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貧困發言稿(精選5篇)
幫助貧困發言稿 篇1
敬愛的同學:
大家好!
我叫,是一個稍內向的孩子,而我今天講的主題是“學習、幫助貧困兒童”。
在生活中,我們城市的孩子不知道珍惜和節約,有事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一些幼稚的玩具,玩過之后就扔了;而且,還在不干凈的大街上隨便買東西吃,甚至一些家長一點不反對,并且,有的學生買一大堆筆和橡皮,上課不聽講,還帶一大堆漫畫書……
而在貧困山區中,能吃上一頓飽飯,喝點白開水,用一支筆,一塊橡皮,一個笨,都算不錯了。山區的小學生上得起學的,成績、素質都十分優秀;上不起學的,都在家里自己學習,渴望著讀書。我們之所以能在這種環境下讀書,都是由農村人民一步一步的創造的。我們這種繁華的生活,是一個多余的世界,勞動人民的世界才是最真實的。
在原來,農村人民過生日,吃兩個煮雞蛋都是很好的了,而現在的小孩過個生日都要上大飯店,一吃都是幾百元,那都是父母的血汗錢,但該奢侈時,也可以,但也要節約。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節約用水,節約錢,只要不需要的就不用亂買,學習貧困兒童,養成良好習慣。并且,我們也要幫助貧困兒童,我們可以組織“手拉手”給他們寫信;或者去那里看看,給他們一些生活上的需求;也可以找幾個好伙伴一起湊出一些零花錢,給他們捐款。
總而言之,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學習貧困兒童,也要給予他們幫助,并且,和他們共同創造一座有一藍天吧!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幫助貧困發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
我是一名來自農村的貧困學生,今天,能夠站在這里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代表受縣委、縣政府資助的貧困學生發言,我深感榮幸,心里更是無比激動,一時不知從何說起,只能深鞠一躬,真誠的說一聲“謝謝你們!”
作為出生在貧困家庭的孩子,我們的成長是歷盡艱辛的。沒有他人那樣的優越條件,只有通過“勤奮刻苦,頑強執著”去實現人生夢想的渴望;沒有他人豐富多彩的童年,只有理解父母,幫助父母維持拮據生活的辛酸。曾記得,父親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錢,到了年終,扛著用絲袋子打成的行李卷,拖著一身的疲憊,衣衫襤褸地歸來;母親身體不好,常年患病,還要撐著虛弱身子喂雞養豬,掙些零錢買藥治病、貼補家用,家庭生活極其艱難,我無人照顧,三天兩頭地輟學在家,幫助母親照顧家庭,侍弄農田。暑假前,我告訴老師不念書了,老師眼圈濕潤,嘴角顫抖著想說而沒有說出來什么……
在這即將輟學的關鍵時刻,就是開學的前一天,老師帶著縣委、縣政府資助我的好消息來到我家,通知我上學!我那顆渴求知識、追求夢想的心,又插上了翅膀飛上了清空如洗的藍天!我又回到了校園,和同學們一起坐在教室里讀書。縣委、縣政府慷慨解囊,愛心資助解除我學習生活的困頓;明確我前行的方向。
從這次愛心資助的活動中,我明白了是黨和政府再次給了我憧憬未來的機會和前進的動力。從這次愛心資助的活動中,我讀出了黨的溫暖:我并不貧窮,我有縣委、縣政府的關懷;我并不缺少幫助,我有老師和社會的關注;我并不苦澀,我有內涵更加豐富的人生閱歷;我并不迷茫,因為我懂得了人要有更多的擔當和社會責任。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此時此刻,千言萬語也難訴我們心中的感激之情,但我要把萬語千言匯成一句話:謝謝你們——所有關注貧困生的人們和縣委、縣政府,是你們用愛心小銀行架起彩虹橋,讓我們盡享童年求學的七彩陽光;是你們用關注教育的愛心構造了理想的方舟,載著我們暢游知識的海洋;是你們用滾燙的愛心,讓我們的理想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讓我們感受到了黨的溫暖和社會的和諧!
