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節愛的奉獻演講稿(精選7篇)
護士節愛的奉獻演講稿 篇1
大家下午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天使——愛的奉獻”
天使,是愛的化身,美的象征,我們每一位護理工作者都渴望成為美麗的天使!白衣天使的美麗不僅在于她的圣潔,而是因為她們默默的奉獻給人們帶來了健康,帶來了美好幸福的生活!
當我第一次走進病房,戴上白色的燕尾帽,穿上美麗的護士服,我這才真正發現,這“天使”稱號的背后還真有無數人在無私的奉獻著!
我們的職業是被人尊稱的“白衣天使”,沒有親身的經歷,就不能真切感受到“天使”背后的艱辛與苦累。
——打針、發藥、鋪床、輸液。在苦中感受著呵護生命的快樂。
——交班、接班、白天、黑夜。在累中把握著生命輪回的航舵。
在醫院特有的氣味中,在白色蒙蒙的氛圍中,我們用一顆顆真誠的心度過了無數個白天黑夜;在親人的期待和焦怨聲中,我們把自己奉獻給了一個個身患疾苦的病人。
就在前一段時間,我們科的病房里,住著一位患病多年近70歲的老人。病痛的折磨使他變得近乎呆滯、麻木、語言溝通障礙,就連他的家人都對他失去了信心。然而,我們護士沒有放棄他,每天向他問好問安,給他鋪被掃床,翻身按摩。這位病人經常夜間發熱,我們為他輸液、做物理降溫、更換潮濕衣物,喂水……。我們時時處處用青春的活力去感染老人,用滿腔的愛去溫暖老人,日久天長,老人的生命力竟奇跡般的復活了,漸漸的他會與我們寫字溝通,再后來他開始會說話,雖然吐字不清,但每當他看到護士向他走來,便見其發自內心的笑容,說出“謝謝”二字時就是對我們護理工作的最大贊許,也是至高的褒獎。
患者的需求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我們只有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技術水平,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視病人為親人和朋友,才能使每一位前來就診患者滿意而歸!在平凡的護理崗位上,我們科的每一名護士在護士長的帶領下真情奉獻,用仁愛之心去溫暖每一位患者的心靈,用天使般的笑容舒解患者的壓力,用精湛的護理技術解除患者的痛苦,和醫療同仁共同為病人的康復做出最大的努力。
護士總是忙忙碌碌,奔走不停。白大褂一穿,工作起來什么煩惱都拋到腦后,從上班到下班,從這間病房到那間病房,搶救危重病號,加班加點,廢寢忘食,工作的每一天,護士的神經總是高度緊張著。一個病人痊愈出院了,新的病人又來了。雖然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工作,辛苦的令我們身心疲憊,但是每當從患者那里傳來的一張張笑臉,讓我們深感奉獻是快樂的!
最后我和大家分享一段“致白衣天使的詩歌”:
白衣天使,有著雪一般的衣裳、雪一般溫柔的內心,比云朵更圣潔,比火焰更熾熱,在寒風中飛翔,在黑夜里燃燒,在這美好的青春歲月,讓我們綻放更美麗的光彩!
護士節愛的奉獻演講稿 篇2
尊敬的領導,老師,各位同仁:
大家好!
100年滄桑巨變,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創造了東方奇跡,100年翻天覆地,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活動唱響最嘹亮的中國夢之歌。作為一名黨員,我為100載黨的輝煌歷程自豪,我為100載黨的豐功偉績驕傲!
