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醫生發言稿(精選3篇)
優秀醫生發言稿 篇1
“你說你一個女孩家家的,當什么醫生啊,醫生有什么好的,成天不著家,還不如當個老師來的好呢。”媽媽再一次對我說起了這件事。
對于媽媽的這種“諄諄教誨”,我早已習以為常,可這次我竟然開始反駁了。“媽,你這是干什么呀,我只是想當個醫生而已,干嘛這樣阻止我呀!”“你不就是放不下你奶奶的事嘛,那已經過去了,能不能別這么折磨自己,那不是你的錯。”
頓時,屋里一片寂靜。
那年的夏天似乎特別熱,火辣辣的太陽將大地烤的炙熱,路邊的小草小花也被烤焦了,即使是大樹,也沒有敵過這強烈的太陽光,精氣神明顯沒有以前好了。每個人那火辣辣的臉上都寫著三個字:別惹我。我在這人群中卻顯得與眾不同,看上去更像是在冬天呢。我不顧炎熱的天氣,頻繁的穿梭在家和醫院之間-----奶奶病了。
坐在病床前,我默默地削著蘋果。房間里靜得可怕,除了那微弱的呼氣聲,就在也聽不見其他的聲音了。
:“你看看你,愁眉苦臉的,搞得我都想捏捏你的臉,看看你到底是不是我那個‘調皮鬼孫女’啊。”奶奶強忍著病痛,打破了這死一般的寂靜。
不知道為什么,聽到奶奶這么說,我的眼淚突然開始不聽話的流了出來,我趕緊放下手中削了一半的蘋果,跑出了病房。
坐在過道的排椅上,我感到自己的心好痛,好痛,眼淚更是不爭氣地順著臉頰滑落下來。奶奶是我整個童年的見證者,她承載了我童年的所有愉快的、不愉快的記憶:第一次洗菜、第一次騎自行車、第一次摔倒······不知不覺間,我和奶奶已經有了如此多美好的回憶。可現在奶奶病了,病得很重,也許不久就將離開人世。我卻要她來安慰我,心里突然有說不出的滋味。
擦干眼淚,掛上僵硬的微笑再次走進病房:“奶奶,剛才出去是······奶奶,奶奶,你怎么了!”奶奶的全身開始抽搐,一會兒就不動了。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搶救,奶奶最終離開了我。看見手術燈熄滅的那一刻,我的心狠狠的揪了一下,奶奶到底怎么樣了。“嘩~~”手術室門被打開了,一個蒙著白布的人被推了出來,我一下子癱在了地上:奶奶就這么走了!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能相信“奶奶走了”這個事實,同時我也責怪自己,都是自己當初太不懂事,讓奶奶那么操心。奶奶臨走時曾經說過:“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看見我的寶貝孫女穿上美麗的白大褂。”奶奶對我的期望就是希望我當一名醫生!
奶奶走了,但她的那句話卻永遠記在了我的心上:當一名醫生。
或許是為了那句話,或許不是,我更加努力學習,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絕不退縮。
每當看到媽媽心疼我的樣子,我便會微笑著對他說:“媽,沒事,這是我自愿的,我應當為了我的夢想付出努力,不然夢想怎么才能實現呢?”
時間久了,媽媽也轉變了她對這件事的看法,開始支持我的做法。
我也更加堅定了我對夢想的支持!
