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孝順的演講稿范文(精選15篇)
有關孝順的演講稿范文 篇1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xx班的,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百善孝為先”。
同學們,你知道嗎?從“百善孝為先”中的“孝”字來看,是“老人“的“老”字底下加個“子”字,兒女雙手托著老人,就是“孝”。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撫養我們,教育我們,如果連你父母都不能“孝”,又何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呢?
《弟子規》“入則孝”中提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則須順承。意思是說;父母親叫你的時候,要立刻答應,讓你做事的時候,要馬上去做,對父母的教誨,要恭敬的聆聽,對父母的責備,要順從的接受。同學們,你做到了嗎?努力吧!讓我們共同努力,做一名孝敬父母,善待老人的好孩子!
一位母親陪著5歲的女兒去游泳,女兒在前面走,她拿著大包小包跟在后面,女兒問:“水果帶了嗎?”“牛奶帶了嗎?”當女兒得知媽媽帶的水果是梨時,哭了起來,非要媽媽回去換她愛吃的水果。媽媽說她覺得自己不像孩子的媽媽而像孩子的奴隸。
說一句“謝謝”吧,這是對父母最好的孝敬。讓我們大聲地說;“親愛的媽媽,謝謝您把我養大!我永遠愛您、感謝您!”
同學們,當我們接過父母的零用錢的時候,請說一聲“謝謝”;當我們準備享用父母為我們準備的晚餐時,請說一聲“謝謝”;當我們看到路口焦急等待自己的父母時,請說一聲“謝謝”;當我們發現為自己蓋被子的父母時也請說一聲“謝謝”;當我們看到父母提醒我們天涼加衣服的時候說一聲“謝謝”……
同學們,請記住——今天用“謝謝”去孝敬你的父母,明天你就能擔負起天下的道義,因為——孝行天下!謝謝!
有關孝順的演講稿范文 篇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古人常說:“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在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就是說一個人如果連養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又怎么會去愛別人和愛集體呢?前幾天,媽媽以身作則,教會了我什么叫孝順。
年初二,我們去外婆家,外婆笑呵呵地忙里忙外,變花樣地做好吃的飯菜給我們吃。我們一大家十多口人吃得好玩得開心,熱鬧非凡。初五,我們告別了外婆,依依不舍地回了家。
但是初八那天,外婆突然病了,到醫院一檢查被查出身體里長個瘤子。病情很嚴重,需要立刻住院手術。原來愛說愛笑的媽媽突然變得做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的,心里只想著外婆能盡快的好。
外婆要住院了,媽媽每天下班后買可口的飯菜送給外婆吃,帶外婆去洗澡,換洗衣服,還買了新衣服。精心地照顧著生病的外婆。
幾天后,外婆做手術了,雖然請了護工,但媽媽還是請了幾天假,日夜陪著外婆,端茶倒水,洗臉擦身,沒事就和外婆說話談心,安慰外婆,照顧得無微不至,為的是讓外婆心情舒暢,早日康復。
我好奇地問媽媽:“你為什么對外婆那么好啊?”媽媽說:“因為外婆是我的媽媽呀,小時候她養我小,長大了我就要養她老,這就叫孝順,是做人最起碼的道理。你長大了也會孝敬我嗎?”我肯定地說:“嗯!嗯!一定會的!”
