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五四演講稿(精選3篇)
信用社五四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信合系統的前輩和精英,回顧信用社成長的歷史,大家應該記憶猶新,老一輩信合人用勤勞和汗水在千家萬戶播灑希望,用真情收獲信任,使得農村信用社不斷發展壯大,然而,當今社會競爭日趨激烈,雖然我們深處農村,競爭相對較弱,但隨著村鎮銀行的掛牌營業以及郵政銀行業務不斷向農村拓展。我們應該深感壓力和危機,古人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針對近年來信合系統大案,要案的頻頻發生,不難看出,創先進信合文化,弘揚正氣新風,加強勤政廉政建設勢在必行。
走進中國漫長的歷史長廊,縱觀封建歷代王朝的興衰沉浮。可以看出,它們的沒落直至滅亡的原因都與腐敗緊密相聯。由此可見,腐敗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正如多次強調所言,反腐敗工作是黨和國家的重要工作,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重要保證。腐敗猛于虎,這已經是全黨、全國、全社會形成的共識。在我市如火如荼創建文明城市的今天,在我們學習那些抗震英模,系統楷模先進事跡的同時,應該認真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加強思想作風建設,從而在信合事業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踏實,更加穩健!
說到樹正氣,樹新風,我們已經習以為常。其實,說到底,講正氣、樹新風就是作風建設問題。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一貫重視加強作風建設。沒有好的作風,工作的良好開展就失去了明確的方向。因此,樹正氣新風,對我們來說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尤其是對于我們金融行業,正氣與廉潔更加顯得尤為重要。如果一個人空有滿腔正氣,而不付諸于行動,就象紙上談兵,也就失去了意義;然而一個人的能力再強,工作再勤奮,但在廉潔上出了問題,也就喪失了根本。其實,浩然正氣就象一面高舉的旗幟,引導我們無所畏懼的前進,而廉潔勤政則是一種美好的情懷,一種良好的人生修為,一種推動社會文明的人文理想。只要我們始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這樣,我們的人生、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社會,定會陽光普照、滿目春色。
說到這里,我不能不提到我們xx市農村信用社涌現出的楷模---。雖然他的生命之鐘已悄然而止,但是,他的先進事跡卻在三湘大地上廣為傳頌,深入人心。我們學習過黨的好干部孔繁升,也學習過愛民如子的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而今為什么象他們一樣成為時代楷模,其真諦在于一個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常人沒有做到的事情,這就是人民給予他的褒獎。當李家鋪的父老鄉親在那個黎明淚別時候,蒼天在哭泣,大雨在滂沱,心痛在心里。看完關于他的先進事跡報告會,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通過對先進事跡的學習,我深刻感受到,我們雖然身處基層,但是信合的騰飛與發展,離不開我們勤奮工作,廉潔從業,恪盡職守。古往今來,從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到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芒;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到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我們體會到了奉獻的崇高;從那輛伴隨走過短暫人生的摩托車,到陳青梅跋山涉水奔波于鄉間的身影,我們更是感受到了作為基層信合人的惠民情懷。
有人說,廉潔是一棵松,在萬木凋零的冬日,為人們送上一絲綠意;
有人說,廉潔是一盞燈,在黑暗冰冷的夜晚,為人們添上一份光明。
而我們更要說,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廉潔更是一面鏡子,它時刻提醒著我們:在物欲橫流的時代里,我們要抵得住誘惑,撐得住信念,耐得住寂寞!而今對照社會上的腐敗大案,我們不敢懈怠;審視身邊的廉潔環境,我們任重道遠。孟子曰:“路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就讓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立足自己的本職崗位,以務實的態度,勤奮的精神,廉潔的作風投入到實際工作之中。朋友們,在致力于信合事業和諧發展的偉大征程中,讓我們時刻以廉潔從業為帆,以人民的利益為槳,以信達于民的信念為舵,乘風破浪,勇往直前。謝謝大家!
信用社五四演講稿 篇2
青春是人生之中最寶貴的,也是最耀眼奪目的,當我進入信合這支隊伍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訴自己——我要讓自己的青春在信合事業中閃光。
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對信用社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對業務的不熟悉使我連接一個普通客戶的電話都覺得不知所措。漸漸地,我意識到我要做好信用社的工作,光有奉獻的決心還不夠,更要掌握奉獻的本領。為此,我一次次虛心向老員工請教、向書請教,像海綿一樣貪婪地吸收一切對自己有益的知識。通過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和業務技能,努力做到愛崗敬業、誠信服務,使自己盡快向一名合格的信合員工靠攏。
在信用社工作是辛苦的,做一名優秀的信合人更不容易,但是每次當我看到農民朋友從懷里掏出裹了一層一層的錢讓你幫他們存起來,那放心的模樣,臨走時笑著跟你說再見的時候,一切煩惱都煙消云散了,正是有了像農村信用社一樣根植于廣大農村的服務機構,才有了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我為自己是一名信合人感到由衷的自豪!
