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動為話題的演講稿(精選6篇)
以感動為話題的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身邊的感動》。
也許我還太小,里面的一些故事讓我感動之余,也讓我為之驚奇,甚至我還會動用想像力去問,《20xx年寫成本草綱目》的李時珍為什么不找10個伙伴,這樣用2。7年就可以完成《本草綱目》;愚公為什么不搬走自己,卻非要去動幾十萬年也難得搬走的大山;《砍樹留鄰》里的那兩家人為什么要用砍樹這種違法的方式來換和平。或許因為他們生活的年代久遠了,他們的行為讓我不解,但我還是為他們孜孜以求的品格而沉醉。
但是書中袁媛、馬鵬飛等小英雄就像我身邊的同學一樣親切,他們的故事就像發生在我身邊一樣的真實,讓我感動!
8歲的袁媛在父母因煤氣中毒暈倒時,她有點兒害怕,但是沒有哭,她想起起老師在生存教育課上教的自救知識,馬上實施起來:第一步,她迅速地關上液化氣閥門;第二步,她打開了家里的門窗;第三步,她撥打了110,120電話求助。袁媛的果斷勇敢贏得了寶貴的搶救時間,將父母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13歲的馬鵬飛從5歲起就開始做“家長”,父母離異不知去向,5歲的他開始燒水做飯,擔負起了照顧生病的奶奶的重任,而馬鵬飛還沒有因此耽誤學習。貼在馬鵬飛床頭的作息時間從早上5:00到深夜23:30密密麻麻寫滿他這一天需要做的事情,至今已經堅持了9年。他說:“奶奶把我照料,我照顧奶奶是理所應當的”。
其實在我身邊,就有許多像袁媛、馬鵬飛一樣的同學,他們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不逃不躲,勇敢地面對并解決它;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會被困難嚇倒,積極思考,勇于嘗試,最后困難總是迎刃而解;還有的同學是低碳生活擁護者,他們是家里和學校里的節水節電小小監督員;特別是我們同學中有好多像馬鵬飛哥哥一樣的留守兒童,他們在家里幫爺爺奶奶分憂,在學校認真學習、團結同學,自強不息,快樂健康成長。
這些我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同學就是我心中的英雄。他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堅持在生活中少浪費一滴水,少折一枝花,多種一棵樹,多讓一次座……這些點點滴滴無不是中國精神的體現,無不是為今日成功的中國添彩。
以感動為話題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每個人都有印象深刻,或是刻骨銘心的一次,所謂“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光一去而不復返,但那一次以蒂固在我的心中,無法忘懷。
我還沒轉學的時候——也就是臨近期末考試時,我將我要轉學的消息告訴了我們班的同學。同學們紛紛向我詢問情況,我也一一回答了他們的問題。我要走的消息就這樣傳遍了我們班。
當期末考試的前一天到來,我們都進入了緊張的備考,似乎所有人都不記得不愉快的事情,似乎所有人都沒有再提過這件事。我也把這件事拋在腦后,珍惜每一分和每一秒與同學相處的時光。
終于,期末考結束了,我在最后一天帶了一本嶄新的同學錄來到學校給同學們填寫。所有人的筆記和說話的語氣就這樣定格在了這一本沉甸甸的同學錄中。所有人都以最美麗的笑容對我說;“一定要記得我們呦!”
我笑了,我想以我最美好的一面留在我相處了3年的同學們的心中。當我要走的時候,一位同學拉住了我,她對我說;“等等,我有東西要送給你。”她說完便從抽屜里拿出一本粉色小筆記本。她又說道;“這是我給你的禮物,以后你看到它,一定要記起我來呦,一定呦!”我點了點頭。
接著,一群同學走到我面前一齊說道;“我們也有東西要送給你。”我本想拒絕,可又想到,這是她們對我的心意,我就全收下了。看著這一件件禮物,一個個笑臉,我忍了許久的淚水終于奪眶而出。同學們都忍不住了,我們抱在一起哭了很久。
那一次,我真感動。我永遠也無法忘卻同學們的笑臉和淚水!
