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校展新姿解說詞
序 曲
百年老校——灌南縣鎮中小學,座落在煥發青春的灌南縣城中間。
百年老校——以優雅的校園環境、超前的辦學理念、科學的教學管理、優秀的師資隊伍,創造了和創造著令人矚目的成績。
這是黃海之濱追求新教育之夢的“理想園”。
這是新安古鎮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片"綠洲"。
景色篇——風景這邊獨好
始建于19xx年灌南縣鎮中小學,歷史悠久、人才輩出。
革命先賢、原江蘇省省長惠浴宇曾在此就讀,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著名畫家王小古,從這里走出,在人民大會堂揮筆作畫,被毛主席所稱贊。
自行車運動員李梅芳從這里走向亞運和奧運,獲得亞運冠軍,沖向世界之旅。
灌南縣鎮中小學,也曾歷經滄桑,七遷校址、六易校名,曾是新安學堂、海州公立第三小學、新安小學、紅衛兵小學等校名,1958年遷于現校址。
如今的鎮中小學,以嶄新的姿態呈現眼前。學校占地面積1XX平方米,建筑面積11000平方米,現有35個教學班,91名教職員工,1598名在校生。五幢教學辦公大樓高高矗立,教學區、活動區、綠化區布局合理,清麗雅致。現代化教學設施應有盡有:微機室、多媒體階梯教室、舞蹈房、儀器室、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一應俱全。
鎮中小學現為“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江蘇省電化教育實驗學校 ”、“連云港市德育先進學校”、“連云港市田徑特色學校”、“連云港市先進單位”等等。一塊塊獎匾記載著她的榮耀,一塊塊獎匾也奠定了她發展的基石。
徜徉校園,正如穿行在書林與畫卷中。
每一個清晨,與太陽和共和國的旗幟一同升起的是每一個人心中的神圣與莊嚴。
打開校園的每一扇門,學子們走進的是一座座寶庫,一座座殿堂。
每一個開放的書櫥無不洋溢著書香,每一個開放的書櫥無不浸潤著多彩的童年。
讓學生任意涂鴉、展示真我的繪畫壁、書法墻,無不體現著設計者的匠心獨運。
走廊里、樓道口懸掛著學生自己的畫,更是掛出了學生的自信,展示了學生的才智。
農博室里的各式珍貴農具,引領孩子走近鄉村生活,感受鄉土文化,體會時代變遷的痕跡。
矗立在兩面墻上的《守則》和《規范》,時刻提醒著學生怎樣做人。
一面面櫥窗,帶來的是審美的愉悅,帶來的是藝術的熏陶與文化品位的提升。
那“飛向未來”的雕塑,帶給孩子無限想象與希望。
行知園里脈脈含情的草坪,凝碧迭翠的綠樹,未出土時先有節,及凌云處尚虛心的竹,那依依的女貞,大自然的美靜靜地在校園里流淌,這難道不是一個無聲的綠色課堂?
每一處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每一處都承載著鎮中人怡情、養性、厚德的良好愿望。
在這里,生活的學子是幸福的,在這里,學習的孩子是自豪的,滴滴雨露綻開滿園春色,校園這邊獨好!
本色篇——倡導人本化親情管理
在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未來的時代浪潮沖擊下,學校教育及其管理的作用日益凸顯。面對這些,新一屆校委會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的提出了明確的管理目標:“以目標管理為導向,過程管理為基礎,情感管理為動力,質量管理為核心,創建‘人文化、數字化、個性化’的品牌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