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工作推進會領導講話
精準扶貧工作推進會領導講話(二)
同志們:
10月12日,自治區黨委、政府召開全區精準扶貧攻堅動員大會,彭清華書記作了題為《攻堅五年,圓夢小康,舉全區之力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的動員講話,對全區精準扶貧攻堅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作出全面部署。緊接著又通過視頻加討論互動的方式,對搞好精準扶貧工作進行了為期3天的培訓?梢哉f,自治區黨委、政府對精準扶貧攻堅的重視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充分說明了這項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極其緊迫性。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動員大會,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關于扶貧開發的戰略思想,按照全區精準扶貧攻堅動員大會的部署,分析形勢,明確要求,動員全市上下統一思想,立即行動起來,采取超常措施,下過硬功夫,堅決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下面,我講5點意見。
一、切實增強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指出,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奔小康,是廣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啃下的“硬骨頭”。要求我們把扶貧攻堅抓緊抓準抓到位,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彭清華書記指出,扶貧攻堅不但是經濟問題、民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社會問題、生態問題,事關全區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民族團結進步、邊疆鞏固安寧。彭書記強調,要把扶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決戰決勝的精神狀態,全力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不辜負全區各族人民的熱切期盼,不辜負黨中央、國務院的殷切期望;要全面貫徹落實“四個切實”“四個一批”“六個精準”的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結合廣西實際,明確主攻方向,創新扶貧方式,突出工作重點,確保到20xx年,全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貧困村全部“摘帽”,538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市委、市政府一貫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尤其自“”以來,按照中央和自治區的部署,全面抓緊抓好扶貧開發各項工作,全市農村貧困人口由20xx年的11.4萬人減至20xx年的3.82萬人,貧困村群眾年人均收入年均增長26.1%,扶貧攻堅成效位居全區前列,近幾年成為我市扶貧開發力度最大、貧困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我市扶貧攻堅取得的階段性成效,得到了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全市貧困群眾的高度認可。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與中央和自治區對扶貧開發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相比,與貧困群眾早日脫貧致富、過上美好生活的愿望相比,與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相比,我們的扶貧攻堅還有不小的差距。北海雖然不是國家和自治區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地區,但按照國家新的扶貧標準(年人均純收入低于2736元),全市還有5.56萬貧困人口,約占全市農村人口的6%,其中69.5%分布在79個貧困村、30.5%分布在其他262個行政村。我市貧困村點多面廣,大多數位于邊遠地區,基礎設施薄弱,行路難、飲水難、看病難、增收難等問題突出,群眾因病、因災、因學等致貧和返貧現象時有發生,致貧原因復雜,脫貧難度不小,扶貧攻堅任務艱巨繁重,是北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扶貧攻堅責任重于泰山。在“十三五”期間,扶貧攻堅將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責任,也是對各級黨政主要領導的重要考核任務,必須全面完成。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充分認識到,扶貧攻堅不是一般的日常工作,而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不是一兩個部門的工作,而是所有部門的工作;不僅是分管領導的工作,更是所有領導的工作、特別是主要領導的工作;不僅是黨委、政府和部門的工作,還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共同的工作。我們要切實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自治區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同心同德、全力以赴、攻堅克難,堅決完成精準扶貧攻堅任務,為北海在廣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廣西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作出應有貢獻。
