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教學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各位老師,你們好!
很榮幸有這樣的機會和大家一起交流和學習,這次活動對我以后的工作也是一次鞭策和鼓勵。下面就如何提高數學成績,我簡單的談幾點體會和看法。
一、首先重視集體備課。縱觀這半年來的工作,取得了一點成績。這與我們六年級七位數學教師的精誠團結,所帶班兩位班主任的辛勤付出是分不開的。六年級數學組七位老師教學年限、業務熟練程度、學科專長和教學經驗各有不同,但我們有共同的愿望,那就是盡自己所能,把學生教好。年輕老師虛心向老教師學習請教,把工作做在前頭,勇挑重擔。老教師無私指導,互學相幫,實現共同提高,共同進步。六年級數學教學以教學工具單為載體,每位老師分工備課。精心設計,力求實用性強,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實現資源共享,長善救失,取長補短,較好地掌握教材內容實質和根源性的東西,同時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明顯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其次重視學生養成教育,培養良好的習慣。
我對學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會預習、會聽講,會學習,會做作業。我經常告訴學生的一句話是:學習是自己的事,別人無法代替。
1、會預習。在每節新課之前,要做到先預習,對本節學習內容有個整體的感知。數學預習可以按“一劃、二批、三試、四分”的預習方法。
“一劃”就是圈劃知識要點。“二批”就是把預習時的體會、見解以及自己暫時不能理解的內容,批注在書的空白地方, “三試”就是嘗試性地做一些簡單的練習,檢驗自己預習的效果。“四分”就是把自己預習的這節知識要點列出來,分出哪些是通過預習已掌握了的,哪些知識是自己預習不能理解的,需要在課堂學習中進一步學習。
2、會聽講:即做好課前預習的前提下,細心聽老師的講解,耐心傾聽學生的發言,全神貫注,集中精力。
3、會學習:養成自主學習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學習是學習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環節。數學課學習要堅持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耳到:就是在聽課的過程中,既要聽老師講的知識重點和難點,又要聽同學回答問題的內容,特別要注意聽自己預習未看懂的問題。
眼到:就是一看老師講課的表情,手勢所表達的意思,看老師板書內容,二看老師要求看的課本內容,把書上知識與老師課堂講的知識聯系起來。
口到:就是把自己預習時沒有掌握的,課堂上新生的疑問,都提出來,請教老師或同學。
心到:就是課堂上要認真思考,注意理解課堂的新知識,課堂上的思考要積極主動。數學課堂學習有時是學會運用公式,有時是掌握例題的解法,關鍵是理解并能融匯貫通,靈活運用。對于老師講的新概念,應抓住關鍵字,變換角度去理解。
手到:就是在聽,看,思的同時,要適當地動手做一些筆記。做老師指定的習題。
我在課堂上盡量設計學生登臺展示、講解的環節,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這樣既能有效地杜絕學生走神,又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教會學生依托學習共同體進行學習,互幫互查、交流質疑、共同進步!每章節新內容學完后,要引領學生按照課本內容,從易到難,從簡到繁,一步一步地把學過的知識進行比較復習,對概念、定理、公式做出歸納、總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以形成對知識的整體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