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校園,刻不容緩演講稿(通用3篇)
拯救校園,刻不容緩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以校為家,愛護校園》。
這里有芬芳馥郁的花草樹木,這里有相伴晨昏的書聲歌聲,這里有默默無聞甘于奉獻的老師,這里有朝氣蓬勃勤奮學習的同學。播種的季節,我們走進錦中這個溫馨的地方,盡情的釋放青春的活力;花開花落,我們遨游在知識的海洋,和老師一起編織夢想。
清晨當我們披著朝陽的光輝踏進學校大門時,一天緊張而又愉快的校園生活便開始了。每天我們都生活在學校這個大集體中,學校就如同我們的第二個家。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們的朋友,和我們共同承受,共同迎接每一個未知的挑戰;這里的每一條小徑都曾留下我們求知的腳步,見證著我們成長的歷程。
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是校園的主人,都有保護校園環境的義務與責任。那么,作為錦州中學的`主人,愛護校園環境我們究竟應該怎么做呢?
這里不妨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是一段在澳大利亞留學的中國年輕人的親身經歷。一天,他在林蔭道上散步,忽然從后面跑來一個老人,疑惑之際,才發現他原來是在追趕一張紙。風好像故意和老人作對,把紙片吹得忽高忽低,但老人還是堅持追趕。年輕人想:這一定是一份對老人來說很重要的材料。于是趕上前去,幫他拾起紙條。讓他意想不到的是,老人接過紙條,轉身放進一旁的垃圾桶,像是完成了什么使命似的說:總算讓它到了該去的地方了。
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有什么感觸呢?我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像那位老人那樣彎彎腰,隨手撿起一點什么,那么,我們的校園一定會因我們的文明而春風長駐,錦上添花。
俗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边@就要求我們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例如,不在課桌、墻壁上亂涂亂畫;提倡“彎腰精神”,見到垃圾立即撿起;不隨意破壞學校的公共設施,不損壞校園內的一草一木;見到不文明的行為立即上前制止。我想,拾起垃圾的同時,凈化的不僅是校園也是個人的素養!我相信滴水可以穿石,鐵杵能夠成針,平凡的校園經淡妝濃抹,那美麗的額角定會完美詮釋它暈染在歡聲中的天生麗質!
同學們,老師們,校園的美麗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生命奏響時代的強音!愿文明之花在校園綻放;愿錦中學子在文明之風中成長;愿書聲中蘊含的那份最真摯的夢想因有正義、文明的鐫刻更加鋒芒!文明校園的樂章終將在錦中校園奏響!
拯救校園,刻不容緩演講稿 篇2
親愛的同學們,敬愛的老師們:
你們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拯救校園,刻不容緩”。
總所周知,我們的學校――紀家二中,它是一所風景宜人的好學校。但美中不足的是,我們學校處處都有令人惡心不已的垃圾。比如說紙屑、落葉、被折斷的樹枝,甚至是上空中飄飛的白色垃圾。
同學們,你們可知的我們身邊的花草樹木是有生命的,都是地球上珍貴的資源。我們身邊的每一滴水,每一粒飯,都是來之不易的。而我們有一些無知的同學,卻不知道珍惜糧食,不知道資源的重要性,竟然把剩下的飯菜亂倒,還肆意毀壞花草,真是罪不可赦。這些破壞環境的行為,的確讓人生氣。
同學們,試問一下,如果我們人類沒有了這些資源,我們還生存得下去嗎?不,我們生存不下去,甚至連整個人類都會走向滅亡。同學們,你們體會到環境的重要性了嗎?
同學們,難道你們對這樣的現象視而不見了嗎?難道你們眼睜睜地看著我們美麗的校園被那些可怕的垃圾污染了嗎?難道你們不想在一個干凈而舒適的校園里讀書,實現自己的夢想嗎?
同學們,你們聽,我們美麗的校園在哭泣;你們看,漫天飛舞的垃圾會是怎樣的景象;你們想,我們真的對這些現象而無動于衷嗎?
不,學校也是我們的家,我們不能讓我們的家園變成一個蒼蠅堆積,令人嘔吐,人人遠離的垃圾堆嗎。所以,我們要行動起來,培養出良好的衛生習慣,讓我們的校園重現生機。
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是要從自我做起,要做到不隨手丟垃圾,不隨地吐痰,不亂涂亂畫。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是丟垃圾的時候要丟到指定的位置,看見垃圾要隨手撿起。培養良好的習慣就是不要折斷樹枝,不亂摘花朵,不要在草坪上踐踏那青青的綠草,更不要在草地上嬉戲。同學們,你們可要知道,我們每摘掉一朵花,每折斷一棵樹枝,每踐踏一次那綠草,都會對我們周邊的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時不我待,校園的環境的改變是刻不容緩的,希望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努力去創建一個屬于我們的美麗的家園。
同學們,拯救地球就是拯救自己,拯救自己就是拯救未來。未來,還是很遙遠的事情,但我們必須要用行動來愛護我們的學校。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攜手創造更美更好的紀家二中吧!
拯救校園,刻不容緩演講稿 篇3
想要贏得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只有尊重別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尊重別人是一種素質,是一種修養,是一種胸懷。尊重是一朵花,一朵開在心靈的花。尊重是一條路,一條通往美好的路。尊重是一團火,一團溫暖你我的火。學會尊重有利于我們建立和諧的新型人際關系,而這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本質要求。
師生之間需要有尊重。尊重是師生之間和諧相處的基礎,是“新型師生關系”的奠基石。孔老夫子博學淵源,廣收弟子學徒,而他的學生大多亦學有所成。在做人方面,孔子強調“尊重”,他的學生非常尊重他們的老師孔子,因而孔子被譽為“教育先賢”。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智慧的啟引者。社會上正大力提倡“新型師生關系”,而欲培養“新型師生關系”,師生之間就必須做到尊重、平等、理解與溝通。只有和諧的師生關系 才能為和諧的校園打好基礎。和諧的校園生活,不僅能使師生相互合作,共同發展,還會給師生帶來愉悅感。
在校園生活里,同學之間的相處,是學生社會交際的開始。同學之間在朝夕相處中一定要學會互相尊重,以禮相待。同學之間的尊重表現在不能說使別人感到傷心羞愧的話。尊重同學與同學之間性格上的差異 。不把自己的快樂建筑在別人的痛苦上,不隨意傷害別人自尊心。同學之間應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激勵、互相學習、平等互助、共同進步的新型同學關系。一個學生在校度過的時間是比較長的,他只有與同學建立良好的關系,保持一個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歸宿感,才有利于自己的進步與成長。和睦的同學關系。對于創造和諧校園也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傳統文化為構建和諧校園提供思想資源。我們學校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這就需要我們尊重他們國家所固有的傳統文化,這也是為構建一個和諧校園提供了情感基礎。傳統文化強調人格的平等!抖Y記?曲禮》說:“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边@里即是講自我謙卑,主張把對方放在尊敬的地位來對待。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風俗習慣,這是人際關系和諧的基本前提。
和諧可以凝聚人心,和諧可以團結力量,以人為本,創建和諧校園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相信這一理念必定會成為全校師生的共同追求,一定會內化為大家的自覺行動。和諧的校園是我們的追求,建設和諧校園不是空喊口號,它要求我們彼此尊重,使學校最終成為我們生活的家園,精神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