媽媽真孝順啊!我要向媽媽學習,長大了也要孝順她。我為有這樣的好媽媽而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有關孝順的演講稿范文 篇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有時候,媽媽經常對我說:“兒子,現在你要做一個孝順的孩子。”“媽媽,什么是孝順呀?”我不懂就問媽媽。“孝順就是對自己的父母要尊重,要體貼父母,要在衣食住行上關心他們,父母老了還要贍養他們。”媽媽撫摸著我的臉蛋,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我點點頭,內心想:我一定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星期五的晚上,是我最開心的時候。爸爸把我“解放”了,我可以不做作業,不看書,可以吃著零食,津津有味地看著電視,再美美的睡個好覺。我可開心了。
六點鐘,爸爸做好了飯,對我喊道:“兒子,快給媽媽打個電話,問一下什么時候回來。”呀,光顧自己貪玩,把還在班上辛苦的老媽給忘了。我連忙給媽媽打電話,接連打了幾個都沒人接。媽媽肯定在給病人做手術,沒有時間接電話。唉!像這樣的情況在我們家也習以為常了。媽媽每天也太辛苦了,我要等媽媽一起吃飯。大約一個小時后,電話響了,我連忙拿起電話,是媽媽打過來的。聽著媽媽的聲音,我感到媽媽是勞累極了。我對媽媽說:“媽媽,開車要慢點兒,注意安全。”
媽媽要回來了,我該為媽媽做點什么呢?對了,媽媽還沒吃飯,飯菜都涼了,再熱一下,我忙端著飯菜進了廚房。媽媽在班上忙得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應該給她準備一大杯茶水。我拎起水瓶倒上開水,放一小把茶葉,茶水清澈透亮。對了,媽媽最喜歡吃的水果是蘋果了,給她削一個,讓她吃個痛快。我忙里忙外準備迎接老媽的到來。
半個小時過去了,媽媽回家了。媽媽拖著疲倦的腳步,面帶一臉倦色,我心疼地給媽媽一個擁抱。“媽媽,累壞了吧,快吃飯吧。”把媽媽攙扶到沙發上,我連忙端上泡好的茶水,水才好不熱不冷,也許口渴極了,媽媽一飲而盡,連說我真懂事。等媽媽坐在餐桌上,我忙端出熱氣騰騰的稀飯和包子,看著媽媽狼吞虎咽的樣子,我心里樂開了花。吃過飯后,我在床邊陪著媽媽,又遞上削好的蘋果,你一口我一口的吃著,蘋果香脆甘甜。我和媽媽興高采烈地聊著學校的一些趣事,小小的房間里傳出陣陣歡聲笑語。
什么是孝順,我想它不需要你有多少財富給自己的父母,做為我們小孩子就是聽話,懂事,一個擁抱,一杯茶水,一個蘋果,就會給父母驅散一天的勞累,帶來欣慰的笑容,溫暖我們的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讓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攜手出發,做一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吧!
有關孝順的演講稿范文 篇4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今天很榮幸站在這里。我演講的題目是《孝敬父母,從小事做起》。
相信大家一定看過這樣的公益廣告:忙碌了一天,一個孝順的媳婦也給婆婆洗腳。小時候看到媽媽給奶奶洗腳,她也洗腳,一個一個洗。
到媽媽的面前說:“媽媽,我也為你洗腳!”這一場景令人感動,也讓人深省,我們長這么大到底為父母都做過些什么?我們有幾個人能記住父母的生日?父母最喜歡吃的東西?父母穿多大的鞋?這些看似很微不足道的事,卻表現了我們是否對父母有一份孝心。
細心的同學會發現,新砌的墻壁上多了不少弘揚道德理念的宣傳畫,可以說,畫上的人物就是我們的道德模范。媽媽告訴我,他們都是南京市的道德模范,他們都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奉獻社會,善待他人的普通人。這些叔叔阿姨們對身邊不熟悉的人甚至是陌生人,都能這么熱情周到,我們對自己的父母能做些什么呢?有人可能會說,我們還是中學生,怎么能夠成為孝老愛親的模范呢?其實,我們只要從小事做起,哪怕是為我們的父母垂垂肩,洗洗碗,陪他們逛逛街,散散步;也算是盡到了一份孝心。在父母疲勞時,為他們洗洗腳,捶捶背;在父母生日時,為他們送上自己親手做的賀卡;當父母生病時,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面,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孝敬父母,并不難做到。
學會感恩,學會報答,我仿佛一下子長大了:我用心學習,不讓他們為我們操心;我搶著洗碗揀菜,讓他們能多休息一會兒。我盡我所能給父母留下最難忘的美好時光,讓他們開心,讓他們驕傲。
同學們,讓我們用一個個細小的進步,一天天的長大懂事,一次次的優異成績來回報父母,感恩父母吧!感恩父母,希望天下父母一切都好!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有關孝順的演講稿范文 篇5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古代有個著名的孝子,名叫黃香。他小的時候就知道事親之理。冬天的時候,他給父母暖被子;然而,到了夏天他又用扇子為父母扇蚊子。雖然他做的都是小事情,但是黃香溫席的故事流傳至今。
我知道了孝順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媽媽做菜的時候,我會協助媽媽擇菜,然后我自己動手把菜洗干凈,這樣媽媽就不用一個人那么忙碌了,我在一旁還可以拿盤子,準備餐具,而且我還可以看媽媽是怎么把菜做的那么豐盛。等我長大了,她和爸爸變老了,再也不能動手做飯的時候,我就可以下廚給爸爸媽媽做她們喜歡口味的菜。
