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播撒希望教師演講稿(精選3篇)
用愛播撒希望教師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是啟東市長江幼兒園一位普通的教師,今天我匯報的題目是:《愛,播撒在眷戀的幼教事業里》。
十九歲那年,懷揣著無數的夢想,享受著無盡的激動,我踏進了幼兒園的大門,成了一名光榮的幼兒教師。第一次踏進教室,我被眼前的景象嚇懵了:三兩個孩子在活動室中間嬉戲,你追我趕;四五個小男孩邊拍桌子邊仰著脖子大叫;窗口的幾個小女孩躲在老師身后不停地抽搐;幾個孩子鼻涕橫流沖向門口大聲哭喊著說“要媽媽!”。兩位老師勸這個,哄那個,手里還得拉兩個,忙得滿頭大汗……我不知所措,我該怎么辦?我曾想過退縮,曾想過逃避,可心里始終有個聲音在告訴我:“既然選擇了,退縮是不行的,逃避更不行。”我要堅持下去,把孩子們當成天使,讓孩子們體驗快樂,享受成功。我要把我的愛無私地奉獻給孩子們。因為,我是老師,愛孩子是我的天職。
高爾基曾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冰心也曾經這樣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泉,有愛便有了一切。”也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愛自己的孩子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一種本能,而愛別人的孩子是一種超脫、飛躍,是一種升華。我是這樣認為的:“師愛”如同一個廣闊的海洋,時時刻刻擁擊著那朵朵愛的浪花。面對著這一群天真、無邪、稚純、可愛的孩子們,我要每天變換著自己的角色,給我的孩子們無盡的愛。
我要做孩子們慈愛的媽媽。“擁有媽媽般的慈愛”這是對幼兒教師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每一個孩子最需要的心靈呵護。尤其是對于小班的孩子,這是他們漸漸離開父母的懷抱,走進幼兒園集體生活的關鍵期,對于從未離開過家的孩子來說,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和人群中生活,肯定會有不安全感,入園焦慮、戀母心切由此產生。面對著這群無助、哭啼的孩子們,媽媽般的慈愛總能勝于一切,給孩子喂一次飯,幫孩子系一次鞋帶,給孩子一個親親的擁抱、一個甜甜的笑臉、一個輕輕的吻,都會讓孩子獲得心靈的安慰。
記得有一年,我教小班,班上有個叫弈奕的小朋友,也許是年齡偏小,也許是父母寵愛有加,每天上幼兒園都哭得聲嘶力竭,拼命拉住父母的衣角不肯放手。午睡時,更令人頭疼,其它孩子都上床準備睡覺了,而她坐在床邊,含著熱淚,嘴里不停地地嘟囔著,仔細一聽,原來在說每天都要枕著媽媽的手臂才能睡著。我對她親切地說“來,孩子,在幼兒園老師就是媽媽。枕著老師的胳膊睡吧!”她疑惑地看著我,無動于衷。一天,兩天,三天……她終于忍不住瞌睡蟲的困擾了,躺在我的臂腕里甜甜地睡了。一個月以后,弈弈終于能獨自午睡了。當弈奕的媽媽眼角泛著淚花向我表達感謝時,我的眼角也濕潤了。
我要做懂得真愛的老師,“全心全意愛學生”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一句話,他教會了我如何以一顆真愛的心去面對孩子,用真愛去融化孩子的心靈。我要把每個孩子看成是一個新的世界,用心與他們交流,細心探索他們豐富而脆弱的內心,讓我發現孩子們點點滴滴的進步。
如果我有一個天平,首先,我會把愛放在上面,因為,愛是人類特有的,最偉大的情感。天平的另一端放上什么?我想還是愛。因為教育是無選擇性的,所有的孩子都有責任獲得愛。我就想做一個平等對待與尊重孩子的老師,我要把“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記得有一年我插中班,剛進教室,一名小朋友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見他趴在窗戶上大聲地哭著,按常理小朋友進入中班,不應該有這樣的表現。經過了解才知道,他叫“兵兵”。有輕度的自閉癥。從小班到現在,他的行為與其它的小朋友顯得格格不入。他整天呆坐在位置上,全然一副與身邊同伴井水不犯河水的模樣。與他交流,也只有簡短的一、兩個字的對話。集體活動時,總漠然的呆在一邊,冷眼旁觀,好像周圍一切于他毫無關系。即便是排隊洗手等簡單的活動,都需要老師特別呼喚、照顧,有時甚至需老師走過去手把手的拉,更有的時候,即使老師帶領他來到活動場地,他也是旁若無人的定格在那里,什么也不動。或是蹲下來吐口水。為了讓兵兵能盡快適應集體生活,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從而與同伴共同享受成長的快樂。我對兵兵進行了特別的教育。我擯棄一切成見,對兵兵投以真誠、持之以恒的愛。起先,當我跟他友好交談時,常會遭到他的反對、排斥。于是我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得學他的語言、動作,用親切的語言與他說話,拿出他喜歡吃的糖果和最喜歡的玩具時,他才慢慢地接受我的接近,解除了排斥的心理。在心理上予以溫暖的同時,我還注重身體的接觸,并以此作為建立情感的又一契機。