以感動為話題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令我感動,父母對我的愛護、朋友對我的信任,許多。但最令我感動的還是那一件事。
那是一個星期五的下午,老師讓我們自習。我在寫數學作業時,突然一股熱流從左鼻孔流了出來。我用手一摸,呀,是血!我趕緊從桌肚里把紙拿出來,按在鼻子上。不一會兒,紙上就全是血了。我嚇了一跳,各種不好的念頭從我腦海里蹭出來。我立刻告訴了老師。老師扶著我到“衛生角”,想幫我清洗一下,誰知紙一拿掉,血就一滴一滴地流進了洗手池里,我嚇壞了,老師也嚇了一跳。她輕輕把我的頭抬起來,用紙塞住我的鼻子。她的動作那么輕,似乎,像母愛。
“叮鈴鈴……”可惡的放學鈴聲在這時響起,同學們都不安分起來。隨著教室里的聲音越來越大,老師只能低聲提醒我按住紙,走到講臺上喊了聲“安靜”便又向我走來,幾米的距離,她恨不得一步跨過來。走到辦公桌旁時,老師被桌角撞傷了腿,雖然她盡力忍住,但我還是聽到一聲痛呼。老師一定很疼吧,但她并沒有停留,繼續向我走來。
老師那雙溫暖有力的手,一邊輕抬我的頭,一邊要給我換紙,忙得不可開交。鼻子還在流血,而班里又漸漸吵了起來。我恨自己鼻子不爭氣,讓老師如此忙碌。老師似乎感覺到了我的急躁,安慰我道:“沒事的”。我“嗯”了一聲。
每每憶起這件事,我就會十分感動。老師對我的關愛我難忘。
以感動為話題的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身邊的感動》。
愉快的暑期已經結束,新的征程即將開始。大家懷著不同的憧憬相聚在一起,新的環境、新的面孔、新的崗位、新的任務,隨之而來的就是新的挑戰。無論時間怎樣流失、無論崗位怎樣變換,實小人的敬業精神永遠保存,動人的事跡歷歷在目。今天按照學校的要求,說說平凡中的感動,說實話我也無從說起,那是因為上至校長,下至老師和工人師傅們讓我感動事例太多太多。只要我們留心,你會驚喜地發現感動無處不在,他們就是我們身邊最平凡的人。因時間關系我就說兩個事例與大家分享。
“不把自己當過客”,這就是來實驗小學交流的王莉麗老師的一句樸實的話。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作為一名交流教師,服從安排,虛心好學,任勞任怨,從沒有把自己只當作一名過客,很快就融入了實小這個溫暖和諧的集體。她是一名低年級的班主任,她把所有的愛投入到了班上62個孩子身上。然而,她又也是一位母親,對于自己的兒子,她卻無暇照顧。她的兒子張翼飛上四年級,學業加重,而一心撲在工作上的王老師連一頓可口的飯菜都不能為兒子準備。因為家住的地方離學校較遠,中午不能回家,每天早上總是看到她拎著大包小包進辦公室,那是早已準備好的娘兒倆的中飯。有時候兒子跑進辦公室,王老師總是抱歉地說:“兒子,早上來不及做要帶的中飯,只好中午和兒子吃面條,母子倆經常這么對付。后來干脆就把兒子放到“小飯桌”去了。
晰地記得那是20xx年5月28日中午,王老師在辦公室吃完自帶的午餐,捧起上午考試的單元試卷剛批閱了兩張,門外突然傳來急切的聲音:“王老師,不好了,您兒子張翼飛的胳膊摔彎了,腫得老高!”真是屋漏偏逢夜雨,王老師的婆婆胃病犯了才剛剛出院,節骨眼上兒子又受傷了!來不及多想,王老師在同事的幫助下迅速把兒子送進市一醫院,經檢查孩子左手骨折,開始進行復位,在復位失敗的情況下,必須動手術。由于先要進行消炎消腫處理,手術安排在三天后。望著病床上輸液的兒子,王老師心中焦慮不已:一邊是受傷需要照顧的兒子,一邊是學習不能有絲毫耽誤的62個孩子……為了工作,為了孩子們,她只好托付孩子的姨媽幫著照顧。每天一大早,王老師頂著黑眼圈匆匆趕到學校,像往常一樣首先來到教室開窗通風,對學生進行晨檢,生怕班上的學生感染腮腺炎。把當天要用的課件拷備到教室電腦上,然后再一次熟悉教材、教案,做好充分準備;課堂上,王老師打起精神以最好的狀態和孩子們學習、討論,下課了,她留在教室耐心解答圍在身旁的孩子們的一個又一個小問題;回到辦公室,她來不及喝口水就開始拿起紅筆開始批閱孩子們當天的作業……忙完這一切,她才能長長地舒一口氣。下午放學后就又急匆匆地趕到醫院換孩子的姨媽照顧兒子。那些天她的包里天天背著課本和教參,因為沒有時間,她只能一邊照顧兒子,一邊在醫院的病床前備課……她說:盡管疲憊,盡管忙亂,但我是幸福的!因為有領導們的關懷、同事們的關心和幫助、孩子們的理解和支持。她的付出最終贏得學生和家長的好評,區統測所任學科在全區前列。
