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清明節祭祖活動致辭范文(通用3篇)
經典清明節祭祖活動致辭范文 篇1
尊敬的各位宗親,各位賓:
大家好!
今天,時值陽春清明,吉時柳絮,我們濟濟一堂,在這里祭奠我湘鄉曹氏西亨族開派始祖庚三公暨祖母朱孺人。伏以人本乎祖,猶如物本乎天,木本乎根,水本乎。我曹氏族人,念血脈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誼,千里相聚,肅立于祖宗墓前。
朔我祖誕生于南宋戰亂之時,襁褓中隨考祖七公和顏妣由北直真定地經兩移,到上湘,僻居西亨家焉,從此開派。我西亨族歷經七百多年歷史的洗禮,如今發展壯大,人丁興旺,目前已繁衍至二十九代的昌派,宗親遍布全國各地乃至海外。
我們西亨曹氏素有胸懷國家、心憂天下之情懷,振興曹氏、復我西亨之抱負。在先祖德昭之庇佑下,我西亨宗族后嗣人材輩出,興旺發達。同時,還有眾多宗親依然世代長期居住在這片故土上,他們始終保持著我們宗族歷史優秀的民風民俗,始終保持著尊宗敬祖,敦親睦族之優良的傳統,長年累月的呵護著我們共同的祖先,在此,向你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摯的感謝!
今年的祭祖活動,是在上發起的,受到了自全國各地的宗親熱烈的響應,紛紛捐款,以敬孝思。一些不能前的遠道宗親,也紛紛捐款,以表念祖之情。更難能可貴的是非西亨房的宗親也捐了款,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今天,磨河房和斗鹽房也派出代表前仰墓與祭拜,這也是我們老祖宗留下的良好的傳統,在此,向你們表示誠摯的敬意!
目前,我族有兩大事需大家附議:一是五修族譜的問題,家譜就是我們家族的歷史,承載著我們先祖到現在的歷程,到今年已經有八十二年未修族譜了,必須重起修族譜事宜,否則,將愧對老祖宗;二是重建宗祠的問題,祠堂乃崇宗祀祖之場所,對提高宗族的凝聚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恢復祠堂迫在眉睫。上述任務是十分艱巨的,但我相信我族宗親只要同心協力,獻計獻策,捐資出力,是完全能夠做到的。為了盡快完成族譜五修和重建宗祠的工程,我們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今振我西,祝宗族繁榮昌盛!
此次祭祖活動,由于籌備時間倉促,雖得到許多族人的支持與出謀劃策,但仍存在許多不足,望各位見諒!
愿我祖保佑我們,祝福我們,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經典清明節祭祖活動致辭范文 篇2
各位宗親,各位來賓,大家好!
清風習習催秧綠,明月悠悠映麥黃。在這個花紅柳綠、風清雨潤的時節,我們吳氏家族吳崗支系匯聚在--縣--鎮,隆重祭奠我們的吳氏祖先,追思先人的豐功偉業,聯誼今人的親情友情,共謀吳氏家族的發展大業。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榮幸。
吳姓在百家姓中擺第六位。吳氏是黃帝軒轅氏的直系后裔。以吳姓為國號,又以國號為吳姓。千百年來,吳氏宗族至賢讓德,勵志修行,齊家治國,名揚四海。今天,我們站在先人吳復的墓前,又看到了吳復當年橫刀立馬、馳騁疆場的英姿,感受到吳復位列公侯,神采威毅的氣度。悠悠六七百年,吳氏子孫,家興族旺,遍及華夏。在政界、商界、科學界、藝術界……所有行業的功德榜上,無不有我們吳姓的名字。這是先祖功德的庇佑,這是后世子孫自強不息、拼搏奮進的見證。
今天,我們懷著一顆虔敬至誠的心,來祭奠我們的先祖,就是要緬懷先祖的英德,就是要感激先祖的教誨。古人有云,國之大事,唯祀與戎。祭祀大地,報天地覆載之德;祭祀祖先,報先輩養育庇佑之恩。我想,這是我們今天祭祖的意義之一。
斯人已乘黃鶴去,輝煌前程待后人。今天站在這里的我們吳氏后人,當弘揚先祖美德,積極促進和加深宗族聯誼,念血脈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誼。我輩當以全族利益為重,不分南北,不分支系,明禮誠信,精誠團結,互通有無,族親融合,互幫互助,共謀發展。我想,這是我們今天站在先祖前,祭奠先祖的又一更重要的意義。
孔子說,慎終追遠,明德歸厚矣。不忘先人,追念先人,是為了后人更加騰達,是為了宗族更加輝煌。
經典清明節祭祖活動致辭范文 篇3
各位宗親,大家好!
