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與信任演講稿(通用3篇)
誠實與信任演講稿 篇1
誠實和信任即誠信,這對于學生來說是個蒼白的話題,但同時那也是一個最重要的話題。如何讓學生體會“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努力去做一個誠信的人,更是要好好的引導的問題,而不是簡單的說教。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的教育對象的心靈決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活的田地。因此,老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現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每一株幼苗,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學生的心中是誠實的,可是我們的生活環境卻又不能給它表現誠信的機會。沒有一個對他期待的眼神,沒有給他一個適當的期待值,于是這種優點就會得不到壯大的機會,最終被雜草所覆蓋。
學校教育是一塊純凈的土地,在這塊土地上,我們一定要緊緊抓住像《誠實與信任》課文這樣的德育教育的機會,在課堂上把握教育接湊的脈搏,給學生以實在的引導,切實的教育。
一、要以文本為依托,透過語言文字去感悟“誠信”的意義。
正是因為本文蘊含著一個重要的道理——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這自然會成為我們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維度的目標。但是,語文課畢竟是語文課,不能上成了思想品德課。所以,我認為,在設計教學時,應該突出語文課的學科特點,不要過多的講道理,而要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感受,由文本出發,找到與生活的結合點,去獲得教育。雖然故事情節比較簡單,但這些樸實的語言尤其值得讓學生去讀——默讀體會,朗讀悟情,分角色讀明理。
二、緊扣題目設計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走向深入。
這篇課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寫得。我們在教學中不要讓問題過于細化、泛化。是否可以設計以下三個問題:
1、課文圍繞“誠實與信任”講了件什么事?
2、為什么以此為題?
3、能不能換個題目,能不能把課題變為“信任與誠實”?
這三個問題是有層次的:由了解文章大意——體會文章中心——理解“誠信”的內涵。
三、將文本和生活相聯系,讓文理叩響心靈。
“誠信”不是教出來的,應該是一種做人做事的內心準則,衡量它的標尺是道德。
在指導學生讀了課文之后,我們要考慮的是怎樣撥動學生心靈的弦,讓這個故事震動他,讓他和文本產生共鳴。我認為引導學生走進文中兩個人物的內心世界是一個很有效的途徑,通過啟發學生想象“如果是你或你的家人開車撞碎了人家車的反光鏡,在那樣的情況下,會怎樣做?”、“假如你是小紅車主人,當你看到這張字條時,你會怎么想?”(剛才大家也談到了這一點,我很贊同!)想象的依據是課文,補白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會文”。這樣的設計之后,還是應該回歸課文,再讀讀對話部分,這樣一來,才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的一個回環,“讀進去”再“讀出來”,讀書明理!
誠實與信任演講稿 篇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誠信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外表一致。守信,就是不虛偽不欺詐的守信。流傳千百年的“言而有信”、“言而有信”等古語,生動地表達了中華民族的誠實守信。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上,人們不僅歌頌誠實守信的美德,而且勤奮實踐。
早在20__年前,孔子就教導他的弟子要誠實。在學習中,你知道你知道的,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他認為這是正確的學習態度。
曾子也是一個非常誠實和值得信賴的人。一次,曾子的妻子去市場,孩子們在哭。老婆哄著孩子說,你別走,我回來殺豬給你吃。當她從市場回來時,她看到曾子真的想殺豬,所以她很快上前阻止了它。曾子說,如果你欺騙你的孩子,他們不會信任你。說著,殺了豬。曾子沒有欺騙孩子,但也培養了他們講信用的品德。
秦末有一個人叫姬補,他一直信守諾言,守信用。人們說“與其得到一百磅黃金,不如得到一個承諾”。這是成語朋友的幫助,只有生存。而相信,自然會得到所有人:
在舊社會,中國商店的門口通常有“真誠、童真、無欺”的字樣。自古以來,他們就倡導公平交易、誠實待客、不欺詐、不作假的職業道德。
在當代中國,誠實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發揚。這種美德表現在工作和學習上,即敬業、認真務實、實事求是;待人接物,就是真心待人,互相信任;對國家和集體的態度是遵紀守法,忠誠老實。
誠實與信任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前段時間我們的語文老師到外地聽課學習。一周后回來時,興高采烈地拎著一個黑色的袋子走進教室,放到了講桌上,說:“同學們好!一周不見,你們想念老師了嗎?”
“想——”大家異口同聲的說,那聲音快要把玻璃震碎了。老師高興地接著說:“凡是想老師的請舉手,我數數。”那小手像小樹林一樣個個舉了起來。全班就我一人沒有舉手。老師走到我面前說:“許子岳同學,你為什么沒舉手呢?”我低著頭不好意思地說:“老師很抱歉,這周學校安排的活動比較多,我——我——忘記想你了。”老師走到講臺前,從那一個黑色袋子里拿了一個文具盒,又走到我跟前對我說:“你真是一個誠實的孩子!老師把這個文具盒獎勵給你。”這真是意料之外的驚喜啊,同學們投來了羨慕的目光。
還有在一次寫字課上,老師給我們聽寫生字,我的筆飛快地轉動著。突然,隨著老師的播報聲“磕絆”,我的大腦一片空白,就在那兒抓耳撓腮。后來趁老師不注意,我悄悄把手伸到抽屜里翻開書,瞥了一眼,補寫上了那個字。老師把聽寫本收了上去,批改后公布結果,有六個同學得了滿分,其中有我。聽到老師喊我的名字,我的臉頓時像一個熟透的紅蘋果。我不好意思地站起來小聲對老師說:“其實我不應該得滿分,剛才我有一個詞語不會寫,偷偷地看了一下語文書。老師我錯了。”老師先是呆住了,然后露出贊許的微笑,笑著對我說:“你真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教室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聽了我的介紹,大家覺得我算不算一個誠實的孩子呢?如果認同,請給我點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