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家書演講稿(精選3篇)
紅色家書演講稿 篇1
偉大的黨、親愛的同志們:
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和全體親愛的同志們!當我在寫這封信的時候,國民黨匪徒正在秘密瘋狂地屠殺著我們的同志,被判重刑的或無期徒刑的同志,差不多全被迫害了!幾分鐘以后,我也會遭到同樣的被迫害的命運。
偉大的黨!親愛的同志們!我非常感激你們。由于黨給我的教育,使我認識了這社會的黑暗,使我認識了革命,使我成為一個有生命的人。現在在這最后的一剎那,我向偉大的黨和你們致以最崇高的敬禮!
我愿意我為真理而死!遺憾的是自己過去的工作做得太少,想補救已經來不及了。在監獄里,看到每一個同志在就義時都沒有任何一點懼怕,他們差不多都是象去完成工作一樣跨出牢籠的,他們沒有玷污過我們偉大的黨、光榮的黨。現在我還未死,我要說出我心中最后的幾句話,這就是希望黨要百倍地擴大工農紅軍;血的經驗,沒有強大的武裝,要想革命成功,實在是不可能的,同志們,壯大我們的革命武裝力量爭取勝利吧!勝利的時候,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
紅色家書演講稿 篇2
燈光下,手捧《紅色家書》,那一封封家書,如一幅幅畫映入眼簾;又如一盞盞燈,照亮前行之路。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這是革命家夏明翰奔赴刑場的就義詩。“殺不盡頭顱流不盡鮮血。”這是鄧貞謙的獄中絕筆書。在資本主義勃興的黑暗年代,無數革命烈士前仆后繼,那視死如歸的精神書寫了一幅幅動人的詩篇。其中李大釗烈士的《謀中國民族之解放——獄中自述》令我極有感觸。“甲午之戰,庚子之變,乃至辛亥革命之變……”一句句血淚的控訴,一次次慘痛的歷史,一幕幕浮現在我的眼前。為了共產黨的事業,他,不辭辛苦,兢兢業業。到了后期,局勢變得更加緊張。家屬多次勸他離開北京,都被他一口拒絕:“你要知道現在是什么時候?我哪能離開呢?”1927年4月6日,李大釗同志不幸被捕,敵人用盡了種種酷刑、威脅和利誘,殘暴而兇狠的敵人把竹簽刺進了他的指甲縫里,最后硬生生剝去了他雙手的指甲。然而他始終大義凜然,堅貞不屈,沒有向敵人泄露黨的任何機密。4月28日,劊子手就用慘無人道的手段殺害了李大釗同志,他死得壯烈,死得其所。他用自己的鮮血喚起了更多人的覺醒。在黑暗無比的渣滓洞里,在那束昏暗的燭光下,這些英雄顯得多么孤獨,多么另類。他們也是人,沒錯,他們同樣渴望自由,渴望與家人團聚。但他們又非常人,管你什么嚴刑逼供,管你什么糖衣炮彈,就是死亡,也無法叫他們低頭。許多年過去了,他們的精神就像一盞明燈,那么明亮,那么耀眼。
春節,我們還沒來得及好好享受新年,就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敲了一記悶棍。新型肺炎疫情蔓延,確診名單每天加長。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全國各界醫務人員、防疫人員等放棄假期,用最美的“逆行”守護著群眾的健康和生命。除此以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志愿者們,化身為身披鎧甲的“戰士”。危急關頭,一個個原本平凡的人,綻放出最不平凡的英雄光彩。原來這么些年來,那盞燈穿越時空隧道,經久不滅。
今日之世界,乃為資本主義漸次崩頹之時期;今日之世界也,亦是我們炎黃子孫奮發向上之時期。我不由地想到自己:在疫情防控這個特殊的時刻,我該做什么?即使我們不能相見,停課不停學,仍把我們相連。雖不能沖上防疫一線,但我可以認真上網課,這不也是另一種與病毒作對抗的方式?
