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青春奮斗演講稿(精選3篇)
高中青春奮斗演講稿 篇1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夢想是一個美麗的字眼,它是青春時代最好的信仰,風華正茂的你們可以為之奮斗,為之歡呼。但是千萬不要忘了青春啟航之后,還需留一方天地去慰藉心靈,那就是感恩之心。本月我們的大主題就是——感恩青春。下面有請校社團聯合會會長高二(3)班盧勉達同學為我們帶來精彩演講。大家歡迎!
一顆感恩之心,是人類心田中最真、最善、最美的種子。它發芽之后,開出愛心之花,結出智慧之果,而你的人生也將由此進入與眾不同的新世界。是啊,我們的生活需要愛,更需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英國作家薩克雷曾說過:“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只能一無所有!可以說,感恩是美,感恩是甜,感恩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所以同學們,學會感恩吧。感恩生命的賜予,感恩生活的磨礪,感恩師友的教誨,感恩青春的熱情……
有這樣一雙人,開啟了我們的生命之門,他們用艱辛的汗水換來了我們的成長,那就是我們的父母。首先要感恩父母。有一句老話:“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萬里兒不愁”。試問,當你兩個禮拜回家一次的時候你是如何對待你的父母的?在父母的嘮叨聲中你們有沒有不住的抱怨?注視著他們的白發,你們有沒有送上一句問候的話語,有沒有真誠地道一句“謝謝”?現在你們是高中生了,見到父母的機會尚不多,那么考上大學之后,也許你一年只有兩次機會能見到自己的父母了,工作后有了自己的家庭,與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更是少之又少了。他們為你們辛苦,為你們付出,那么你們呢?同學們,是誰用自己蒼老的容顏換來了你們的風華正茂?別忘了感恩自己的父母啊,哪怕是一句簡單地“謝謝”!
感恩,不只是每一個同學心懷的善念,也是我,我們每一個人應該做到的。感恩我們的父母,因為他們給予我們寶貴的生命,哺育我們健康的成長;感恩我們的老師,因為他們帶我們品嘗知識的瓊漿,叫我們放飛青春的夢想。
當清晨來臨時,是老師,伴著萬物的芳菲,鞠躬盡瘁。當夜幕降臨時,是老師,隨著黑夜的吞噬,執燈探索。感謝您!我們的老師,我們的母校,你將永遠成為我們心中最美好的回憶。讓我們手牽著手,躬下身,向所有老師虔誠的說一句“老師,謝謝你們!”
感恩生育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獲得生命;感恩關懷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你溫暖;感恩鼓勵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你力量;感恩教育你的人,因為他們開化你的蒙昧;感恩傷害你的人,因為他們磨練了你的心智;感恩藐視你的人,因為它覺醒了你的自尊;凡事感恩,學會感恩,讓我們的心靈寫滿感動,用感恩的心去追夢,去回報一切使你成長的人!
高中青春奮斗演講稿 篇2
人生像激流中行駛的帆船,必定會有奮斗,為了戰勝激流而奮斗,而“激流”代表的則是理想。
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總會有些理想。在少年時,人們的理想是好好學習,考入一所好的大學;到了青年,人們的理想便是找一個好的工作;到了中年,人們的理想便是想讓自己的工作更加出色,更上一層樓;到了晚年,人們的理想便是想讓自己能夠安逸晚年。在這些理想的背后,有的是人們的奮斗,人們的努力,人們的艱苦。有了理想必然會有奮斗。
努力是通向理想的必經之路,而奮斗是通向理想的必要條件。
奮斗可以使人充實。
在我們的生命中,最多的可能只是奮斗了吧!學習時要奮斗,工作時要奮斗……生命若缺少了奮斗,那么就像是寶石失去了光彩,像螢火蟲不會發光。奮斗可以使生命得到價值,可以使自己變得自信,可以使自己變得充實。
理想是人生的一個終點。
人們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理想,而這些理想合起來只有一個,那就是人生的最頂峰。世上每個人都有理想,而這些理想的目的都是為了使自己變得更好而定立的一個目標。為了理想而奮斗,因為奮斗而產生了理想。
理想如燈,照亮了我的前程;
理想如水,看清了努力的方向;
理想如路,引領我走進人生的頂峰。
奮斗如茶,理想如杯,二者不可缺一,只能互相存在。
理想為奮斗指引了方向,而奮斗為理想奠定了基礎。只有努力奮斗,不斷地學習,使自己變得充實,才能向理想之門出發。
奮斗與理想相輔相成。只有掌握好自己的人生之舵,才能向洶涌的激流中前進,努力戰勝激流,激流的另一邊便是理想。
只有不懈的努力與奮斗,才能戰勝人生中的激流,找到那條理想之路,跳過理想之門,找尋屬于自己奮斗而得來的果實。
高中青春奮斗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選擇自信》。
自信與自卑、自負,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精神境界根本不同,結果也大相徑庭。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它不僅是對自己能力的信任,更是對自己所追求目標的堅定信念。有了它,才能駛向勝利的彼岸。當中國革命處于低潮時,有人堅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敵人日搜夜捕,陳毅“屢不得脫”時,他滿懷自信,高唱“血雨腥風應有涯”,“人間開遍自由花”!陳毅的《梅嶺三章》就是撼人心魄的自信之歌、勝利之歌!著名科學家門捷列夫說得好:“只有自信,才能讓人在最佳的心理狀態下工作,而不致被懷疑吞食你的想象力”。蘇格拉底也說:“一個人是否有成就,只要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和自信。”總之,自信是指向勝利的導航塔,是前進的不竭動力。
自卑卻與自信背道而馳。自卑者往往對別人的優點看得過多、過重,而對自己的長處認識不足,只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又不想去努力趕上,于是沉重的心理壓力使這些人唯唯諾諾,裹足不前。自卑者的心理障礙限制了能力的發展,使他們坐失成功的良機,最終一事無成。而走出自卑陰影,前面必定是艷陽天!無論是《千手觀音》還是舞動奇跡中的《追光》,演員們都以強者的信念與命運抗爭,戰勝了自卑,他們震撼的演出博得了觀眾熱烈的掌聲,深受人們的喜愛。可見,戰勝自卑,培養自信,是我們必然的選擇。
自負者與自信者也格格不入。自負與自卑都是極端心理,自負者在取得一些成績后沾沾自喜,甚至目空一切,妄自尊大。這些人就算是先前取得一些成就,也只是曇花一現。歷史上的教訓值得我們記取。楚漢相爭時,項羽在推翻暴秦的殘酷統治的斗爭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暫時的軍事優勢使他盲目自負,自封“霸王”,結果被劉邦打敗,昔日不可一視的英雄,落得自刎烏江的下場。三國時的曹孟德折戟沉沙,覆軍于赤壁,又是一個自負導致失敗的教訓。由此可見,正確估價自己的長處和成績,正視自己的短處和不足,劃清自信與自負的界限,對一個成功者來說真的很重要。
怎樣看待自信、自卑、自負,其中充滿辯證法。我們要相信自己,卻不自負;要正視不足,卻不自卑。選擇自信,戰勝自卑,遠離自負,這是新世紀的要求,是追求完美人格的要求。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