二、精心組織抓好精準識別工作
做好精準扶貧,必須首先抓好精準識別,這是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也是當前最關鍵最緊迫的任務。彭清華書記、陳武主席對此高度重視,分別到羅城縣和大化縣抓試點,親自進村入戶調查(看臥室、核家電、看豬圈、羊圈等),進行打分、修改方案和表格。我們必須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精心組織,集中力量,全力以赴打好精準扶貧攻堅的第一仗。
一是明確精準識別的目標任務。根據自治區要求和北海實際,我市精準識別工作必須在今年12月10日前完成,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現在還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派駐人員一定要入村“沉下去”,打好扶貧攻堅第一戰。廣西與其他省區的做法不一樣、要求不一樣、力度也不一樣,不是簡單的再核實、再完善,而是在原來的基礎上,自下而上再進行一次全面的再調查、再識別,任務更重、耗時更長、工作量更大。原先的貧困戶統計都是自上而下的,現在自治區要求改變統計方法,自下而上,對所有貧困戶進行全面調查統計,一定要把數據搞準。按照自治區的要求,我市此次識別工作要對79個貧困村所有農戶進行入戶調查、登記、打分,并對非貧困村的原建檔立卡和新申請農戶進行入戶調查、登記、打分,點多、面廣、工作量大,據初步預測,大約要涉及到30多萬農村人口。尤其是合浦縣任務最重,全市79個貧困村合浦就占了70個,其他三個區占9個。
二是組建精準識別工作隊。人員到位是做好精準識別的保障。本次識別工作以縣區為主體,市直單位雖然選派了貧困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但考慮到力量還不夠,各級各單位還要根據各自的定點幫扶單位,按照1:3至1:5的比例,增派人員投入定點村的精準識別工作,直至識別任務全部完成。各縣區要根據精準識別的工作量,做好人員測算,從縣區直部門和鄉鎮抽調專人參與識別工作,盡快把精準識別工作隊組建起來,確保每個貧困村都有4 名以上工作隊員參與識別工作。涉及單位要全力以赴支持派駐人員的工作,所抽調的人員要全脫產,直到識別工作任務全部完成才能回原單位上班。如果無法按進度完成精準識別工作,相關幫扶單位和鄉鎮還要進一步增派力量負責到底。這項工作,前兩天市委、市政府已經專門發出文件(北辦字〔20xx〕13號),請全市各級各部門抓好落實。
三是嚴格把握精準識別方法和程序。這幾天自治區已經對第一書記和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同志進行培訓,各縣區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培訓、擴大宣傳。要通過培訓,在講清精準識別的目的、意義、方法和要求的基礎上,嚴格按照“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的方法和“兩入戶、兩評議、兩審核、兩公示、一公告”的程序來開展識別工作。識別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少,不能合并步驟、簡化程序。嚴禁優親厚友、提供虛假信息,嚴禁拆戶、分戶和掛空戶,杜絕平均分配。識別過程要公開透明,接受各方面的監督,確保識別數據真實有效,確保符合標準的一戶不漏、不符合標準的一戶不進,為建立精準識別信息互通網絡平臺、開展實施精準扶貧等各項工作,提供可信的有力支撐。
四是落實人員經費等保障措施。這次識別工作的實施方案以及相關表格均由自治區統一印發,各縣區要參照自治區的實施方案,結合本縣區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工作方案,采取縣區領導分片包干、定點幫扶單位分村包干的方式,落實專門人員、落實專項工作經費,確保精準識別工作順利開展。市委組織部要統籌協調落實抽調人員;市扶貧辦要切實擔負起溝通、協調職能,指導督促各縣區搞好精準識別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全力配合,確保按期按質按量完成精準識別工作任務。
三、扎實推進精準扶貧攻堅的各項工作
為扎實推進新一輪扶貧攻堅工作,市委、市政府在今年6月印發了實施精準扶貧的《工作方案》(北辦發〔20xx〕34號),明確了精準扶貧的原則、目標,并將包括精準識別、結對幫扶、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貧增收、教育扶貧資助、健康扶貧和社會保障扶貧等“七個到村到戶”精準扶貧攻堅工作任務落實到各個責任單位。各級各部門要按照這次全區、全市會議的部署與要求,創新思路、統籌兼顧,分類分步、扎實推進,確保如期全面完成工作任務。要突出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牢牢抓住產業扶貧不放松。產業扶貧是貧困群眾增收的基礎和關鍵,是貧困群眾最迫切的期盼。