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演講稿愛的主題(精選3篇)
教師節演講稿愛的主題 篇1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愛的感情基礎。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同學的幫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甚至僅僅是對自己沒有敵意的人。
感謝老師同學的支持愛戴,感謝學校給予的機會,感謝母親的培養,感謝我自己的付出。因為感謝著這些,我今天便站在這里了。
宗教是最崇尚感恩的。他們感謝天神,感謝主。當然,我們感謝的,遠比他們要多很多。
感謝父母,他們給予你生命,撫養你成人;感謝老師,他們教給你知識,引領你做“大寫的人”;感謝朋友,他們讓你感受到世界的溫暖;感謝對手,他們令你不斷進取、努力。
感謝太陽,它讓你獲得溫暖;感謝江河,它讓你擁有清水;感謝大地,它讓你有生存空間。
感恩,是一種心態,一種品質,一種藝術。
感恩是樂觀。感謝困難,感謝挫折,不是樂觀么?感謝對手,感謝敵人,不是樂觀么?對于我們不甚喜歡的一些人和事物,盡量想到它的正面,想到它對我們的利處,從而去感謝它,不是樂觀么?所以,感恩,是一種樂觀的心態。
感恩是禮貌。有人幫助了我們,我們隨口說聲“謝謝”,可能會給對方心里帶來一股暖流。有人為我們付出了許多,我們感謝他,他可能會更加多的幫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是有禮貌,是知恩圖報。所以,感恩,是一種有禮貌的品質。
感恩是畫筆。學會感恩,生活將變得無比精彩。感恩描繪著生活,將生活中大塊的寫意,揮灑得酣暢淋漓;將生活中清淡的山水,點綴得清秀飄逸;將生活中細致的工筆,描繪得細膩精美。所以,感恩,是一種多樣的藝術。
感恩,是我們生活中永恒的話題。學會感恩,學會熱愛生活。我們將會感受到更多快樂。
教師節演講稿愛的主題 篇2
“盛世盛會,看龍安教師地位;盛會盛世,看龍安教師工資。”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在這秋色斑斕的日子,我們迎來了第27個教師節。我是來自龍安區最西南的學校——馬投澗鄉六中的汪重陽。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千里陽光因愛綻放》。
因為有愛,所以堅守 1998年教師節前夕,我懷揣調令,騎一輛破單車到市區最西南安鶴交界處的馬投澗鄉六中報到。那時,通往學校的寶賀路坑坑洼洼,煤灰籠罩。有人說:“這條路上走一遭,到家抖抖煤灰,準能打個煤球。”走在路上,我就想,這簡直是“充軍發配”!當我用兩個小時走完從家到學校的二十五里路時,我看到孤零零的高崗上,一座兩層集資樓,一排平房,就是我要去的學校。這哪里是學校,這簡直是一座破廟!不行,我得找領導去,我不能在這干。
可當我看到校園里孩子們純真的眼神時,我震撼了。這里的孩子也是祖國的花朵呀,他們也需要老師的教導。那一瞬間,涌上心頭的責任感與愛心,讓我堅持到了現在。
從22歲到34歲,這十二年最寶貴的青春,我獻給了最偏遠地區的教育事業。
因為有愛,所以堅守。不管身在何方,都能桃李芬芳!
因為有愛,所以擔當 去年暑假開學,我擔任了畢業班語文課、七年級體育課,又負責學校教科研工作,還要每天抽時間讀書、反思、寫作。正在忙得不可開交時,又被校長點名擔任司務長。這對于不懂后勤管理的我來說,是一大挑戰。可數來數去,就長期住校的我最合適。于是,我這個只會煮方便面吃的人便當上了司務長。
每天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就落在了我的身上。全體住校師生的生活就落在了我的肩上。
去年冬天的那場大雪,一下讓賣菜、賣饃的都沒法送貨到校了。我就踏著厚厚的積雪,深一腳、淺一腳地去上門背菜、買饃,一雙新棉鞋生生都給踏破了,我也毫無怨言。
學校用的是煤礦的水,因供水面大,常常停水,我就自己到校外去挑水供伙房做飯。冬天,幾個水龍頭都凍得硬梆梆的,流不出水來。看到住校的孩子們連水都喝不上,我非常著急,就和杜主任燒火烘水管。冰天雪地里,常常是一連烘上幾個小時,水管烘開了,手、腳又凍了。但只要師生生活能搞好,付出再多也值得。
因為工作量大,我必須整周住校。幼小的女兒顧不上管,只能留給愛人照看。而我愛人是包班教師,工作更不能耽誤,只好將女兒送到岳母家照看。對于孩子,我常常感覺十分愧疚……
因為有愛,所以擔當。不管什么崗位,都能收獲真情!
因為有愛,所以發展 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增加了“終身學習”的內容。十幾年來,我堅持做“終身學習”的典范。我堅持將文學功底與專業發展結合起來,不斷反思,總結思想。我先后讀了《給教師的建議》、《發現母親》等幾十部教育專著,先后寫下了一百余萬字的讀書心得、教育隨筆、教學反思,并在《中國教師報》、《教育時報》、《安陽日報》等報刊發表文章一百余篇,共計20多萬字。我是《教育時報》的骨干作者,被《教育時報》譽為安陽“初中語文明師高地”的代表人物。
“三名”工程實施以來,龍安教育走上了又好又快的發展軌道。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身居一隅,情系天下。我還先后在各級報刊發表十多篇新聞性稿件,宣傳龍安教育的可喜變化。
XX年4月9日,《教育時報》頭版以《千萬不要停下手中的筆》為題對我進行了專題報道,在省內外產生了強烈反響。
XX年8月,因專業發展成績突出,我被推舉為《教師文匯》雜志封面人物。 因為有愛,所以發展。不管多忙多累,都無怨無悔!