當我在為他準備了他喜歡的食品和玩具,滿足他的某些需要后,常有意地摸摸他的頭、拍拍他的肩、再順勢把他摟在懷中,讓他知道老師是多么的喜歡他。這時,他一般都很樂意的接受我的親熱,并回報我一個甜甜的、幸福的笑容。接著我不失時機地表揚兵兵。因為老師的一個表揚、一個鼓勵是每名幼兒夢寐以求的獎賞。對于兵兵來說,則更為有意義。在兵兵封閉自己的同時,自卑是一個強有力的殺手。為了給兵兵以信心,我不放過他任何一個微小的動作,努力去挖掘、放大他的優點,只要是行為意義積極的,都及時給予口頭肯定、鼓勵:“你真行”、“你真棒”是我常對他說的一句話。
當他獲得點滴進步時,我則夸大他的進步、成績,調動他心理中的積極因素,讓他產生一種期望自己能有更大成績的心理。我發現兵兵對數字很敏感,能把全班四十多位小朋友的學號和人對號入座,就每天讓他來點名,記錄沒來的孩子,每當這時他的臉上總洋溢著自豪的微笑。漸漸得雷雷不再讓孩子們看不起了,他有時還會和孩子們一起游戲,上課不再亂跑了,音樂響起時,他會和小朋友一起拍手,一起唱著“老師愛我我愛她”。我驚異地感到,我的一次次努力使他不斷地進步,我感到無比的欣慰。
我要做孩子們自信愛戴的朋友。隨著外來人口的增多,幼兒園里流動人口子女也越來越多,地域性方言常常會引起其他幼兒的模仿與嘲笑。我班上有個叫陽陽的小男孩,他來自安徽。有一次在集體活動時間,我請他起來回答問題,他剛說話,一個小朋友就嘀咕起來:說的什么呀!都聽不懂!是不是說的外國話呀?孩子們頓時笑開了鍋,“陽陽”的臉變得紅紅的,他馬上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低著頭一句話也不說。“陽陽”不自在的表情,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接下來的幾天,我觀察到小朋友們不愿意與“陽陽”一起玩,看著“陽陽”孤單的身影,我的心有點酸酸的。為了讓“陽陽”多些好朋友,也為了孩子們能友好地相處。
我特地安排了一個時間,讓“陽陽”的家長準備了一些他們家鄉的風景圖片、特產資料,讓“陽陽”講給孩子們聽,活動結束時,我對小朋友說:如果“陽陽”沒有到啟東來,小朋友就不知道這么多有趣的事情!讓我們一起謝謝他!小朋友高興地鼓起掌來。以后常常能看見陽陽和小朋友一同玩耍的身影。陽陽對我產生了信任,正是這種獨特的關系,讓我與孩子之間無話不談,早上的一句悄悄話,委屈時的一句心里話,哪怕只是一塊小小的點心也要與我一同分享的那種親切畫面,拉近了我和陽陽的距離,正是這種真誠的信任讓我與孩子凝聚在了一起,心系在了一起。
冰心說過:“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每個人都需要愛,孩子更需要愛,愛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也是獲取為師之樂的最大保證。我在播撒愛的實踐中嘗到了慈愛化解頑石的甜頭,也深深體會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樂趣。
十一年來,我就是這樣每天簡單而繁瑣地忙碌著,我,樂此不疲;十一年來,欣賞著孩子們的成長,我,欣慰無比;十一年來,我深感每個孩子承載著每個家庭100%的希望,我,永不放棄,我要釋放我全部的愛,我要讓我的孩子們每天都在快樂健康地成長著。
我不是詩人,不想用漂亮的詩句來謳歌我的職業;我不是歌手,不想用動聽的歌曲來詠唱我的崗位;我也不是學者,不想用深邃的思想來寫就個人的價值。我只想做默默流淌著生命的紅燭,用我的愛播撒歡樂,收獲希望,實現一名幼兒教師神圣而無聲的誓言!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用愛播撒希望教師演講稿 篇2
各位領導,評委、朋友們:
