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實踐五四精神演講稿(通用4篇)
2022實踐五四精神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你們可知道,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劍與火、血與淚、苦難與抗爭的交響曲。在這一時期里,不知有多少熱血兒女為維護國家主權、為挽救中國利益挺身而出。他們拋頭顱,灑熱血,英勇斗爭,前仆后繼,用心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英雄贊歌,為我們換來舒適、幸福的生活。
曾經幾時,我們的祖國飽經滄桑,歷盡磨難,她成了帝國主義傾銷鴉片的場所,成了軍閥混戰的戰場,成了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賭場,成了野心家們爭權奪勢的賽場。她曾遍體鱗傷,千瘡百孔。每一寸土地都被烙上深深的血痕,每一張容顏都布滿了驚恐的陰霾。此情此景,山河在嗚咽,松濤在哀泣,烏云籠罩下的中國在艱難地進行。此時此刻,是愛戀自己生于斯,長于斯的中華故人,在這母親生死存亡的危難關頭,是他們用一股股豪情,一片片忠心,發出了一聲聲震蕩環宇的吶喊,抒寫了一首首大海回波的壯歌。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暴發,9月報7日在黃海大戰中,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號”,勇往直前,中彈最多,船身已嚴重傾斜,彈藥也即將用盡,在這危急的時刻,鄧世昌不顧個人安危,大義凜然地對部下說:“我們從軍衛國,生死早已置身度外。我們犧牲了,但可以壯國家的.聲威,也達到了報國的目的。”這氣貫長虹的話語,那么鏗鏘有力,多么感人肺腑啊,他不愧是中國的出色兒女。在舊中國,我們中國的領土被帝國主義者占領,這正是因為舊中國的落后,才讓帝國主義強行地割去大塊土地,掠去多少財寶。
1931年9月18日夜,沈陽北郊上空彎月高懸,疏星點點,突然一聲巨響,南滿鐵路柳條湖一小段鐵軌被炸,打破了東北大地的寧靜。九一八事件爆發了。
日本以此為借口,進攻中國東北,炮攻沈陽城,嫩江大橋之戰是九一八事變以來東北守軍與日軍第一次激烈戰斗,使黑龍江省會齊齊哈爾陷落。在日寇的鐵蹄下,東北三千萬同胞過著恥辱的亡國奴生活。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涌現了一大批具有民族氣節,誓死保衛祖國的民族英雄。在八年的期待,八年的煎熬,數萬萬同胞的奮斗終于換來了天安門城樓那一聲驚天動地的聲音——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我看到了穿透羅布泊上空,那讓帝國主義心驚膽寒的蘑菇云,看到了氣勢恢弘的三峽大壩,看到了奧運健兒手中那金光閃閃的獎牌。悠悠五千年,泱泱大中華。偉大的中華民族這一東方巨龍,載著秦關漢月,唐疆元界的戰鼓聲,載著高峽出平湖的澎湃詩篇,載著改革開放的旗幟,載著中華民族的憧憬,正以驚人的速度向前飛奔。
讓我們行動起來,點燃心中那團火焰,為實現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再鑄我們的民族之魂。
2022實踐五四精神演講稿 篇2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有人說,青春是一首歌,回蕩著歡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說青春是一幅畫,鐫刻著瑰麗、浪漫的色彩。
__年前,為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群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宏偉的青春圖畫。
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然而,“五四”絕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是一種精神,表現出青年人對我們民族熾熱的愛,對國家前途和命運的關注,表現著青年人的責任和使命。
今天,我們這一代青年人有幸生活在改革開放的大好時代,有幸站立在世紀和千年交匯點上。我們是幸運者。面對新世紀,我們責任重大。我們回顧發揚“五四”精神,認真思索著,自己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青春,怎樣的人生。
記得,最初開始認識“五四”是從小學的歷史課開始的。那時,老師講到“五四”運動,向我們講述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種種欺凌,講述青年們為祖國不惜獻身的種種壯舉。
當時,我們雖然還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但有如一絲曙光照亮蒙昧的荒原,我們幼小的心田中已播下了愛國的種子。漸漸地,我們長大了,我們成為風華正茂的青年,我們更加深刻地懂得了五四的傳統和精神。
想想那些曾經與我們差不多大的五四青年吧!他們稚嫩的肩上早已承當起一份救亡圖存的重任,而今天建設祖國的重任將別無選擇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我們是否應該為祖國的更加繁榮昌盛而奉獻我們的一切?
