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感謝公司的演講稿(通用3篇)
員工感謝公司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大家下午好!
我是來自xx公司的,我演講的題目是:《讓我們在感恩中前行》!
每一個有愛心的人,都應該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感恩企業,感恩吐哈,這是我們xx公司全體百余名員工心中的最強音。
因為,吐哈油田這個曾經的石油行業勘探開發的“試驗田”,成就了我的很多同事們。據他們說,隨著企業的整合,他們抱著一顆為油田分憂的初衷,從各條戰線、各單位,毅然決然地來到完全陌生的成品油零售行業,重起爐灶。工作難度之大,超乎想象。沒有人抱怨,沒有人退縮,大家的脊梁上挺起了一種氣勢,那氣勢是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大家的腳步下凝聚著一種力量,那就是回蕩在石油河水中的洶涌濤聲!每一個同志都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是一名吐哈人!每一個同志都不會忘記,“吐哈”這兩個厚重的字眼中,承載著從祁連雪峰到天山盆地很多很多的責任與使命!只要吐哈這棵大樹根深葉茂,我們每一個人都會享受豐收的甘甜!
從這種博大情懷和宏偉氣勢中,我深深感到,感恩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思考和謙卑的態度,是一種充滿愛意的行動,也是一種挑戰困難的生活智慧;感恩是一種責任,一種追求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是吐哈這片熱土地,讓我們在困難面前擁有了戰勝困難的毅力和勇氣;是吐哈持續發展的美好前景,鼓舞著我們不斷前進行腳步。
在最初的發展時期,為開發市場,大家的足跡遍布甘新兩省區12個地州市,所用的一輛車一年行程18萬公里;為了多留住一個客戶,率先在全行業實行延伸服務,為客戶提供應急救援、擦洗車輛、加水送茶等服務……頑強的毅力、拼搏的精神,換來了輝煌業績:吐哈加油站各項經濟指標在同行業遙遙領先,市場分額只占全疆的不足10%,卻擁有全疆銷量最大的加油站,擁有萬噸站的數量曾一度占全疆一半。經歷短短9年的發展,吐哈加油站幾乎成為全行業的一道風景。今天,我們自豪的說,我們在企業發展的歷史豐碑上,鐫刻上了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叫做“吐哈”!
我們為自己身為一名吐哈人而感到無比的驕傲。就拿我自己來說,我出生于油城玉門,用現在流行的網絡語言來說,是一個“80后”。而且,石油的血脈流淌在我家幾代人的身上。我爺爺是和鐵人王進喜同一個時代的石油人;我父親是第二代石油人;到我這里,已經成了第三代石油人。我們這一代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與石油有著不解之緣,小時候有一句話叫做“我是祖國小油娃”,家里人、老師常常會帶我們到油城公園玩耍,在鐵人王進喜的雕像前面,告訴我們:這是祖國石油事業的開拓者……這一切,注定了要與我們所在的這一塊土地共榮辱……
我從21歲進xx公司,到今天,已經工作了6年。這個“6”字,對我來說不是一個平凡的數字,它意味著蛻變,它讓我變得寵辱不驚,它讓我變得從容淡定,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出現問題,永遠只先找自己的錯,永遠先問自己為什么?就與我年紀相仿的同事們來說,我們有“三個不怕”:一不怕困難,二不怕檢查,三不怕加班。的確,我們每一個能源人,既是“百煉鋼”,也能“柔指繞”,無論放在那里,都是一塊料。有一個經典的成語叫做“飲水思源”,意思是:江河有很多支流,當我們從江河中獲得水的時候,要想到江河源頭所在。如果我們能夠懷著一顆感恩之心面對生活的話,即使處在最困厄的環境里,我們也能看到沙漠中的綠洲,從而懷著更美好的希望去面對未來。感恩之心也是一粒美好的種子,我們不僅要懂得收藏,還要懂得適時播種,那么就能給他人帶來愛和希望。就在我們從事勞務輸出以來,盡管很多同事的崗位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大家依然毫無怨言的堅守著吐哈人的信念——那就是能源公司培養了我們,吐哈造就了我們!我們依然勤勤懇懇,依然兢兢業業,為的是啥?就是為了讓吐哈人的品牌響當當,就是為了給吐哈人爭光。
