忽憶起張若虛所說“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歲月從掌中流過,竄入月光中,漾起陣陣漣漪。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憶起昔日兒童時的嬉鬧,在祖母懷中的撒嬌。這一切終歸悵惘,只是愁也罷,憂也罷,光陰不停息,終歸黃土,便是人生;但守得親人相伴,親情長存,便是人間。
我想“嫦娥應悔偷靈藥”吧,那空闊的廣寒宮中,那日日月月重復而單調的歲月,即便是仙人又怎樣呢?不若這十丈軟紅,雖生命有限,但情誼長存,九重天外無憂地如何,也不抵這人間有情處吧!
中秋不改,明月不黯,人世雋永,情誼常在。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集錦 篇3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們馬上就要迎來今年的中秋佳節了,這是我們國家傳統的節日,亦是一個團圓的節日,我相信不管是在座的老師,還是同學,心里都特別的想要回家與家人團圓團聚。在這樣一個美好的節日里,與家人共吃一餐飯,在桌上溫馨聊天。
在迎中秋最明顯的一個標志就是吃月餅,月餅都是圓圓的,象征的團團圓圓。中秋作為一個傳統節日,一直延續到至今。我還記得小時候特別喜歡過節,因為過節一家人就會團聚在一起,特別的美滿。
這個金秋時節能夠迎來這樣帶有美好寓意的節日,是我們的幸運。我們應該珍惜節日帶來的這些美好。從古至今,中秋一直伴著我們。在這樣的日子,我們應該盡情的喝彩,盡情的去抒發我們的情感,勇敢的去對我的父母說出我們的愛。父母辛苦養育我們,我們真正的去回報給他們的就是當前力所能及的事情。對老師我們在這節日里,對他們表達感謝,感謝他們的教育和教學,讓我們學會到很多的文化。迎來中秋,在學校的我們可以做一份代表這個節日的手抄報,在我們的教室黑板上畫出這個節日的美好。
迎著中秋,懷著對未來的期待,一起去慶祝節日的到來。我們很幸運,能夠作為傳統節日的一個傳承人,大家應該知道因為社會的發展和開放,我們國家也欣然接受外國的節日,實際上大部分的傳統節日都有受到外來節日的沖擊,更多的人更加偏向于外國節日。所以我們作為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我們首要其沖的就是保護這些節日,尤其是像中秋節這樣的。這些承載著無數中華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傳統節日,是最需要我們去傳承的。
那么,新的時代,我們一起迎來中秋美好佳節,讓這個節日更好的發展下去,一起去維護好它。那么最后就是中秋迎來之際,祝大家中秋快樂,家庭團圓美滿!在這個節日里,與家人同坐一桌吃飯聊天,共賞圓月。
謝謝大家!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集錦 篇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后天是中秋節。因為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又被認為是我們中國人的團圓節,每到這一天,許多遠離家鄉的游子,紛紛趕回家中,與父母親友歡聚一堂,把酒言歡。
中秋節,是一個飄溢親情的節日,是一個彌漫團圓的時節。這個時節,感受親情、釋放親情、增進親情;這個時節,盼望團圓、追求團圓、享受團圓……
每逢佳節倍思親,是的,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掛的時刻,和家人共進一頓晚餐,為遠在他鄉的親人送上真誠的祝福,是中秋節最重要的章節,把一大塊月餅切好,為遠在異鄉的親人留下一份思念,舉杯共進,分享點點滴滴地家常事,說說生活中的煩惱,是情感最真誠的吐露。
中秋最美是思念。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講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訴說著人們同一個心聲,中秋圓月會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我們想念的人和我們牽掛的人,祝他們沒有憂愁,永遠幸福,沒有煩惱,永遠快樂!