優秀醫生發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們:
有幸能夠站在今天這個演講臺上,我內心的激動無以言表,因為作為一名普通的醫生,我有太多的感觸想要與大家享。
人生就像一個大舞臺,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工作中我們是醫務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愛崗敬業是醫生的的職業道德。
社區衛生服務站以全科醫師為骨干,健康為中心、社區為范圍、家庭為單位、需求為導向,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為重點,融預防、保健、醫療、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和常見病、多發病、診斷明確的慢性病的治療和康復服務為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在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接觸的大多是慢性病患者、0-6歲的幼兒、孕婦、殘疾人和老年人。所以,除了醫療技術要過硬之外,我們還要付出更多的愛心、耐心和細心。
優秀醫生發言稿 篇3
醫療衛生事業是一項技術性非常強的工作,每個醫務人員不僅需要掌握豐富的醫學知識和技能,還需要有崇高的職業道德和人格。古人曰:“無德不成醫”。不論是我國古代醫學家的“大醫精誠篇”,還是西方的“希伯克拉底宣言”,都強調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務人員,首先要培養自己完美的人格。
病人來我們醫院就診,就是對我們醫院極大地信任,一個病人愿意在全身麻醉失去知覺的狀態下,讓醫生在他身上動刀,這是對醫生寄予了多么大的信任呀!目前醫院提倡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就是要讓醫生和患者之間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以真心換真心。我相信只要我們醫務人員真正的為患者著想,以患者為中心,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即使出現的手術并發癥,患者及家屬是會理解并配合我們的工作的。記得有一位福建泉州來的病人,在當地醫院診斷為腦膠質母細胞瘤,醫生告訴預后很差,專程來我科就診,科室討論后認為腦膜瘤可能性大,我們盡快完成各項術前檢查及準備工作,手術很順利,全切腫瘤,但術后當天晚上患者出現一側肢體活動乏力、失語,上級醫師指示立即復查頭顱ct,結果手術區域的后方出現硬腦膜外血腫,向患者家屬交待再次手術的必要性后,雖然這個血腫屬于手術并發癥,但患者家屬對我們積極負責的態度和辛苦勞動表示感動,理解目前出現的并發癥,并簽字同意手術,手術很成功,患者來醫院時不能走路,用救護車送來,出院時已經可以走路,生活自理,患者家屬出院時給我們寫了一封感謝信,這封信是對我們辛勤工作的肯定。事過3年多了,每逢節假日,患者家屬都會通過e-mail給我們發賀卡。什么是一個醫生真正的幸福?一個醫生的真正幸福,是用他自己的辛勞才智換來病人的康復和肯定。
我們年輕醫生正處于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積累階段。神經外科的病人病情都比較重,病情變化非常塊,害怕由于自己的技術不過硬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因此我給自己定下規矩,每天起床后都要想一想自己這幾個病人今天都可能出現哪些病情變化?哪些病人需要繼續完善哪些檢查?哪些病人需要換藥、拆線、腰穿?每天保證查房4-5次,上下午上下班前各1次,遇到術后病人晚上必須查房,以便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跟患者交流,并及時向上級醫師匯報,隨時解決患者目前存在的問題,多次第一時間發現險情,避免了病情進一步惡化,使患者順利康復,贏得了患者的好評。有一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病情十分危重,科主任和上級醫生都能以身作則,放棄春節休息時間,及時給病人進行介入栓塞手術,動脈瘤術后仍需要積極處理出血后造成的各種并發癥,假日期間我幾乎天天都留在科里,認真觀察病情,每天腰穿2次,隨時調整液體量和補鈉量,患者病情逐漸好轉。有一老年腦轉移瘤患者,80多歲,存在心、肺、腎等多種疾患,患者病情重,同時腦轉移瘤治療效果通常都不滿意,家屬又非常著急,對醫療護理工作要求很高。我能服從上級安排,知難而上,不推委病人,認真仔細、有條不紊的逐個處理患者的每一個問題,及時請相關科室會診,耐心向患者家屬解釋病情,使病人在住院期間順順利利完成手術,術后平穩度過圍手術期,患者家屬出院時多次表示還是廣州軍區總醫院的技術和服務態度好。回想這些,我沒有做出特別重大的貢獻,我只是付出多一些時間,耐心一些,認真一些,我僅僅是做了一個合格醫生應該做的,雖然這樣做會很累,但自從我選擇了學醫,我就選擇“白衣天使-老百姓健康的保護神”這一崇高的職業,我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