人們常用“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精神雕塑家”、“手執金鑰匙的人”等閃光的詞句來形容和贊譽教師,這些美喻鞭策和鼓勵著教師努力進取,甘愿吃苦,樂于奉獻,形成了人們常說的“教師精神”。這種精神鑄成了教師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氣度與對講臺的一往深情。講臺,浸透著教師對學生的多少情和愛;講臺,凝聚著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無比自豪和執著的深情。這正是師德、師魂之所在!我們不妨說,這正是師德的基礎和前提。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敬業愛崗,要有奉獻精神。陶行知先生說的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最好的寫照。所以我對這一方小小的講臺充滿向往,充滿敬意。一畢業就緊隨前輩的足跡義無返顧地走上這條育人之路。在工作中,我嚴格要求自己,兢兢業業地完成各項任務,力求做到最好。課余時間刻苦學習,不斷鉆研,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從教工作以來,我做了好幾年的班主任,深知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它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思想教育的主陣地。因此我全身心地毫不猶豫地投入到工作中,首先我做到以身作則,形成良好的榜樣作用。古人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這樣,才會有威信,說話才有影響力,學生才會信服,從而積極響應號召,齊心協力地完成任務。其次我利用思品課、午會課給學生講偉人、英雄的事跡,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使他們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另外我利用空余時間家訪,深入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同家長進行交流,解決學生的困難,更好地幫助他們成長。例如有一位叫沈超的同學,原來成績中等,可一下子成績下降,經家訪了解到家里因父親與母親吵架,而影響了學習,我就做通她父親的思想,解決了她的煩惱,使她能快樂地投入到學習中。又如倪斌斌同學,上課精神恍惚,下課一了解,原來高年級要敲詐他,我就找那幾位同學教育一番,幫他解除后顧之憂,他又恢復到正常的學習之中。總之,只要學生有困難,就伸出援助之手,真心真意地為他們服務,成為他們的好朋友。
作為一名教師其次要熱愛學生。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的.活動,是師生情感的交流。好學生要愛,學習困難學生更要愛。關懷,師愛的起點。熱愛學生,首先要關懷學生。就是對待學生猶如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懷不限于問寒問暖,也不限于學習成績的好壞,更重要的是關懷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要,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了解他們的苦惱和歡樂,了解他們的性格和才能,了解他們的理想和追求,只有做到全面地了解學生,才能全面關懷學生。尊重,師愛的核心。愛生,最重要的是尊重學生,即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與學生在道德人格上完全是平等的,以平等、誠摯、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是我們教師應遵守的師德信條之一。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是尊重學生的重要方面。自尊心是促使個人克服缺點、發揚優點,積極前進的動力。我在工作中十分注意尊重、愛護和培養學生求上的自尊心。理解,師愛的重要側面。教師理解學生,做學生的“知己”,師生的心才會相通。教育這座橋,只有搭在教師對學生理解的墩石上,才能暢通無阻,產生最大的流通效率。教師理解學生,包含學生方方面面。當他們在思想、學習、生活以及心理發展等方面產生困惑、困難以至苦悶的時候,都需要教師的理解,幫助他們解除困惑。嚴格要求,師愛的原則。教師對學生的熱愛,不是寵愛、溺愛,而是一種教育愛,具有明確的原則性。嚴格要求,應該是嚴而有度,不是嚴而無度,愈嚴愈好。嚴格要求,應該是嚴出于愛。一個真正嚴格要求的教師,外表的冷酷不是“兇”,而是對學生體貼入微的關懷、幫助和指引。我有一位學生叫倪亮亮,她是一位學習困難生,智力有問題,可學習特認真,我經常找她談心給予鼓勵,發現有進步,就當著全班同學表揚她,使她有學習的信心,結果畢業考試達到及格。
這方小小的講臺,它充滿著教師的責任,充滿著教師的艱辛,更充滿著教師的愛,讓我們堅守這神圣的崗位,踏踏實實地“教書育人”吧!
