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發言稿(精選8篇)
勞動教育發言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祖國是哺育我們的母親,是生命的搖籃,我們應該因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我堅信只有心系祖國,才會健康成長!
我們要想心系祖國就一定要確立一個遠大的志向,鍛煉好身體,培養高尚道德,掌握豐富知識,把自己的學習同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系在一起,為祖國建設、振興中華時刻做好準備。愛國是一種堅定的民族精神,更是一種振興中華的責任感。祖國在我心中,祖國在你心中,我們愛五星紅旗!我們愛國徽!我們愛國歌!
古語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要熱愛學習,因為知識就是資本,知識就是財富。學習對每個人都是極其重要的,是每個人成長、成才、成功、成就的基礎。
社會在前進,我們祖國也變得更加繁榮富強。我們小學生應該懂得去好好學習,做個愛學習的好少年,把學習作為精神需求和責任,從小養成愛學習的良好習慣。
為了長大后能更好的勞動,更好的擔當責任,對社會有更大貢獻,更好的`報效祖國,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勞動是慷慨的,給了人類一切;勞動是神圣的,改變了整個世界。
是爸爸媽媽的辛勤勞動,讓我們能夠衣食無憂,快樂成長;是老師們的辛勤勞動,讓我們掌握知識,茁壯成長;是所有勞動者的辛勤勞動,才有了繁榮和豐富多彩的世界。我們要尊敬勞動者,我們要珍惜和愛護他們的勞動成果。
我們要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在學校,常常擦桌椅,掃教室,揀紙屑……讓身邊環境保持整潔;在家里,學會照顧自己并每天做家務……讓忙碌的爸爸媽媽回家好好歇歇。
我們從小愛勞動,能培養出好的人格;我們從小在勞動中鍛煉,能營造出生活的高境界。將來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勞動者,改變生活,改變世界。
勞動最光榮!
勞動教育發言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勞動是光榮的,他能給人們帶來希望;勞動是快樂的,他能給人們增深友情。
星期日的早晨,我和爸爸媽媽去姥姥家栽果樹。到了姥姥那里,已經是中午了,我和爸爸、媽媽、姥姥、姥爺吃完午飯,就到果園里去栽樹了。姥爺騎摩托去買樹苗了,我們焦急的等待著,半晌,姥爺回來了。他買了兩棵李子樹、一棵杏樹和三棵櫻桃樹。我非常興奮,就說:“快來栽樹吧。”于是,我們確定了位置。先栽杏樹,我們在果園的東南角用鏟子挖了一個和籃球一樣大的坑,再把杏樹放到坑里面,填上土,用腳踩實,澆上水,一棵小樹栽好了。我在把櫻桃樹畫上位置——在果園的門口。櫻桃樹可不是那么好栽,我和媽媽費了好大勁才把坑挖好。爸爸和老爺抬起又扁又長的櫻桃樹放到坑里,下一步就是填土了。可是櫻桃樹的枝葉太密又太貼近地面,想讓鏟子放到樹叢里面可不是那么好辦,把鏟子放到樹叢的上面往下倒土,會傷到櫻桃樹的。我和爸爸媽媽都在苦思冥想的想辦法。
僵持了幾分鐘,我想出了一個非常好的主意。讓爸爸媽媽把土鏟成一堆,我就把土推進大坑里,用手拍實,在澆上水。就這樣,我和爸爸媽媽就把三棵櫻桃樹全給栽上了。姥姥那邊呢,已經把小樹全栽好了。我想:給姥姥的果園里栽樹,就是給村里增添了一份色彩,給世界增添了一點綠色。只要人人都愛勞動,就能打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勞動教育發言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躺在草坪上,望著蔚藍的天、白色的云,突然問自己:“你的身上有多少中華民族的精神?”立刻,我呆住了,這個問題,我從來沒有想過呀!直到今天,我看了《民族精神代代傳》這本書,才知道: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是東方的一頭雄獅,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她之所以永不言敗,是因為她的精神在支撐著我們。
這句話是鄧小平爺爺說的:為了創造社會主義的幸福生活,沒有極艱苦的勞動,是不可能的。的確,幸福既不能靠別人的恩賜,也不能靠投機取巧獲得,更不能去損害他人的利益。幸福只有靠勞動去創造。
勞動的人,才是幸福的人。以上這三句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它告訴了人們:不接他人嗟來之食,不求他人的施舍,只有用自己的雙手,才能創造出美好的明天。
說到這里,我慚愧的低下了頭。如今我已升入了五年級,面臨著畢業會考,父母為了讓我們考上理想的初中,只讓我們一味地專心學習,至于我們參加各種勞動,他們總是說:“去,去,去,能有好成績就行了。”我們現在真可以說得上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了,可有多少父母曾想過沒 有:人生的路還很漫長,以后我們要自己走,未來的世界光離斑駁,我們要自己闖!我們只有多方面鍛煉自己的能力,才能成為參天大樹,翱翔的雄鷹,我們可不想成為,只會讀“每一時,便念稼穡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織之辛苦”的書呆子。