老師們,同學們,這個中秋,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度過!心懷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們的人,感恩一切幫助我們成長的人!心懷感恩,我們才懂得尊敬師長,才懂得關心幫助他人,才懂得勤奮學習、珍愛自己,才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
老師們,同學們,中秋最美,美不過一顆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過真心的祝福!在此,我代表學校,祝老師們、同學們中秋快樂,一切圓滿!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演講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集錦 篇5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秋之戀。
在中國,中秋節是一個特殊的節日,它維系著我們無限的溫情,承載著我們無與倫比的浪漫情懷,傳承著我們無與倫比的高雅文化精神!中秋節!風清月明,柔情四溢。中秋節!與海相思樹,曠野與天空互喚,草與太陽相依,星月相樂。中秋節!也將父母與子女、愛人與親人、游子與故鄉的心連在一起。
中國人重視友誼,中秋節是一個深情的節日!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人們爬山賞月,送遠,思念親人。無論何時何地,云卷云舒,星月流轉,改變不了的是人們心中深刻而悠長的思鄉之情,但不能被冷落的是我們對愛人、親人、朋友最纏綿真摯的感情。
中國人是浪漫的,中秋節是詩意的節日。什么時候會有明月?問酒仰頭看,我發現這是月光,直到,舉起我的杯子,我問明月,再次下沉,我突然想到了家,給我帶來我的影子,讓我們三個海洋,照亮整個天堂。當我們背誦這熟悉的詩句時,我們的腦海中浮現出多么浪漫的畫面,我們充滿了多么神圣的情感,我們為古老的中華民族和我們崇高而不朽的中華文化感到自豪!
中國人想象力豐富,中秋節是一個浪漫的節日。月球是離我們地球最近的天體,是人類未來希望的第八大洲。中國早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傳說,國人的想象力早已超越地球引力。在月明燈暗的中秋,明月寄托了中國古人對月亮的美好想象和向往,寄托了中國人放飛的創造性夢想。
今天,我們有幸生活在這樣一個繁榮和平的時代。在這個祥和美好的節日里,我想對你說:請珍惜我們的家庭和老師的愛,我們的同學和我們幸福的生活!為了親人的幸福,為了祖國的繁榮,讓我們好好學習,努力工作吧。
最后,祝我們的親朋好友健康平安,祝我們的老師同學家庭幸福美滿!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集錦 篇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中秋節,是一個古老的節日。
那天傍晚,晧月當空,萬里無云,只見一個月亮高高的掛在天空上,仿佛一個大圓盤亮亮的。
每當看到這明亮的月亮,我就想起嫦娥奔月的故事,又仿佛看到了嫦娥正在抱著一只全身潔白的玉兔,在明月里向我招手……突然,我腦海立刻浮現了一首歌——《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時,電視里播放著中秋節晚會,使中秋節的氣氛變得更濃了。
月亮披著一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把面紗拿下來,銀色的月光照亮了人們的臉蛋,更照亮了大地。看著一塊小小的月餅,在月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好吃,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蝕蟲。月餅有方的、圓的、甜的、酸的、大的、小的,好吃極了。
中秋節代表著光明,我喜歡這美麗而又明亮的中秋節。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集錦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即將來臨了,今天,我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中秋情思。
在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們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當我們仰望蒼穹時,腦海中定會浮現起那優美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是啊,人生有諸多事情難以兩全,多少在外求學和工作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此時不能回到親人身邊。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
中秋節一直被人們喻為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詩情畫意的節日,而這一天天上的明月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圓,所以又叫團圓節。中秋賞月,民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美麗的神話故事,當然最為人們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國,有二十多個民族也在歡慶中秋節,雖然慶祝方式各異,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國泰民安,豐衣足食,團團圓圓,平平安安。所以這天都以月餅作為禮物,親友間互相贈送,以取團圓之意,家家賞月歡宴,呈現太平盛世,祥和,文明的景象,團圓節哦,也讓我們更加深切盼望海峽兩岸同胞們早日團圓,祖國的統一大業早日實現。
高中的學習離不開錯誤的糾正,這恰如前半月里的月亮,不斷完美自己,使自己漸漸行往那近乎完美的滿月。中秋將近,同學們或許已經聞到八月桂的濃香,嘗到了月餅的可口。
中秋將近,象征著圓滿的中秋之月,也將在不久后的夜空照亮。或許沒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豪情,但是我們可以對自己說”月是圓滿,月是美好,明月在心上,快樂長久存!”
今年的中秋節與我們偉大的祖國建國71周年國慶節,都在10月一號同一天,這更增添了節日喜慶的氣氛,在我們歡慶這雙節之時,我們也應該在學業上來個雙贏,為國家的建設,民族的振興。造就成祖國有用之材,我們共同去努力吧!
