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慶發言稿3篇
尊敬的各位來賓:
大家好!
嚴冬消逝,暖春將至。川蜀之地,盈目翠色消解著北國的寒涼冰冷,涪江之畔,悠悠南山也抖落了經年的歲月塵風。在此,我們歡欣共聚,慶祝母校九八華誕,回溯百年滄桑。作為南山學子,我們有理由為她流光溢彩的漫漫征程驕傲,為她經歷的世紀風雨自豪,為她一路走來的鏗鏘堅定歌唱。
而這樣的日子,對于我,則有著更多的含義和更深的感悟。二零零零年,我揣著夢想,走進南山,走進拼搏奮斗;二零零三年,我懷著希冀,走出南山,走入湖光塔影。三年的時間不長,我在這個校園,留下了汗水,淚水,也留下了永久的愛與記憶;三年的時間不短,我在這塊土地上收獲了自信,自強,也收獲了屬于自己的輝煌。而今的我,雖然求學博雅,徜徉未名,卻仍對這里的時空人事心心念念,不曾有絲毫遺忘。
因為,我的難過和快樂都在這里凝結。
我想,和大多數人不同,我是以一種獨特的方式結緣南山。中學失利,我本已與南山擦肩。但我不肯放棄爭取每一絲可能進入的機會,我給鄒校長寫信,表達我的渴望和決心。在忐忑焦慮中,我等到了入校認可。我至今仍記得人事部李志偉主任為我的奔波忙碌,將我領進南山,我那本應黯淡的九月也因為他的辛苦和熱情而溫暖晴亮。我又如何能忘馬恒貴主任與我在南山索橋上的傾情交談,置腹推心。索橋之長,不足百米。話語之深,卻及萬千。我隨他信步其上,漫折兩端。他領我思索生活,體悟人生。那一刻的醍醐灌頂,如沐春風,有遠山為證,涪江為憑。我時刻銘記彭前輝老師予我的為人,為學,為世一生的啟迪教誨,讓我得以在學業中進出,如魚得水;在學業外超脫,形塑己身。他不僅僅給了我走入理想大學的敲門磚,也給了我順暢人生之路的通行證。他用他的聰慧睿智給我以自由呼吸的空氣,讓我信心百倍的面對高考,而又超拔高考。這慈父般的關愛,永駐我心。還有班主任演明老師對我事無巨細,精致入微的關心呵護,這一切的一切,都支撐并鼓勵著我,挑戰己身,勇往直前!而今,雖時光荏苒,物換星移,往昔卻歷歷在目,恍如昨事。由此我清楚地知道,這情,這景,這人,已經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被永久的珍藏。
我想,我是幸運的。我的幸運中有我的付出,更有南山的給予。
“自強不息,永不言敗”是我的人生信條,“一諾千金”是我的做人準則。秉承堅守著它們,我潛心刻苦,發奮圖強,而南山的資源,南山的師長,南山的同窗,則是與我不能剝離的存在。這里的山石亭臺,這里的梅影竹韻,這里的夕陽,這里的瀟雨,也都因浸了奮斗的享受而在記憶中永遠鮮活。我想,大家也是一樣的幸運。因為我們有著如此優越的校園環境,有著南山這樣一方任你遨游的天地。你們的將來還是空白未定的,但也正因為這些變數而使得奮斗有了被容納的足夠空間。成功會垂青每一個人,只要我們“勤勉誠樸,求實向上”,這是南山的校訓,是南山的縮影,也是南山的精魂。
其實來此之前,我一直在想,對母校,對師長,對諸多的當年如我一樣的弟弟妹妹,我該說些什么,我又能給予些什么。涉世未深,對社會的紛繁雜亂我不好妄加評論;經歷尚短,對人生的成敗榮辱我也不敢輕易置喙。我所能跟大家分享的,是三年中我走進高考又走出高考的得失感悟,希望能引發大家的一些思索。