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啊!我們一定要熱愛勞動,勤于實踐,讓中華民族勤勞、吃苦的精神代代相傳!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勞動教育發言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了,我們又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星期。
大家都看到了后面的橫幅,我們學校將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的主題實踐活動,今天我國旗下的講話主題是《愛祖國,從愛學習愛勞動開始》。
同學們,愛祖國不是一句空話。我們首先應從愛學習開始。是的,作為學生我們不僅要做到愛學校,更重要的是要好好學習,一個連自己的學校都不愛的學生,又怎么可能愛自己的國家呢?因此我們首先古人說得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里的"預"就是事先確定目標的意思。我們在總目標的前提下,可以確定一個一個的小目標,比如:要在一個月內養成先做作業再閑聊的習慣,要在每天抽出半小時閱讀課外書籍等,一個目標達到了我們還可以確立下一個目標,這樣逐步達到最終目標。讓我們盡早確立一個個奮斗的目標,知難而進,去迎接求學路上一個又一個非凡的成功吧。當然取得優異成績的同學不要驕傲,因為需要我們去努力的還有很多很多;成績不太好的同學也不要灰心,也許你目前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只要你耐心主動學習,積極學習,我相信你只要迎難而上,最好的勝利一定屬于你。
同學們,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所以,很多小學生在家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著"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因為家庭的溺愛,在我們中間出現了少數不愛;教室臟了掃一掃,黑板臟了擦一擦,勞動給人以智慧,勞動給人以幸福,勞動給人以充實。勞動時的動作最優美,勞動時的`表情最喜悅。所以說,勞動是最光榮的。我們從小在勞動中陶冶,能培養出人格的好品質;我們從小在勞動中鍛煉,能營造出生活的高境界。將來有一天,我們會以一個合格的勞動者的身份,加入到祖國建設大軍的行列來。
今天的講話就到此結束,同時各班回去在班里開展三愛教育主題班會,繼續展開學習。
勞動教育發言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現在我們吃的米飯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頂著大太陽為我們種下的,里面有他們的辛勤汗水,這是他們用自己雙手的勞動換來的,所以我們不能浪費糧食,還要學會熱愛勞動。現在有很多的人不上班的話躺在家一躺就是一整天,什么事也不干,還有學生也只會吃完了就睡,醒了就玩,當今世上已經沒有多少人會主動出來勞動了,除了那些農民伯伯們,還會種一些食物水果之類的。
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沒有那些人的勞動就不會有我們現在吃的米飯,各種蔬菜;沒有勞動的雙手,就不會有我們現在住的高樓大廈;沒有勞動的雙手,更不會有我們讀書的地方。我們要學會勞動,熱愛勞動,你做久了的話,甚至還會沒有勞動你就會失去動力,勞動是一種精神財富,我們自己要學會豐衣足食。
勞動可以讓我們鍛煉身體,不受病痛的折磨,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狀態;勞動可以益于我們的身體、大腦,讓我們懂得如何去勞逸結合;勞動可以讓我們的意志力更加的堅強有力,還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充滿挑戰。從古時開始就已經有人在勞動了,他們每天耕織、織布、挑水沒有覺得很累,反而會覺得有意思。
勞動我們要從小就培養,這樣的話長大之后你就會是一個愛勞動、吃苦耐勞的人,勞動有很多方面,我們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總要去嘗試一下,這才是最好的。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勞動教育發言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熱愛勞動是一種美德》。
同學們,每年的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這里我要說,勞動教育是人生必修課,良好的勞動習慣對于我們少年兒童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首先,如果一個孩子,如果不愛勞動,自然就缺乏勞動的體驗。
說實話,同學們之中誰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涵義?你們能體會到爸爸媽媽賺錢的不容易嗎?要知道我們每天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爸爸和媽媽用勞動換來的呀! 其次,勞動的過程也是實踐的過程。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應用和創造。如果我們沒有好的勞動習慣,我們學到的知識就難以運用到生活中去。更談不上應用和創造了。