中秋到了,該團圓了,放下手頭的工作,拋開繁雜的瑣碎,回到溫暖的家,微笑地看看自己的親人,親人才最重要!
中秋古往今來,寄托著多少中華兒女的鄉愁與離情。每逢佳節倍思親,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華人,都將在這一節日里重溫民俗再敘鄉情。
面對國旗,面對辛勤的老師,我們想說:是師院附中把我們匯集到成才的搖籃,讓我們在這個搖籃中互相團結,努力拼搏。
最后,在這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之際,祝全校師生合家幸福,中秋快樂!
謝謝大家!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集錦 篇8
大家好!
今天國旗下的演講是中秋節,帶著一顆感恩的心
秋濃月滿,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來了!農歷八月十五這個星期四是中秋節,這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中秋節在秋天的中間,所以它被稱為中秋節。它是中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是最圓、最亮、最美的一個月,所以也叫團圓節。金桂香,月圓花。在這個美麗的節日里,人們賞月,吃月餅,拜訪親戚朋友等。無論什么形式,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人特別注重親情,珍惜團圓,尤其是中秋節。中秋節是親情的節日;中秋節是團聚的時候。這時,感受家庭,釋放家庭,提升家庭;此時,期待團圓,追求團圓,享受團圓,成了人們生活的主旋律。
同學們,我們可以背誦許多關于中秋節的古語,比如抬起頭來看,我發現那是月光,又沉了回去,我突然想到了家,祝人們長壽,一起旅行千里,月亮,現在在海上長滿了,照亮了整個天堂,它可以穿透歷史時空,傳播到今天,難道不正是因為我們共同的信仰嗎?
家庭是中秋節最美好的事情。家人聚在一起,聊個沒完,訴說著無盡的感情,訴說著人們同一個心聲。親情是黑暗中的燈塔,沙漠中的綠洲,雨后的彩虹,中秋最美的東西不見了。月亮最美,但美是不容錯過的;月亮最高,但又高得不能錯過。中秋節將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我們想念的人和我們關心的人,祝他們永遠沒有悲傷,永遠快樂,永遠沒有煩惱和幸福!
感恩節是中秋節最美好的事情!不用說,給父母一個微笑,給親戚朋友一句問候,給一杯綠茶,給一口月餅,這些都是對我們父母最好的回報。感謝父母的生活,感謝他們的培養。老師們,同學們,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度過這個中秋節!
感恩!感謝所有人!
學習、珍愛自己,才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
老師們,同學們,中秋最美,美不過一顆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過真心的祝福!
在此,我祝老師們、同學們中秋快樂,一切圓滿!
謝謝大家!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集錦 篇9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秋濃了,月圓了,又一個中秋快要到了!中秋節,處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稱為“中秋”,它僅僅次于春節,是我國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的月最圓,中秋的月最明,所以又被稱為“團圓節”。
金桂飄香,花好月圓,在這美好的節日里,人們賞月、吃月餅、走親訪友……無論什么形式,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是中華瑰寶之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人特別講究親情,特別珍視團圓,中秋節尤為甚。 中秋,是一個飄溢親情的節日;中秋,是一個彌漫團圓的時節。這個時節,人們感受親情、增進親情;盼望團圓、享受團圓。
同學們,一定能背誦出許多關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歷史的時空流傳至今,不正是因為我們人類有著的共同信念嗎。
中秋最美是親情。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講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訴說著人們同一個心聲:親情是黑暗中的燈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中秋圓月會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我們想念的人和我們牽掛的人,祝他們沒有憂愁,永遠幸福,沒有煩惱,永遠快樂!
中秋最美是感恩!無須多言,給父母一個微笑,給親友一個問候,遞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餅,這是我們給予父母最好的回報。感謝父母給予的生命,感謝父母給予的培養。中秋,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度過!心懷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們的人,感恩一切幫助我們成長的人!心懷感恩,我們才懂得尊敬師長,才懂得關心幫助他人,才懂得勤奮學習、珍愛自己,才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在此,我祝老師們、同學們中秋快樂,一切圓滿!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集錦 篇10
在座的各位:
大家好!