20xx年12月1日,是我難忘的日子,這一天我結束了五年的醫學院校學習生涯,來到了醫院。在這里經過嚴格的崗前培訓,我被分配到了icu。在我們自己的監護中心,面對自己的父老鄉親,那一雙雙渴求的眼睛,那一句句質樸的言語,使我的責任感油然而生,也更加領悟到這身潔白的神圣,icu的老師們,從最基礎的護理記錄手把手的教起,每周一次的護理查房,業務學習,理論考試,操作考試,讓我們像上緊了的發條一樣,絲毫不敢怠慢,生怕一不小心,就被甩在身后。新技術,我們爭相學習,難做的操作,我們一遍遍練習,就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我的工作能力有了全面的提高。
五年的大學理論學習,并沒有讓我進入臨床之后“如魚得水”,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腦出血的病人,在治療過程中,突然出現噴射性嘔吐,我一時束手無措,喊來了帶教老師,只見她有條不紊的把病人頭偏向一側,立即清理呼吸道,及時通知了醫生。下班之后,翻開課本,上面寫著:防止誤吸導致窒息,及時清理呼吸道,這十五個字,字字珠璣。再一次印證了“陸老先生”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諦。
icu是一個醫院搶救,護理水平的象征,它要求每一位護理人員具備敏銳的觀察力,高度負責的態度,過硬的技術。在這里,我建立起自己的工作態度,也學到了原來在學校,實習醫院沒有的一些新技術,新儀器的使用。我感謝icu的老師們,是她們給了我最耐心的帶教,最寬容的體諒,最嚴格的要求,是她們扶持我一路走來,幫助我完成了從一名醫學生到臨床醫務工作者的角色轉變。
六個月之后我轉科來到了小兒科。小兒科是個忙碌的。科室。當時患兒達到60之多。面對一個個可愛而又被病痛折磨的面孔,我每次在操作時都告訴自己,輕點輕點再輕點,好讓他們幼小的心靈少一些疼痛的記憶。幾個月之后,失去了當初的新鮮感,整天與藥品打交道,有了一些倦怠。直到有一天,一名實習同學問我藥品的'藥理作用,才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是一名老師了,整理了一下小兒科的常用藥品的藥理作用,發現當時上課時很多東西沒有理解透徹。小兒科的護士長也經常把我拉到一邊,指出我工作中的不足,將人生的經驗與我共享,幫助我走出情緒的低落期,重新拾回信心。
這就是我——一個工作一年多的年輕護士的心路歷程。我不敢說我們護士是天使,因為我們既沒有天使那么純潔無瑕,也沒有天使那么頑強的生命力,我們不曾守護上帝,只是拼命的維護一個個脆弱的生命。我們不是天使,但在平凡中體現偉大,我們不是天使,只愿在付出中收獲喜悅。
我要感謝在我職業生涯開始的時候,護理前輩們給我播下的種子,讓我的工作提早開花,帶著這份感恩的心,我要在病人生命的春天遭受料峭春寒時,播下種子,讓他們如花的生命再次綻放,因為我相信:有了春天就會有花開。
謝謝大家!
護士節愛的奉獻演講稿 篇3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姐妹們:
上午好!
您見過連綿起伏深遠的山嗎?您看過洶涌澎湃寬廣的海嗎?今日,我演講的題目就是:護士的心——就是那深遠的山,寬廣的海!
自從南丁格爾那盞小馬燈照亮無數傷殘戰士生命的那一克起,便有無數巾幗志士受到那生命光輝的感召,紛紛放棄優越的生活來到各個需要幫助的人們身邊,承擔起守護健康守護生命的神圣使命。她們用勤勞的雙手和博大的愛心,將人類的至真、至善、至美發揮到了極至,一如春風吹遍世界的每個角落。
我們的職業是被人尊稱的“白衣天使”,或許只有同行們才清楚這天使背后的苦和累。工作對我們的要求是苛刻的。白大褂一穿,什么情緒和煩惱都得拋得遠遠的。在醫院消毒水的氣味中,我們走過了清純的少女時代;從血淋淋的傷口邊我們走過了炙熱的青春年華;在白色的氛圍中送走了無數個寧靜的夜晚;在愛人的'期待和孩子的埋怨中把自己奉獻給了一個個傷痛病人。眾所周知我們的工作辛苦,沒有固頂的節假日;沒有固頂休息時間。工作瑣碎,責任重大。有的護士還需要跟麻風患者、精神病患者、傳染病患者打交道。我們默默無聞的付出了很多。然而我們卻經常遇到委屈和誤解。但我們無怨無悔。因為我們深知服務對象是一個個需要人幫助和同情、在病痛中苦苦掙扎的病人。
