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活動致辭(通用5篇)
世界地球日活動致辭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下午好!
春光明媚,桃紅柳綠。今天,我們又相聚在九里湖生態濕地公園,舉辦“第四十三個世界地球日”宣傳活動。今年我國的地球日主題是:“多樣的物種,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來”。
然而,現實令人觸目驚心。打開電視或收音機,翻閱報紙或雜志,我們每天都會看到、聽到或讀到,關于這種或那種全球環境問題的報道:水患雪災、溫室效應、物種滅絕、森林銳減、草原沙化、能源短缺,大氣、土壤和水污染,新型疾病,等等。進入20__年以來,我國又經歷了“北嚴寒、南干旱”的極端天氣變化;汶川大地震的創傷還沒有平復,玉樹又傳來大地的強烈戰栗。這些事實無情地告訴我們:一個幽靈正在地球上四處游蕩。這個幽靈就是地球危機。
地球不僅僅屬于人類,而且是屬于地球上所有生物。地球迫切需要我們高舉生態主義大旗,堅持生態正義和環境正義,為保護太陽系中唯一的藍色星球而奮斗。徐州綠色之家、九里湖濕地公園管理處舉辦“4.22”地球日紀念活動,充分說明有識之士已經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保護地球而踏踏實實的工作。特別是徐州“綠色之家”創建人周美恩老師,不顧年事已高,幾十年如一日,以倡導綠色文明、宣傳環境保護為己任,身體力行,奔走呼吁,她的事跡和精神令人感動。
作為“九里湖生態濕地公園”的近鄰,我們城北中學的環保小記者一定向周奶奶學習,愛護地球,崇尚科學,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自覺地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為保護和改善地球環境做出應有的貢獻。
在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讓我們以大自然的名義,讓九里湖為我們作證,我們宣誓:讓青山常在,讓綠水長流;行動起來,做保護地球的小主人!
世界地球日活動致辭 篇2
一片湛藍的汪洋大海,蔚藍的天空,青山綠水,地球原本是如此的美妙,令人贊嘆、令人目不暇給啊!
地球的美妙,卻因為人類而崩毀。糧食缺乏、生態環境被人類嚴重破壞,人類過度依賴發達的科技,排放廢氣、二氧化碳中毒……都讓我們的身體越來越不健康!砍伐樹木,使空氣不再新鮮,也使許多動物無家可歸,人類的自私、人類的貪婪讓青山綠水變成窮山惡水。
近幾年來,世界各地發生了許多災難,如20__年土耳其伊斯坦堡、美國喬治亞,都泡在水里;而許多國家則籠罩在沙塵暴里。澳洲森林大火燒光小鎮,超過130人、澳洲70年來最大沙塵暴,這些災害通通都在20__年發生了,而這些災難都是人類自作自受的。如果不使地層下陷,不讓土地沙漠化,不讓核子彈爆炸,就不會有這些如此可怕的災難發生了!
近年來發生的各種大大小小的災難,是要我們時時提醒自己做好水土保持,保護地球的平衡,如果每天每個人都能做好不破壞地球資源的事情,就能把災難發生的頻率降到最低。
世界地球日活動致辭 篇3
尊敬的各位家長:
歡迎來參加師生共讀和親子共讀的活動,今天只是一個啟動儀式。因為會場的限制,所以只能邀請部分家長參加。親子共讀的活動需要借助這樣一種儀式的力量,并由各班主任老師動員所有家長和老師參與到和孩子一起共讀的活動中。
師生共讀:老師和學生共讀一本書。
親子共讀:家長和學生共讀一本書。
今天,我可能更多地要面向各位家長而不是老師介紹關于親子共讀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為什么要親子共讀?(為什么家長要和孩子共讀一本書)
1、家庭教育的意義。
家庭和學校是教育的兩只手,缺少了哪一只,教育必將孤掌難鳴。并且家庭教育遠比學校教育更重要,用十分來劃分權重的話,家庭教育占了七分。我這樣說并非推脫學校教育的責任,而是幾經證明,可以算作是教育的常識了。很多孩子是帶著家庭教育的失誤走進學校的,這不得不由學;ㄙM更多的力氣來糾正。可以說,接受較好家庭教育的孩子成長得更好,也能更順暢地接受學校教育;反之,如果家庭教育不好,孩子才真正是輸在了起跑線上。所以,今天借親子共讀的啟動,來促進家庭教育的完善正是我們所期望的。我并不是一味地否認現有的家庭教育,但家庭教育的弱化和違背教育常識的做法實在令人擔憂,我們很有必要像今天這樣坐下來更多地商量商量,進一步提高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協作問題。
2、家庭教育的現狀。
上周開學那一天,一個同事聽到一個接孫子的老人在發牢騷說,“剛接了那個爹,再接這個爹。”我知道天天接送孫子是一個不輕松的任務,所以老人的怨懣之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我卻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做父母的因為忙于上班,掙錢,養家糊口,沒有時間接送孩子,因此也不得不讓老人接送。可想而知,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不會很多。不難想象,忙了一天的父母回到家,既沒有精力也沒那個心情陪陪孩子。對孩子來講,父母能給他說說話陪陪他竟然成了奢侈的事情。尊敬的各位家長,在一個沒有時間陪孩子的家庭里,父母是不稱職的。因為孩子不像其他動物,只需要供給他吃穿、給他溫暖就行的。孩子首先是人,他有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毫不夸張地說,陪著就是教育。因此父母并非必須有多么高的文化層次,文盲照樣能教育出優秀的人來。所以,一個常常把不懂教育掛在嘴邊的父母,顯然是在推脫教育的責任。那么,父母如何能盡量陪伴孩子并成為一種行為方式?很顯然,我們倡導的親子共讀正是出于這樣的目的。