八月十五日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中秋節。那一天,人們吃月餅,賞月。有些地方有燈籠,非常熱鬧。
之所以把這一天叫做中秋節,是因為八月是秋天的第二個月,古代稱之為中秋節,在秋天和八月的中間叫中秋節。
中秋節前夕,親戚朋友互相贈送月餅作為禮物,因為月餅象征著團圓。月餅的款式也讓人眼花繚亂:菠蘿味的,紅棗的,橘子的,還有我最喜歡的冰月餅。
在中秋節,除了月餅,人們買各種各樣的東西。
大部分都是吃的。傍晚,一家人吃著團圓飯,望著即將要黑的天空,都盼望月亮早點兒出來。
晚上,月亮出來了,像個大圓盤似的。這時一家人把桌椅、茶具都搬到陽臺上,各種月餅也都一齊拿了出來。大家望著皎潔的月亮,想起了在外地不能回家的親人;有的人在月光下舉杯相慶,寄托了美好的愿望;煙花冉冉升起,在夜空中綻放!
中秋節是我們合家歡樂的日子,是我們思念親人的日子,更是我們不可磨滅的日子。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集錦 篇11
在我們中華民族歷史的長河中,文化內涵已發展成表達美滿、和諧、富饒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也成為團結、團圓、慶豐收的象征,但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思想內涵。中秋節強調的是團圓,他符合中華民族的倫理觀,對構建和諧社會是很有意義一個節日。如果把它的文化內涵發掘出來,我們會發現,原來傳統中秋節是這么有意思。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根據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動。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征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于"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于明代。
"八月十五月兒明啊,爺爺為我打月餅啊,月餅圓圓甜又香啊,一片月餅一片情啊"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兒童電影《啊!搖籃》中小朋友們一起唱的歌謠,每當聽到這首歌都會令人心潮澎湃,為了那與圓月相映生輝的片片月餅,更為了我們心中那份揮之不去的濃濃親情。晴朗的夜空中,一輪圓月如金輪玉盤,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甜絲絲的月餅,吃茶、飲酒,傾訴著團圓的喜悅,遙祝著遠方的親人。
從文化的角度來說,傳統節日應該是民族文化的盛典,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符號,是來自歷史深處不可磨滅的記憶。傳統文化在節日的承載下薪火流傳,生生不息。傳統節日不僅僅是本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載體,更是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載體。只有當我們明白"我們從哪里來",也才能回答"我們朝哪里去"。應該說,中秋節在幾個傳統節日中,頗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
中秋節源初是古代勞動人民感謝大自然賜予的節日,其時既是賞月的最佳季節,也是慶祝豐收的時節,其蘊含的文化意義是人們對團圓、和諧的情感訴求以及人類對自然的尊重,這種情懷是跨越國界的,身處世界各地的華人都會認同,所以它既是溝通心靈的紐帶,又是文化的橋梁,正所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寄托了中國人多重的情感和審美情趣。”人大校長紀寶成說:“花好月圓是中國人一種非常美好的愿望,中秋明月被賦予很深的文化內涵,既象征著團圓合滿,也給人一種恬靜、溫和、安定的美感”。幾千年來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通過中秋佳節的形式得以大眾化地傳承下來,在當今時代有助于倡導重視家庭、尊重自然、崇尚和合的意識,這對于構建和諧社會而言具有積極意義。通過傳統節日,我們可以保持民族特色,在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發揮出積極的作用。可以說,中國的傳統節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著中華文明的特點,千百年來發揮了傳承、傳播中華文明的重要作用。傳統節日對于華人而言,除了傳承文化,還起到了文化紐帶和精神橋梁的作用,這種凝聚力、向心力是其他任何載體所難以實現的。
