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征納演講中學生(通用3篇)
誠信征納演講中學生 篇1
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有著誠信友愛的傳統美德。她使人們在彼此信任和相互關愛中,感受做人的價值和尊嚴,體驗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記得幾年前地區高中有個大哥哥生了一場重病,急需一大筆錢動手術救命,但他家里十分貧窮,就是變賣全部家當也只有一千多元呀!面對巨額的手術費,面對奄奄一息的孩子,他的家人束手無策,只能以淚洗面,眼睜睜的看著一個活潑可愛的生命在慢慢的消失!病床中的大哥哥還在一個勁地問:“醫生,我什么時候可以出院?我落下的功課已經太多了!我要回學校上課。”面對那雙對未來充滿希望的雙眼,有誰又能拒絕他的求生欲望呢?有誰又忍心眼睜睜的看著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在慢慢消失呢?于是學校的全體師生和醫院的全體員工紛紛解囊相助,同時媒體也向社會報道并倡議社會各界人士:為了還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請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在大家的幫助下,大哥哥順利的動了手術,手術后身體恢復很快。不久就回到學校繼續上課,后來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重點大學。在我們祖國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里,不僅歷來就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美德,還有尊老愛幼的社會公德。
五一放假,我和媽媽、妹妹一同前往柳州龍潭公園觀看小丑表演。今天的人可真多呀!我們在公交車站候車,好不容易盼到一輛車過來,誰知又是因人多而不停站。一直等了一個多小時,累得我們都打退堂鼓想不去看表演了。就在這時,奇跡出現了。一輛掛著大站牌的公交車駛來,我們上車剛坐下便不約而同的說:“累死了!終于可以坐下了!碑斳囻偟较乱粋大站時,又上來一大群人,把車廂都擠得水泄不通。突然聽到一個小女孩的哭聲,我尋聲望去。在離我不遠處,有一個中年人抱著一個小女孩站在車廂里隨車晃動。也許是人多太擠、也許是晃動得厲害讓小女孩不舒服,所以哭鬧不已。此情此景,讓我很為難。給她讓座,自己已經累死了,不讓嘛又于心不忍。正在這時,車廂里播放《愛的奉獻》這首歌,我不由自主的站起來走到中年人身邊剛想說:“阿姨,到我這里坐吧!”卻意外的聽到了:“阿姨,到我這里坐吧!”這聲音來自四面八方,車廂里的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大家情不自禁跟著音樂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在我們這個大家庭里,誠信友愛時時有,處處有,她成為了人類和諧的橋梁!
誠信征納演講中學生 篇2
以前,我以為誠信只是老師默寫的一個生詞,但這次,我卻明白她是一種美德。
開學沒多久,我就看到好多同學自己騎自行車上下學,我羨慕極了,不想還像小學一樣讓父母每天接送。于是在經過一個多月的頑固爭取后,嶄新的自行車總算到手了。
早晨,在千叮嚀萬囑咐的嘮叨中,我背著書包,騎著我嶄新的自行車離開了家。
眼看快到學校了,正在得意哼著小曲:像風一樣的自由突然,啊!啊!啊!
砰!
我來了個狗啃泥,勉強坐起來,原來是一塊石頭,不偏不倚,我的前輪毫不客氣地撞上了它。該死,早曉得就控制點車速了。
我爬起來,揉揉小腿,還好,只是蹭掉了一點皮。
但新自行車卻不幸得很,倒在了一輛路邊車的懷抱里,趕緊上前一看,車的把手碰到了汽車的左后門,碰出了一個凹進去的坑。
我一下傻了眼,再看車標,是寶馬耶!我爸朋友就有一臺,跟這一樣,聽說特貴,能頂半套房。
這禍闖的父母知道后一定罵我;現在這個點教室一定有好些同學了。跑吧!反正沒人看到,看到也不認得我。
扶起車子,再看那車,癟下去的地方,像咧開的嘴:你要罵我么?罵我不負責任,沒有擔當,有錯不能改?
啊!我再也想不下去了,這一定不是我,我可不是這樣的人!