“醫生的嘴護士的腿”,不說別的,就是一個晚上,上急診班的夜班護士全部走下來的就有四五十里路。腿都跑腫了。或許您不相信,但是請您看看護士姐妹們小腿上那盤的靜脈曲張,您就明白了。在急診科曾有一件這樣真實的事情:下午快下班了,幾聲長笛送來了十幾名乘坐小公共汽車出車禍的外傷病人。白班的護士都主動地留了下來,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搶救。直到晚上十點才回家。當餓著肚子拖著疲憊身體的小王問:“護士長,我們忙乎了一大頓卻遭來一頓臭罵,那個醉漢還差點打著您!”護士長卻大度地說:“那對小夫妻新婚燕兒,丈夫看到心愛的妻子傷得那么重,心里太焦急,加上又喝了酒。我們就不要和他計較了。”象五一這樣的長假,各位都留戀在如畫的山水和濃濃的親情中時,我們的急診科卻經常發生著這樣的事情。
記得有一件事情我終生都難忘。當時,我為一名氣管切開的患者做處置時。他氣管套管里不時噴出的血濺了我一身一臉,空氣中彌漫著臭味和血腥味。我真有點支撐不住的感覺,可是我忽然間看到,不能開口說話的病人做了一個動作,一個我終生都難忘的動作——病人費力地合攏手指做成作揖狀,眼睛緊盯著我,滿是無聲的感激。那一刻,我被病人感動了,被我的工作感動了,感到這點委屈真的不算什么!
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護理工作在整個醫療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曾經有一個小腦萎縮的病人,病人原來是一位英語老師,但他連續說三個字都不行。這樣的病人單純依靠醫療手段是不行的。我們就著重從心理因素是與他溝通,病人果然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出院后為感謝我寄來了書法作品。我裱好后,拍成照片給他寄回去。讓他真心感到護士對他康復的良好祝愿。一直到現在,病人都跟我保持聯系,逢年過節都不忘給我寄一張賀卡。
您知道在英鎊的背面印有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南丁格爾的肖像嗎?“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南丁格爾是英雄,是我們護士的驕傲。每一位真正的護士都是天使。我們的職業是這個社會不可缺少的職業,但又不是一種簡單的職業。在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誰都無法拒絕天使,從您出生到您的生命完結,幾乎每個人的生命都和護士有關。當生命悄悄來到為白衣天使,不僅僅因為她們身著美麗的白衣,還因為她們憑著“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堅韌信念,像春風,拂去人們的疾苦;用熱血,溫暖寒冷的心腹;用愛的絲線,縫合病人身心的創傷……我們目睹過無數悲歡離合的場景,感受過患者信任的目光,也遭遇過“秀才遇見兵,有理講不清”的尷尬場面……但是我們無怨無悔!一名真正的好護士不僅是技術上的頂尖人才,而且是最有愛心、最有耐心的。這愛心和耐心是上帝賜給天使的翅膀,是天使帶給病人的禮物。
奉上愛心一片,獻出真情滿懷,患者痊愈后的笑臉和真誠的感謝,是對我們最好的褒獎。青春在病床邊悄悄逝去,理想在現實中熠熠閃光。把微笑寫在臉上把辛酸埋在心底把燕尾頂在發梢把圣潔掛在胸襟。我們戴的燕尾帽啊,雖然沒有皇冠的高貴典雅,也沒有博士帽的瀟灑榮光,卻閃耀她圣潔的風采。有人說我們是沒有翅膀的天使,因為我們用愛心和微笑去撫平病人所受的痛苦,有人說我們雖然沒有美麗的容顏,但是我們有一顆溫柔善良的心,我們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是天使,因為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工作。我們是平凡普通的一名護士,我們將會用我們的愛心,真心,同情心,細心,關心,耐心來對待每一位病人,讓他們感到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溫暖。
