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緬懷屈原發揚愛國精神演講稿(精選3篇)
端午節緬懷屈原發揚愛國精神演講稿 篇1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端午》。中國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始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__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主要有: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和紀念曹娥說;據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賽龍舟和吃粽子,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今天我就給同學們介紹一下屈原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流放。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蛟龍水獸喝醉暈倒,就不會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今天的棕子。
而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于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
端午節除了人們所共知的吃粽子外,各地還有豐富的食俗。吃黃鱔吃面扇子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涂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兇化吉,平安無事。吃打糕吃煎堆等等。我最喜歡吃粽子了,南北各地風俗習慣不同,粽子大小不一,有甜有咸,大的有達二、三斤的巨型兜粽,而小的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甜粽。我吃過咱們四川樂山產的肉粽子最好吃,黃澄澄的糯米里夾著臘肉,肥而不,吃起來一股花椒和竹葉的清香,口齒留香,味道悠長。最可貴的是價格低廉,每個重有八兩,才二元五角錢。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從20_年開始,我國為弘揚民族文化,保留民族傳統,將五月初五列為法定節假日。
端午節緬懷屈原發揚愛國精神演講稿 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你們好!
談起祖國,總讓我感到悲憤與自豪。圓明園中我看到了中國充滿稚氣的童年;烽火臺上,我看到了中國青春的釋放;在科學的土地上,我又看到了中國成熟的面貌。
祖國,我總為你感到傷心。圓明園的燒毀,說明了你的無能;中國修筑第一條鐵路,卻要遭受外國人的百般阻撓,說明了你的軟弱。在中國這塊飽含風雨土地上,沾滿中華兒女為國犧牲的血跡;在帝國主義者的炮火上,涌動著中國人的堅強與志氣。象征著中國人百折不撓的決心。
祖國,我又為你倍感自豪!五千年的歷史與文化,裝點了我們生命的薈萃。歷史的改革,說明了中國人的頑強。應為某,在脊貧的土地上,支撐起了中國人的血肉與骨骼;因為某,使飽經滄桑的“圈”放大。他們指引著祖國,從世紀的風雨里走過!這是我們中國人創造輝煌的歷史!
祖國,請相信,即使您經歷多少風雨,我們都會陪伴你度過,因為你照亮了我的心胸。行動吧!祖國需要我們!盡一份兒女職責吧!盡心照顧你的母親!
祖國,我多想撫摸你的傷痕,幫你擦拭歲月的塵土,在幫你披上一件華麗的新裝。
端午節緬懷屈原發揚愛國精神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一名小學生,我覺得作為小學生,愛國不一定要干出驚天動地的大事,把身邊一些小事做好,也是愛國的體現。
我看到過一則報道,說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多達800多萬噸,價值高達20xx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我當時非常震驚,我想我們一直號稱勤儉節約的國家,可是你看這是多么驚人的數據啊,真讓人無法相信。老祖宗說得好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我們應該愛惜糧食,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這就是一種愛國行為。
我們還要節約資源,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一度電的用處有多大呢?它能讓一部電腦運作六小時,可以讓你洗一個舒服的熱水澡……我們用的紙張都是用樹皮制作的,為了保護森林資源,我們平時用的作業紙都要愛惜使用,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節約資源,也是一種實際的愛國行動。 當你旅游觀光時,我們要做到文明游玩,自覺保護環境衛生,保護文物古跡,不亂涂亂畫,這些小行動也是愛國的表現。 作為小學生努力學習,積極進取也是愛國的表現。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寫道: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所以愛國的我們必須要好好學習,才能成長為建設祖國的棟梁,實現國富民強的中國夢。
愛國不一定需要你做出什么大事,更需要的是從身邊小事做起,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為祖國的某一方面的美好付諸努力。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吧,愛國從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