我從書包里拿出一張紙條,寫道:車的主人你好!實在不好意思,是我把你的車碰了,我是,如果要賠錢,請你找我和我爸爸,我現在要去上學,來不及等你了。
我留下了我的學校和名字,還有爸爸的電話,把紙條卡在車的雨刷器上面,便匆忙扶起自行車,奔去學校。
這一天的我,內心實在是七上八下,滿腦子都是早上發生的事。每次老師那嚴厲的眼神好像都是沖著我來的
總算是熬到了放學的鈴聲響起,我正心里暗喜:太好了,車主沒有來找我麻煩,心胸太寬廣了!正準備背起書包,班長沖過來,說:“班主任叫你去她辦公室!”
我一臉蒙圈,完了,完了,災難果然還是來了。
“你今天是不是不小心把人家的車給撞壞了?”
“是的!但是我不是故意的',我”
“好了,別說了。剛剛車主來學校找到領導,說孩子撞壞了車,留下姓名和地址,沒有逃避責任,很有素質,誠信做人,是學校教育得好。他被你的舉動感動了,不要你的任何賠償責任,還要我們表揚你呢!你可給我們學校露臉了!崩蠋煹恼Z氣是親切而快樂的。
“啊?這樣啊!我還以為”
回家的路,輕松起來,我控制著車速,連公交車的喇叭聲都像在唱歌。
此后,我才明白:就算做錯事,不要逃避和推卸責任,如果能敢于面對和承認錯誤,那我們就是一個誠信的人,哪怕我們還是孩子,誠信是不分年齡的。
誠信征納演講中學生 篇3
若汝代人購彩票命中五百萬,汝欲何之?或私吞?或對半分?抑或全數予人?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所惑者甚多,或為宮室之美,或為妻妾之奉,或為所識者羨我,而失其本心。人之初,皆有誠信之心,然所惑者甚多,而漸迷之,卒失其本心。
古有癡者,拾遺于路,撿之而佇于原地以待其主,其主至,還之。其主欲贈以錢財以謝之,不受。其真癡也?其真賢也。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汝以誠信待人,人亦將以誠信還之。
然欺人者何也?如和珅也。
乾隆年間,和珅為帝所寵,六部除工部皆為其掌。然其在其位而不謀其政,以奸邪之心待之。享賄賂而貪國家之財,其私產堪比國庫,其宮室之華勝于皇宮。乾隆既逝,嘉慶即位,察其腐敗而以極刑處之,昔日之繁華終于牢獄之中,何也?為人臣而不誠乎,于人上屬而不信乎,卒身死人手,而為萬世所詬。
其盛時,人人算而欲求于他,雖風光無限而實為寡助之至。雖入獄也,其身無可求,人人棄之,可謂悲也。況其所貪,卒入外人之手,于其身也,分文不名,可謂悲也。反觀癡者,雖不占一文,而與人交好,無愧于心。人生若此,可以無悔矣。
誠信,非獨錢財也。
吳三桂三易其主,為人謀而不忠乎。先待明朝,又隨李自成,再降清朝,卒自立為王,然其結局如何?身死人手也。其易主,為不信乎,背主而自立,不誠乎。因其乏誠信,故無人敢與為謀,卒孤立無援而卒。
文天祥為元兵所困,不失其本心,既不虛以委蛇于元朝,亦不叛其所侍之宋朝,留下一片丹心為后人所頌。
其二者皆以亡終,然吳三桂之亡,令人恥之,文天祥之死,為后人頌之,皆因誠信有無而定。由此可見誠信之重。
誠信如人之魂,若乏之,不過行尸走肉而已。汝貪人之五百萬,雖錢財富而精神貧,可謂因小失大,吾未見其明也。反之,將其還于應得之人,汝不至窮困潦倒,日子如常也,然汝精神將富之。
誠信,人之本也。錢財,身外之物也。遇身外之物,或暫欣欣然,然卒有所倦之日。因將所倦之物而失其本心,吾未見其明。反觀能守其本心者,雖窮而怡然自樂,夫復何求?
至此既明:人于世,必守其誠信之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