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元宵節演講稿400字(通用3篇)
中國的元宵節演講稿400字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我們一家過得快快樂樂的。
聽媽媽講,傳說在很久以前,世上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突然災難降臨、城內洪水泛濫,城外田地干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會后玉帝回宮辦事,于是把雨簿寫錯了,本應是城外雨五分,城內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了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后,也發現寫錯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說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后來玉帝發現自己的雨簿被改過,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了青龍,丞相照做了。青龍被丞相殺了后,變成一只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為民除害的青龍。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敲鑼打鼓,慶祝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所以今晚媽媽“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我利用以前看媽媽煮湯圓的經驗,先把水燒開,把湯圓小心翼翼地放進去。我焦急地等待著,等待著……白白胖胖的湯圓浮出水面,看著它們一個個膨脹,我興高采烈地喊道:“湯圓要出鍋了。”
最后我們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發上看著元宵晚會,其樂融融的。
我期盼著明年的元宵節……
謝謝大家!
中國的元宵節演講稿400字 篇2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中國民俗傳統節日。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聽說我們桂花城的元宵節與眾不同。究竟是怎樣的呢?我懷著好奇心走下樓去,到了樓下又是別有一番風景。只見物業的叔叔阿姨們,都在忙著布置元宵節活動要用的東西,有的在貼燈謎,有的在準備禮品,還有的在準備高壓鍋、面團和餡料,有的在布置場地……一切準備完畢之后,物業阿姨宣布:“桂花城的元宵活動現在開始!”之后人人都忙了起來,我也不例外,奔向我喜愛的活動場地。
我先去猜燈謎,我想:我不如先去猜幾個簡單一點的,這樣就可以多得一點禮品。我找到一個燈謎,謎面是這樣的:輕如鵝毛,大如西瓜。我眼珠子轱轆一轉,腦子一想,咦!這不是氣球嗎?我趕緊把答案告訴了物業阿姨,結果我真的猜中了,阿姨給了我一個碗墊。我拿著碗墊,心里高興極了。我抬頭看見有人在拔河,我就湊過去瞧瞧。在一輪比賽結束后,我也加入其中,接過繩子站在隊伍的最后,牢牢地拽著繩子。只聽裁判吹了一聲哨子,我便奮力往后拉,感覺渾身的力氣都集中在了手上。最后,由于對手大多數都是身強力壯的大人,我們隊輸了。不過,我們依然玩得很開心。
謝謝大家!
中國的元宵節演講稿400字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元宵節,所以我講話的題目是:元宵與圓夢。
正月十五為什么稱為元宵節呢?原因是:元就是第一的意思,元月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宵是夜晚,正月十五是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為元宵。元宵節起源于前西漢時期。
傳說,漢高祖劉邦死后,他的兒子劉盈當了皇帝,也就是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到呂太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后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呂后病死后,呂氏家族害怕受到劉氏家族的排斥,密謀徹底奪取劉氏江山。劉氏宗室劉囊,為保住劉氏江山,結合周勃、陳平起兵討伐,最后平定了“呂氏之亂〞,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平亂之后,大臣們擁立劉邦的二兒子劉恒為皇帝,稱漢文帝。漢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呂氏之亂〞日子,定為與民同樂的日子,京城里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賀。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元宵節〞。
按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人們賞花燈、猜燈謎、放煙火、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我的演講完畢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