我們__區信用社已經歷了50多個風雨歷程,從行社分設時的會計制度不健全到今天發行了自己的天河卡,實現了全國大小額支付系統的開通,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有幸投身到信合事業中來,成為一分子,雖然個人的能量十分渺小,但匯聚就是力量,千萬顆水滴可以匯成大海,想到自己已置身于信用合作的宏偉事業中,怎能不感到豪情滿懷?我的事業在這里,我的青春在這里,無論前途有多少艱難險阻,我都將一往無前,讓我的青春在信合事業中閃光!
信用社五四演講稿 篇3
大家上午好!
今天,做為農信社的后來者的我第一次站在這個演講臺上,所以我非常想和大家說說第一次,這也是我今天的演講題目,
農村信用社員工愛崗敬業演講稿:我們的第一次
。那么,大家不打算為我的第一次給予第一次熱情的鼓勵嗎?
好!非常感謝大家的第一次掌聲。人們常說,有一個好的開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千萬次。您說對嗎,朋友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農信這十年來,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一路高歌,一路收獲,以堅定的步伐一步步地走來,實現了無數的第一次。
20年,第一次啟動新文化工程;
20年,第一次告別手工記賬時代;
20年,第一次商業銀行改制;
20年,第一次宣告三年補虧完成;
20年,我們第一次全面推進全省縣級聯社轉型;
20年,第一次提出完善和創新“六大金融”,鑄造了農信的新輝煌。
第一次實現了:資產規模最大、貸款規模最大、支農力度最大。
第一次實現了:網點個數最多、員工數量最多、客戶群體最多。
第一次實現了:信貸產品最全,支農服務功能最全,創新發展方式最全。
歲月如潮歌似夢。小時候,媽媽帶著我第一次走進農村信用社,記憶中還是一排低矮的紅房,瀝青色的屋頂長著蒿草。
20年大學畢業回到老家,第一次參加農信的面試,榮幸地考入了老家的信用社,那年夏天,我依依不舍地告別父母,第一次來到了大山深處的信用社報到,我記得到第一次報到,老主任帶我們去的第一個地方是信用社的檔案室,那里整齊陳列著一本本泛黃的手工賬簿,一個個磨損壞了的老式算盤,一張張張陳舊的辦公桌椅,看著我們錯愕的表情,主任意味深長地說:沒想到吧?
我還記得一次走訪老客戶,在他的書桌上放著一本精美的相冊,但里邊放著的不是相片,而一張張泛黃了的農信社出具的還款憑據,數額從幾元到幾十萬元,他笑笑說:這是我留著給孩子們看的……
我第一次上柜臺碰到是一個拿儲錢罐的小男孩。窗外是一雙清澈的眼睛,明亮的眸子滿是期待,“阿姨,我們班有個同學得了很嚴重的病,我想換整錢送給他”。我心頭一熱,那一刻,忽然覺得農信社的工作竟是如此神圣。
我一個接觸的信用社老職工姓張。我叫他張叔,做信貸三十多年,去年檢查出肝癌晚期,當我們去探望他時,他表情很堅定地說:“沒事兒,我還有一筆貸款沒收回來呢。”沒過多久,張叔走了,走時只有52歲。
十年薪火相傳。歷史的接力棒已經在我們手中,我們決不能辜負老一輩農信人的厚望和重托。所以今天,我要向那些默默堅守崗位的人致敬,向全體員工致敬!感謝你們的堅持和堅守,讓我在這里第一次大聲的喊出:“農信,我們愛你!”
十年磨一劍。十年,可能只是千余個日升月落的簡單輪回;可能只是十個春夏秋冬的自然循環;成績背后的艱辛和酸苦,恐怕只有那些親身參與了農信十年風雨坎坷歷程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得到。我們要始終記得:有人走過,為我們澆了一瓢水;有人走過,為我們施下一把肥;有人走過,為我們松過一方土;有人走過,為我們除去一片草;有人走過,為我們撐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