我始終覺得,但凡出色的人生,不可或缺的是高尚的人品。一個對周身世界充滿愛與感恩的人更能讓他自身同他所處的環境和諧流轉,異彩紛呈。這些話聽起來似乎深奧,其實是負載在我們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師生之間的理解,同窗之間的互讓,在別人有需要時的適時幫助,在別人有困難時的及時援手,這些都會讓我們懂得自愛,變得自信,贏得他人的尊重。所謂“文如其人,言為心聲”,求學亦當如此,先學做人。良好的心態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一直很欣賞一句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海納百川,故成其大,兼容處世,天地方寬。對于一些無關宏旨,無關緊要的煩憂,我們應學會消解,彌于無形。廣闊的心胸更能讓我們發現美,享受愛,快樂生活。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我們應懂得收斂欲望,更多的腳踏實地,才會有水到渠成的完美。高中是相對單純的人生路段,也是將決定我們人生起點的重要階梯。希望大家能看淡這一路的挫折,走出一片美麗的風景。而確實的付出和嚴謹的態度則是一切的基礎。“天下無免費的午餐”,多么遠大的理想和目標都必須躬親實踐,方得收獲的甘甜。回想準備高考的時日,我雖未“聞雞起舞”,亦是“迎晨曦起,伴星月眠”。高考結束清點做過的習題,可謂“試卷等身”。而這樣的努力,我知道你們可以做的更好。要知道,做學問,來不得半點含糊,高考會像試金石一樣查出你所學之缺,所學之漏,若無萬全應對,則必會丟盔棄甲,狼狽不堪。因此,在這里,我想跟大家說,一份耕耘一分收獲,多一些做白馬的踏實,少一些當黑馬的僥幸,方為上策。
所述細瑣,卻是我的肺腑之言。我想終是奮斗得償,定不會讓人失望。要堅毅果敢,哪怕此時蕭瑟,他日回首,必也是風雨樂章。
今日,南山歲月章回近至百篇。
她從昨日走來,沐浴著今日陽光,走向百年經典。我們這些南山學子,也隨著它的輝煌,雕刻著自己的人生。在此,我真誠的,把我的祝福獻給這片土地,這塊校園,獻給這個讓我懷夢,圓夢的南山母校。也祝福所有的學子,為峰之巔,一馬平川!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來賓,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我叫郭永振,來自河南文化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曾在鄭州大學遠程教育學院XX屆春季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班就讀。在慶祝鄭州大學遠程教育學院、網絡管理中心XX年華誕之際,我非常榮幸能夠作為一名學生代表向各位領導、老師做匯報發言!非常感謝學院領導和老師們對我的厚愛和信任!
多少年前的這個高考時節令人難忘!“大學”——曾經、現在、以后都是幾乎所有寒窗生涯的學子期冀踏入這一圣壇的夢想皈依地方!然而因于學習、生活中的各種緣由太多的人往往與她失之交臂!現如今“上大學”雖然早已不是一條通往成功之路的獨木橋但仍是太多的人未了的心結。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下的學習型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所需,也使越來越多的人為適應社會競爭和事業發展走回校園學習充電!現時代多途徑的繼續再教育形式讓眾多曾經憾失機會的莘莘學子踏入社會后得以再圓夢想!現代遠程教育正是信息時代應時而生的這樣一個全新開放式、網絡化、跨時空、交互式成人繼續教育平臺!我,就曾經也是一直心向往之夢寐以求的這萬千圓夢者中的一員!多年馬拉松式的自學考試經歷又讓自己感到抽出時間靜心學習是多么的不易!在偶然的機會里與鄭州大學遠程教育學院的相識結緣讓我在隨后兩年內順利完成學業后終于能夠圓夢!這真的是一種壓抑得解心志釋然的感覺!盡管拖了太久姍姍來遲!一朝遂愿,感慨良多!結緣鄭大,感受更多!