3、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
各位家長,你的孩子是否存在這樣的問題:懶惰、不愛勞動,甚至連最起碼的自理性事情也不做,比如:穿衣、洗臉、系鞋帶、扎辮子等,更別說做家務了;執拗、任性、以自我為中心,動輒用哭鬧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要;膽小、內向、冷漠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如果不及時引導和幫助,都會給孩子的人格造成影響或缺陷,會成為孩子未來生活的障礙,嚴重點說是給人生幸福埋下了禍根。人吃糧食長身體,那么,人吃什么長精神呢?所以,我們希望通過親子共讀,借助優秀文學作品的力量從小給學生人格以影響,浸潤學生心靈,豐富孩子精神,以實現我們的教育目的。
4、家長缺少愛的能力。
每個父母都會說:“我很愛自己的孩子。”其實,愛自己的孩子,那是母雞也會的事。問題的關鍵是:你會不會愛,你有沒有愛的能力。嬰兒在最初的幾年里,他必須完全靠母親去照料他。所以,母親愛孩子是無條件的,這就很容易導致母親嬌慣和溺愛孩子,常常不分原則地遷就和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替孩子做一切事。很顯然,喂孩子吃飯遠比教孩子吃飯來得更容易,因為喂孩子吃飯是個體力活,簡單易行;教孩子怎樣吃飯就不同了,那是教育,教育總是復雜得多,不僅需要耐心,還需要方法。所以,母親教育孩子要做到:不溺愛,讓孩子獨立。孩子總歸要長大,是一個獨立完整的生命,一個試圖將孩子一輩子“拴”住的母親是不稱職的。孩子3歲以后,母親要引導孩子逐漸和父親發生聯系。父親應該擔負起應有的教育責任。父親愛孩子,應該引導孩子學會擔當,遵守規則和秩序。因為父愛是有條件、有原則的,你不聽話就要受到懲罰。當然,父親愛孩子要避免粗暴和專橫,讓孩子逐漸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母愛是無條件的、寬容的,父愛是有條件的、有原則的,孩子正是從同母親的緊密關系發展到同父親的緊密關系,最后達到綜合,走向成熟。
通過以上分析,如何愛自己的孩子,并通過親子共讀的方式,不斷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讓孩子在家長、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身體、心靈和精神的個性都得以不斷成長和完善,這將是師生共讀、親子共讀所努力的方向。
二、親子共讀的意義。
師生共讀、親子共讀為什么如此重要?各位家長,我想問:有多少個家庭將自己的孩子拋在了電視、電腦和手機面前?又有多少父母將自己僅有的閑暇時間用在了麻將、撲克和應酬上?又有幾個家長能和孩子捧起書來安靜地進入一個個不一樣的世界?看看我們的家里,除了課本以外,我們有多少可供孩子讀的書?父母從小沒有和孩子進行交流,他就無法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等他到中學叛逆期時,不愿和父母交流、孤獨自閉也就在所難免了。從小引導孩子讀書,并和孩子共同讀書,是父母貼近孩子感情,解決孩子諸多問題的靈丹妙藥。猶太民族是世界創造財富最多的一個民族,這個民族視讀書為信仰,孩子出生后不久,父母會將蜂蜜涂在書上,從小讓孩子親近書籍,讓他感受讀書是甜蜜的事情。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讀完了世界名著。當和孩子共讀一本書時,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就不再是說教,批評孩子就不再是指責,因為當父母和孩子在討論書中的人物時,孩子就會悄悄地變成書中的人物,像他那樣去做人,去做事,這樣的教育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真正好的教育就是讓人感受不到教育。所以,遠離電視,和孩子一起讀書,成為家庭教育的不二選擇。
三、如何親子共讀。
我們處在這樣一個信息時代,書籍浩如煙海,我們不僅讀不完,實在也沒有必要讀完。再者,書并不是隨便就可以拿來讀的。壞的書籍貽害終生。因此,讀書必須慎重選擇。本學期,我們首期推薦師生共讀及親子共讀的書目是《窗邊的小豆豆》、《愛的教育》、《夏洛的網》、《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此后,我們要由老師、家長不斷地推薦優秀童書,就像選擇富有營養的食品一樣。那么,親子共讀的第一步,先要有書讀,這個不難。真正感到困難的,是那些舍得花好幾百元錢吃飯而舍不得花20元錢買書的父母,如果是這樣的話,參加今天的活動無疑是在浪費時間。
第二步,就是制定親子讀書計劃,具體就是每天讀幾頁,并和孩子交流書的內容及感受,形成以書為媒介的親子互動。
第三步,學校將搭建各種平臺,舉辦論壇、讀書交流、推薦讀后感發表等各種活動,鼓勵孩子讀書積極性。大家看看,通過親子共讀這樣的活動,這就使得家長陪孩子的時間得到了保障,和孩子的交流得到了保障,在這種情況下,教育隨處可得。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是父母注意學會愛孩子,二是堅持做下來。