在我們科室經常都會遇到術后病人,因絕對臥床、進食不多和運動減少,幾天也未解大便,口服通便藥及開塞露塞肛處理也仍然無效,只有為病人灌腸了,甚至有時連灌腸也沒效,這時也會馬上戴上手套,用手一點一點,為病人摳出干結的大便,減輕病人的痛苦。面對病人及家屬的感謝,我們卻說沒什么,這是我們應該做的。這雙手是辛苦的、忙碌的,甚至有時還會留下傷痕,但這雙手卻體現著人間最美好的真情。
面對渴求的目光,我們義無反顧;面對一慣的平凡,我們從容不迫;面對神圣的職責,我們兢兢業業;面對時代的召喚,我們一往無前。我們的雙臂撐起的是希望的藍天,我們的雙手,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陽。
若有人問我:“世界上誰最美”?我會自信地回答:“是我們護士”。護理工作沒有轟轟烈烈的輝煌,卻寫滿了簡單而又平凡的愛,打針、發藥、鋪床、輸液,我們在苦中呵護著生命;交班、接班、白天、黑夜,我們在累中把握著生命的輪回。在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了“三分治療,七分護理”,這很鮮明的指出了護理工作的重要性。護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直接關系到病人的健康。
南丁格爾說過,“護理工作是一門藝術,護士要有一顆同情的心和一雙愿意工作的手”。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塑造新形象的護士,讓病人得到更全面、更整體、更系統化的服務。以病人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是我們的宗旨。
我們是生命的捍衛者,我們是健康的守護神。我們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和愛心幫助他們減輕痛苦,為他們支撐起無力的生命。
護士節愛的奉獻演講稿 篇4
敬重的領導、敬愛的同事們:
大家好!
我叫,是急診科一名一般的護士。
有人說,這里的工作最臟最累,吃飯沒定點,困了不能睡,沒有節假日,只要有人求救,哪里須要哪里去,是啊,這就是我們急診。
生命第一,患者至上。
急診科工作須要人員時刻待命,只要接到120指令,必需快速出車。急診科危重病人集中,“時間就是生命”在這里最能體現,急救人員的反應速度、技術水平可瞬間確定病人生死,有天下午,120指派接回一位酒精中毒的病人,回到醫院門口病人突然面色口唇青紫,自主呼吸消逝,我顧不得戴口罩、戴手套,快速打開病人氣道,拍打病人背部,用手指摳出病人口腔內嘔吐物,病人仍無反應,一邊通知醫生,一邊告知家屬:病人呼吸停止,可能隨時死亡,快速置入口咽通氣管,病人的氣道內有氣體溢出,馬上吸出氣管內嘔吐物、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搶救藥物。大家全力協作,病人得救了送往病區……一系列搶救措施快速而精確。當看到一絲生命的曙光,雖然滿手污物,但心里充溢無比的`激烈和驕傲!選擇這個職業,就是選擇了奉獻。
在護理工作中,我們急救援士總是嚴格要求自己,力爭精益求精,最大限度地削減病人的苦痛。急診科搶救急性中毒病人,洗胃是習以為常。從院前急救、中途轉運,到急診室的搶救,每個急救環節,都是爭分奪秒,與死神賽跑!出車人員把中毒者快速轉運到急診室,二線人員早已打算好洗胃液,還沒來得及喘口氣,那個喝農藥的患者就被接到了急救室。吸氧,插胃管,洗胃,用藥,刺鼻的農藥味,讓人胃里波濤洶涌,強忍著嘔吐的欲望,驚慌有序的協作著醫生的搶救工作。半個小時后,洗胃液最終無色無味了,患者的生命體征也穩定了下來;當把病人安置到病房以后,勞碌了半天的急救隊員這才感覺到全身酸乏無力,雙腿像灌了鉛一般沉重。
把苦、累、怨留給自己,將樂、安、康送給病人。 記得有天夜里1點多鐘,中心指派救治一位急性心梗的病人。那位病人的家在x樓,體重有多斤,只有他多歲的家屬在身邊。患者病情緊急,家屬很焦急。醫生、司機和我確定費盡全力也要把患者從樓下抬來,當時的我每邁出一步都是那么的艱難,最終將患者平安抬到救援車上,我們累得滿身是汗,直喘粗氣,接著快速救治,快速,平安,有效地把患者送往病房,急救隊員的爭分奪秒沒有讓病人失去最佳的救治時間,當患者治愈出院和我們告辭時,我們的內心感到無比的驕傲和快樂。
其實,在我們急診科,像這樣的急救事例還有許多,豐碑無語,行勝于言。作為其中一員,我為自己感到傲慢,更為我們急診科感到驕傲!