古代有黃香孝子的故事,以后還會有更多的孝子故事需要我們去做,只要我們從小事做起,一直堅持下去,就是對爸爸媽媽最大的孝順。
有關孝順的演講稿范文 篇6
假如這個世界沒有陽光、水源、沒有父母,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那么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當然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這些道理都很淺顯,但是生活中,我們在理所應當的享有著這些的時候,卻常常少了一顆感恩的心。
《新三字經》里有這樣一句話:“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就是一位孝敬長輩而流芳千古的好兒童。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頭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的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時有“天下無雙,江夏黃香”的贊譽。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比海深。鴉且有反哺之義,羊亦有跪乳之恩,大地乃萬物之源,父母是生命之本。人生于世,長于世,源于父母,人們大都是在父母的悉心關懷、百般愛護和辛苦撫養下慢慢長大的,每個兒女都應懂得知恩、感恩、報恩、盡孝。
在《二十四孝》有個故事叫《哭竹生筍》,在三國時期有個人叫孟宗,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大夫囑咐他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采回做湯,母親喝了后果然病愈。這也就是孝順竹名字的由來。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在當今這個文明的社會里,很多同學似乎把這些全都忽視了。父母為了我們時刻操勞。他們對我們的教育,對我們的愛護又讓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愛他們?不去尊重,孝敬他們呢?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 。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同學們,現在的你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你們操心。當父母生病時,你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面,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感恩父母,并不難做到。
有位作家說:“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遠無法連接。”希望所有的同學都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身邊所有的一切。
有關孝順的演講稿范文 篇7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學會感恩,學會孝順”。
世界上有一種包容的愛。他的名字叫父愛。
世界上有一種愛是微不足道的。她的名字叫母愛。
父母的關愛就像一把傘,為我們遮風擋雨。
父母的教導就像一盞燈,照亮我們的未來。
父愛是一縷陽光,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讓你的心溫暖如春。
母愛是一首深情的歌,悠揚,輕聲吟唱;
父愛是一泓清泉,即使沾滿了歲月的塵埃,也讓你們的感情純凈清澈;
母愛是吹散雪花,帶來無限春天的暖風。
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蘊含著親人的愛,每一句感人的話語都滲透著父母的愛。
我們在無微不至的照顧下長大。我父母為我們失去了太多。父母為我們付出的太多。但我們連他們都無法理解,更別說我們做了什么。
在家里,我們會伸手拿衣服,張嘴吃飯,讓父母為自己忙碌嗎?是不是在你不開心的時候,對他們漠不關心甚至頂撞,讓他們感到失落和難過?在學校,你是否學習三心二意,不好好學習,不好好學習,違反校規校紀,讓家長擔心;在社會上說話和行為很有禮貌,但父母卻批評,是不是不合適?作為孩子的我們是時候反思了。
我們在變老,父母也因為我們的努力而變老。我們什么時候等?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也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則。今天,我們在這里表示感謝。那么,如何才能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呢?對父母的感恩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慰藉。這體現在我們的一言一行和每一件小事上。在家里,我們經常和父母分擔家務,和他們聊天。在學校里,好好學習,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為父母增光添彩。這不就是感恩嗎?