吐哈20年的輝煌歷程,凝聚著幾代石油人的光榮與夢想;吐哈的一草一木,都飽含著眾多石油人的辛勤汗水。而作為吐哈大家庭中的一員,雖然我們奉獻了,但我們得到回報了;我們分享著吐哈發展的累累碩果……就說我們生活的基地,剛剛搬遷進來的時候,風沙很大,小區里面得樹木還很小,一場風過去,小樹都被吹斷了。十幾年過去了,我北京工作的朋友過來玩就很羨慕,說你們雖然生活在邊陲,但小區的環境簡直就象新加坡……
或許,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會面臨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我們要盡可能學會感恩。童話故事中,魔鬼總是扮成天使出現在人們的周圍,以亮麗的外表和快樂的笑顏來蒙蔽人們的眼光。而圣潔的天使往往化為痛苦的樣子來考驗凡人的眼光。這就說明,凡事發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
感恩,是一種最深沉的能量,它能在瞬間改變我們的心態,調整我們的情緒;感恩,會產生一種神奇的力量,它能讓我們的人生道路變得格外順暢!讓和我們一起,在感恩中邁開鏗鏘有力腳步,向前出發!員工感謝公司的演講稿2
“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企業興亡,人人有責”……這些耳熟能詳的口號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在企業處于平穩發展或上升階段很難得到真正體現。但先進企業文化的作用就在于它能使這些口號發生質變,沉淀成為積極的理念,當企業遇到困難時,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因此,在企業有困難的形勢下,要將已根植于職工心中的這些理念真正產生積極的能動作用,促使廣大員工思想意識發生“核變”,使企業在較短時間內渡過難關。
當企業有困難時,一線員工的目光應由班組投向車間,投向全廠,投向全行業,應該開始想“大事”、容“大事”、懂“大事”,進而也開始論“大事”。廣大員工圍繞生產經營、企業管理、市場形勢等方方面面的問題,應暢所欲言,談感想,出對策,甚至圍繞某個問題展開激烈辯論。
當企業有困難時,全廠員工的精神狀態必須有一個質的飛躍,對自身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干好自己職責所在的事”,而是要充分發揮“1 1>2”的積極作用,做到一人干兩人活、兩人干多人活。廣大員工要以實際行動讓企業吃顆定心丸,形成“企業有困難,我們來分擔”的責任共擔局面。
過去,也許很多員工最關心的問題是房子、福利、待遇,到如今,員工對企業前途與發展的關注熱情空前高漲,私利不再是第一位的。企業有困難,員工都要有“企業在我在,企業亡我亡”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對自身的定位應發生變化,不再認為自己僅僅是企業的打工者,而是要站在企業當家人的'角度,圍繞生產經營和企業發展,群策群力,出謀劃策,共同推動企業向前發展。
——《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困難》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記得有一次在足球比賽中,一位男同學跌倒在地,手臂跌斷了,剛好是右臂。而在等校車送他去醫院的時候,他要我幫他拿筆和紙。我奇怪了,問:這種時候,還要筆和紙干嘛啊?他回答:既然我的右臂斷了,我想,那就應該訓練自己用左手寫字了。當時,換成我的話,肯定消極地等右臂治好了再寫字,壓根不會想到用左手。換成你們,在座的同事們,你們又會怎樣呢?現在想來,其實我的同學只是堅持了一個信念,那就是環境是由自己創造的,同一種環境可以成為祝福,也可以成為困難。關鍵在于你怎么來對待和利用它,有積極堅定的信念,即使是不好的環境也是可以轉化的。
困難就像彈簧一樣,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當企業處于困難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對生活的堅定信念,要學會對自己說:“我能應付過去。”
——《風雨同舟迎彩虹》
企業有了困難,我們員工不能觀望,不能等待,更不能漠視。我們應該堅定信心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作用和力量,與企業共渡難關。
