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植樹活動講話稿(通用3篇)
義務植樹活動講話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每年的3 月1 2 日,是我國的“全民植樹節”。說起植樹節的由來,還得從偉人孫中山先生說起。他一生十分重視植樹造林。1893年,他在《上李鴻章書》的政治文獻中就提出“中國欲強,必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1924年他在廣州演講《三民主義》時反復強調:“我們研究到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林植樹,要造全國大規模的森林”。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病逝。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舉行植樹式。1979年2月23日,第三屆全國人大會第六次會議以法律的形式確定我國3月12日為植樹節。
前幾天,校團委、學生會和高一1班全體同學向全校發出了“播種綠色,收獲文明”植樹捐款活動的倡議,倡議發出后得到了全校同學的積極響應,同學們紛紛省下了自己的零花錢,用實際行動參與綠色校園、和諧校園的建設。
今天我們將在這里共同栽下這象征頑強、進取的樹——紫薇和杏樹。
紫薇又名滿堂紅,宋代詩人楊萬里詩贊:
“似癡如醉麗還佳,露壓風欺分外斜。
誰道花無紅百日,紫薇長放半年花。”
祝愿學校事業欣欣向榮,滿堂紅。
杏樹,古有“杏林得意”之說,借指進士及第。
祝愿我們同學金榜題名,杏林得意。
義務植樹活動講話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春,帶來希望,帶來溫暖,沿著冬離開的腳步,于這日日明媚之中,款步向我們走來,帶來繁華似錦,帶來鶯歌裊繞。在這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春日里,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植樹活動。
樹,綠色的代言,生命的源泉,它象征著青春,象征著理想,象征著希望。綠色是大自然贈與我們人類的寶貴財富,綠色是人類文明的搖籃,綠色孕育著生命與希望。
為打造“綠色校園、文明校園、和諧校園”,使我校師生在一個優美的清新的環境中愉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我們高一(1)班全體同學聯合校團委、學生會向全校同學發出了“播種綠色,收獲文明”的植樹活動倡議,得到了全校同學的積極響應,今天我們將在這里親手種下這象征頑強、進取的文明樹,用我們的行動,向全校師生立下一份誓言:
(全體同學共同宣誓)
愛我紫瑯,爭創和諧;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播種一份綠色,收獲一份文明,我們相信有了道德的陽光,樹會常青,天會更藍、地會更綠、水會更清。生命,因綠色啟迪,于綠色之中繁茂。讓我們盡情展開想象的翅膀,暢想綠色的明天,暢想綠色的未來,以勤勞和智慧,圓起一個水靈靈的綠色的夢。
義務植樹活動講話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和小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本班小朋友yy的媽媽,我與大家分享的題目是:“因勢利導,給孩子插上閱讀的翅膀”。
這次班上開展的 “書香寶寶”評比以及以前的圖書分享等活動,讓我感受到兩個孩子不同的需要,孩子們在參與這些活動之后,讀書興趣、表達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在這里,請允許我向所有老師表示真誠的感謝!(鞠躬)
是她們付出無比的辛苦,才使我們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
老師讓我與大家分享親子閱讀經驗,這讓我誠惶誠恐,我想了很久,也沒想出在育兒路上,自己有什么成功之處,兩個孩子都平常無異,各方面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可作為家長,配合老師工作是我們最基本的職責,既然沒什么成功經驗,那么,就和大家說說我的育兒感悟吧。
我和老公家在外地,本市沒什么親戚故舊,雙方父母年事已高或體弱多病,不能給我們太多的幫助。所以從孩子出生時起,我們就不得不全程照管兩個孩子的一切,孩子小時身體非常差,在我印象中,幾乎沒有哪個月沒上過醫院,幾乎每次生病都要打幾天吊瓶。