在社會上,我們舉止優雅,談吐優雅,品德高尚,待人禮貌。不驕不躁,贏得了鄰居們的一致好評,我們為自己說話,也為父母說話。那不是更感恩嗎?感謝父母,他們給了我們寶貴的生命,感謝父母給了我們最無私最大的關懷。
孝敬父母不是要求我們為他們做大事,而是要求我們。
現在,從頭開始;
感恩伴隨著我們的進步。
孝順讓我們成熟。
千言萬語:讓我們學會感恩,孝順孩子。感謝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最愛我們的人。
有關孝順的演講稿范文 篇8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孝順”本是快樂之事》,自古以來,咱們國家推行孝道,孝順父母是家喻戶曉應該做的,可是,當代社會,“孝”的價值卻大打折扣,前幾年,被大家熱議的新聞:一位老爺爺在某火車站嚎啕大哭,旁人問其原由,老爺爺哽咽了幾下,說:“我的兒子把我給扔了!”最終那個兒子被找到,結果被眾人毆打!其實,那個兒子也有自己難說的苦衷,但畢竟,不孝順自己的老人,天誅地滅!有的人,做著孝順的事,心里卻怨恨著父母,那還不如不做了!一位日本公民接受節目專訪時,當談到“你認為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是什么?”之時,那位日本人欣慰著回答:“最快樂的事莫過于孝順自己的父母”,話音剛落,臺下一片掌聲!是的,父母有諸多不對的地方,但是他們為了我們好,為了我們的成長。所以,我們要學會包容自己的父母,包容做好了,就是一種孝順!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有關孝順的演講稿范文 篇9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孝順,是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的事情,可能有些人到成年的時候才會懂得去孝順,也可能有些人在三四歲的時候就懂得孝順了。昨天,媽媽帶我去看醫生,在等待的時候,無意中聽見了一段話讓我非常感嘆。
張奶奶和一些病人聊天,說:“我家那個小孫子小的時候可好玩了,他爸爸媽媽回來了,他聽到開門聲就會跑到門口幫助他爸爸媽媽把拖鞋拿出來,等他們穿好之后,他就說爸爸媽媽到沙發上坐坐,歇息玩玩。說完就往廚房跑,要到門口的時候又回頭望了他爸爸媽媽一眼,看看他們有沒有坐到沙發上去。”
張奶奶還沒說完,其他正在聽的人都笑了,都說她小孫子很孝順,就連在玩手機游戲的我都覺得那個小孩非常孝順,這么小就知道幫爸爸媽媽拿拖鞋了。
等到笑聲停止后,張奶奶又開始講下去:“他看到爸爸媽媽坐到沙發上之后,就跑到廚房里拿出兩個杯子,再往兩個杯子里分別倒入涼水和熱水,完了之后他還伸出舌頭往兩個杯子里蘸了蘸,看看水溫不溫,然后拿著兩個杯子往沙發那兒跑,把這兩個杯子給了他爸爸媽媽后坐到他們兩個人的中間。”
講完之后,其他人又是一陣笑。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因為那個小孫子真的太可愛了,倒完水后還嘗嘗水溫不溫,是害怕他爸爸媽媽被水燙著了嗎?
張奶奶又說:“還有呀,有一次他看見他奶奶在電腦前玩電腦,我站在他奶奶的旁邊看著她玩。他以為我也想玩,就對他奶奶說,奶奶,讓開,外婆坐。他奶奶說,好的,馬上就好了呀。可是她還在玩沒有立刻讓開。于是他又說,奶奶,讓開,外婆坐。他奶奶還是說,好的,馬上就好了呀。但就是沒有離開。他馬上說了一句,你這人真夠人。我們當時真的是又吃驚又好笑。他奶奶問到他這話從哪里學來的?他也不說話,就在那里笑。”
可惜的是后面的話我沒聽見,因為輪到我去看醫生了。
無論怎么說,我還是覺得那個小孫子真的是非常孝順!