四、師生共讀和親子共讀的聯系
師生共讀和親子共讀的結合,教育的兩只手更有力量。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會聘請家長到班內上課、聽課,給孩子講故事等,家長還要做個有心人,在親子共讀中隨時記下孩子的變化,從而為孩子提供更有效的幫助。
最后,我用一句話來共勉: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守才有奇跡。謝謝!
世界地球日活動致辭 篇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春,帶來希望,帶來溫暖,沿著冬離開的腳步,于這日日明媚之中,款步向我們走來,帶來繁華似錦,帶來鶯歌裊繞。在這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春日里,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植樹活動。
樹,綠色的代言,生命的源泉,它象征著青春,象征著理想,象征著希望。綠色是大自然贈與我們人類的寶貴財富,綠色是人類文明的搖籃,綠色孕育著生命與希望。
為打造“綠色校園、文明校園、和諧校園”,使我校師生在一個優美的清新的環境中愉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我們高一(1)班全體同學聯合校團委、學生會向全校同學發出了“播種綠色,收獲文明”的植樹活動倡議,得到了全校同學的積極響應,今天我們將在這里親手種下這象征頑強、進取的文明樹,用我們的行動,向全校師生立下一份誓言:
(全體同學共同宣誓)
愛我紫瑯,爭創和諧;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播種一份綠色,收獲一份文明,我們相信有了道德的陽光,樹會常青,天會更藍、地會更綠、水會更清。生命,因綠色啟迪,于綠色之中繁茂。讓我們盡情展開想象的翅膀,暢想綠色的明天,暢想綠色的未來,以勤勞和智慧,圓起一個水靈靈的綠色的夢。
世界地球日活動致辭 篇5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春節長假收假的第一天,根據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縣20xx年義務植樹活動。這是我縣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開展“石漠化山頭綠起來”和“以樹為綱·綠色小康”整體戰略決策,參與創建全國生態文明城市,改善生態環境的一項具體行動,責任重大、意義非凡。在此,我謹代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向前來參加植樹造林的同志們、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開展植樹造林、建設綠色家園,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倡導綠色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更是做大產業基地、延長產業鏈的現實需要。近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關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論斷以及對貴州提出“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州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通過全縣上下的不懈努力,20xx年我縣森林覆蓋率達46%,林業總產值達到5.96億元,全縣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環境支撐。我們要緊緊圍繞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綠色貴州”三年行動計劃的戰略部署,按照“三年目標兩年完成”的要求,扎實推進造林綠化工作,確保到20xx年2月底全縣完成造林綠化任務29.78萬畝,實現森林覆蓋率達到50%以上和“石漠化山頭綠起來”雙重目標。
同志們,堅持綠色發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建設,是經濟新常態下的必然選擇,是我們當前和今后的重要努力方向,關系人民福祉,關乎長遠未來?h委、縣政府將嚴格按照綠化造林規劃,把石漠化治理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力求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大宣傳力度,動員社會各界全面參與,把這次義務植樹活動作為現階段的重要工作抓緊抓好。縣林業局和項目鄉鎮等單位(部門)技術人員要加強技術指導,確保栽一棵活一棵,種一片成一片。同時,我們要以此次義務植樹活動為契機,努力將植樹造林、綠化家園這項長期的、艱巨的工作,抓成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孫的偉大事業。
最后,在新的一年里,祝大家工作順利、身體健康,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