鄭州大學遠程教育學院作為河南省內第一家現代網絡繼續教育機構,為眾多懷著繼續學習夢想的社會成人提供了一個值得推薦首選的求知深造平臺。有著鄭州大學強大的優勢教育資源作為后盾依托,其權威性、規范性、便捷性、實效性、影響性相較傳統的繼續教育形式確實不可同日而語!因其無需脫產學習、形式靈活生動、不影響工作生活而深受歡迎。領導老師的周到熱情,重回校園的如家感覺,豐富活動的探索開展,更是讓久違校園的眾多堅持學習的知識朝圣者找到了歸屬、實現了愿望!這里是求知的樂園,心靈的家園,聯誼的花園!作為一名身體力行的成教學習者、作為一個學生活動的組織參與者,我本人在這方面有著更深的體會!
近年前,在學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親自指導下,鄭州大學遠程教育學院以校內學習中心為試點,在全國率先示范性設立并先后組建了網上學生會、團支部等組織,探索性開展了如實地參觀感受母校、座談聯歡、觀影聯誼等等豐富有益的文體活動,在成教學生活動組辦開展方面做出了一定特色,極大地增強了成人學生的歸屬感、榮譽感,增強了學院的親和力、凝聚力。這些活動的適時開展也為鄭大在全國成人繼續教育的社團活動組織經驗交流方面起到了一定垂范性作用。諸類活動的經常開展還增進了走出網絡面對面同學情的建立,同時也成為廣大成教同學之間拓寬社交面的一種渠道而廣受歡迎!通過活動的舉辦參與,在領導師生之間還建立起了在校同學般的珍貴友誼。
對于個人而言,在兩個年頭的業余學習中,自己汲取了新知,增長了學識,充實了自我,開拓了視野,豐富了生活!重歸校園,融入更多社會經歷的成熟與練達優勢進行學習解讀新知,在一定意義上誰又能說我們不比在校生收獲的多呢?!在鄭大遠程教育學院校內學習中心學習的兩年里,我作為學生會主席和團支部書記,在學院領導和老師的指導下針對網絡學習生活的特點和本屆學生干部一道策劃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實效性活動,取得了工作學習之外的很多收獲。由我執筆精心撰寫的文稿都得到了學院領導的肯定和贊賞,并引起廣大師生的同感和共鳴,在網站發表后引得了很高的點擊率。其中多篇文章還被國內多家相關知名網站作為范文轉載收編。在XX年學院面向全國各學習中心舉辦的征文活動中,我的作品《不了情·我的大學》被評為一等獎在學院網站及鄭大校報刊發,為自己也為校內學習中心贏得了榮譽!在畢業論文的撰寫、答辯上,我精心所做的論文和答辯獲得了指導領導和評委老師的高度認可和評定。在兩年內的學習過程中我還多次作為特邀學生代表參加新生開學典禮、座談會、聯歡會等活動,受到了學院領導朋友般的禮遇和愛戴……也正是因于這些,在我多年的求學經歷中,鄭州大學遠程教育學院這一段美好時光注定已經成為我人生發展中閃爍靚彩的一筆而永遠難忘!