有關孝順的演講稿范文 篇10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姚集一中八五班的劉亞林,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孝,從今天做起”。
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傳說,在一座大山里住著母子倆,父親在兒子沒出生時就在一場大病中過世了,是可憐的母親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的。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孩子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沒房子不行啊,母親起早抹黑,給兒子蓋起了新房;沒錢送彩禮也不行啊,母親東挪西借,給兒子辦完了婚事。誰知媳婦臉白心黑,模樣漂亮卻心地狠毒。過門沒多久,就整天摔盆打碗,指狗罵雞,兒子呢,怕老婆。孤兒寡母的,娶個媳婦不容易,老母親也不想讓兒子為難,一個人便搬到后山的山洞里。誰知天有不測風云,一天夜里,新媳婦忽然從床上滾下來,痛苦萬分。丈夫一下子不知所措,便請來了鄰村的巫婆。那巫婆卻說,藥好抓,但你媳婦的病要想徹底除根,非得要最親人的心做藥引子才行,沒有這顆心,發病三次就會死掉。“可憐的兒子邁著沉重的步子去找自己那年邁的母親。兒子啊,母親再好也不能陪你一輩子,而伴你一生的也只有你的妻子啊!也許是老天爺發怒了吧,那天晚上電閃雷鳴,暴雨傾盆,兒子手捧著母親那滴著血燙著手的心,在泥濘的路上深一腳淺一腳往家跑去。夜黑,雨大,路滑,快到家門口時,他撲通一下跌到在地,那顆心,也一下子摔出好遠好遠。當他爬起來重新撿起那顆心捧在手里時……那顆心一動一動地,輕輕地發出了聲音:“我的兒呀,你摔疼了嗎?”
——老師們,同學們,這就是父母對我們的愛啊!
在他們的心中,都有這樣的觀念:倘若只有一件衣服,先給兒女穿;倘若只有一口飯,先給兒女吃;倘若只有一杯水,先給兒女喝;倘若只有一間房,先給兒女住;倘若只有一輛車,先給兒女騎。一個人依托父母來到這個世界上,同時又要依靠父母的辛勤培育才能長大成人。白天,他們忘我的工作,只為讓我們過得更好;夜里,他們起來替我們蓋被子,生怕我們著了涼;我們生病時,他們心急如焚,我們學習退步時,他們又夜不能寐。
同學們!我們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今天的長大成人,父母們為我們花去了多少心血與汗水,為我們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在家里,也許你是小皇帝、小公主,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是,你對父母的掛念又有多少呢?古語道:百善孝為先,孝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品質。只不過,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灰塵所掩蓋了。看一看,在我們同學中,不孝敬父母之事時常發生,有些同學厭煩父母的嘮叨,常常與父母頂嘴,殊不知,那些嘮叨滿載著父母的'愛;有些同學從未關懷過父母,把父母當成自己的金庫,錢一到手,不是買零食,就是上網吧,殊不知,愛不是無底洞;有些同學視父母的愛為理所當然,殊不知,父母也需要兒女們的關愛,……
同學們!不善莫大于不孝。古代有個故事,說有一個叫原谷的人,嫌自己母親年老多病,就叫自己的兒子,把奄奄一息的母親放在破車上,推到山林里去,扔棄不管。他兒子就按他說的照辦了,然后又把破車推回家來。原谷見兒子回來,就問:“這破車還要它干啥?”兒子回答:“這破車等你老的時候還有用。”聽,這句話多可怕!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不孝之因,必將得不孝之果。
老師們,同學們!
孝心,不只是父母病臥床榻時的端湯送藥;也是你為家里的一次房間清掃;不只是父母年老體衰時的物質贍養,也是你為母親忙碌后倒的一杯水;更不只是父母永別我們之后的“風光大葬”,而是工作之余的常回家看看……孝,并非是長大后才有的責任,也并非是用金錢就能彌補。孝心的終極涵義,就是愛。孝,就這么簡單,可就這些小事,卻能讓他們感動很久很久。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樣也不需要千萬豪宅,也許你的孝心并不豪華,只是一次5分的作業,一張100分的試卷。但是,我相信,父母一定會接受它,因為,這里滿載著你真誠的愛!這才是你給予父母最好的禮物!當然,我們要孝敬的不僅僅是父母,還有關心、疼愛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人。對于他們我們同樣也要敬孝心,講孝道。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學會孝敬父母吧!一個只有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讓我們一起努力,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共同建筑心中永恒的愛的神殿,共同在繁忙的學習中,抽出一點時間,把孝心帶回家,讓父母,長輩們沐浴最溫暖的愛的陽光!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有關孝順的演講稿范文 篇1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孝敬父母。
同學們,有一種愛,即使我們付出所有也報答不了,那就是父母的愛。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給予的。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把他們最真摯的愛,無私地奉獻給我們。母親用乳汁把我們喂養,父親用深情把我們沐浴。在我們成長的路途中,每一步都飽含著父母的辛勞。寒冷時,父母給我們溫暖;困難時,父母給我們支持;生病時,父母給我們照顧。父母對兒女的愛比天高,比海深。
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_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們應該用我們的優異成績,我們的健康成長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常常是細小瑣碎卻無微不至,不僅常常被我們覺得就應該是這樣,而且還覺得他們人老話多,嫌煩呢。其實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大海。因為,父母是上蒼賜予我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托。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
而將來,當我們去外地生活學習的時候,依然牽掛著我們的,還是父母。生活并非想象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面,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感恩父母,并不難做到。
我們也許會記得感謝在人生道路上幫助過我們的朋友,也許會記得感謝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是的,他們當然是我們要感謝的,可同時,我們更不應該忘記,父母,永遠是我們最值得感謝的人!
