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局三萬活動心得體會
個人感悟:帶動地方發展要有新思路,要敢于實施,要敢于突破,要心里想著群眾疾苦、時刻裝著群眾疾苦。干部要經常性的深入田間地頭,真正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好的決策不是在桌頭制定的。
四、農村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我曾到過一座橋,也將這座橋照下了照片,這座橋的具體位置小地名叫田壩,橋寬也就一米多的樣子吧,兩邊沒有護欄,這座橋是河溝對面八九戶百姓的必經之路。這座橋最大的隱患,在于它的“橋墩”,四五根木柱,無規律的插放在河溝邊的土中,或者用幾個大石將其固牢。走在上面不敢說如履薄冰,也是有點膽戰心驚。據我了解,這座橋從修建到至今,也曾壞過幾回,每次都是將“橋墩”換過,如果碰上大水,我無法想像它的支撐力。我問過周邊群眾,都說修建成本太大,要上萬數的錢,也就沒想著修,但其中的隱患好多人都是知道,曾經還有人看著柱子歪了,下到河里將其扶正的事。
個人感悟:群眾利益無小事。這句話很多人都會說,但往往好多事都成了干部眼中的小事了,甚至不屑一顧,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不能只是一個口號。
五、人情猛于
。沒下鄉之前,我沒想過農村的人情有這么大,這么兇,下鄉訪談后,我的觀點變了,看來人情猛于虎這句話不是虛言,就水田壩這一塊來說,我大概分了個比例:一年人情在至5000的有30%,在5000至8000的有50%,在8000以上的有20%,這個數字不可以說不驚人,我舉一個例子,有一戶人家,家庭人口5人,戶主本人、戶主的父母、戶主的配偶、戶主的女兒。家有田土3畝,其中種茶2畝,種糧1畝,戶主長年外出務工,妻子和父母在家種田撫養小孩讀初中。本戶的收入有兩項:一是戶主一年外出務工的收入,一年3萬元。二是妻子在家種茶可收入3000元,本地的茶葉品種(老茶)畝產也就1500到元的樣子。那么我現在將這33000元分解下:生產資料支出(種子、農藥、化肥、苗子等)一年元;就醫支出全家一年3000元(家庭有老人的話,老人還要別得大病);子女就學支出一年5000元(小學生一年學雜在1200元左右,初中生一個星期在100元以上,一年5000元);家居零用、日常生活支出5000元(添置服裝、油鹽醬醋、來客招待、買肉買菜、坐車等),除去這幾項,也只剩下18000元,這18000元中有多少是人情這就是個未知數了,少則幾千多則上萬,像我剛才舉例中的這戶,家庭還算是比較好過的,一年還有個幾千上萬的存款,試想,再困難一點的家庭沒有積蓄是很正常的,還有些已經是入不敷出了。
個人感悟:人情猛如虎這個詞已經是個“名詞”了,幾乎家喻戶曉,我認為它遠比老虎讓人害怕,老虎尚且不主動害人,它卻害苦了千萬家庭。農村中的人情已達如此地步,何況城市。是到該整治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