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選雙服”經驗交流會發言提綱
自縣委組織開展縣直機關黨員干部“下基層、大走訪”活動以來,我有幸作為縣政府辦公室駐北城街道苦水社區工作組組長、苦水社區“第一書記”。駐村工作中,有苦惱、有歡笑,有氣餒、有鼓舞,在不斷的解難題、辦實事過程中,我鍛煉了脾性,堅定了信念,不斷提高了分析研判、解決問題的能力。伴隨著苦水社區發生的明顯變化,結合我駐村工作開展情況、工作成效、心得體會,總的感覺是:
第一、磨練的是意志。我老家是農村人,小時候也是在農村長大,能為基層農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非常期望的。但因一直在機關工作,當知道被組織上分配到苦水社區擔任“第一書記”的時候,心理上還是不免有一些落差。因為苦水社區是縣里有名的落后村,全村總住戶520戶,總人口1677人,村集體經濟不算富裕,世世代代喝著又苦又澀的地下水。所以,在剛剛駐村的一段時間,我的抵觸情緒還是比較嚴重。同時,除去村內沒有潔凈的飲用水外,還有許多棘手的難題需要解決。社區人口較多,再加之近年來的城市擴容、項目占地等原因,人均耕地不足2畝,農民生活水平不高;班子戰斗力不強,34名黨員,卻分屬于苦水社區和苦水扶貧互助協會兩個黨支部,力量不統一,很難順利開展工作;公共基礎設施欠賬太多,村內唯一的硬化路也年久失修,公共服務設施缺乏,環境衛生很差。這些難題使我夜不能寐,壓力俱增。處理問題時由于年紀輕,不能夠服眾;推動工作的時候,即使苦口婆心,響應的群眾也是寥寥無幾。在一些人看來,駐村工作無非就是吃吃喝喝,有事忙一天、沒事閑兩月,但是他們哪里知道,駐村不是享樂、不是吃喝,而是辛苦、勞累、忙碌、操心,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既然組織上選派我到這里,就必須為群眾切切實實地解決一些難題,辦一些實事,這是對組織負責,對社區群眾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言出就要必行,行之必果。
第二、付出的是艱辛。萬事開頭難,但總得要“開頭”。解決問題要善于抓問題的主要矛盾和關鍵環節。通過前期的走訪調研,了解到“水”一直是苦水黨員群眾最關心關注、最迫切需解決的難題。因此,我自駐村以來,就把“通自來水”當作駐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為全面掌握群眾意愿,我多次召開包括社區黨員干部、群眾代表參加的討論會議,了解意愿,統一思想;并就戶均費用、戶屬責任、管護方式等諸多細節問題進行集體討論,最終選擇最佳方式。為促進工程實施,我經常一天一趟、兩天一回到水務等有關部門做工作,積極爭取支持,最終苦水社區被列入縣里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計劃。為高質量地完成工程,我和支部成員多次邀請水務專家來社區進行實地勘察和精確測量,逐一入戶,細致測算。通過我的努力,工程終于在XX年8月下旬正式開工。在施工過程中,我始終緊盯第一線,吃住在社區,與黨員群眾一起盯質量、趕進度、促工期。通過我們辛苦周密的工作,在XX年10月初,工程竣工通水,社區群眾終于喝上了潔凈、安全、甘甜的黃河水,實現了群眾多年的夙愿,苦水村變成了“甜水莊”,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提升。駐村干部為群眾做成一件好事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忍耐、堅持和付出,更是縣委、縣政府作為堅強后盾,各有關單位大力幫助和支持的共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