因為有愛,所以引領 我的發展邁開大步后,并沒有陶醉于自己的小天地,而是讓專業素養有力服務于課堂教學。我幽默的語言讓學生著迷,我開放的課堂讓學生留戀,我的課堂上師生精彩的對話實錄還多次發表在教育報刊上。我與學生暢游在漢語言文學的寶庫中,學并快樂著。
我還盡力激發同事們的成長意識,讓他們也體驗職業幸福,充實人生寶庫。比如,東風鄉優秀教師高樹玲、鈔秀芹等先后到我校支教時,既留下了寶貴的經驗,也受到了我的幫助,專業發展意識大大加強。她們開始提筆書寫自己的教育人生,并在正規報刊上發表多篇文章,使自己的境界得到了提升,使支教工作獲得了“雙贏”。
在校長的支持下,我每月組織一次“四環節·新課改論壇”,讓全校教師全員參與。一年來,我校共搞了九次課改論壇,每位教師都進行了九次專業寫作,九次“大會交流”,有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鄉中心校也大力支持,多次發簡訊推廣這一做法。
我還創建了學校博客——西南教育部落·新浪博客,記錄學校發展足跡,記錄師生成長印痕,讓廣大師生有了“精神家園”。我倡導“人手一份課改刊物,提升人生幸福指數”,鼓勵同事們積極訂閱專業刊物,使大家逐步養成學習習慣,而受用終身。其中,我長期自費訂閱《中國教師報》、《教育時報》、《語文學習》、《教師文匯》等刊物。為了開闊視野,我還多次自費到北京、鄭州、洛陽等地參加學術會議,聆聽大師教導。
XX年2月3日,記述我引領同事專業發展事跡的文章——《我期待成為“武林盟主”》在《教育時報》發表。7月17日,在焦作永威學校舉辦的頒獎典禮上,我被授予“第二屆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優秀獎。
因為有愛,所以引領。不管能否圓夢,都要發展“武林同盟”,培養“武林新秀”。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加大了教育投入,高樓座座平地起,操場塊塊標準化,教師人人高工資,學生個個免費上。我們這所薄弱學校也發展提速,影響擴大,一年內便回流一百余名學生。
XX年4月11日,我在新浪網注冊了“千里陽光的教育博客”,已發表博文300多篇。我認為,教師不能再做“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應該做“照亮別人”也“照亮自己”的太陽。那么,要想讓自己大放光芒,愛就是最高能量。愛自己,愛家人,愛學生;愛崗位,愛事業,愛人生。我們的千里陽光,都會因愛綻放!
謝謝大家!
教師節演講稿愛的主題 篇3
尊敬的各位,各位老師:
也許你們的理想就是當老師吧?所以,你們站在三尺講臺上感到驕傲,感到自豪。而我卻不是,我從來沒想過當老師,我兒時的夢想就是當一名記者,而現在那只是我一個永遠的夢了,我陰差陽錯的舉起了教鞭,一舉就是二十二年。
二十二年來,我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耕耘,播種,開花,結果,收獲。我從幼兒教師到科任教師,教音樂,教自然,教思品,教社會……教到今天的班主任,真是過盡千帆!一路走來,愛的旗幟迎風招展,我用愛心在學生貧乏的心靈中播種知識的種子,我用愛心在學生天真的'童話中移植科學與文明的基因,我用愛心在學生不成熟的骨骼中澆鑄理想和信念,我用愛心在學生平凡的生活中融入快樂與歌聲,我用愛心在學生心靈的世界中構筑另一個世界。
然而,愛更意味著付出,意味著奉獻,當女兒躺在我冰涼的辦公桌上掛吊瓶的時候,我的愛化成了淚滴,很苦很咸。當我熱烈和學生互動時,女兒就在我講桌的桌堂里靜靜的睡著了,那一刻,愛是一種虧欠,是一種內疚,是一種沉重。
愛,有付出就有回報,當我嗓子嘶啞了,講桌上不知何時飛來幾粒西瓜霜含片,當我搬來一把椅子,椅子上面就會悄悄的多一個坐墊……這樣的點點滴滴常常讓我感動,面對這樣的回報,我還有什么理由不盡心盡力培養學生,還有什么理由不去為他們做出奉獻呢?
望著一雙雙天真無邪的眼睛,我的愛心就會不由自主的綻放,不求轟轟烈烈,但求踏踏實實,不求涓滴相報,只求人生無悔。
員的名字就是奉獻,軍嫂的名字還是奉獻,教師的名字何嘗不是奉獻呢?我擁有這三個名字,所以,奉獻也許就是我的人生。
如果說當年我無意插柳,而今天我不能不說柳綠已經成蔭。二十二年的教學生涯,因愛而豐富,因愛而精彩,曾經的優秀教師,曾經的優秀輔導員,曾經的教學新秀,曾經的優秀員……有多少個曾經,就有多少個奮斗的足跡。
昨天的榮譽已遠,腳下的路還長,當了二十二年的教師,去年第一次報班當班主任,對我來說無疑又是一次挑戰,或者說一切要從頭再來,我依然有信心,在教育戰線上風雨兼程,因為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是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