作為一名員工,首先要認清形勢,積極關心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企業是我家,發展靠大家”,關心企業發展形勢、生產經營狀況,應是每一個員工的自覺行為。其次要立足崗位,安全、優質、高效地干好本職工作。如果每個人都能在本崗位上加強安全工作,提高生產效率,本著勤儉持家的態度節約生產成本和其它各項開支,科技創新,崗位爭優,實現各自最大的貢獻,匯集起來就是企業的最大利潤。第三要堅定信心,理解和支持領導所制定的戰略目標、行動方針、管理理念及管理措施。第四,要積極主動為企業的生存發展獻計獻策。
只要大家齊心協力,艱苦奮斗,明天迎接我們的一定是燦爛的彩虹。
——《提高自我能力、嚴格管理、齊心協力服務于企業》
針對企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完善生產管理制度,及時傳遞溝通生產信息,開發利用生產資源,提高處理信息的能力和效率;建立目標管理體系,加強成本核算,加強庫存材料、半成品、在產品和成品的管理與存量控制,同時開展生產成本分析;充分挖掘現有設備、人員、技術等經濟資源的潛力,促進工序工藝技術和設備維護能力的提高;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強現代管理水平,不斷改進生產管理,完善生產管理體系;堅持不懈學習與培訓,不斷提高創新能力與應變能力;加強班組團隊建設與管理。
為滿足不同需求,必須進行激勵。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尤其對年輕的員工,更多的要通過精神激勵來承認他的價值,尊重他,領導的賞識以及工作的新穎性、挑戰性、責任感均能起到激勵作用。
主管人員必須積極進行溝通聯絡,掌握一定的溝通方式與技巧。在生產管理中,進行有效溝通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使組織成員相互了解各自的需要,使決策更加合理和有效,同時也能穩定職工思想,統一組織行動。
員工感謝公司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劉總、華經理、黃經理、各位嘉賓、我最親愛的同事們:
大家現在好!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奮斗的20xx即將過去,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揮灑汗水,付出辛勞,迎來進步,收獲碩果。20xx元旦鐘聲即將敲響,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我們歡聚一堂,歡聲笑語,暢想美好未來!
今天能有機會站在這個舞臺上,首先要感謝我們公司的.劉總,是您創建了意旺,為我們提供優越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我們把最發財的掌聲送給劉總,也要感謝黃經理,各部門所有人員的大力配合,正因為有大家的積極參與配合,才有我們今天的精彩,更要感謝的是在場的每一位嘉賓的到來。請把我們20xx最發財、最給力、雷鳴般的掌聲送給在座的嘉賓朋友,帶去我們最溫馨的祝福—祝大家元旦快樂!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感恩意旺》希望我們在20xx年以愛心做人,用感恩的心做事,預祝20xx我們意旺公司再創新的輝煌!感恩父母,是他們給予我們生命,感恩師長,是他們用知識豐富了我們的大腦,給我們飛向藍天的力量!感恩朋友,茫茫人海、相遇便是最大的緣分。
當一個人經常說“感恩”的時候,他的生活便少了一份抱怨,多一份珍惜,多一份和諧。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作為員工,對公司,我們要心懷感恩,企業為我們提供了優越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為我們搭建了展示自我價值的平臺。對領導,我們要心懷感恩,沒有領導的信任和支持,我們的努力最終都可能是一場空,使我們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華;對同事,我們要心懷感恩,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還是要靠團隊的力量,凝聚產生力量,團結誕生興旺!有了大家的共同奮斗,才能創造意旺業績的輝煌……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智慧,是員工忠誠企業的基礎。一個有著感恩之心的員工,會執著而無私,博愛而善良,敬業而忠誠,一個有著感恩之心的員工,會對企業充滿感激,轉化為勤奮工作。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態度,是一種信念,是一種情懷,同時也是人生的一種使命!