從來到這個多彩的世界開始我們就注定是有很多事情是不能選擇的,我們沒有辦法選擇父母,連一開始的'名字也沒有權利。后來我們開始長大,被逼去學好多的東西,認識各種人,不管愿意不愿意。正是因為這許多的被逼,我們才能更快的學會長大,才更能去愛人,不管是我們愛的還是愛我們的,其實這輩子我們欠的最多的就是父母了。
小時候總是在父母懷里撒嬌,然后是看著白發增多卻是無能為力,總是說要讓父母以后更好的過日子。可是到大了,我們卻忘記了小時候的,總是不在父母身邊,卻總也不能讓他們省心。
我想我們都熟悉這樣的情景:吃過飯后,我們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父母卻在忙碌著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父母總是先讓我們品嘗,而我們卻很少請父母先吃;當我們生病了,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關照,而當父母身體不適,我們卻很少問候。在電視里,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則:一位剛下班的年輕媽媽,忙完了家務,又端水給老人洗腳,老人對她說:“孩子,歇會兒吧!別累壞了身子。”她笑笑說:“媽,不累。”年輕媽媽的被只有3、4歲的兒子看到了,兒子一聲不響地端來一盆水。年幼的兒子吃力地端著那盆水,搖搖晃晃地向媽媽走來。盆里的水濺了出來,濺了孩子一身,可孩子仍是一臉的燦爛。把水放在母親的腳下,為母親洗起了腳。試問一下為媽媽洗腳這樣一件連小孩子都會的行為我們這些同學誰又做到了呢?可能我們之間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的也是大有人在吧?父母親總是將、最寶貴的留給我們,像蠟燭不停的燃燒自己,照亮孩子!而我們呢?有沒有騰出一個空間給我的父母,或者只是在當我需要停泊靠岸時,才會想起他們……
其實父母親要的真的不多,只是一句隨意的問候“爸、媽,你們今天好嗎?”隨意買的宵夜,煮一頓再普通不過的晚餐,睡前幫他們蓋蓋被子,天冷幫他們添衣服、戴手套。都能讓他們高興溫馨很久。同學們,以后也許我們都會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子女,可是我相信,人是環環相扣的;現在,你如何對待你的父母;以后,你的子女就如何待你。
朋友,人世間最難報的就是父母恩,愿我們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順父母!感恩父母,希望全天下的父母一切都好!
有關孝順的演講稿范文 篇1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尊老愛老”。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詩人王維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的是關于重陽節的詩。在前幾天,我們就過了重陽節。
重陽節是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又稱“老人節”。在那一天,許多人都會去登高望遠。
每逢重陽節,我們都會想起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我們的關心。在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和我們住在一起。家里有許多我嬰兒時期的照片,大多數都是奶奶和外婆在照顧我,那時候很小什么都不懂;現在,我在慢慢長大,他們也在一天天變老,幼兒園時總愛和他們吵架、發脾氣。但是現在上小學了,懂事了,因為學習的原因導致現在都很少去看外公外婆只有放假的時候,抽空去看,覺得很愧疚。
記得有一次,外婆因為過度運動,把腰扭傷了,骨頭卡在神經處。去住院了,還說要動手術,但因為外婆心跳太慢,會在手術過程中去世,所以沒有動手術。在醫院看她時,就這么跟我說,我心里很感動,不禁熱淚盈眶,外婆用粗糙的手撫摸著我的頭,說道:“不要哭,外婆不是在這嗎?”說完,她自己也掉出了眼淚。
又想起每次去外婆家看她的時候,她都很熱情地對待我們,只要星期沒有見面她都會說:“我好想你們呀!”之后再給一個吻。每當看見外婆一天比一天衰老的臉,我總是不由得濕了眼眶,真想她永遠年輕!