是啊,我們不小了,我們不能永遠停在父母寬大的羽翼下避風躲雨。今年的五月四日,我們將參加成人宣誓儀式。那意味著我們將要同父輩們一起,共同撐起一片藍天。
長輩們常說我們這一代人是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少些緊迫感,也少些責任感。的確,與他們相比,我們的生活更舒適,更安逸。但這決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松身上的努力,減輕肩上的責任。
是的,責任放在我們每個青年的肩上,放眼新世紀,振興中華,建設家鄉,我們是不會退縮的。
李大釗曾在《青春》一文中寫道:“沖決歷史桎梏,滌蕩歷史之積穢,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危機。”今天的我們雖然無需面對國土的淪喪,無需承受戰火硝煙,但我們面前的任務同樣艱巨。
我們應該努力成為魯迅所說的“創造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第三代。”“位卑未敢忘憂國”,以天下為己任,青春熱血獻祖國,頑強地努力,無私地奉獻,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會的棟梁,要掀起中華騰飛的巨浪。
2022實踐五四精神演講稿 篇3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現在已經是下午了,仍舊沒有得到一點過節的氣氛和消息。或許是自己孤陋寡聞吧,學雷鋒紀念日到“五四”青年節,竟然沒有聽到一點消息。或許大家都在忙吧,忙著抓錢,忙著應酬,忙著升遷。
那些大學生們,有的人從踏入大學校門的一剎那,思考的不是“心憂天下”、“以天下為己任”,而是就業和當下的飯碗問題。那種先鋒觀念、那種心系天下的“五四”精神,難道不復存在了嗎?
青年是早上八點鐘的太陽,那種朝氣,那種銳氣,那種潛力,那種生命力,不可阻擋。
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年輕人尤其如此。
人都需要有社會責任感,大學生們尤其如此。
今天有活動嗎?有報告嗎?你們是不是在看《青春萬歲》?你們必須保持一股昂揚向上的活力。過好自己的節日,傳承歷史的血脈,領略青春文化的博大精深,建設青春中國。如果把大學的專業視做就業的敲門磚,把大學的畢業證視做謀取飯碗的飯票,那就是一種悲哀了。人活著是需要活出點境界的。
前人說過,位卑未敢忘憂國。年輕人更需要重新審視自身的歷史責任,讓自己厚重起來,在如今金錢肆虐的風氣里,青年人的理想是什么?你們要談論理想和抱負。
“五一”小假剛過,人們還沉浸在“五一”的游山玩水之中。談論著山水的神奇,談論著美食的誘惑。“五四”青年節接著來了。現在的假期,如果簡單得等同于消費、等同于旅游、等同于美食,那也是一種悲哀。抓住了表,忽視了里,厚重的文化內涵被忽視了。現在,社會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高,我們如果將節日僅僅局限在這種淺層、這種表面,實在不相稱。消費的淺化,娛樂的泛化,精神的躁化,都是一種錯誤。腰包鼓了,提高國民素質的進程卻任重道遠。我們需要社會責任、需要精神、需要信仰,但這種信仰不是在“南朝四百八十寺”中找尋,而是從歷史中浸潤,在文化的血脈中傳承。
大家都來過一個隆重的“五四”青年節吧。
2022實踐五四精神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五四到啦,大家肯定都知道這個節日的來歷吧,打開初中歷史書,必背的中國近代史必然有1919.5.4愛國運動。當時的背景是中國參加戰獲得勝利卻在“巴黎合約”外交失敗的現狀,眾多愛國人士尤以大學生為主體以、罷工、罷市為手段對袁世凱執政失敗的斗爭。
青年,既不是無憂無慮的少年,也不是謹慎畏縮的中老年,他們還有的是一腔熱血,他們還存的是國家的興亡,當時給這次運動定性為反帝反封建。
現在全球一體化,更多的競爭來自于看不見的斗爭,只有斗爭,才有進步,個人如此,國家亦如是。
科技的競爭、市場的競爭歸根到底還要依賴人,依賴哪些人,依賴青年、中年,創新力、想象力以及交際能力可以在這個期間得到極大地發揮。
互聯網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青年可以足不出戶了解世界,但是我們好像缺了什么,缺了感悟,缺了體驗,缺了實踐。虛擬要變成現實需要你我的努力,世界終歸是由物質組成的,不僅僅是由我們人類,亦或人類之內心。心可以給我們帶來哲學,但是帶不來吃喝,可以帶來心理滿足,卻終究心里仍不滿足。
奔跑吧,各位青年朋友們,我們的世界由我們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