心中長滿感恩樹,生在農家福亦多。今天,站在感恩的殿堂,我再一次代表全縣15萬中小學學生表達我們的心聲:請相信,我們不會辜負縣委、縣政府和全縣人民的期望,我們更不會忘記今天刻在心里的這份感動!請相信,從現在開始,我們將以百倍的信心、千倍的努力、萬倍的感恩,回報家鄉,回報社會,回報祖國;請相信,明天的明天,感恩將被我們一代代延長加固,被我們這樣的孩子一代代傳唱,那時感恩的路上,有你,也一定更會有我們……
最后,讓我以最誠摯的感恩之心,再次深鞠一躬,真誠的說一聲“謝謝你們!”
幫助貧困發言稿 篇3
同志們、同學們:
非常高興參加縣婦聯、--鎮聯合組織的這次“關愛困難兒童,牽手結對幫扶”活動。首先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多年來關心支持我縣兒童事業,向資助困難兒童的各部門、各單位及自愿擔當“愛心家長”的各位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向受助孩子們表示親切的問候和祝賀!
我縣自--年實施“春蕾計劃”以來,弘揚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倡導助人為樂的時代風尚,喚起了全社會對貧困女童的廣泛關注和扶持。幾年來,全縣共接受“愛心獻春蕾”捐款60多萬元,使1500多名貧困女童擺脫困境,重返校園,完成學業,為幫助貧困女童健康成長、推動我縣義務教育事業發展、提高女性整體素質做出了積極貢獻,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對縣婦聯開展的救助困難兒童工作,縣委、縣政府是滿意的,群眾是歡迎的。
由于種.種原因,目前我縣還有一些貧困兒童在學習、生活上比較困難,尤其是孤兒、單親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往往過早地承擔起家庭的重擔,生存環境、成長環境急需改善,他們渴望親情、渴望溫暖,迫切需要我們伸出援助之手,為她們營造一個幸福的搖籃、溫馨的港灣。為此,縣婦聯在鞏固好“愛心獻春蕾”、“關愛女孩”等活動的基礎上,不斷豐富春蕾計劃的內涵,拓展春蕾計劃的領域,自--年起開展了“關愛困難兒童,牽手結對幫扶”活動,組織愛心人士與困難兒童結對幫扶,針對他們心里缺乏關愛、感情缺乏寄托、學習缺乏指教、生活缺乏支持、管理缺乏家教的現實問題,為困難兒童提供生活學習上的幫助、精神心理上的關懷,使她們得到父母般的親情撫慰,享受到家庭般的幸福和溫暖。今年又有一些愛心人士主動找到婦聯,要求結對幫扶困難兒童,這充分體現了我縣各界人士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這是關注弱勢群體,促進社會公平,改善社會關系,增強黨和政府凝聚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促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關愛困難兒童,牽手結對幫扶”活動在縣婦聯的倡導下,得到了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積極支持,推動了結對幫扶活動的順利開展。今天參加這次座談會的只是--鎮和部門愛心人士代表,以后各鄉鎮會陸續召開各鄉鎮的“關愛困難兒童,牽手結對幫扶”座談會。在活動中,我們的這些愛心人士慷慨解囊,為困難兒童捐贈助學款,提供物質幫助,主動關心貧困兒童的學習生活情況,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和孩子們建立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關系。這種愛心行動將轉化成強大的精神動力,使那些暫時處于困境中的孩子,樹立起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在這次活動中,--鎮、縣建設局、縣地稅局廣泛宣傳發動,認真組織,建設局的7位同志結對幫扶了9名貧困兒童;縣地稅局10個單位結對幫扶了10名孩子;縣供電公司、縣民政局及新東岳集團的杜紅敏、美麗坊女子會館的孟秋鳳等同志都結對幫扶了比較多的孩子。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尊重。在此,再次對你們的“愛心行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天這次座談會,為大家創造了歡聚一堂的機會,幫助孩子們實現了見到親人并當面表達謝意的愿望,使“愛心家長”更能深入了解所助兒童的學習、生活及成長情況。同時,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影響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愛心幫扶隊伍中來。