感謝大家!
護士節愛的奉獻演講稿 篇5
尊敬的領導和同事:
大家好!
真正好的護士,不僅是頂尖的技術人才,更是最有愛心和耐心的。這份愛和耐心,是上帝給天使的翅膀,是天使帶給病人的禮物。
我在重癥監護室工作,重癥監護室的故事往往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重癥監護室實行24小時無人陪伴制度,重癥監護室每個病人的所有治療、護理、喂養和水護理都由護士完成。
在重癥監護室工作的護士有這樣一個愿望:讓我護理的病人保持干凈和清爽。每天早上,晨間護理的第一件事就是給病人洗溫水澡。說出來,你不信。我們遇到幾個好幾年不洗澡的老人。當他們掀開被子時,全身都是汗味。當他們用毛巾擦干凈時,皮屑就直接掉了。我們給一個老人洗四盆水的時候,他反復說:謝謝,謝謝,好舒服。
大部分危重病人不會說話,及時發現問題要靠護士的眼光和經驗。
咳,再咳,用點力氣。我們經常鼓勵呼吸道開放的清醒患者在吸痰時增加咳嗽次數。氣道濕化后,患者咳嗽,痰立即從人工氣道噴出。它會在來不及之前噴在護士的衣服和身上。剛才很好。來,再咳一聲。雖然大家都知道衣服臟了,要馬上換衣服,但是我們的護士不皺眉頭,繼續鼓勵病人。如果病人病情好轉,咳嗽次數增多,吸痰有效,護士們會很開心,也只有這樣的天使,他們的愛才那么純潔。
在icu病房外的家屬眼里,我們不過是行走奔跑的忙碌身影。在病房里,我們是病人身邊唯一的支持者。
去年夏天,我們治療了一名車禍中的中年男性患者,他患有多發性肋骨骨折和雙股骨骨折,根本無法移動。他病情穩定后,需要科里的四個護士一起把他扶起來,體重150多公斤,必須用力均勻。天不亮!起初,他拒絕生或死,但經過我們耐心的解釋和勸說,他勉強同意了。放在便盆里解完大便后,我們先用紙擦了一下肛周區域,再用溫水毛巾洗。當我們做完這一切,為他蓋上被子的時候,發現他的眼睛紅紅的,眼淚已經悄然落下。你真是太好了。對我來說太好了。沒事沒事只要你好起來。
如果你想問重癥監護室的.護士們什么時候最開心,我來告訴你,病人一天比一天穩定,一天比一天恢復,我們的心里最舒服。
在生命的單向列車上,護士的優質服務將延長生命旅程的終點。
相信在座很多人都很熟悉95歲的紅軍爺爺鄭毅。他是我們醫院的家屬,也是市里為數不多的退休干部。去年冬天,他因結腸癌結腸造口后被轉移到重癥監護室。在重癥監護室的頭幾天,生命體征不穩定,心率快,血壓忽高忽低,病情極其危急。科里的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根緊繃的弦,他不敢有一絲懈怠。經過幾天的努力,病情逐漸好轉。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只要老人精神好一點,他就會給我們講講他的日子,講講我們那幾天的生活。我們認真聽著,他真的說了很多。他視我們為知己,我們愿意做他被遺忘的朋友。
他在重癥監護室度過了95歲生日。那天生日,科里的醫生和護士來到他身邊,對著他的耳朵說:“生日快樂,祝你早日康復!”!聽完簡單的話語,他的臉上露出了孩童般羞澀天真的笑容。
雖然最后他還是離開了,但我們知道,他生命的最后18天,我們和他一起度過,我們努力把他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護士節愛的奉獻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春來夏往,斗轉星移,今日,我們在那里慶祝第xx個國際護士節的到來,同時也表彰在醫院護理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工作者。在此,我代表院領導向全院的護士姐妹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對受表彰的先進護理工作者表示熱烈的祝賀!同時也借此機會代表院領導向辛勤工作在臨床一線無私奉獻的護士姐妹們說聲:“你們辛苦了”,并由衷地感激你們的家人對我們護理工作的大力支持與理解!