用愛播撒希望教師演講稿 篇3
親愛的家長們:
大家下午好!很榮幸能作為學校教師代表發言。首先向各位家長表達我深深的謝意,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今天的家長會,你們的到來就是對我工作的最大支持!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用愛播撒,讓幸福蔓延》。在這個世界上最美的地方,莫過于心靈,孩子的心靈是最素潔的風景區,作為一老師,我是一名莊主,要用我的愛為孩子心靈莊園撒播陽光,播種希望。精心的欣賞孩子成長的每一縷足音。為他們排除成長困惑。用心靈呼喚心靈,情感感動情感。來自孩子的心靈深處的聲音是最美的樂音。
一、每一個孩子都是我的孩子。
教育只能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顆心喚醒另一顆心。教育永遠只是心與心的碰觸,不是鐵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塊變成了美麗的鵝卵石。我們四年級“小荷班”是由51名小荷組成的一個團結、快樂、幸福的班集體,歌聲、笑聲、嬉戲聲時時刻刻伴隨著我們小荷班的孩子們快樂地成長,快樂地學習。
無論是哪一個學生發生問題,我都會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心、愛護。班里有一個問題學生——劉冬,有一次,他的臉被燙傷了,但是他的媽媽仍然讓他來上學,傷勢還嚴重,臉部燙傷的部分還是那樣的鮮活,整個臉部腫了起來,眼睛已經被擠得看不清楚了,我心疼的問他:“媽媽有沒有領你去看醫生?”他說:“沒有”。這也是意料之中的。
看著劉冬被燙傷的臉,我好可憐他,眼淚竟然情不自禁的在眼眶中打轉,同樣是孩子,為什么他卻這樣……我要把他送回家,否則傷勢會感染的。我用電動車帶著他,在他的引導下來到了他的村莊,找到了他的家,可惜的是大門緊鎖,媽媽沒在家。這可怎么辦?我把劉冬又要帶回了學校,并提醒孩子們不要招惹劉冬。這樣的事例在我和孩子的相處中經常發生,那次亓慧琳同學頭部受到碰撞,在醫院住了一些日子,期間,我和孩子們去看過她。躺在病床上的她被我們的出現感動的流出了淚水。
有學者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我認為,老師就是那神圣的使者!“孩子愛媽媽是天性”,我要盡心盡力當好每一位孩子的媽媽。
二、每一個孩子都是最棒的。
所有的孩子在我的心目都是一樣的,他們各有所長,各有所愛。每一個都是那么的懂事、可愛。其實,班里的孩子們一定會有差距,有成績好的,也有成績差的,但是,這些差距我都會通過一些途徑來彌補,讓每一孩子都有突出的一面。針對不同的孩子我會通過不同機會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增加自尊心和自信心。喜歡唱歌的孩子,學校組織文藝匯演,我一定會讓他高歌一曲;擅長運動的孩子,運動會上,一定有他們馳騁的身影;愛好繪畫的孩子,班內的展板、墻報處處張貼他們的作品……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在點滴間增添了孩子們的'自信心。
每次的開學第一次班會———主題就是“尋找自己的美麗”。自己給自己找優點,別人幫你找優點。然后讓這些優點成為孩子自信的動力。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納悅了自己,也肯定了別人。在各式各樣的活動中,讓孩子們體驗成長的快樂和自我認同感。
當孩子在這間教室里找到自己,他的人生便被激活,他的夢想便被喚醒。他喜歡了這間教室,也更加喜歡我。
三、每一個孩子都是課堂的主人
課堂上,每個孩子都是主人。我把自主學習的時間權還給學生、把學習活動的空間權還給學生、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他們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合作、探究,由被動變成主動。從剛開始匯報問題時的結結巴巴甚至因自己不敢說而流出了眼淚到現在的每個人都在課堂上積極踴躍、揮灑自如。課堂成了孩子們盡情馳騁天空。
課堂上有你有我,也便有了最美的憧憬。有了最美的風景,我們也便開始人生的發現之旅,我們一路相伴,一路同行,一路成長,課堂上,我們敞開了心扉,讓激情迸發,讓希望點燃,讓青春舞動。帶著彼此之間的脈動和心跳在這里快樂飛翔。每每討論到興奮處,孩子們會拿起一支粉筆,奔向三尺講臺,盡情涂抹。那里成了他們展示的舞臺。我和孩子們一起沉浸在課堂上,和他們成為“共同體”。
四、每一位家長都是我的朋友
我的教室里不僅有51個孩子,還有著51個孩子的家長們,他們也是我最好的朋友。和孩子成為朋友,更要和家長成為朋友。孩子喜歡我,家長就會支持我,家長支持我,孩子也會喜歡我。所以,我把與家長的交流也看的非常重要。經常和家長進行電話溝通,特別是放學家長來接孩子時,那是我充分利用的機會,走到家長身邊,和他們聊一聊孩子在家的表現,家長有什么困惑,孩子有什么反應等等,有時候,也會為了孩子的事情給家長一次次的打電話,只要為了孩子,我愿意做一切。幸福就在點滴中,我被孩子們感動,也被生活打動。原來每一天都是如此美好。
我和孩子們一起成長,在成長中孩子們找到了釋放的情感,美好的期待。就如一條涓涓流淌的溪水,路邊枝葉伸展,花瓣泛香,快樂飛翔,幸福蔓延。
我的講話已經結束,感謝各位家長的傾聽!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