幫助貧困發言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在綠草如茵、繁花似錦的初夏時節,我們迎來了孩子們的盛大節日——六一國際兒童節,我非常榮幸地與同學們一起共度這美好的節日。值此機會,謹讓我代表高州中學初中校區向你們致以誠摯的節日問候,向辛勤耕耘、嘔心瀝血的園丁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想先與同學們猜一個謎語:相傳很久以前,在牛仔嶺腳下,曾經有一汪很大的深水潭。潭中有一蛟龍,它常常在潭中興風作浪,為禍人間。玉皇大帝獲知此事后,派一位神仙騰云駕霧前來收拾這孽障。經過幾天幾夜的惡戰,蛟龍終被收服。神仙離去之后,留下一朵云在水潭上方日夜監守,從此當地風調雨順,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地方叫什么名字嗎?對,就是我們云潭。我還知道,云潭是我市有名的革命老區,在這里成立了茂名縣第一個農村中國共產黨支部。除此,三官山上風景秀麗,云潭“三寶”——“爆皮王”番薯、小耳花豬、竹筍遠近馳名,而且云潭還先后榮膺“廣東省尊師重教先進鎮”、茂名市首個“教育強鎮”殊榮。
親愛的同學們,云潭鎮這里可謂風景秀麗、人杰地靈,讓人心生神往,你們多幸福啊!可老師發現有些同學扁了扁嘴,好像告訴老師,我才不幸福呢,爸爸媽媽外出打工都不在我的身邊。我成了留守孩子。
我覺得我們同學不要悲觀,不要失望,我們要勇敢去接受它并從中學會適應,學會改變,學著以自己的力量振奮自己的精神,增強自己的斗志,活出一個感恩、自豪、快樂的幸福人生,這是為什么呢?
一、作為留守孩子,我們更加應該感恩。
第一、出世為人,我們感恩家庭。“百善孝為先”。親愛的孩子!是父母十月懷胎生育了我們,是父母強忍別離的痛苦外出艱難謀生養育了我們。盡管他們沒有太高的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但就是因為有了他們在外面的千辛萬苦,才有了你現有的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你們的父母,是最勤勞的父母,是最堅韌的父母,是最值得敬重的父母,也是最具榜樣力量的父母。正因為此,一位孩子在對父母的信中這樣寫道:“無論你們是貧是富,我都永遠感激你們!我知道我手中的一書一本,身上的一絲一縷都浸潤著你們的血汗,我會以我更加的刻苦和勤奮來報答你們!”
第二、長大成人,我們感恩學校。“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學校是我們美麗的心靈花園。沒有了父母在身邊的照管,是學校教給我們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校讓我們增長了知識和才干;是老師給予了我們慈母般的呵護,是老師給予了我們嚴父般的教育。是他們犧牲了自己寶貴的時間,付出了比對別的孩子更多的心血來關心我們,培育我們。一縷縷關愛的眼神,一次次暖心的微笑,一句句關切的問詢,甚至一次次痛心疾首的、恨鐵不成鋼的責備,一次次在車站、街頭、網吧焦頭爛額地把我們尋找……存在于我們記憶里的點點滴滴,無一不寫滿老師對我們深深的愛!感恩學校,我們更應感恩老師!
二、作為留守孩子,我們更加應該自豪。
我們自豪,因為我們擁有同齡孩子最頑強的品格。“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沒有了母親的呵護,你過早地承擔了分別的痛苦,可能本來還須父母照顧的你,卻要照顧比自己更小的弟弟妹妹。但是,對父母少一份依賴,就多了一份在困境中的磨煉。正如一位孩子所說:“我覺得,這樣的生活遠沒有想象的那么糟,反而因為大人不在身邊,我們學會了小事自己做,大事嘗試做,這是自己鍛煉能力的一個好機會。如果父母沒有出去打工,就會特別地寵我,什么事情都不讓我做,導致我養成一種什么事情都要依賴別人的壞習慣。”
我們自豪,因為我們是祖國建設特殊的貢獻者。改革開放以來,祖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而你們的父母,便是光榮地走在城市、甚至是走在這個經濟時代最前沿、最功不可沒的建設者!同學們,是你們的父母成就了城市的繁榮,成就了經濟的發展;是你們犧牲了寶貴的父母親情,犧牲了本應當享有的關愛呵護,成就了我們祖國許多偉大的事業!所以你們應當自豪,因為你們就是新時代祖國建設特殊的貢獻者。
第三、作為留守孩子,快樂留守是我們的責任。
快樂,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力。“有所作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那么,不管再苦再難的境地,我們都要綻放出我們自信的微笑,活出我們自己的精彩。那么同學們:你是否可以從以下十個方面做出努力,來踐行你對自己、對父母、對學校、對社會曾經許下的快樂諾言?