“困難在多她不怕,熱情樂觀對待它”。這是美女教師陳佰芝真實寫照。她是一年級組長、支部第二黨小組組長、一五班的班主任、她還是家里的頂梁柱,女兒上幼兒園。忙了工作忙生活,忙完了學生忙孩子。多少次,我們開會時看到她悄悄起身,一路小跑到幼兒園接女兒,然后把女兒一個人扔在操場上又匆匆趕來繼續開會。有時候實在走不開,只好把孩子托付給老師。等她忙完工作,接到孩子已是暮色降臨了。雖然家庭有困難,但她熱情樂觀的接受任務,并出色的完成,她依然快樂地享受著生活。
今年三月初,毛衛民老師在體育鍛煉時不慎腰椎骨折住院治療,她就主動承擔起了一五班的班主任工作。主動想辦法來加強班級管理。主動為學校排憂解難,到處托人打聽尋找能代數學課的老師。在她的行動下,代課老師請來了。她又利用休息時間帶她熟悉班上的學生,熟悉學校環境,手把手地教她如何使用實物投影儀,教她制作和播放課件。這樣一來,即沒有影響一五班學生的學習,也沒有影響一年級正常教學秩序。是她這種主人翁的精神挽回了對學校的影響。
工作在實驗小學,我們被這樣的感動包圍著,這是一座盛開著愛心的花園。在實小還有很多像王老師、陳老師這樣敬業而又充滿朝氣的年輕人,她們用最樸實的工作作風感染著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讓我們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收獲。
老師們,奉獻不止,感動常在!我們在感動的同時,要學會盡自己所能去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處處為周圍的人和事著想,那么我們的團隊將會更加和諧美好,我們校園的感動將會一直延續。
以感動為話題的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曾為小說中的海誓山盟而黯然傷神,卻發現那不過是虛偽的矯情;曾為見義勇為的無私奉獻而敬佩不已,卻發現那是與我們相距甚遠的英雄時刻。可是,驀然回首,卻發現自己早已被生活的感動包圍,原來,感動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愛。
感動是點點滴滴的愛。因為有愛,母親感動于女兒細心的照顧;因為有愛,女兒感動于母親生活中的點滴付出。若愛是喂藥時的認真呵護,那感動便是點點滴滴匯聚成的對真情的感悟,因為父愛的深沉,才有兒子對父親寒酸背影的感動;因為母愛的無私,才有孩子“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深切感動;因為友愛的深厚,才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千年感動。
感動是點點滴滴的愛。我們總被點點滴滴所牽絆,所感動。我們感動于父母頭上的縷縷白霜,我們感動于師長燃燒的青春,我們感動于朋友悉心的體貼溫柔,我們甚至感動于深夜伏案時的一杯熱牛奶。愛在點滴,因此我們總在點滴中覓得溫暖與感動。
感動是點點滴滴的愛。驚天動地的未必有感動人的真情;生死一瞬間的,未必有平凡點滴的真實。生活雖平淡,感動與愛卻總是真切的怦然心動。于是,臨走時聽到真心的叮囑,我們感動;看到花兒綻放的美麗瞬間,我們感動;感受到他人無限的關愛,我們感動。感動在云卷云舒潮起潮落的平淡,感動在小橋流水曲徑通幽的愜意,感動在真情付出真心回報的愛中。
