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關于憲法主題演講稿(精選3篇)
中學生關于憲法主題演講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知法,守法是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人民的希望。祖國和人民盼望我們健康成長,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了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我們青少年學生不僅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而且要有法律知識和守法觀念,懂得合法與非法,違法與犯罪等道理,自覺依法辦事。這樣才能抵制各種不良影響,促進自己健康成長。
為了我們更好的成長,國家制定了像《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來規范人們對青少年兒童的教育和保護。有了這些法律還不夠,我們應該好好地學習它們。讓這些法律法規不淪落為空話套話,而是,實實在在地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真正的作用。 下面我來給大家講一個身邊的小故事吧。
15歲的小張家境優越,父母都是做服裝生意的。當他因為詐騙罪被公安機關逮捕時,他的父母百思不得其解:兒子有吃有喝,從不缺錢,可是他為什么要到同學家去詐騙呢?兒子在監獄給媽媽寫了一封信,描繪了這樣一個場景:每天晚上,你跟爸爸兩個人都在家討論賺錢的事,吹噓自己把衣服賣出了高價,把冒牌服裝當名牌賣出去了,我聽你們講了這么多,覺得這事特別有吸引力,特別刺激。我想如果他的家人都是知法守法的公民,小張也知道一些法律知識的話,這樣的慘劇就不會發生了。
離我們生活最近的法律我想就是交通法了。交通事故時時刻刻都會發生,它就像一顆威力十足的炸彈,一時大意,這顆埋伏的炸彈就會爆炸,炸得家庭破碎,炸得人心苦悲。所以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不能酒后駕車,不能超速行駛,不能隨意橫穿馬路,沒有滿12周歲的小學生是不能騎自行車上馬路的。就是這些簡單的交通規則保護了我們的安全,但是總有些人不懂,不顧,肆意破壞它們,最后給自己帶來的確實非常慘痛的后果。
爸爸媽媽和我說了這么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孩他的爺爺來接她放學回家,在馬路邊等紅燈的時候,他看到他的媽媽就在馬路對面。于是掙脫了爺爺的手像馬路對面沖去。被左邊駛來的一輛大貨車撞壓致死了。一個幼小的生命就這樣離開了人世。如果每個人都能遵守法律法規,這樣由鮮血釀就的慘劇就不會發生了。
為了祖國的明天,也為了我們自己,去學法、了解法,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吧!
中學生關于憲法主題演講稿 篇2
老師和同學們:
早上好!
20--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設立國家憲法日。設立國家憲法日是法律界由來已久的呼聲。12月4日是中國的全國法制宣傳日。
之所以選擇這一天作為全國法律宣傳日,是因為中國憲法于1982年12月4日正式實施。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依法治國首要堅持憲法原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就擬以立法形式設立國家憲法日。將12月4日定為國家憲法日。國家開展多種形式的憲法宣傳教育活動。
全面開展憲法教育,弘揚憲法精神。建立國家憲法日具有重要意義。國家憲法日的設立是一個重要的儀式,它傳達了依法治國的理念。國家憲法日的設立也是為了將憲法思想內化于所有公職人員之中。權力屬于人民,屬于憲法。
為什么所有人都應該學習憲法?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法律是我們整個社會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的規則。是的,我們應該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遵守基本規則,各種法律法規規范我們的行為。
在課堂上,學習《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守則》對我們的要求;當我們在家過馬路時,道路交通法規范了我們的行為:《環境保護法》、《愛國衛生條例》、《小學生行為守則》等也對小學生在投擲廢棄物和紙屑時做出了相應的規定。
《殘疾人保護條例》對殘疾人的關愛行為也作了具體規定。在學生上網方面,《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未成年人防治法》都有明確規定。
法律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無處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中國的根本法,是國家制定的一切法律法規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了解憲法的內容,遵守憲法的規定。
如果每個人都能遵守法律,我們的社會將會更加和諧,人們的生活將會更好。
同時,我們應該知道:法律是規范我們言行的基本準則,它告訴我們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我們只有嚴格遵守法律,才能學習和生活在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的國家。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兒童的法律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未來社會的穩定。
那么,讓我們行動起來,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學習法律知識,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這是祖國對我們的期望!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
中學生關于憲法主題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于1954年9月制定了我國的第一部憲法,又分別于1975年3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頒布了三部《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作為我國的根本大法,它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依法治國方略的根本依據,它不僅對公民權力進行了確認和保障,同時對國家權力的設置和行使進行了規范,它是保持公共權力與公民權利的協調與平衡的根本規范。
《憲法》所規定的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是相互作用的。公民權力通過《憲法》確認,人民通過《憲法》賦予國家權力,公民權利是國家權力的目的,國家權力是公民權利的有效保障。我們的社會從人治走向法制,用法律這把利劍維護社會秩序,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和人身自由,使我們能安居樂業,使我們能夠在平等、和諧、自由的環境中學習,追求夢想。
我們作為一名初中生,一名未成年人,憲法與法律跟我有什么關系。我相信在座的同學中肯定有過這種想法,甚至一直以來都是這樣想的。說實話,在沒有學習《憲法》之前我同樣存在這種天真的想法。同學們!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也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這就明確了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地位是平等的,享有平等的權利,同時要履行應盡的義務,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那么,我們有許多保護青少年、未成年的法律條例,我們是不是就可以知法犯法呢。請記住,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但是,我們同學中有不少知法犯法的,比如抽煙、打架斗毆、遲到早退、曠課等嚴重違反校紀校規的行為。而校領導根據學校規章,對那些違反校紀校規的同學做出了處分,這就是依法治校,違法必究。而進入酒吧、歌廳、網吧、購買煙酒等行為,對于未成年來說都是觸犯法律的。近年來未成年的犯罪行為逐漸增多,手段殘酷,影響惡劣。今年四川一名13歲少年小武為搶劫手機,將汽油潑向素不相識的女教師,女教師被燒成特重度燒傷,這一事件讓人瞠目結舌;又如15歲的魏明,在同學生日宴會上認識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經常帶他吃喝玩樂,因為缺少父母陪伴,魏明把王大哥當成了自己的好朋友和崇拜偶像。一天,王大哥對他說:有個小子總跟我過不去。我不方便出面,你幫教訓教訓他,反正他不認識你。被這么一教唆,原本老實聽話的魏明手拿木棒,朝那個人的頭上猛擊一棒,導致對方頭部受了重傷,而15歲的魏明因故意傷害罪被判刑。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我們可以看出學習法律知識,樹立法律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我們很多學生缺乏法律知識還不自知。同學們,學法,我們才不會因為世界好奇而盲從、盲動,才不會在外界美麗外表誘惑下受到傷害,才不會在困惑、迷惑中隨波逐流,我們才懂得如何維護我們的合法權利。我們都是花季少年,前途一片光明,而一旦觸犯了法律,我們不僅僅斷送了自己的前途,更加傷害了疼愛自己的父母、親人和老師,對社會也會造成難以彌補的危害。青少年朋友,我們應該努力學習法律知識,不僅保護自己,也為了保護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