第三,勞動對于培養每個人的健康人格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研究發現:
第一、兒童勞動時間越長,獨立性越強;
第二,兒童從事勞動的時間越長,越有利于形成勤勞節儉的好品德。專家們分析說,讓孩子從小干家務,可以培養我們吃苦耐勞、珍惜勞動成果、珍重家庭親情、尊重他人等品質,我們長大以后自然比那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更有出息。這一調查結果證實了,家務勞動與孩子成才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
我們要熱愛勞動,就需要把勞動變成一種習慣,如果養成了這種好習慣,勞動就成了一個愉快而自然的過程。經過老師們的了解與調查,不少同學經常在家幫助父母干家務,做一些象洗衣服、刷碗、摘菜、買東西、打掃衛生、整理房間等一些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也不排除有些同學吃飯用叫、吃完撂下碗筷抹嘴就走現象,不排除晚上讓父母鋪床,早晨讓父母疊被現象,不排除父母偶爾支使點活、馬上小嘴撅起老高現象。
同學們,上帝為我們創造大腦,是要我們靠自己的本事生存;上帝賦予我們雙手,是要我們靠自己的雙手勞動。勞動增長見識,勞動是快樂的。
相信,只要大家愿意去做,一定能從勞動中獲得許多快樂,同時也獲得許多做人的道理。
勞動教育發言稿 篇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社會的整個體系即是由勞動為基石組成,除去那些冗雜的柴米油鹽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生活唯一的聲音。而每一次勞動,都有他的意義。
老舍先生就是一個在勞動中找到樂趣的典范,養花本是一個勞累的事,可老舍先生在其中找到了屬于他的樂趣,又何嘗不是呢?無論多勞累的勞動,都可以從中找到屬于你的樂趣。
又是一個艷陽日,受到社區邀請的我們應邀去社區參加義務勞動。“這不是折磨人嗎?社區有清潔工還要讓我們來做這個事。”我不滿的和同來參加義務勞動的學生們發著牢騷,“就是就是,這么熱的天還喊我們來干這個。”“不知道會不會給我們發一個冰激凌。”社區工作人員給我們每個人一個塑料袋,對我們下達了指令:就在這個小區里大家把看到的垃圾都撿拾起來。我們自發的兩兩一組,每人管轄一片區域,撿起了垃圾。就在我彎下腰準備撿起今天的第一個垃圾時,一對青年男女捂著嘴快步的走過我的身旁,還不停的對我指指點點時,我丟開了垃圾袋,嘴里還叫著“不撿了,不撿了。”我的同伴用胳膊肘頂頂我,勸我說:“快撿吧,撿完好回家。”我“哼”了一聲,一屁股坐在地下,我的同伴也“哎”,一屁股坐在地下“我也不想撿了,社區真是的。”“就是就是。”就在我們發泄著不滿的時候,一位清潔工爺爺走了過來“小朋友,起來吧,地上涼。”我的同伴連忙起身讓開,清潔工爺爺這才拿起掃帚一絲不茍的掃起來,聽著那刷刷的掃地聲,我們這才想起我們的任務——打掃衛生,看著這位年邁的清潔工佝僂著背打掃著本該屬于我們勞動的區域時我們臉紅了,我第一次覺得清潔工這份職業十分的高尚。本該就是啊,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城市美容師們,每月拿著那么低微的工資,他們的樂趣又在哪兒呢?
哦,我懂了——他們的樂趣就是為這個城市披上一件干凈美麗的外衣。
我走過去,拉拉他的衣角。“老爺爺。”我低著頭,“這個區域本來是我們打掃的,您能……”“哦,是這樣啊,當然可以啊!”待老爺爺走遠后,同伴過來不解的質問我:“你傻啦?”望著老爺爺漸漸縮小的背影,我一言不發的撿起垃圾來……
每一次勞動都有它的意義,屬于你的意義,你找到了嗎?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勞動教育發言稿 篇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勞動永遠是人類的財富,是人類創造幸福的基礎。特別是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更讓人興奮。
我勞動的開端,是在八歲那一年的一個星期六。中午十二點了,我的肚子餓的咕嚕咕嚕的亂叫,媽媽還沒回來。我決定自己親自下廚房。吃些什么呢?紅燒肉;西紅柿炒雞蛋;還是油炸雞柳?一個個我喜歡吃的菜,出現在我的腦海中。但是,都太有難度了。最后我決定,吃個方便面吧。
就算是方便面。說實在的,我也不會,翻開一頁頁腦海中的記憶,想起來了方便面的做法。
“稀里嘩啦”的,我在廚房找了個鍋。東瞧瞧,西看看,終于找到電磁爐了!我拿起鍋,接了些水,把鍋放在電磁爐上,插上電源,選擇了火鍋模式,最大火力煮!沒過多長時間,鍋底就出現了些小泡泡。泡泡迅速上升浮出水面。我非常激動,水開啦,可以放面了!一不小心把方便面袋直接扔進了鍋里!哎呀,不對。我急忙伸手去撈,急忙撕開袋口,調料包又連包帶料掉進鍋里,我顧不得手被燙的的疼痛,手忙腳亂的伸手去拿調料包,一下子扔到了地上,手指燙得通紅!撿起料包,把調料放進面里,用筷子攪一攪,一股香味飄鼻而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面煮完了!盛到碗里,我懸著的一顆心終于落了地。吐嚕吐嚕地吃起來,一會兒,一碗面就下了肚!真是美味,好香!連電源都忘切斷了。
吃完了面,想一想煮面的過程,真是酸甜苦辣啊!但這種酸苦辣是值得的。高爾基說的話:“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們聰明的雙手創造出來的!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