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黨委書記在2019年工作總結表彰大會上的發言稿
3.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一是教育現代化進程提速。投資3000多萬元的象緯學校易地新建工程已完成主體施工,實驗學校成為省級示范學校,市首批教育基本現代化鎮通過驗收。二是文明創建步伐加快。麒麟村通過省級文明村復評,仁里王、和門程等四個村通過縣級文明村驗收,園里湖文化中心順利投用,成為全市文化村的樣板。廣場文化、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蓬勃開展,《*鎮志》編纂正式啟動,寺前山文化遺址考古有重大發現,成為了全市首批基層文化示范鎮、省級東海明珠和省級文明鎮。三是計生衛生、社會保障等各項事業亮點紛呈。計劃生育綜合改革不斷深化,“知情選擇”等優質服務深入人心;衛生村創建扎實推進,建吳等三村成為省級衛生村,衛生村創建率達到69%,省級衛生鎮通過復評;全面實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覆蓋率達到74.7%;“三有一化”改革進展良好,全鎮已完成13個村(居),量化資產8517萬元,已有1689人享受了基本生活補助,并完成4353人的農轉非工作和上孫、建吳兩村的撤村建居。四是綜合治理成效明顯。以創建“平安”為目標,努力維護社會穩定,化大力氣引導和化解各類矛盾,“三訪”現象明顯減少;組建了鎮巡防分隊,加大了出租房整治和暫住人口管理整頓力度,開展了以江橋地區為重點的社會治安集中整治活動。五是堅持黨管武裝。全面完成征兵任務,民兵預備役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4. 政治文明固本強基。一是健全各項管理制度。進一步明確村(居)“兩委會”的工作職責,加強行政村規模調整后的村級組織規范化建設,進一步健全“黨支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運行機制”、“村級管理規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監督程序化”工作機制,完善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制度。二是加強村(居)干部隊伍建設。以“農村人才雙選雙培”為載體,堅持民主、公開原則,建立了“農村人才庫”,使村級干部有人可選、有才可用。在抓好行政村規模調整后村干部工作融合的基礎上,及時調整充實村級班子力量。三是積極推進民主理財。健全民主理財機制,關口前移,規范審批程序,規定村(居)干部費用開支標準,加強對村(居)財務活動的事前監督;嚴格干部離任審計,抓實村(居)工程項目招投標工作,村級財務管理逐步趨于規范。
XX年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績,我們的體會主要有四點:
一是緊繞目標,一以貫之。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科學發展目標是的實現經濟社會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先決條件。本屆黨委、政府自換屆之初就提出了建設“實力型經濟、花園式城鎮、高素質鎮民”總體目標。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和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鎮黨委政府始終圍繞這一目標,緊抓不放,一以貫之,全力推進,確保了發展思路和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我們在這一總體目標的框架下,又結合“保強爭優,統籌發展”的要求,適時提出了把*鎮建設成為全省一流全面小康示范鎮的奮斗目標,進一步拓寬了思路,明確了目標,鼓舞了人心,凝聚了力量,為XX年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注入了一股強心劑。
二是統籌兼顧,協調推進。光有經濟的發展,不是真正的發展。一年來,在突出經濟建設這一中心的同時,我們切實加強政治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努力確保社會穩定,使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相互協調,相互統一。一方面深入開展“基層黨建年”活動,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村(居)干部隊伍建設,重視民生民意,下移工作重心,大力構建和諧社會,為發展創造良好的軟環境;另一方面加快公共服務平臺的搭建與創新,主動適應形勢變化,適時開展經濟發展懇談,組織專場人才招聘和外出經貿考察活動,著眼于做單個企業做不了而廣大企業需要的事,致力于企業外部發展環境的營造,促進行業內部的自律,均衡社會公共產品的提供和資源要素的配置。這一年,我鎮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又保持了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