合上書,我頓覺眼前亮了許多。
紅色家書演講稿 篇3
一個人的家書,承載著寫信人的真情實感;一群人的家書,則承載著一個時代厚重的歷史和文化信息。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不滅。誦讀《紅色家書》,撫今追昔,鉤沉史海,我在品讀中深刻體會到,我們不僅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永遠懷念他們、牢記他們,更要銘記他們的遺愿,永志不忘他們為之流血犧牲的偉大理想,傳承偉大的紅色基因,汲取無盡的前行力量。
誦讀《紅色家書》,傳承“居之無倦,行之以忠”的忠誠。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古語有云,“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居之無倦”是說對待自己的工作要永不懈怠,始終保持夙夜在公、夜以繼日、樂此不疲的敬業精神。“行之以忠”是說要始終忠于國家、忠于廣大人民群眾,執行政令要忠誠盡力。共產黨人對理想信念的堅守,既要有“居之無倦”的敬業精神做支撐,更要有“行之以忠”的不離不棄葆本色。如果說革命年代的黨員,面臨的是身體生命的“硬性考驗”,那么,和平年代的黨員,面臨的考驗只是心理上的“軟性考驗”。與革命先烈相比,今天我們個人面臨的榮與辱、得與失、起與落,算得了什么呢?誦讀《紅色家書》,我從中學習到了革命先烈對黨絕對忠誠,永遠信任組織、永遠相信組織、永遠依靠組織的堅定信仰。我認為,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員,應該做到當組織信任的時候,不浮躁;當組織考驗的時候,不氣餒;當組織需要的時候,不驕傲。永遠堅定執著追理想,一心一意跟黨走。
誦讀《紅色家書》,傳承“茍利社稷,不顧其身”的擔當。擔當,就是承擔并負起責任,是人們在職責和角色需要的時候,毫不猶豫,責無旁貸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義務,并在承擔義務當中激發自己的全部能量。擔當是一種責任,一種自覺,一種境界、一種修養。敢于擔當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每一名黨員,無論職位高低,年齡大小,只要在黨賦予的崗位上,都有為黨的事業奮斗的義務。誦讀《紅色家書》,我常常為革命先烈“茍利社稷,不顧其身”的擔當精神而感動縈懷。當前,江西正在處于大發展的歷史機遇期,建設現代化富裕美麗幸福江西,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胸襟,更要有“成功路上必有我”的決心和作為。我將深入貫徹省委“創新引領、綠色崛起、擔當實干、興贛富民”的工作方針,把高標準履職盡責作為基本要求,日常工作能盡責、難題面前敢負責、出現過失敢擔責,緊盯目標任務,堅持問題導向,做到“哪壺不開提哪壺,提了哪壺哪壺開”。
誦讀《紅色家書》,傳承“夙興夜寐,日夜兼程”的干勁。干部干部,“干”字當頭。“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今年的新年賀詞中指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進入了新時代,千帆競發,百舸爭流,“不日新者必日退”。誦讀《紅色家書》,我強烈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夙興夜寐,日夜兼程”的沖天干勁,腳踏實地、志在必得的志氣,大刀闊斧、披荊斬棘的勇氣。在今后工作中,我會時時刻刻充滿激情干工作、踏踏實實干工作、專注專業干工作、創新創效干工作、心存敬畏干工作。以實干無愧于組織、無愧于人民,做到有歲月可回首、有青春不蹉跎。
誦讀《紅色家書》,傳承“敢為人先,走在前列”的膽魄。“敢為人先”,是指敢于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敢于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體現著一種“咬定青山”后的敢想敢試、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體現著勇立時代潮頭、善開風氣之先、敢于爭創一流的膽識魄力,是一個人、一個團隊、一個地方活力的集中體現。回首過去,共產黨人吃苦在先、沖鋒在先、改革在先、創新在先,以往的艱辛歷程,無一例外地鐫刻著“敢為人先”的烙印。展望未來,我們正在推進的全面深化改革,注定是一場啃“硬骨頭”、涉“深水區”的攻堅戰。誦讀《紅色家書》,我深深地被先烈們“處處敢為人先,時時走在前列”的過人膽魄所折服。我將結合信州實際,大力弘揚勇闖新路的井岡山精神,大力弘揚愛國、創造、清貧,拿出“敢為人先”的勇氣、膽識和魄力,奮力奪取改革開放新征程中的一個又一個勝利。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一封封直指心靈的家書、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張張昂揚向上的老照片,讓我深深懂得,每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都是祖國建設這部機器上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英雄不是高不可攀,榜樣就在身邊。江西今天這一片片發展的熱土,是昨天一個個烈士用熱血換來的。信州區作為全國十大紅色教育基地——上饒集中營的所在地、江西紅色基因發源地之一,正在全區干部中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汲取紅色力量》誦讀《紅色家書》系列活動。我們將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繼承先烈遺志,凝聚前行力量,為信州百姓努力開創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