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詞的寫作
歡迎詞,是指客人光臨時,主人為表示熱烈的歡迎,在座談會、宴會、酒會等場合發表的熱情友好的講話。
分類
從歡迎詞從表達方式上分
1.現場講演歡迎詞
一般由歡迎人在被歡迎人到達時在歡迎現場口頭發表的歡迎稿。
2.報刊發表歡迎詞
這是發表在報刊或公開發行刊物之上的歡迎稿。它一般在客人到達前后發表。
從歡迎詞從社交的公關性質上分
1.私人交往歡迎詞
私人交往歡迎詞一般是在個人舉行較大型的宴會、聚會、茶會、舞會、討論會等非官方的場合下使用的歡迎稿。通常要在正式活動開始前進行。私人交往歡迎詞往往具有很大的即時性、現場性。 2.公事往來歡迎詞
這樣的歡迎詞一般在較莊重的公共事務中使用。要有事先準備好的得體的書面稿,文字措詞上的要求較私人交往歡迎詞要正式和嚴格。
特點
歡愉性
中國有句古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所以致歡迎詞當有一種愉快的心情,言詞用語務必富有激情和表現出致詞人的真誠。只有這樣才可給客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為下一步各種活動的完滿舉行打下好的基礎。
口語性
歡迎詞本意是現場當面向賓客口頭表達的,所以口語化是歡迎詞文字上的必然要求,在遣詞用語上要運用生活化的語言,即簡潔又富有生活的情趣。口語化會拉近主人同來賓的親切關系。
組成部分
歡迎詞一般由標題、稱呼、正文和落款四部分組成。
(一)標題
標題寫法一般有兩種。
一種是單獨以文種命名。如《歡迎詞》。
另一種是由活動內容和文種名共同構成。如《在學術討論會上的歡迎詞》。
(二)稱呼
稱呼要求寫在開頭頂格處。要寫明來賓的姓名稱呼。如“尊敬的各位先生們女士們:”、“ 親愛的××大學各位同仁:”。
(三)正文
歡迎詞的正文一般可有開頭、中段和結尾三部分構成。
1.開頭 開頭通常應說明現場舉行的是何種儀式,發言者代表什么人向哪些來賓表示歡迎。如:
今天下午我們有機會與史密斯先生歡聚一堂,感到十分榮幸。斯密斯先生已來我校多次,他是一位我們十分熟悉的師長和學界的前輩,他在文學理論方面的學術成就,在世界已久負盛名。這次,我們有幸再次請到斯密斯先生來我校講學,希望大家倍加珍惜這次機會。首先讓我代表今天所有參加會議的人,向遠道而來的貴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敬意。
又如:中共溫州市委副書記陳艾華于1998年1月13日所作的《在全國普通高校招生改革研 討會上的致辭》的開頭部分。
各位領導,同志們:
在牛年即將過去,虎年就要到來之際,全國普通高校招生改革研討會在我市隆重舉行。我謹代表中共溫州市人民政府,向國家教委領導和與會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
2.中段
歡迎詞在這一部分一般要闡述和回顧賓主雙方在共同的領域所持的共同的立場、觀點、目標、原則等內容,較具體地介紹來賓在各方面的成就及在某些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同時要指出來賓本次到訪或光臨對增加賓主友誼及合作交流所具有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3.結尾
通常在結尾處再次向來賓表示歡迎,并表達自己對今后合作的良好祝愿。如《在全國普通高校招生改革研討會上的致辭》的結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