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你沒有理由害怕
心理學表明:在一些公開場合演說,誰都會怯場。這很正常,即使是世界第一流的演講家也難免于此,更何況我們這些初涉演講或短經“沙場”的學生?其實怯場是不可避免的,關鍵在于你怎樣去消除、轉移、調節當時的那種緊張情緒,從而戰勝怯場。那么怎樣才能克服這種怯場心理呢?咱們不妨從以下四個方面去試試。
一、充分準備讓你心中有數。
心中一片空白,什么都沒有,不知道該說什么,你肯定怯場。演講肯定得“胸有成竹”,而要有“成竹”你就得細細透析那個題目,不管命題的還是即興的,你自己要搞懂,要嫻熟,要以一種研究的精神去理解選題,要以一種創作的心境去醞釀思考,要以一種實戰的方式去現場演練,把“胸外”之“竹”變成“胸中”之“竹”。只有充分準備才能找到感覺,而找到感覺比什么都重要。
拿到一個題目后,你可以像寫作文那樣先列一個提綱,把演講的框架明確下來,再根據自己的理解寫成稿,然后理解記憶;要像真正演講那樣虛擬現場,實打實地操練幾次,總結得失。上臺時根據你的講稿,和已有的“虛擬演講”經驗進行就可以了,如果臨場你能夠靈活發揮那就再好不過了。切記:千萬不能死記硬背演講稿,否則你絕對會出問題。即興演講,你依然可以打腹稿,先搭主架,再添磚瓦,當然,你更需要激發靈感。有一點是無庸置疑的,功夫在詩外,平時你得多積累知識、素材;“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你得多操練,才能提高。
當然,你還應該有獨特的見解、新穎的思想,并且盡可能的深刻,因為這本身就注定了你將勝人一籌,高人一等。
二、良好的心態讓你未戰先勝。
緊張、怯場也是一種自信心的不足。如果你自己都不信任你自己了,最好別去演說。只要你有備而去,不妨自我感覺良好一點,來點精神勝利法,相信自己是最優秀的,絕對高度,當然你沒有必要表現出十足的傲氣,只是心里那樣“感覺”就夠了。
假如你并不欣賞這種“我必勝”的風格,不妨以尋常的心態去應對,因為“平平淡淡才是真”。緊張、怯場其實是期望值過高,思想包袱過重,怕失敗的壓力過大使然。你可以這樣想:“能不能拿第一無所謂,只要盡力就行,講了我要講的,展示了我要展示的就ok了!”拋下一切思想包袱和其它雜念,輕裝上陣,也就無所謂緊張、怯場了。這也是為什么每到體育大賽之前,教練都會給隊員做“放松保健操”的原因。你看,那些平時表現并不是最棒的運動員,在國際大賽中能得冠軍,那并不是意外得勝,而是因為他心態極佳,發揮超常。
三、絕對的坦誠讓你只贏不輸。
怯場,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演講者沒有打開自己的心靈,不敢說內心話,這其實是虛榮心在作祟。有道是“扯下遮羞布,坦誠出美文”。可是許多初學者卻總是喜歡做作、善于包裝、刻意偽裝,演講起來把自己都“搞丟”了,誰愿意去聽一個“幾不像”的演講呢?
演講就是要說心里話,說心中急欲一吐的話,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思想和認識,當然那還應該是新穎獨到并且有相當思想高度的見解,而非人人皆懂的、耳朵都聽得生了繭子的“老三篇”。哦,還得注意,這并不是要你盡揀你喜歡的去說,你所說的必須服務于演講的主題,必須健康向上,必須符合你的身份,必須有分有寸,不能“坦”得太白,不能“誠”得太過火。吸引力來自個性,感染力來自真誠,震撼力來自主見。“言為心聲”,講自己最刻骨銘心的經歷和自己獨到的見解,你還怯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