生活,或平淡或曲折,或與眾不同或平凡無奇,但只要有愛與感動,就會有對點滴生活的真心笑容,就會產生對生活的熱愛與快樂。
以感動為話題的演講稿 篇6
我是一個容易感動的人。別人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溫暖的問候,一次及時的幫助……常常會激起我心中的漣漪,甚至使我眼眶潮熱。有時躺在被窩里或在桔黃的燈下,回味那些令我感動的人與事,我的內心便充溢著幸福和溫暖。感動真的是一種美好的情愫,值得我好好地珍惜她,細細地品味她,盡情地享受她。
當我幸運的成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時,我的這種感動就越發強烈,而它的源泉就來自于我的孩子們, 是他們給了我無限的感動,是他們讓我重新審視自己,是他們讓我更進一步解讀生活。
感動,不僅是心中一片溫暖,也不僅是熱淚盈眶時的無言,也不僅僅是從內心頓生的沖動;它是如春風般無聲的輕柔,它是像下雨過后晴空中彩虹般的燦爛,生命中的感動,不僅要用眼睛去發現,還要用心去體味。
冬天的早上特別的冷,而我又是個最怕冷的人。記得在一次早上做操時,我感覺特別的冷,于是不停的搓手.碩碩跑到我的身邊問我:“老師,你很冷嗎?”我點點頭說:“是呀,老師好冷,” “老師,我的手很熱,我給你暖暖手吧,”“不用…”還沒等我說完,我的手已在他的小手中了。突然,有好多的孩子跑過來,把他們那一雙雙小手伸到我手里,“ 丁老師,我的手也很熱,不信,給你暖暖,”剎那間,一雙雙肉乎乎 、暖融融的小手,給了我一股暖流,它直通心臟,然后隨血液流向全身的各個部位。此時此刻,我的眼眶濕潤了 ,再也沒有任何言語,因為再多的言語不能準確地表達我當時的感受,她的美麗是無法用任何絢麗的詞句形容的 ,她們的善良在這短暫的動作當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有一種力量讓我用力去抱住這些可愛的孩子,許久,許久…
記得去年元旦朋友聚會時,一些多年不見的朋友都會問:你的工資高嗎?你的待遇不錯吧?而我只是笑而不答。說起來,教師這份職業到底給了我什么?一份可以矜持的心態,一種相對安定的生活,一個三餐準時的習慣------,我不知道,或許都有吧,又或許都不全是吧。身為一名教師,從此就有了一份以愛為主題的職業,愛別人,是一種發自靈魂的芬芳,一種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會縈繞成一團幸福,緊緊裹住我的心靈。
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們怎樣讓短暫的生命像彩虹般絢麗多彩呢?曾有位名人說到:“美麗處處可見,只是人的肉眼沒有去發現。”在幼兒園的每一天,看到的是童貞的天真無邪,感觸到的是童心的美麗可愛,欣賞到的是童年的雛形藝術,那是一般人所體會不到的真諦,我在被孩子們感動的同時,也在想:時刻被感動所包圍的孩子,長大后也一定會成為一個擁有細膩的情感世界和豐富的精神世界的高尚的人。
感動孩子,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生活在美好的童話世界——我們可以沒有安徒生、格林兄弟的才華,但我們可以擁有他們一樣的童心,和孩子們一起嬉戲、學習,用他們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對孩子設身處地的想象、理解和愛。在這個童話世界里,我們永遠是孩子中的一員,讓他們感到我們和他們是同一棵樹上兩片相同的葉子,在風中吹拂著相同的韻律。可以說,沒有比找到自己的知己更能令人感動的事了,孩子亦是如此。
行走在童心的世界,我倍感驕傲與自豪,選擇幼教,我就選擇了微笑與歡樂,感動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