到了中秋,月上中天時,最難忘懷的還是那幾句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正是因為有了這樣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結,中秋時,每當看到一輪圓月掛上了天空,不由的就會想到遠方的親人,不由得想到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而變得感傷。此時家鄉親友的問候最是暖人心懷,遙在他鄉的你也該連線父母,道聲平安,一訴鄉思。
當然中秋節也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韓國等國的傳統節日。
春華秋實:春因繁花而美麗,秋因收獲而充實,花好月圓:則映射出人們對人和事吉祥的美好祈盼。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集錦 篇12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你可曾欣賞過夢幻絕倫的明月?那你將具有同明月一樣的柔美氣質,與月光一般的清純秀美,皓月凈人心,一個會賞月的人一定是一個儒雅的小文人,在月光下,一邊與家人分享切好的月餅,一邊吟詩誦詞,贊美大自然的奇觀,何嘗不是一件快事?中秋節,有許多的游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
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其次,猜燈謎也是一項不錯的游戲。有的謎語本身就是一首發人深省的小詩,用它的精彩詮釋了靈,巧,細,致,也許是恍然大悟的感嘆,也許是猜中后的驚喜,也許是錯后的躍躍欲試,也許是掌握技巧后的百猜百中,無論如何,這都是參與的一份熱情,快樂的一份享受,細致的一份美,想像的一份彩。
圓月知人心,和家人共進一頓晚餐,為遠在他鄉的親人送上真誠的祝福,是中秋節最重要的章節,家庭主婦把一大塊月餅切好,為遠在異鄉的親人留下一份思念,舉杯共進,分享點點滴滴地家常事,說說生活中的煩惱,也是情感最真誠的吐露吧!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集錦 篇13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月亮,現在滿滿地掛在海面上,照亮了整個天空。
今晚又是一個月圓之夜。月亮為空時,滿月的亮度遍布地球。望著天上的明月,我的思緒就像照亮地球每個角落的月光。他們到處跟著我,無處可藏。思緒散落各處,飛回久違的故鄉。
小時候的中秋,仿佛還和昨天一樣清晰,讓我懷念。當時吃的月餅的香味也讓我覺得香。
謝謝大家!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集錦 篇14
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我很高興和你們在一起,我很高興有機會和你們談論中秋節,一個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節日。
"大海升起,月亮升起,照亮了整個天空.仰頭望去,已是月色,又沉了下去,忽然想起了家" "直到舉杯邀明月,三人飲。"從歷代文人留給我們的詩句中,無疑可以看出我國人民對中秋節的足夠重視,以及大家在中秋節所表達的對“月”的感情。如果不是中秋節需要和家人團聚,怎么會有“兩次思念家人”的后話?如果不是月有陰晴圓缺,詩人怎么會認為自己可以和月亮做朋友呢?所有這些詩歌和文章都揭示了中國文人對中秋節的感情是無窮無盡的。
關于中秋節,中國自古以來就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其中“嫦娥奔月”就是中秋之夜給予人們的無盡遐想。不僅有嫦娥,還有玉兔。這些都是中國人對中秋節的浪漫點綴,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月圓之夜,和家人在院子里切一盤月餅,一邊賞月,一邊聽老人們講這些與中秋有關的美麗傳說。感受到我們國家美好文化的孩子,會更加珍惜我們的傳統節日和文化。正是因為前人對中秋節的重視,我們才有機會讓后人延續我們美好的中秋節,然后在每年一次的節日儀式中,把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我家是詩書香之家,家里的老人會特別注重這些傳統節日的傳承。每次中秋節臨近,爺爺都會把我們召集在一起,給我們講各個時代的中秋節,講作家學者們在中秋節留下的典故,講他家小時候過中秋節的故事。爺爺還會安排中秋活動,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參與其中,大家都會懷念中秋的來臨。直到中秋節真的來了,我們家都會很忙,包括我自己的家人,我爺爺的學生,朋友。爺爺做了十年的中秋活動,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更好的把中秋傳承下去,讓我們年輕人在精神上有所希冀,在生活上有所憧憬,在未來依然有我們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