而讀書啟蒙,就是從醫院開始。
大約在他一歲多時,有一次因為發燒去醫院掛吊針,孩子愛動,一動就跑針,又要重新扎,大人心疼,孩子也非常煩躁。在我無助的時候,無意中翻出包里帶的一本《識車標》的書,就給他念,起初只想讓他安靜打針,可沒想到幾天針打下來,書上的幾十種車標,他竟然全都認識。
此后我就開始給yy買書,從開始的車標書,到與車有關的書,從一般小汽車、特種車到工程車,從認識車的種類到了解車的基本構造,再到后來慢慢了解簡單原理,從只看圖片,到文圖共讀,就這樣開始了他的閱讀之旅。
和早早表現出對文字的興趣相比,yy讀書興趣的產生顯然遲緩了許多。兩三年中,我甚至想不起來他什么時候看過書。直到有一天,他在書柜中看到一本同事送的舊《幼兒畫報》,讓我給他講里面的故事,而且讓我講了好多遍,于是,我在網上買了《幼兒畫報》合訂本,有段時間,yy天天要求我們講紅袋鼠故事,甚至要求把一本書講完,常常我講的口干舌燥,可看他聽得津津有味,就覺得非常欣慰了。
有段時間倆孩子喜歡看《熊出沒》電視,我雖然不喜歡,可依然在網上買了《熊出沒》的書,書中的對話雖然有些粗俗,可看到yy喜歡看的樣子,也就不計較那幾句粗話了。
我知道yy的閱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也希望他能像一樣能自己看書,可我明白,對于孩子,永遠不能勉強,我們能做的,除了等待,還是等待。哪怕這一等,可能是數年。
總結我們在孩子讀書上的努力,我覺得主要是以下幾點:
一、創造良好的讀書環境
從我懷孕時起家里電視基本就沒開過,孩子出生后更沒時間看電視,于是我家不看電視的傳統,一直延續到現在。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電視電腦總是避不開,于是,我們把自己認為可看的節目從網上下載,用電視放出來,這樣家長即可以保證電視內容是健康有益的,又能較好的把握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每次看時約好時間,看完自覺關機,這方面,倆孩子都做得很好。
我和老公有空了也喜歡看書,家里幾乎每個房間都有書隨處散落,盡管有倆孩子我們很難安靜閱讀,但哪怕只是做做樣子,也讓孩子知道,讀書是一種非常好的活動,爸爸媽媽都喜歡。
二、因勢利導、不計代價
有朋友問我:三歲孩子看什么書好,五歲孩子看什么書好?我總不理解:自己孩子看什么書,為什么要問別人呢?男孩女孩興趣不同,就算性別相同,不同孩子的興趣也截然不同。別人推薦的,一定適合自己孩子嗎?在我看來,給孩子買書,只需要一個條件,那就是:孩子喜歡。他喜歡機器人,就買機器人書,喜歡恐龍,就買恐龍書,然后慢慢擴展、慢慢延伸。
有些朋友覺得孩子一本書看完、看透才叫看,如果只看一眼就放下,那么這本書就浪費了。在我看來,所謂開卷有益,只要孩子愿意看,一本書哪怕只看一頁,買五十本哪怕只看一本,也算看了。買了或許會浪費,可孩子至少還有讀書的機會,假若不買,怎么知道孩子喜歡不喜歡呢?問問我們自己,除了特別喜歡的,又有多少書被我們讀熟讀爛了呢?
三、耐心等待,不給孩子任何壓力
大家看我在這里分享感悟,或許以為我在孩子讀書方面做得很好,可事實上,我在一個孩子身上總結的所謂經驗,都無法在另外一個孩子身上復制。最終不得不承認:孩子好是人家自己好,與我們無關,孩子不好是我們沒做好,與孩子無關。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所謂優點換個角度就成為缺點,而缺點反過來也可以成為優點。讀書較多的在性格上還有很多需要進步的地方,比如自理能力、妥善解決自己情緒的能力、主動關心幫助他人的意識等等,而讀書較少的yy恰恰更有情義、更懂得體諒關心他人、能更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自理能力方面也更勝一籌。
讀書確實很好,但卻不是每個孩子都必須馬上喜歡的愛好,我們渴望孩子讀書,但卻不能強迫孩子喜歡。我們與孩子一起閱讀,一起感受讀書的快樂,相信終有一天,那個曾經對讀書完全沒有興趣的孩子,已經悄悄在某個角落里安靜地閱讀。
兩年來,孩子從學校分享圖書的活動中,讀到了許多有益的故事,從“書香寶寶”評比活動中,第一次自己制作了小書,一向不愛給別人講故事的,現在也能在家給我們讀書講故事了,在培養孩子閱讀的路上,除了因勢利導、積極鼓勵,更多的是潛移默化和耐心等待。除了家長的努力,更多的是孩子自己的成長!
最是書香能致遠,閱讀之樂樂無窮。我們多希望能將讀書的愛好培植進孩子的血液,希望讀書不僅能改變他們的命運,還能帶給他們一生的快樂!我們或許一生平淡,非富非貴,能留給孩子的,也只有這唯一的讀書的愛好了!
最后,衷心祝愿所有老師、家長新年快樂、萬事如意!祝愿所有小朋友們天天快樂、健康成長!(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