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上網聊天演講稿(精選3篇)
遠離上網聊天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在演講之前,我先給大家講個故事做引子。一只蜘蛛向年輕的蚊子打招呼:“小伙子,到我家里歇歇吧,我家可好了。”蚊子說:“別騙人了,誰不知道你那是個要命的陷阱。”蜘蛛說:“如今我開網吧了,真叫過癮,你快來試試吧。”蚊子聽了這話,便一頭扎了進去……
網絡就像蜘蛛網一樣,延伸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在眾多網民中,青少年是一個很重要的群體。據統計,截止到去年9月,我國上網人數已達到1580萬,其中青少年大約要占其中的19.3%,也就是說每5個上網的人中,就有1個是青少年。然而,網絡并不是一方凈土,它是一個利弊兼有的綜合體,可以將我們帶上天堂,也可以將我們拉入地獄。
網絡上有低級趣味的網絡游戲,還有色情和暴力等不健康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又往往成為青少年沾染網癮的重要因素。學生因此沉迷網絡,導致身心受傷和違法犯罪的例子可謂不勝枚舉。南昌的一位少年,連續3天3夜上網打游戲,導致雙目失明。有一個迷戀網絡的中學生,因被家長阻止上網,竟打罵父母,并揚言要自殺。年僅17歲的少女小芳,因被網吧老板拒之門外,竟一把火奪去了二十幾個鮮活的生命。此外,網癮會讓人沉醉于虛擬世界當中,迷失了自我。一個網癮少年,因上網受到母親的責罵,竟將含辛茹苦養育自己十幾年的母親活活打死。當警察找到他的時候,他還在若無其事地上網打游戲。警察問他為什么敢打死自己的母親時,他的回答讓我們吃驚。他說:“我把她當成了游戲中的對手。”而他卻不知道,他的母親永遠也不會像游戲中的對手那樣再站起來了。
一顆顆純潔的心就這樣被吞噬,一個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被扼殺。難道這還不能讓人警醒嗎?
當然,也并不是所有的青少年上網都會導致這樣的結果。既然網絡是一把“雙刃劍”,那我們就做一個高明的劍客,用這把高科技之劍,舞出更非凡的智慧和更高雅的追求,更健康的青春。
仗劍走花季,防毒在今朝。青少年朋友們,讓我們在紛繁蕪雜的網絡世界中汲取人類智慧的瓊漿,根除糜爛惡臭的毒瘤。用我們最敏銳的眼光,辨清優劣;用我們最智慧的頭腦,嚴控自我;用我們最飽滿的熱情,擁抱生活。
謝謝大家!演講完畢!
遠離上網聊天演講稿 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xx年級xx班的。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遠離網吧,遠離網絡游戲。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互聯網成為大家的最愛,喜歡它的未成年人尤其多,但是一部分同學把互聯網當成了游戲機,一上網就開始玩游戲,一玩起來就忘了時間,有的同學上網時間達到了7、8個小時,還有的甚至玩上整整一天!對此,家長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極力規勸,縮短孩子的上網時間。時間一長,有的孩子的情況逐漸好轉,可有的卻堅持不住,在同齡人和網吧老板的引誘下,走進網吧,迷上網絡游戲。有的網吧老板為了賺錢,開始引誘孩子們玩一些打打殺殺,充滿血腥和暴力的游戲。第一次玩的孩子們都只是因為好奇心的原因,難免有些害怕,可漸漸的,他們便迷戀上了這些血雨腥風的網絡游戲,并開始在這些游戲中尋找刺激感。有些同學甚至不滿足于游戲中的暴力,竟然在生活中使用暴力。例如,在幾年前,在我國中部的一個城市里,發生了一件不該發生的悲劇:幾個小混混因不滿足只在網絡游戲中施暴,竟幻想著在現實生活中對他人施行暴力,正當他們站在網吧門口商量時,一個與他們年齡相仿的初中生碰巧經過,從而成為了他們的目標,那幾個小混混把初中生連拖帶拽的拉到一個小胡同里,對初中生說:“如果你打贏了我們,我們就放你走。”說著便開始了進攻,幾個人拳打腳踢,把平時的不順在這一刻全部發泄了出來,不知不覺中,幾個小時過去了,幾個小混混過足了癮,滿足的四散而去,那個被打得鼻青臉腫的初中生勉強站起來,搖搖晃晃地走了幾步,便一頭栽倒在地上,再也沒有爬起來……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逝去了。
其次,網吧還可以讓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變成一個無所事事的小混混,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孩子,為去網吧尋求刺激,開始把自己的零花錢都“貢獻”給了網吧,有的竟然把小手伸向了父母的錢包,還有的孩子為了進入網吧,去做小偷,去做搶劫犯……同學們,你們覺得這么做值得嗎?
浪子回頭,金不換。同學們,網吧不是我們應該去的地方。希望那些經常出入網吧的同學們,能夠早日回頭,遠離網吧,遠離網絡游戲,讓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遠離上網聊天演講稿 篇3
大家好!
開學以來,受疫情影響而采用的網絡授課方式,對我們老師不僅是對教學能力的考驗,更是我們對網絡技術駕馭和運用的考驗。通過網絡直播授課,體會到信息信息技術的便利,同時也存在網絡卡頓、溝通不暢的不足。但是總體感覺雖是網絡授課,但是學生能在老師指導下有計劃的學習。結合我自身的體會,在批改作業方面感受頗深。
這是我第三次在線上批改作業,盡管長時間看電腦,眼睛有點酸疼,但是心里卻有說不出的快樂。
今天,全班同學全部按時上交作業,從總體來看,這次作業比前兩天作業質量有明顯提升,書寫認真、卷面整潔、字體工整、規范,內容完整,得兩顆星(優)的同學越來越多。第一次作業只有五、六個學生得到兩顆星,內容較亂,書寫不夠認真,改作業很費勁,第二次十多個學生得兩顆星,批改到了晚上11點多,這次作業有大約30位同學得到兩顆星。我為學生的進步感到開心,尤其是大部分學生沒有課本,自制手寫課本,書寫是一筆一畫,工工整整,預習時用彩筆圈畫詞語,讓我感到學生們在家里和在學校一樣,學習非常刻苦、用功、用心,學生學習的狀態越來越好,感謝家長的用心陪伴。
寫作業不僅僅是收獲知識,更重要的是面對學習中的困難,有鍥而不舍的精神,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和信心。希望我們班的同學面對作業挑戰,能不斷戰勝自己,每天都要交一份滿意的作業,做的自己。
我會更加用心備課,多查閱資料,深入研究教材,把重難點準確講解清楚。學生不在眼前,不能師生互動,老師也不能看到其聽講狀態,這就促使我深入思考怎樣從教師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如創設真實情景,提出大任務,給出學法指導及完成學習任務的步驟,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式學習,并用小視頻等形式提交學習情況,老師再結合學生學習反饋進行強調、講解、歸納、提升等,真正體現先學后教,從研究教到研究學的思維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