要大力實施產業增收扶貧工程,整合各類涉農項目資金,綜合運用扶貧貼息、財政專項補助、農發項目資金等各種扶持政策,扶持有發展能力的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產業,增加收入;要創新扶持機制,通過土地流轉、龍頭企業帶動、組建專業合作社、產業扶持資金參股合作經營等方式,扶持引導貧困村、貧困戶與涉農企業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能人大戶等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形成財產性收入、務工性收入、種養經營性收入等穩定的增收機制。要依托我市生態資源優勢,加快發展旅游產業,促進休閑農業、旅游產品的開發,積極發展農家樂、農業觀光等旅游項目,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要結合“美麗廣西”鄉村建設,選擇生態環境優美、歷史文化厚重的村,推進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生態鄉村。
二是切實加快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優先安排和加快推進貧困村的公路、農田水利、飲水安全、危房改造、電網改造等基礎設施項目,為貧困地區發展創造有利條件。要把加快貧困地區交通路網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優先安排產業發展急需和人口較多的貧困村改造路網,加快構建貧困村外通內聯的交通運輸體系,打通鄉鎮與村、村與村之間的斷頭路、瓶頸路,提高村屯道路硬化率,從根本上解決群眾行路難、運輸難問題。加強水利建設,加大對貧困地區抗旱水源建設、中小河流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全面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三是全面實施教育精準扶貧。實施教育扶貧工程,進一步強化“雨露計劃”各項資助政策的落實,對貧困家庭的學生實施從幼兒教育到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學費免除和專項資助制度,堅持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生活補貼和貧困農戶技能培訓補貼制度。落實和完善教育資助制度,免除中等職業學校貧困家庭學生和涉農專業學費,對貧困家庭學生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給予生活費補貼和獎學金資助。對考取一本、二本高校和就讀于中高職院校的貧困家庭子女給予政策補助,做到“應補盡補”,杜絕貧困家庭因學致貧、因學返貧現象,切實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同時,進一步落實區域勞動力轉移就業規劃和轉移培訓資助政策,切實提高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促進充分就業。
四是全力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全面實施社會保障扶貧工程,縣區政府要“兜底線”,對于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農村特困戶,民政部門要納入低保范疇,實行應保盡保;對于因各種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現臨時性、突發性困難的低收入家庭,要給予臨時救助。同時,繼續實施孤兒和無生活來源的重度殘疾人生活費補助及“五保戶”集中供養等制度;幫助農村重度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并在養老保險費繳納上予以資助扶持。
四、充分發揮定點幫扶單位和基層組織、第一書記以及駐村工作隊的作用
根據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部署,今年9月市委、市政府專門發出通知,為全市79個貧困村均至少安排了一個定點扶貧結對幫扶單位和基層組織建設包村單位,并派駐了黨組織第一書記;此外,結合基層組織建設和“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活動,全市341個行政村都派駐了工作隊員。我們一定要充分發揮這些幫扶包村單位、工作隊員的作用。這幾天,幫扶單位領導、駐村第一書記、“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扶貧)工作隊長、分隊長和各有關單位抽調參加精準識別的人員都來參加培訓,就是要進一步明確精準扶貧攻堅的目標、任務、舉措,建設一支能打硬仗的扶貧攻堅突擊隊。下一步,市委組織部、市基層辦、市扶貧辦還要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幫助大家進一步提升履職能力。
各級承擔定點扶貧結對幫扶的單位,要發揮自身優勢,在編制規劃、項目安排、資金落實、技術指導等方面,重點向貧困村或貧困人口較為集中的地區傾斜,切實構建起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工作格局。