大學環境畢竟與社會環境有著很大的不同!在鄭大遠程教育學院這一方相對潔凈的心靈凈土,這里有平易近人的領導,這里有熱情如朋的老師,這里有尊知重才的氣氛,這里有重返母校的感覺,這里讓你夢回青春時代!——“我們有家,我們工作,我們在兼顧料理中分享學習的苦樂。我們奔忙,我們生活,我們在誘惑紛擾中堅持自己的選擇!”……相信歷屆從這里走出去的同學都有這樣的真切感受!在這里我們甚至可以得到比在本單位還有的真正重視!在這里我們可以暫時躲避一下職場打拼的倦悶和抑郁,洗去滿身俗世浸染的紅塵與鉛華,隨時徜徉在這片心靈棲息的驛站——閑來上網學習,興至把筆抒懷,在屬于自己的心靈凈空中時而陶冶一下情志,保留點令某些人哂笑、實難能可貴的“書生氣息”,又有什么不好呢?!在近前甫以付梓遞交給集團及省廳領導的關于我個人情系公司發展、多年職場總結性建言的書冊中,鄭州大學遠程教育學院的這一段經歷和成績專門作為我社會學習實踐的典型例子特別列入……
滿園桃李香飄華夏,舉目蘭桂喜慶校生。歷經XX年的發展鄭州大學遠程教育學院在新形勢下的社會成人繼續教育事業方面取得了累累的碩果!欣逢鄭州大學遠程教育學院暨網絡管理中心XX年華誕,今天能夠有幸作為一名學生代表在這里向諸位領導老師、親愛的朋友們真情交流匯報心得,我真是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榮光!回首過往,那一段時光真的讓人留戀!難忘鄭大,忘不了這里曾經給予我學習、生活上幫助的朋友般的領導、老師和同學們!光陰荏苒,我想不管今后我發展怎樣,走向何方,這種珍貴的友誼將會永遠伴隨自己給彼此以地久天長的浸潤……
鄭大存知己,網絡若比鄰!愛永久,情未央——“網絡并不虛幻,互聯彼此的心靈;遠程并不遙遠,緣分使我們萍聚!鄭大就像一道美麗的彩虹,將遙遠的你最近的我心心牽系……”鄭大遠程,夢想開始的地方!鄭大遠程,我們夢圓的地方!
最后,請允許我代表歷屆學生發出倡議,作為“鄭大人”,作為從鄭大遠程教育學院走出去的“鄭大人”:相聚鄭大,讓我們無悔于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時光!感恩鄭大,讓我們去做一名充電不輟敬業進取的事業奉獻者!情系鄭大,讓我們去做一名弘揚遠程教育的傳播使者!給力鄭大,讓我們衷心祝愿鄭州大學遠程教育學院越辦越好!愿更多的人能夠在此圓夢!學有所獲,學有所成。
謝謝大家!
郭 永 振
XX年6月10日
(與鄭州大學宋毛平校長合影)
(與鄭州大學女領導們合影)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老師、各位校友、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我們歡聚一堂,慶祝母校60華誕,心情格外激動。一中,是各位校友夢想的起點,青春的驛站。不論我們身在何方,對她的感念從未釋懷;無論我們前行多遠,她永遠是我們心靈的港灣。世界是那么大,又是那么小,我們各奔東西,又能在這里相聚;人生是那么長,又是那么短,幾十年彈指一揮間,分別仿佛就在昨天。多少往事,多少友情,那纏繞在心頭的縷縷情絲和對母校的深深眷戀,是再長的時間、再遠的距離也割斷不了的。歲月更迭,時光流轉,不變的情懷永駐心間。
生活需要友誼,需要愛。回想當年,我們一起在伾山腳下,學習游玩,憧憬未來,描繪理想,開懷大笑,無憂歌唱,那是多么的幸福、純真!60年校慶,為一中校友提供了重敘友誼、聯絡感情的平臺,希望各位校友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相互提攜,相互幫助,共同實現我們人生的價值!古人云:人生在世,得一知己足矣。我們卻有那么多相互思念、相互關心的同學、朋友,作為一中校友,我們是何等的驕傲與自豪!
一中的昨天,因前輩們的艱難開拓而厚重深遠;一中的今天,因老師們的辛勤耕耘而大氣恢宏。此時此刻,我更深深懷念我的父親張仲武先生。解放后,原來我縣的唯一高中劃歸滑縣,父親作為縣文教科長,一直致力于創辦我縣自己的高中,為浚縣一中的創建付出了大量心血。1950年,以浚縣縣立師范為依托開始高中招生,這就是浚縣一中的起點。后來父親上調安陽地區行署工作,但父親割舍不掉一中情結,又主動返回浚縣,親自選定大伾山腳下為浚縣一中新校址,并負責在半年內把一中建設好。后因反“右”運動,父親被迫離開他心愛的一中。我想,看到浚縣一中今天的輝煌,父親一定會感到無比的欣慰!
校友們,不管我們身在何地,心在何方——
愿我們的友誼地久天長!
愿我們的事業蒸蒸日上!
愿我們的老師壽比南山!
愿我們的母校更加輝煌!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