值此清明之際,我們--許氏族人在這里隆重祭奠我們的許家祖先,追思先人的豐功偉業,聯誼族人的親情友情,共謀許氏家族的發展大業,在此,我對今天前來參加祭祖儀式的親人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一、尋根問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物有報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飲水定當思源,為人不忘根本。敬祖孝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尋根是人的天性。尋根是為了把握,尋找生命的來龍去脈。“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是謂尋根!安菽咀娓,山祖昆侖,江河祖海”,是為“問祖”!皩じ鶈栕妗辈辉谄砀S谧嫦,而在于表明自己與祖先血脈相連。600百多年前先祖孟魁公遷居--,而今后裔遍布四方。外遷族人大多是乾隆大移民時,遷往川陜云貴,而今大部分未能取得聯系。許氏族人走出邵陵--,誰也無法忘記祖根之地,對于散居各地的--許氏游子來說,祖祖輩輩,流年似水,帶走了許多陳年往事,卻無法沖淡心靈深處的歸鄉情、尋根夢。去年西旬陽族人許世龍、許啟斌、許澤生、許波先后到--尋親,是乾隆大移民川陜云貴后人首次回--?梢哉f,多少代,多少人,多少夢,才實現了今天的尋根夢,駐足祖先之地,故土鄉音,處處新鮮、聲聲親切,這就是源于相同的密碼基因的原因,血脈相連,靈感相通,同根共祖一脈承,手足情深血濃水。
二、繼承傳統道德文化,傳播--許氏家族文化。
我們的先人為我們留下了難以計數的文化瑰寶,這些都是我們必須加以傳承的精神財富。而傳統道德文化的核心,簡言之,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人生八德,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許氏的九大房,從這八個字里,不難看出,我們許氏家族文化,與傳統道德文化是一脈相承的?梢哉f,傳播我們許氏家族文化,也就是繼承與弘揚傳統道德文化,也勢必激發著我們子孫的尋根情、故土情、民族情、愛國情,是在用一種特殊的傳統文化力量,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三、增加民族文化意識和家族觀念。
如果說,家是一個人的歸屬,那么族就是所有家的整合。今天,我們懷著一顆虔敬至誠的心,來祭奠我們的先祖,就是要緬懷先祖的英德,就是要感激先祖的教誨。古人有云,國之大事,唯祀與戎。祭祀大地,報天地覆載之德;祭祀祖先,報先輩養育庇佑之恩。今天,我在這里還是重提一舊事,那就是,七年前,漣源族人祭祖是看到宗祠的破敗境象,就提出來要把宗祠修復好,好讓祖宗靈有所安。去年,陜西的族人再次提出這個問題,縣文物局領導也多次提出保護好我們這一古祠。自古以來,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有力置產,亦當先置祀田。祠堂,它不單單只是一個祭祀的場所,也是我們--許氏鉤沉歷史、弘揚文化、傳承祖德、啟迪后人的圣地。無論時間多久,無論山水迢迢,無論須走過幾多坎坷,須要歷經幾番周折,我相信,最終都無法阻擋我們完成這一夙愿。
各位宗親!根深不怕樹搖動,樹正何愁月影斜。這次祭祖活動,促進了我們這個大家族的交流和團結,讓我們這個家族脈絡不斷清晰和完善,永遠記住我們是--孟魁公的后裔。我相信,通過我們大家不懈的努力,必將使我們的家族更加和睦,更加團結,更加興旺繁榮!讓我們的先祖欣慰于九泉!在此,我們衷心祝愿所有同族宗親,身體健康、生意興隆、事業成功、家庭幸福!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