幾十年來,我院的護理事業在護理工作者的努力下得到了持續穩步的發展,xx年我院進行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品管圈”活動已經初見成效,在醫患雙方及社會都博得了必須的好評。這個活動的'開展,為優質護理服務在全院的進一步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是我們創先爭優活動的具體體現,又是“三好一滿意”活動的資料之一。期望經過此項活動能夠樹立服務意識、改善服務環境、提升服務質量,用實際行動來詮釋我們護士姐妹們的職業風貌。
同志們,護士被人們譽之為“白衣天使”,然而,這個“天使”的工作,既艱苦又光榮。長期以來,全體護士在護理工作第一線上任勞任怨、勤奮工作,“以病人為中心”,視病人為親人,實踐著“南丁格格爾”諾言。把自我的青春、夢想、智慧和心血,奉獻給了醫院的護理事業,把無私的愛,奉獻給了救死扶傷的神圣使命,為促進護理事業的發展,保障人民身體健康,你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忠于職守、無怨無悔。特別是在近期開展的“開封市優質護理服務技能競賽”及我院開展的“青年護士講課比賽”活動中,涌現出了一大批護理技術精湛、服務態度和藹的好護士,評選出了我院“最美護士”。請大家相信,你們的奉獻,社會不會忘記你們,患者不會忘記你們,員工不會忘記你們,在醫院的發展史上,我院護理工作的成就始終是最燦爛的一頁!
鮮花雖美,但要綠葉襯托,醫療質量再優,還需護理保障。護士工作看似簡單,打針、送藥、測體溫、心理護理等等,但護理工作的質量,事關病人生命與康復,事關醫院形象,由不得半點馬虎。我們也看到,應對性情煩躁的病人,護士不僅僅不能煩躁,相反,更應當給病人更多的耐心、熱情和愛心。這就是“三分治療,七分護理”重要性的體現。然而這種體現,卻又難以為所有的人所重視、所理解。當一名病人康復出院,首先感激的是醫生,而沒有更多想到護士所做的很多護理工作等。
我們明白,為了病人的救治,不能按時吃飯、缺乏時間料理家務、沒有時間陪孩子玩、沒辦法為年邁的父母盡一份孝心已經是護士們司空見慣的事情。此外,護士們還需擠出時間,為護理技能的提升,學歷層次的提高,參加業務知識的培訓。這就是“天使”的代價,這就是“天使”的奉獻。
同志們,回顧我院建設與發展的成就,令人鼓舞、催人奮進;應對衛生事業發展的要求,任重道遠,我期望我院的“白衣天使”們,耐得住寂寞、抗得住壓力、守得住操守,繼續發揚南丁格爾無私奉獻精神,認真學習新業務、新知識,不斷更新知識、更新觀念,提高自我的技術水平的同時,立足醫院實際,采取有效措施,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努力提高我院的護理水平,再創新佳績,再現新風采!
最終,祝護士同志們節日歡樂、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幸福!
護士節愛的奉獻演講稿 篇7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姐妹們:
大家好!
您見過連綿起伏深遠的山嗎?您看過洶涌澎湃寬廣的岸嗎?今天,我演講的試題就是:護士的心——就是那深遠的山,寬廣的海!