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的首要職責是抓好精準扶貧。一是抓好對貧困農戶的精準識別工作。這也是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目前最緊迫的任務。要嚴格按照精準識別指標體系和程序、方法,逐村逐戶調查、填表、登記、打分,精準掌握每家每戶的貧困現狀、致貧原因、幫扶需求,做到民主評議公開透明,公示監督準確到位,審核結果公平公正,確保識別結果群眾滿意。二是精心制定和實施精準扶貧攻堅規劃。要根據貧困村的資源配置情況、產業發展條件、貧困群眾的致貧原因、幫扶需求等,在充分體現民意的基礎上,按照“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的原則,使扶貧攻堅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一目了然。在此基礎上,嚴格按照規劃,逐項細化任務,因地制宜制定針對性強的差異化幫扶計劃,明確目標、任務,倒排工期逐項推進、逐項落實。三是統籌抓好農村基層其他工作。要緊緊圍繞精準扶貧這個中心任務,充分發揮溝通協調、上情下達和下情上達的橋梁作用,統籌抓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美麗廣西”鄉村建設、農村綜合改革、基層社會治理等工作,特別是要進一步加強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抓好黨建促扶貧。
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在農村干得好不好,事關黨和政府的形象,關系到黨的政策能否真正落地,黨的溫暖能否傳導給群眾。群眾都看在眼里,也能感受得到。駐村隊伍肩負重要責任,要真正做到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特別是要杜絕“兩頭夠不著”現象,駐村期間不能再承擔原單位任何工作,要集中精力,沉下心來,真正扎根農村、深入群眾,遵循群眾工作規律,嚴守群眾工作紀律,適應群眾工作新特點,虛心向群眾學習,做群眾的貼心人,在精準扶貧攻堅戰中歷練本領、增長才干、建功立業。要加強第一書記的日常管理工作,各級黨委特別是縣、區委書記,要履行好管理第一書記的直接責任,鄉鎮黨委書記要落實好管理第一書記的具體責任,嚴格落實管理責任制。駐村工作環境十分艱苦,各派出單位要大力支持第一書記工作,定期到駐點村調研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成為他們堅強有力的后盾。
除了第一書記,常年駐村的還有“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扶貧)工作隊,這是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的重要力量。工作隊要把扶貧攻堅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份內之責,加強自身建設與管理,嚴格落實駐村時間,全力參與推進扶貧攻堅工作。下一步,還要對所有駐村人員和工作隊進行資源整合,要發揮合力,不能單打獨斗。
五、強化對精準扶貧攻堅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
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各級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擔當精神至關重要。要精心組織,落實責任,形成合力,為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嚴格實行“一把手”負總責的工作責任制,構建市抓協調、縣為主體、鄉鎮落實、部門配合的工作機制。各級黨政主要領導是本轄區扶貧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必須深入一線、靠前指揮,集中力量抓扶貧。各部門主要負責人作為行業扶貧第一責任人,要發揮部門優勢,整合資源、資金、項目,向貧困地區傾斜。各定點幫扶單位主要負責人要對所對口幫扶村的扶貧工作負總責,統籌推進精準扶貧工作?h級作為扶貧攻堅的工作主體、責任主體、實施主體、管理主體,要全面落實責任、權力、資金、任務“四到縣”制度,算好明細帳,倒排工期,統籌安排,精心實施,切實做好扶貧力量組織調配、項目資金運行管理、幫扶措施檢查落實等工作。各縣區還要加強對各種渠道來源的扶貧資金的統籌規劃和安排。
二要形成工作合力。扶貧開發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作用,凝聚起全市扶貧攻堅的強大合力。根據新階段精準扶貧的工作需要,各縣區、鄉鎮黨委政府要進一步配齊、配強扶貧攻堅力量,強化扶貧干部隊伍建設。特別是在貧困人口識別、扶貧信息的統計和監測上,要切實搞好信息系統管理、數據審核及業務培訓工作,縣區、鄉鎮要有分管領導和專門管理員,行政村要確定一名信息員,專門負責信息錄入及數據更新工作。各定點幫扶單位要在安排好職能工作的同時,服從精準識別工作安排的需要,該抽人的抽人,一定要確保人員到位、工作到位,絕不能出現推諉、扯皮、缺位、不作為現象。
三要營造良好氛圍。加強宣傳引導工作,及時總結推廣扶貧開發的新經驗、新模式,全面展示扶貧攻堅的新成效、新成果,引導各級干部更加關注貧困鄉村、關愛貧困群眾、關心精準扶貧,引導和激勵社會各界重視、關注、參與扶貧,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努力營造有利于實施精準扶貧的良好輿論氛圍。要充分發動貧困群眾,在黨委、政府的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發揮主觀能動性,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靠辛勤勞動、頑強拼搏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
同志們,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的號角已經吹響,在座不少同志就要奔赴一線開展扶貧攻堅,這是時代賦予我們光榮而又神圣的使命。我們堅信,在正確領導下,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經過全市上下堅持不懈的頑強拼搏,我們一定能夠奪取精準扶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