現在,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還很健康的活著。我們作為晚輩的應該多陪陪他們,因為我們不知道命運是怎么樣的,說不定前一秒還好好的,后一秒就不在了。我們真是應該盡自己的孝心讓老人們永遠感到開心,讓他們永遠綻放笑臉!他們不求你給他們多好的禮物,他們只求一家人能永遠在一起幸福的生活,也許陪著他們,是我們及他們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
每個人終究有一天會變老,終究有一天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們要尊重每一位老人家,尊重每一位長輩,在他們有限的生命中做許多無限關心他們的事!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有關孝順的演講稿范文 篇1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學們:
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國人品德形成的基礎,是一個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多元文化體系。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最基本的傳統美德,是政治道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的基本元素,是當今政治文明、經濟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不可忽視的精神支柱和中堅力量。
孝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傳統社會十分重要的道德規范,也是中華民族尊奉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傳統道德規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
如周代將孝道作為人的基本品德,當時提出的“三德” “三行”,成為社會道德教化的核心內容;春秋時期強化禮教,《左傳》中有“六順”: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戰國時期,孔子繼承了商周的倫理思想,創建了獨特的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倫理道德體系,強調“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孟子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以“人性本善”為理論基礎,提出仁、義、禮、智,孝、悌、忠、信。南宋的朱熹在繼承儒家傳統思想的基礎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提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20世紀初,孫中山提出了“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道德規范。綜上可見,孝道已成為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傳的優良傳統與核心價值觀。
“百善孝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又是和諧文化.中國特色文化,理應承繼這份道德遺產,發展這份優良傳統,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倫理精神與道德規范。
孝道文化,社會文明的力量。孝,狹義上說就是善事父母;廣義上說,就是孔子說的“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感恩,狹義上說就是感激父母,廣義上說,就是感激自然,感激社會,感激祖國,感激所有幫過自己的人。孝與感恩是以孝敬父母為基礎的孝道文化中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與基礎,是人內在的品質,感恩是孝的體現,是人外在的品行。孝與感恩是思想,是態度,是文化,是行為,是素養,是文明。
幾千年前,孔子曾寫出一部被譽為“使人高尚和圣潔”、“傳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孝經》,千百年來被視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對其推崇備至,產生了人類文明的偉大力量,成為獨特的中國孝道文化。
孔子提倡的孝道文化,其內涵可以從如下五方面來理解: 敬養父母。這是對雙親而言。敬養父母是人類的天性。孔子認為:“父子之道,天性也。”意思是說,父母培養教育子女,子女奉養父母,這是人類一種天性。又說:“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后能事親。”這是孝敬父母的天性五種表現,只有這五方面全部做到,才稱得上是能侍奉雙親的孝子,也才能算是真正體現了人的孝親的圣潔本性。
毛主席在戰爭年代,曾提出忠孝問題,他說我們提倡忠孝不是忠于某一個人,孝于某一個人,為國家盡忠,為民族盡孝就是最大的孝。把“不獨親其親”、“老吾老”的傳統美德,熔煉、提升為革命傳統美德。在這種思想道德觀念指導下,許多革命烈士通過盡“忠”去實現盡“孝”,積極投身革命,解放全中華的父老雙親,使其從根本上改善政治、經濟地位,實踐了“最大的孝”,體現了最大的忠。新中國成立以后,進一步繼承發揚了“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憲法中不僅將贍養父母列為兒女的義務,而且在公共福利事業中,建立、發展、壯大了社會主義的敬老事業,形成了良好的健康的社會道德環境。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將孝道文化精神與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緊密結合起來,以報效祖國和人民,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這是,廣大青少年應具備的廣義的“孝與感恩”的崇高品德,是傳統美德現代化的需要。
感恩教育,傳承孝道文化。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自古就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經典名句。孝敬父母是子女的倫理規范與道德責任,是做人的修養與覺悟。新的歷史條件下,與時俱進地開展感恩教育是對孝道文化最好的繼承。
感恩是人類社會最樸實的情感表達,是社會道德和社會和諧的基本要求。提倡誦讀《論語》、《孝經》、《禮記》、《弟子規》等傳統經典,使人們特別是未成年人從傳統文化典籍中汲取思想養分,懂得孝敬和感恩父母。最后,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傳承孝道文化的正能量,真正把我國建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斗。
謝謝!