自從南丁格爾殘障那盞小馬燈照亮無數傷殘戰士生命的那一克起,便有億萬巾幗志士受到那生命光輝的感召,紛紛放棄優越的生活來到各個需要幫助的人們身邊,承擔起守護健康守護生命的永恒使命。她們用勤勞的雙手和博大的愛心,將人類的至真、至善、至美發揮到了極至,一如春風吹遍世界的每個角落。
我們的職業是被人則尊稱的“白衣天使”,也許只有同行們才清楚這天使背后的苦和累。工作對我們的強烈要求苛刻是苛刻的。白大褂一穿,什么情緒和煩惱都得拋得遠遠的。在醫院消毒水的氣味中,我們走過了清純的少女時代;從血淋淋的邊我們走過了炙熱的青春年華;在白色的氛圍中送走了無數個寧靜的夜晚;在愛人埋怨期待和孩子的的中把自己奉獻給了一個個傷痛病人。眾所周知我們的其他工作辛苦,沒有固頂的節假日;沒有固頂休息時間。工作瑣碎,責任重大。有的護士又護士需要跟麻風患者、精神病患者、傳染病成年人打交道。我們默默無聞的付出了很多。反而然而我們卻經常遇到委屈和誤解。但我們無怨無悔。因為我們深知服務對象是一個個需要人幫助和同情、在病痛中苦苦掙扎的病人。
“醫生的嘴護士的腿”,不說別的,就是一個晚上,上時班的`夜班護士全部走下來的就有四五十里路。腿都跑腫了。也許您不相信,但是請您看看護士姐妹們小腿上那盤曲的靜脈曲張,您就明白了。事在急診科曾有一件這樣真實的事情:下午快下班了,幾聲長笛送來兩聲了十幾名乘坐小公共汽車出車禍的外傷病人。白班果斷的護士全都主動地留了下來,有條不紊地需要進行著搶救。直到晚上十點才回家。當餓著肚子拖著疲憊身體的王女士小王問:“護士長,我們忙乎了一大頓卻遭來一頓痛打臭罵,那個醉漢還一不小心打著您!”護士長卻大度地說:“那對小夫妻未婚夫燕兒,丈夫看到心愛的妻子傷得那么重,心里太焦急,加上又喝了酒。我們就不該和他計較了。”象五一這樣的長假,大家都留戀在如畫的山水傷感和濃濃的親情中時,我們的急診科卻經常著這樣的事情。
記得有一件好事我終生都難忘。當時,我為一名氣管切開的患者做處置時。他氣管套管里不時噴出的濺了我一身一臉,空氣中彌漫著臭味和血腥味。我真有點支撐無法忍受的感覺,可是我忽然間看到,不能開口說話的醫生做了一個動作,一個我終生都難忘的動作——作成病人費力地合攏手指制做作揖狀,眼睛緊盯著我,滿是無聲的感激。那一刻,我被病人感動了,被我的工作感動了,嗎感到這點委屈真的不算什么!
俗話說“三分麻醉七分護理”,護理工作在整個醫療過程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曾經有一個小腦萎縮的病人,病人原來是一位英語老師,但他連續說三個字都不行。這樣病人單純依靠醫療手段是不行的。我們就著重從環境因素是溝通與他溝通,病人果然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書畫作品出院后為感謝我寄來了書法作品。我裱好后,拍成照片給他白眉林回去。讓他真心感到護士對他康復的良好祝愿。一直到現在,病人都跟我保持聯系,逢年過節都不忘給我寄一張賀卡。
您知道在英鎊的背面印有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南丁格爾的肖像嗎?“燃燒自己照亮你們”,南丁格爾是英雄,是我們藥劑師的驕傲。每一位真正的護士都是野獸。我們的是這個社會不可缺少的技術型,但又不是一種簡便的職業。在我們人則每個人的一生中誰都無法拒絕天使,從您出生到您的生命完結,幾乎每個人的生命都和唯獨護士有關。當靈魂生命悄悄來到每個人的身邊,與病魔抗爭和搏斗是,與生命圣索弗的是護士。我們是低階的女性,在家里是女兒、妻子、母親,我們又絕非普通的女性,是這個城市時刻與生命同行的人。我們是護士,從開始喊助產士小姐到阿姨到已太太是祖母級別的主任護師,我們坦然接受的稱呼是“護士!”。
踏著春天的腳步,“5月12日”護士節又來了。我的憂傷格外激動,我將繼續與病人的生命同行,讓病人因悲傷我的處置而減緩痛苦,因我的健康指導而有所收獲,因我的安慰而樹立市場信心。我辨認出了自己的價值,我體會到了平凡中的杰出,選擇了護士這帶隊,我無怨無悔!
各位親愛的朋友,請看一看那連綿起伏深遠的山腳下,看一看那洶涌澎湃寬廣的堤岸,那就是我,是我們,是護士,是白衣天使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