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優秀學子報告會發言稿
第三個體會:在閱讀中一方面要積累素材,更要提升自己的思考和邏輯能力。很多同學都在積累各種作文素材,去背一些范例。但我的想法是在有限的課外時間多閱讀自己喜歡的、可以激發自己思考的文章和書。有的同學覺得自己積累了很多素材,但到了考場上還是運用不了,遇到新的作文題還是無從下筆。我覺得,這是因為只通過閱讀積累了一條條信息,并沒有真正提升自己的思考和邏輯組織能力,就背離了閱讀這一行為的初衷。積累的所有素材只是一條條數據而已,要通過閱讀培養像中央處理器一樣能處理數據的能力。
給家長的一個建議:
回過頭看,在這個年齡,所有的遭遇都只是經歷和經驗,未來有很多可能,并不會有蓋棺定論的失敗。我們的教育一直在教我們如何去追求卓越,即便是遇到失敗,也一定要絕地反攻,臥薪嘗膽,再度出人頭地。我建議作為家長應該關注孩子受挫后的心里感受。在一次考試失常的時候,不要太急于要求孩子馬上考到正常的水平,而是靜下來,多聊一聊,先幫孩子在心里上卸下負擔,再去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我自己為例,我在高三一年經歷了最大的成績起伏,但我因為身邊的人對我的鼓勵和相信,使我在這種變化下保持心態的穩定。
一個人的15~18歲在高中階段度過,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生塑造期。這三年不僅關乎你去哪里上大學,更關乎你成為怎樣的一個人。不要在這段時間忽略對人格的養成、情商的塑造、能力的培養。可能你們以后會去到不同的地方,經歷不同的生活。最后用我的老師說過的兩句話送給大家:
路變了,我沒變。
重要的不是現在你在哪兒,而是你的下一步往哪走。
謝謝大家!
鞏怡然同學簡介:
來自徐州一中理科班的女高材生, 397 分,物化選修雙 a+ ,省化學競賽一等獎,現已被浙江大學錄取。
鞏怡然同學發言稿
大家好!
我是鞏怡然,徐州一中XX屆21班的畢業生。今天我想和你們分享一些我關于高三一年生活與學習的看法與感受。
首先,面對高三,每個沒有經歷過高三的學生都可能會不知所措,因為這是至關重要的一年,而你卻可以選擇無數種方式來度過它,至于成功與否,沒有定論。剛升入高三時,我自己對將要面對的一年的高考復習也感到很茫然。這時,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每一個階段要做什么,一年的時間很長,但分割后每一小段都很珍貴。如果你這一個階段的復習任務做的不夠好,很可能你已經不會再有機會重新來過。因此有一點需要記住,無論什么時候都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高三一年,你的老師會為你制定無數規劃,而你要做的就是保持清醒,不僅僅是埋頭做題,還要知道你做題的目的是什么,是識記知識,還是領會方法,是掌握解題思路,還是提高做題速度。如果你的題海變成了死海,那只能說明你的努力用錯了地方。
其次,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很重要。經過這么多年的學習,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積累了一些心得,走進高三,其實就是一個升華的過程。如果某一門科目甚至某一類題型總是難不倒你,那么恭喜你,你找到適合自己的對的方法去應對它。如果你總是對某一門功課的某一些題目感到困惑,那么你需要找你的老師聊一聊。因此,不要隨意忽略每一個漏洞,不要輕易放過每一道錯題。關于錯題集,我的建議是收集兩類題目。一類是自己本來可以答對卻做錯了的,分析自己為什么做錯,和對以后做題的警示。另一類是自己沒有做出來而題目的解法有啟示意義的,不妨分析分析解法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答案的。單純收集錯題并附上解法是沒有意義的,錯題集展示的是你自己的反思,是你自己的思維走向完善的過程,所以不要只做機械的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