如果你是屬于以下的瓶頸:
上班族:想找一份兼職提高收入,并不影響本職工作。大學生:坐在宿舍就能賺錢的兼職,畢業就業領先一步。家庭主婦:即可在家照顧小孩,又可賺取收入。
失業人士:享受自由自在在家賺錢,做全國生意,讓你結識更多朋友。
網絡創業:通過網絡充分開發自身潛力,展示才華,實現抱負和理想。
一臺電腦、一根網線、穿著睡衣、品著咖啡.....談笑間輕松成交生意!
1、有大量的人脈資源可供溝通(網上開發)
2、在家創業不需要額外的開支(網上交流)
3、每天大型網絡聚會凝聚團隊(網上培訓)
4、沒有任何業績壓力有錢有閑(網上交易)
員工感謝公司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領導!同事們!
大家上午好!
我叫,很榮幸在今年加入了企業這個大家庭,首先我要感謝企業給了我站在這個舞臺展示的機會,其次我要感謝領導同事們平日里對我的關心與照顧,今天要演講的主題是“感恩”。
在美國,每年的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感恩節,在那天,無論天南地北的孩子都要趕回家,人們要感謝父母,師長,感謝社會,感謝生活,那一天,美國家庭要舉行豐盛的感恩宴,不僅為自己,也為窮人,孤兒,流浪者們,讓這些不幸的人們在感恩節里也得到一份人間的溫暖。
其實對我們來說有沒有感恩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是否有一顆感恩的心。有恩有愛,是人類生活中最燦爛,最絢麗的文明之花,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是人類廣為傳誦的美德。懂得感恩也是做人的基本條件之一,如果不會感恩,從某個角度講,就是對人類神圣感情的褻瀆。
對于“企業”我是這么理解的——為了公司的利益與個人的追求,在工作與生活中中融入一顆感恩的心,那么剩下的將會是幸福與成功。
領舞《千手觀音》的聾啞舞蹈家邰麗平,經常用手語說一句話:“我會帶著一顆快樂感恩的心去面對我的人生。”感動中國人物徐本禹這樣說:“雖然我的行動過程是非常苦,非常累,但是我會用我的努力,讓我的學生知道,他們不比別人差,所以,我感覺我是一個快樂的人,是一個幸福的人,我也希望每一個朋友能夠做一個知道感恩的人,盡自己的努力,去幫一幫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中國臺灣評選的第37屆十大杰出青年賴東進先生從小就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殘疾人,只能靠乞討來養活他。他9歲的時候,才走進學校,他一邊讀書,一邊討飯,一邊照顧殘疾的父母和弟妹,每次討飯回來。他都要跪著喂他的父母。當他成名以后,在一次座談會上,他這樣說:“我對生活充滿了感恩的心情,我感謝我的父母,他們雖然眼睛瞎了,但他們給了我生命,我還感謝苦難的命運,是苦難給了我磨練。”艱難和困苦,讓賴東進學會了堅強的面對生活,掌握了頑強的生存本領,最難能可貴的是,他不因父母的殘疾而抱怨,而是以一顆感恩的心來感謝父母。
現在社會上存在著較為嚴重的感恩缺失現象,的確,有些人老覺得生活沒有意義,似乎找不到任何的學習的動力,我們發現他們其中的很多人享受著無微不至的照顧,沐浴著噓寒問暖的關懷,擁有如蚌含珠似的呵護,他們就在這樣的幸福中生活和長大。然而對這種關心,幫助,照顧,他們似乎不知感動,不知報恩,如此心枯如井,對得到的一切覺得理所當然,激不起感激和愛的情感,生活自然不會有什么意義,人生也就沒什么動力。
對于“幸福是什么”的命題,一千個人也許有一千種回答,有位哲人說過:“幸福就是感恩,”沒錯,一個人不管他有什么樣的不足,但只要他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就一定是一個不斷進步的人,一個不斷成功的人,一個擁有親情友情的人,一個生活幸福快樂的人。 雖然加入企業這個大家庭的時間不長,卻讓我深切感受到了,企業這個大家庭的溫馨,與每一位成員的熱情,在此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向大家說一聲感謝,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