有關孝順的演講稿范文 篇14
各位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我們人類的天職。滴水之恩,尚且涌泉相報,父母之恩,更當盡心盡力。
所謂“孝”的含義,就是對父母盡心奉養并順從。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忠臣出于孝子之門”。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下面就來說說古代的“孝”。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這就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故事。古人的孝如此偉大、而現代人的孝也是十分感動人心的。
黃致豪是一個就讀臺大機械系二年級的大男生,他的父親在市場擺攤賣海產。父親一直都是B型肝炎帶原者,不久前,身體有些不適,住院后發現是猛爆型肝炎。后來病情惡化,陷入昏迷,醫生說是肝衰竭,急需換肝。“就由我來吧!”20歲的致豪立刻決定捐肝給父親。躺在病床上的黃致豪盡管手術后仍然疼痛,講話頗虛弱,談到捐肝給父親,他表示沒想太多,因為我們是一家人,家人就是要互相幫助。他的那份孝心感動了許多人。說完人的孝,我們再來說說動物的孝。
孝母魚,又名黑魚。老黑魚產子后雙目暫時失明,小黑魚出生后便侍奉在老黑魚左右,一個個爭先恐后地往老黑魚嘴里鉆,自我獻身以飽母腹,表達孝心。待到老黑魚的眼睛復明,能捕捉食物了,剩下的小黑魚才離開。還有人們常說的羊跪乳、牛反哺……這些例子都告訴我們,連動物都知道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更可況我們人呢?
孝敬父母不光表現在那些驚天動地的大事,也可以是生活中那些平平淡淡的小事。比如:常陪在父母身邊聊天、幫父母多做家務事、好好學習回報父母等等。父母對我們的付出,對我們的愛,遠比山高、比海深。我們應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對待身邊的長輩。要學會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有關孝順的演講稿范文 篇15
敬愛的老師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我是七三班的張。今天我所演講的題目是《敬愛老師,孝順父母》。
俗話說,老師就像我們在學校生活的媽媽,進入初中后,依靠老師是必不可少的。但你知道嗎?在背后,老師多么辛苦嗎?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總有某些人,在經過老師的一陣斥責中,怨恨老師,痛恨老師。但也有某些人的心是善良的,懂事的。他們知道老師這樣做是為了自己好,是恨鐵不成鋼。然而,我也不例外。在上一學期,我一直做英語課代表,一開始,我并不了解老師,再后來,我一次又一次地搬作業,送作業的時候,我知道了,老師原來是這么的辛苦。我們是剛建立起來的新學校,所有的書都是新的,每當看到語文老師展示書時,我看到了許多密密麻麻的小字,我就心想,為了給我們上一節課,每個老師平時要下多少工夫呀!不僅如此,有的校領導,在學校舉行一次大型活動時,也是操夠了心。那些還在屋里讀書的同學們,你們是否知道?是否理解老師?
在學校不僅要敬愛老師,在家里更要孝順父母,有的同學家里貧困,面對上學的一些費用,也是費盡了心思。面對飯費,爸爸媽媽辛辛苦苦掙的錢都毫不保留的給了我們。回到家里,父母總是想方設法的做些我們愛吃的,而平時我們不在家的時候他們就吃一些粗茶淡飯。難道我們不應該孝敬自己的 父母嗎?
你應該在學校里好好讀書,拿個好成績。在家里多給媽媽捶捶背,洗洗腳,更聽話,更懂事。這樣你才能對得起爸爸媽媽。
敬愛老師,孝順父母都是要從心底里去真心實意地做到,我們要做一個有良心的好孩子。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向成功的道路。而你做到了嗎?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