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全省旅游局長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期間,全省旅游發展要堅持和遵循五個基本原則:一是堅持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即數質并舉,整體躍升;二是堅持創新發展,要創新理念,創新手段,創新模式,提升旅游業核心競爭力;三是堅持集群發展,集群發展是當前產業發展的一個趨勢,只有集群發展,才會有規模效應,才能節約運行成本和環境成本。旅游的集群發展是以旅游景區、旅游通道、旅游城鎮為旅游要素聚集空間,也是旅游產業布局的空間,要在這三個方面引導推動旅游要素向核心吸引物聚集;四是堅持統籌發展,以統籌的思想和方法,發揮政府、企業、居民三個主體作用,促進文化與生態、供給與需求、城市與鄉村、國際與國內等協調發展,同時要統籌旅游形象、功能和機制;五是堅持綠色發展,要把旅游開發中的資源破壞降低到最低程度,甚至把破壞變成有利,如杭州西溪濕地開發,把老百姓遷出后丟棄的破船、糞桶等全部利用起來,把破船變成了裝飾,把糞桶變成了垃圾桶,游客看到又生態又融洽。因此,要把旅游開發與生態環境建設、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同步規劃、同步實施,把生態觀念和生態文化融入旅游的各個環節之中。
時期全省旅游發展目標,得到了蔣省長的充分肯定,認為非常用心、非常有新意。我們把目標細分成了經濟目標、社會目標和行業目標。經濟目標是:到2012年,全省旅游總收入達到2500億元;到2015年,全省旅游總收入超過4000億元,旅游業總收入相當于全省gdp比重達到12%以上。昨天在《中國旅游報》上我看了上海市旅游業目標,要到5200億,我省面臨的壓力更大了。社會目標是:到2015年全省旅游直接從業人數達到100萬人,拉動社會就業約450萬人。行業目標是:力爭到末,全省旅游行業發展實現“十百千萬”目標,即10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100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1000家星級飯店,10000家星級農家樂和鄉村酒店。培育10家年經營收入超過5億元、資產10億元以上的大型旅游企業集團,50家以上年經營收入過億的旅游企業小巨人。
總體來看,我省的指標有點保守,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上海把全市經濟發展目標和自己的旅游發展指標結合得很好,大膽地提出了滯留天數、人均消費、入境人次、出境人次等指標,我們要認真研究,是不是把這些目標提出來,而且把任務下到各市州。各市州要有這個意識,提高質量必須在經濟效益上下功夫。
時期全省旅游發展的戰略布局是,在著力打造核心旅游品牌的基礎上,力爭“多核”帶動、“多城市”支撐、“多業態”發展。多核帶動,過去四川旅游叫得響的只有九寨溝、峨眉山等少數幾個,今后要培育多個核心;多城市支撐,過去只有個成都,今后要結合全省城鎮化規劃,要培育多城鎮支撐。要實現“1+5+10+10”的發展框架:“1”就是“1極”,指成都都市旅游增長極;“5”就是“五大旅游經濟板塊”,分別是大成都、川東北、川南、攀西、川西旅游經濟板塊,21個市州全部包括在這個5個板塊里了。第一個“10”,是指十大精品旅游區,包括成都、大峨眉、大九寨、攀西、嘉陵江流域、中國白酒金三角、“兩湖一山”、中華大熊貓、香格里拉、大巴山等旅游區;第二個“10”,就是“十條精品旅游線路”,指在全省具有帶動性的線路,包括需要進一步鞏固提升的九環線、成樂雅線、三國文化旅游線、西環線等四條精品線,以及下一步要著力新推的世界遺產旅游線、環貢嘎山旅游線、抗震救災紅色旅游線、偉人故里紅色旅游線、重走長征路紅色旅游線、“中國白酒金三角”旅游線等六條精品旅游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