我今天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集錦 篇15
中午,我和姐姐坐在樓頂上,姐姐說著嫦娥奔月的故事給我聽,說著,說著,媽媽便叫我們倆打電話給親戚朋友,詢問是否要來家里一起烤肉,原本以為只有六個人的無趣烤肉,現在卻變成了二十幾個人的團聚烤肉,讓原本枯燥乏味的中秋節家庭聚會變成了開心快樂的朋友團聚。
下午,親朋好友們都來到家里,每家每戶都帶著一袋一袋的烤肉食品,爸爸架設好烤肉架以及烤肉食品都處理好后,大家便開始開開心心的烤起肉來,而且大人們覺得還是不夠吃,便又煮了燒酒雞和燒酒蝦,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并且聊天聊得非常高興,我們小朋友也已經玩游戲玩瘋了。
爸爸看我們玩瘋了,便拿出鞭炮給我們玩,使我們開心極了,于是我們玩得更瘋狂,爸爸看到這樣的情形后,后悔莫及,因為他本以為把鞭炮拿出來,會讓小朋友們被鞭炮聲嚇到,就不敢再亂叫了,結果沒想到每個小朋友都不怕鞭炮,而且還很喜歡玩鞭炮呢!這不禁嚇到了爸爸,爸爸還說再也不敢買鞭炮給我們玩了,但是這也讓他想起小時候頑皮的他,便對說出他的童年故事,我們都聽得十分入神。
大家都玩累了,就到頂樓去看又大又圓的月亮,我聽說這是九年來最大的月亮,所以我便拿起姐姐的手機,把那顆又亮又大的月亮給拍下來,之后姐姐跟我說要把我們倆的照片和那張月亮照片在電腦上做手腳,再洗出來,這樣我和姐姐的兩顆大頭,就會出現在月亮上,但是令我生氣的是她說她只把照片洗給自己,卻不洗給我。
最后,把爸爸拿出吉他,大人們就聚在一起唱老歌以及屬于我們阿美族的歌曲,小朋友們聽到大人們的歌聲后,便隨著歌一起伴舞,有的則隨著音樂進入夢鄉,而跟我差不多年紀的則到我的房間一起聊天,一起聽流行音樂,就這樣我們過了一個快樂且美好的中秋夜。
關于中秋節的演講稿集錦 篇16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顧佳雯,歡歡班的.孩子。我很高興今天在國旗下講話。
在這個碩果累累的秋天,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再過幾天,我們也將迎來一個千家萬戶團聚的中秋節。佳節將至,我的情意濃濃。請允許我對所有辛勤工作、默默無私的老師們說:“老師,你們辛苦了!”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人們總是用最美的語言贊美自己的老師。因為“老師”這個名字意味著做他人的階梯,無私奉獻,詩人也這樣贊美老師:“比清水更純凈的是水晶,比水晶更純凈的是你的靈魂;比山高的是藍天,比藍天高的是你的性格……”老師就像百合花,散開是一朵花,凝聚成一個果實!老師早上像星星,遠處像燈,近看像火!“老師們,讓未來之光永存,讓希望之樹長存,讓鮮花遍地開花。
進入幼兒園以來,我們的知識一天天豐富,能力也一步步提高。每一點進步和每一次成功都離不開老師們的細心呵護和教導。作為大班的孩子,我們能回報老師的就是好好學習,將來成為有用的人。
孩子們,在教師節到來之際,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所有教過我們的老師。最后,祝老師們節日快樂!
大家好,我是昕薇中學的金嘉樹。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中秋節的故事。
孩子們,昨天是中秋節,中國的傳統節日。你和家人一起享用月餅了嗎?你知道你為什么在中秋節吃月餅嗎?
很久很久以前,天宮里的玉帝有十個孫子。這十個淘氣的男孩每天在天宮里一起玩耍,他們非常開心。然而,地球上的一切都遭殃了。十個太陽曬在一起,河床干涸,花草樹木枯死,人們沒有衣服穿;沒飯吃;我甚至不能喝水。當玉皇大帝知道后,他很快就派弓箭手后羿下凡去幫助人們。后羿來到凡間,拿出玉帝給的弓箭。“嗖——嗖——”他一口氣射了九個太陽。天上只剩下一個太陽,人們幸福地過著平靜的生活。
玉帝一下子失去了九個兒子,非常生氣。他下令把后羿和他的妻子嫦娥貶到人間。后羿和他的妻子在地球上過著非常貧窮的生活。西王母發現后,偷偷給了他們長生不老藥。嫦娥一見長生不老藥,就自作主張,趁后羿不在,獨自吞下了長生不老藥。吃了藥后,嫦娥飄到了無人居住的月亮上,從此成了月亮女神。
后羿回到家,卻找不到妻子。他抬頭一看,原來嫦娥獨自在月球上。后羿想念嫦娥,所以給她做了很多蛋糕。因為嫦娥被稱為月亮女神,這種蛋糕也被稱為月餅。
后來,人們把八月十五日,月亮最圓的一天,稱為中秋節。在這一天,每個家庭都團聚,一邊賞月,一邊吃香甜的月餅。如果孩子仔細觀察,可能還會看到嫦娥在思念親人的時候偷偷抹眼淚!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