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重陽演講稿800字參考(精選3篇)
感恩重陽演講稿800字參考 篇1
農歷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名“老人節”。今年的重陽節過得特別有意義,因為我們學校組織了三,四,五年級的中隊長和五(1)班的全體同學到東成敬老院送溫暖,獻愛心,陪老人們度過一年一度的重陽節。
來到敬老院我們按照輔導員的吩付在敬老院門前的大空地集合,然后提著抱者花花綠綠的營養品和日常用品走向公公婆婆們。公公婆婆看了我們后,心花怒放,立刻排成兩隊隊伍歡迎我們。好象當我們是他們的孫子了。
后來,紅十字會的一位阿姨和華潤超市的一位哥哥姐姐們還有我們學校的校長輪流上臺演講。最受人歡迎的要數華潤超市的一位哥哥了!他沖沖忙忙地上臺說了幾句祝福的話,就說“拜拜”了。逗地大家哈哈大笑。演說就暫告一段落。
我們非常醒目,立刻把禮物交給了公公婆婆,而且我還對我前面的一位老公公說了一段祝福的話:“祝老公公老當益壯,身體健康”呢!老公公聽了樂呵呵的好象十分開心。為了哄公公婆婆開心,我們幾個同學找到一位走路不便的老婆婆,和她聊天,給她按摩,聽她講故事。雖然講的是那些老掉大牙的故事,但是仔細一聽,故事里蘊含著老婆婆的熱情和好客,使我百聽不厭。
快樂地時間過得真快啊!我們要回去了。一路上,我沒有了像剛才來老人院時地興奮,心里好像有什么想不通似地:我看見東城敬老院里地孤寡老人,觸景生情,擔心我老了之后也會在那里安家,沒有親人來看望,每天孤孤單單,生不如死。不過,經過一會兒思考我那個想不通地事情已想通了。現在老人院地工作人員已經改變了很多,對公公婆婆像對自己地父母一樣好,所以,我又恢復來時地心情,和朋友聊天、歌唱……
感恩重陽演講稿800字參考 篇2
又是新的十月,又是新的重陽節,又是新的記憶,我找出早被丟棄在一旁的毛線和已經織了一半的圍巾,像是被打開了塵封多年的記憶。不知多久以前,我曾說在重陽節的時候要送姥姥一條圍巾。煞有介事的織了一半后才發現原來自己真的很沒有耐心。最后這條“半成品”就和那半卷毛線一起塵封在了記憶里。
直到今天,媽媽提起今天是重陽節,然后打電話祝姥姥重陽節快樂時我才想起,原來又一年過去了。
下午,和媽媽一起去大姨家看小外甥,從大姨家回來,媽媽又從小外甥聯想到了我小時候。媽媽說,我小時候最喜歡我的莫過于姥爺,小時候我喜歡聽歌,姥爺總是會一遍又一遍的放給我聽,只可惜,姥爺走的早。
這一點在我的記憶里是清楚的,從我落地時就沒有爺爺奶奶,爸爸經常出差,只有媽媽一個人照顧我。媽媽貧血,所以姥姥姥爺經常幫忙。其實記憶中的姥爺,我是熟悉的。記得,姥爺很和藹,總是會在我玩的時候看著我笑,總是會護著我。但關于姥爺最后的那一段記憶,卻是模糊的。
我只記得,姥爺走的時候,很多人都在哭,我卻全然不知發生了什么。才三歲的年紀,我能知道什么?后來媽媽告訴我,姥爺走了。姥爺去哪兒了?他不要我了嗎?我還要姥爺給我放錄音帶,我還要和著伴奏唱歌,我還要講故事給姥爺聽。我問媽媽,姥爺是走了嗎?什么時候回來呢?爸爸去出差了,那老爺去哪兒了呢?去找爸爸了嗎?
直到五歲,我才意識到那個慈愛的姥爺已經真的離開了,但我沒有傷心也沒有難過,我相信姥爺會在天國,看著我。
媽媽爸爸每每提到姥爺時,總是會對我說:“你小的時候,你姥爺總是說,‘是塊好玉呀,就看你們怎么雕了’。”我每次都是笑笑,這句話從小到大我已經不知道聽了多少遍,我相信生命是可以以另一種方式延續的,我也相信姥爺會在天國上看著我。
現在的我,有著令爸爸媽媽驕傲的成績,有著令哥哥姐姐羨慕的人氣,有著令我最引以為豪的文筆和朋友們。姥爺,您說的沒錯,我沒有讓您失望,希望,您可以聽到,我對您的祝福,姥爺——重陽節快樂。
祝天下所有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重陽節快樂。
此時此刻,我正在用手下的筆記錄著對您的思念,不知道這份思念,能否寄送到……天國……
我正在用自己的力量,在青春的道路上,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姥爺,您看到了嗎?
看到的請留下你的腳印吧!幫我把這份思念寄到我們遠在天國的親人們!
感恩重陽演講稿800字參考 篇3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本周三是重陽節,今天就和大家來分享我的幾則“重陽印象”。
記得五六歲時有一年重陽節,我問外公,“重陽是不是兩個太陽重疊的意思”?外公告訴我,重陽節,是農歷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所以叫“重陽”。外公還說,重陽節也是“老人節”,是我和你外婆的節日。這段對話可能是我關于重陽最早的記憶。后來讀到明代張岱的《夜航船》,“九為陽數,其日與月并應,故曰重陽”,對重陽的來歷有了更深的了解,原來《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重九,即重陽。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所以還有健康長壽的寓意。魏晉人所作《西京雜記》中記載的“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便可印證最遲在魏晉時代,九月九日即為一個與長壽有關的日子了。
年年重陽將至時,我外婆都會在花瓶里插上一種植物,后來讀了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才知道它的學名叫“茱萸”。原來宋代時叫菊花為“延壽客”,稱茱萸為“辟邪翁”,菊花和茱萸儼然都成了重陽節祈福的象征。《紅樓夢》里也有關于重陽節的兩大雅趣,一是螃蟹宴,二是菊花詩。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寫的就是重陽節品蟹與賞菊寫菊花詩的情景。菊花,作為重陽佳節的標記,也體現了豐富而深厚的中國傳統菊花文化。
杜牧在《九日齊山登高》中“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寫了重陽登高與賞菊的美好場景。在我家,每年的重陽節外公就會去登高。外公每年的重陽登高不僅是普通意義上的祈福,還是他的初中同學會。伴著“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同來”的詩句,眼前便能呈現出一班老人借重陽佳節聚會、飲酒、食蟹、賞菊的熱鬧情景。
九九重陽,老人節,于20__年5月20日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尊老愛幼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滲透至幾千年的中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是一種民族修養,更是一種文化境界和內化力量。
中秋過后便重陽,中秋、重陽、除夕、清明等等都是承載著深厚文化意蘊的中國傳統節日。重陽,不僅僅是登高、食蟹,更重要的是要學習歷史,了解文化,并用這樣的方式來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作為青少年,我們需要從內心深處擁有對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的自豪感、博大精深的敬畏感、文化價值的認同感。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優秀傳統文化的靈魂在國人的文化血脈中一代一代延續下去。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這橙黃橘綠的好時節里,讓我們共同祝福天下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身體健康,幸福終老,祝福這個社會人人親其親,老其老,祥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