(一)堅信自己。不管在生活中學習中碰到多難的事,勇敢地對著自己說一聲“我行!”有全世界的人相信你,都不如你自己相信自己;哪怕全世界不相信,你也要堅信你自己。
(二)尊敬師長。在每天學習和生活中,嘗試把一些不懂的問題,把一些生活中的困惑,主動向代管家長或學校老師請教;在每月的閑暇里,嘗試把一個月的收獲寫信與父母交流。堅持這個習慣,我相信你會擁有攻克一些難關的常備武器。那么,你將會每天都享有成功的喜悅,哪怕只是很小很小的喜悅!
(三)懂得寬容。“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寬容是友情天長地久的要訣,也是一個人最大的美德。
(四)學會贊美。對于你身邊接觸較多的同學,發現他的長處,并由衷地贊美他、學習他,這是你在一個集體里獲得最好人緣的技巧,也是進行自我糾錯和幫助他人修正缺點的有效途徑。誰都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肯定,你也一樣,是不是?
幫助貧困發言稿 篇5
“鳥有一個巢,人有一個家。”對每個人而言,家是感受親情的港灣,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又有許多孩子遠離了那溫馨的港灣,他們得不到與其他孩子同樣的愛與溫暖,他們是誰呢?他們就是備受社會關注的貧困兒童,因此,我們應該給予他們一些關懷。
于是,3月13日周五,我校與崇凝鎮中心小學結成了愛心同盟體,關愛18位貧困兒童,為他們送去溫暖與祝福。在去崇凝鎮的途中,雖然歷經坎坷,經過幾番波折,才到了學校。但是看到那些孩子,我的內心被震撼了。我們班幫扶的那個孩子叫康旭琛,上一年級,父母離異,爺爺也去世了,而他的爸爸又患精神病,現在在良田精神病院醫治,一家的重擔就落在了奶奶身上。為了供孩子上學,和生活的日常用度,只能給別人養豬,靠著那點微薄的收入支付這孩子父親的醫藥費。那孩子因為缺乏父愛母愛,就會很難與別人交流,不知如何交流,他們想要有人理解他們,他們不是想要大隊玩具,而是需要得到親人的愛。在康旭琛的心中,父母就像他的頂梁柱,就像房屋一樣,沒有主柱是沒辦法蓋房子的。父母是他們最親的人,是世界所有的其他東西無可替補的,他很需要,他是多么希望得到啊,可這一切都離他那么那么的遙遠……
聽康旭琛的奶奶說,旭琛在幾年前曾經雙手緊做一個許愿的姿勢,閉著眼睛,默默地許著愿。奶奶問旭琛在為誰許愿,許什么愿?讓人出乎意料的是,他回答道,說,他在給他爸爸媽媽許愿,希望爸爸的病快點好起來,媽媽可以回來見他一面。一個一年級的小弟弟可以說出這樣的話來,讓人感到吃驚、甚至是不可思議。作為小學生,我更知道父愛,母愛對我的影響,沒有他們,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我,他們是伴隨著我無微不至的關愛著我。而旭琛呢?小小年紀認為神是可靠的,每天握起手對著窗外祈禱,他們有時可能會夢到自己拽著父母的胳膊,讓他們留下來,可當夢驚醒時卻沒有人安慰,只能自己孤獨一人陪伴那微弱的星星。在生活中,他們總是表現得快樂,可誰又能理解他們的內心,誰又知道他們藏在角落里偷偷哭過呢?
通過那天的活動使我感受到,我們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生活在幸福里,長在紅旗下,正處于人生的黃金時代。在這美好的學習環境中,更應該去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熱愛學習,在科學的道路上不斷摸索、前進,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出一份力量!更要關愛他們,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