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統節日文化演講稿(精選3篇)
關于傳統節日文化演講稿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我們坐著叔叔的小轎車回老家祭祖。
一路上,陽光明媚,春風拂面。公路兩旁,往常常見的清明花,如今已是寥寥無幾。我們先來到了鎮上,在鎮上,我們買了:饅頭、豬肉、紙錢、蠟燭、香、黃紙……之后我們又乘汽車沿著鄉間公路到達了老家。
到了老家后,我們顧不上休息,便上山祭祖去了。來到祖墳前,爺爺把準備好的饅頭和豬肉都貼上了紅紙盛在了碗中,放到了墓碑前。然后我們把許多的紙錢放在后面,用火點燃,讓祖先也用得上錢。我們又把香點燃,磕頭祭拜,我心中暗想:祖先啊!你一定要保佑我的學習和我們家的生活水平像芝麻開花——節節高。保佑爸爸在外做事一帆風順,全家人萬事如意,心想事成,身體健康。
祭拜完以后,爺爺再把蠟燭插在兩旁,把兩張黃紙用石頭壓在墓碑之上。再把豬肉和饅頭拿走,進行下一個墓碑的祭拜工作。有的墓由于年代太久遠,上面長滿了花草,無奈,爺爺只好和叔叔用打火機點燃花草。火助風威,風借火勢。火浪卷著黑煙扶搖直上,下面則是紙錢飛舞。在這種情況下祭拜,別有一番情趣。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的《寒食野望吟》: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祭拜完后,爺爺他們滅了火,提著籃子下了山。
下山回了老家之后,在家中供奉的祖先遺像前,爺爺把剩余的紙錢等祭拜用品都燒了。在老家吃了中午飯后,我們就乘車回去了。
清明節祭祖給我留下的是對逝去親人的懷念與憂傷。因此,每年清明節祭祖的情景我還歷歷在目,這些情景深深的烙了我的腦海里。讓我久久難忘,也無法忘懷。
關于傳統節日文化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優秀文化,發揚感恩精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千古名句,說的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重要傳統節日。清明節前后,氣溫回暖,是耕種的好時節,俗語有云:“清明前后,種瓜種豆”。也有“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清明節是國家的法定假日,并且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足見國家對傳統文化的肯定、重視和傳承。
中華民族是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一直以來都講究品德教育和個人修養。文明禮儀之風濃郁而淳樸,古代文明美德的佳話也比比皆是:孔融讓梨、黃香溫席,六尺巷….都告訴我們關于誠實、謙讓、孝順的傳統文明美德。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傳統禮儀和文化凝聚成了以愛國為中心的團結統一、勤勞勇敢、尊重他人、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作為新一代祖國的接班人,我們應當將這種文明禮儀傳承下去,實踐下去。文明禮儀是我們每個人生活學習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它標志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序,反映了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我們不盡要學會做人,也要學會做文明人。
中國有大批珍貴的無形文化遺產因為各種原因失去了傳承,甚至很多都已經化為烏有,我們應當引起重視,好好的保護現有的文化遺產。清明節是傳承至今的祭祖掃墓活動,每年學校都會組織全體師生給烈士掃墓,這正是體現了我們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但是清明節并不是一個哀傷的節日,它是一個莊嚴、肅穆、感恩、懷古的.節日。我們不僅僅是簡單的掃墓,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傳承感恩中華民族的精神。于是我們學會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感恩每一位幫助我們,愛我們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感恩父母就是孝順父母,聽從父母的管教,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關心父母健康。感恩老師就是尊敬師長,聽從師長的教育。我們要大力地提倡、參與、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活動,陶冶自己的情操,激發自己的愛國情感。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因為有著獨特的文化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行列,健康的文明禮儀,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同學們,行動起來吧,努力做到在家孝敬父母,關懷他人,在校團結友愛、創新進取,以實際行動把中華傳統文化和感恩精神繼承并發揚光大!
關于傳統節日文化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紀念傳統節日 傳承傳統文化》。
眾所周知,端午節在農歷五月初五。關于端午節的起源有很多故事。屈原的國家楚國被入侵,屈原跳進河里死了。屈原死后,楚國人民劃著龍舟,把粽子和雞蛋扔進河里,不讓魚吃屈原的身體。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端午節的習俗是什么?
端午節吃粽子是一種傳統習俗。粽子皮是由葉子做成的,里面有很多種餡料。吃粽子的習俗已經廣為流傳。
同學們,我想問你們幾個問題,你們吃過哪些粽子餡?你做過粽子嗎?知道粽子怎么包嗎?是的,最常見的是用糯米或棗子來做粽子。我記得,在幼兒園,端午節前舉行過一次一包粽子,當時我和奶奶都參加了。每逢端午節,社區還會組織各民族居民一起包粽子。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習俗。每年電視上都有龍舟比賽。
我從我母親那里聽說在她的家鄉有很多活動來紀念端午節。例如,清晨用艾葉、艾草、冬瓜插在門上洗手洗臉,用草藥做一些香包,給小孩子戴五彩線,煮雞蛋,包粽子等。喜氣洋洋的。總之,這個節日是非常重要的,是一個大的民間節日。
在端午節之前是中國的兒童節日,每年人們將五顏六色的線團五彩球,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后一個雨天,人們會把球扔球到下雨的地方,傳說每年將人帶來好運。
我國歷來重視傳統節日。近年來,端午節作為法定節日,全國人民慶祝的傳統節日。
在這里,我特別想說的是,有很多人忽視了中國的傳統節日,喜歡外國的'西方節日,如圣誕節,愚人節,萬圣節,這是不能提倡的,我們是中國人,每個傳統節日的背后都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每過一次傳統節日,身心都受到洗禮,我們應該自豪自己是中國人!
同學們,屈原的故事離我們很久遠,但他的愛國情懷卻離我們很近。熱愛偉大的祖國,建設美麗的家園,我們需要每一代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是祖國的未來,要努力學習,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20x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