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講話討論會發言稿(精選3篇)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講話討論會發言稿 篇1
教育是立國之本,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2019年12月7日至8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進一步確立了“立德樹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指導地位,也凸顯了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即堅持立黨之心、為民之心和奮斗之心;同時不斷增強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戰斗力。當今社會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呈現出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發展態勢,是因為高校黨建工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正確的政治方向。絕大部分大學生認同“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和“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等觀點。
把握準確的時代特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格局。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如何在信息化時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為當前面臨的新課題。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積極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推進實踐教學、案例教學,通過征集評選“精彩一課”、“精彩教案”、“精彩多媒體課件”,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感染力,初步形成教師愿講、學生愛聽的可喜局面。
培養堅定的理想信念,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引導廣大青年學生自覺承擔起建設中國的歷史重任,續寫“中國故事”、創造“中國奇跡”;同時,自覺承擔起宣傳中國的歷史使命,傳播“中國聲音”、解讀“中國實踐、中國道路、中國形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要將理想信念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堅持用正確的道路引領新一代,用科學的理論體系武裝新一代,用無比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凝聚新一代,增強青年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
在新的形勢下,學習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重要講話精神,需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站在時代前沿,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我國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講話討論會發言稿 篇2
12月7日到8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思想政治建設,努力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進而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樹立自信意識,切實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基礎。在講話中強調,教育強則國家強。我們的高校肩負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要培養擔當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業,確保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接班人。我們的高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陣地,它要求我們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以德樹人作為高校的立身之本。
樹立擔當意識,全面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實。在講話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要當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須具備經濟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科技的、歷史的、現實的、中國的、世界的廣泛知識。我們的高校擔負著學生思想引領的重要任務,思想引領不僅是口號上的呼喊,它要求我們必須踐行于實際中,把最大化引領學生思想作為高校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樹立創新意識,扎實提高我國高校教育發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強調,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做好傳統優秀文化的宣傳和發揚工作,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講話討論會發言稿 篇3
回顧我們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我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以及社會主義建設偉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就是堅持了的群眾路線,這是我們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也是我們最為寶貴的一條經驗。毫不夸張地說,群眾路線是的生命線,是我們克敵制勝和發展壯大的法寶,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和堅持的群眾路線不動搖。
著眼新的時代特點和新的形勢,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階段,改革已進入攻堅期、深水區,觸及到深層次矛盾和重大利益調整,艱巨性、復雜性前所未有, 我們面臨著嚴峻考驗。我們勝利教育發展到現在,取得了顯著成績,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勝利教育的改革發展,相比各級和職工群眾重托與期望還有不少差距。
如何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如何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進勝利教育科學發展、率先發展?我認為在新的歷史時期,更要堅持我們一切工作的制勝法寶——的群眾路線。只有把人民群眾當做改革發展的主體,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取得深化體制改革的全面勝利。
辦公室作為中心對外的一個窗口,發揮著承上啟下、協調內外、服務上下的作用,是機關工作的中心紐帶與中樞。在新的形勢下,為更好地發揮辦公室職能,就要發揚敬業奉獻、吃苦耐勞的,就要樹立超前謀劃、主動服務的意識,就要增強高標準、嚴要求做好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要強化統籌協調,服務中心大局,保障中心本機關工作的高效有序運行。同時,辦公室還要樹立良好的對外形象,優質高效地做好群眾來訪來電工作,力所能及地答復和解決來訪群眾提出的事項。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我們中心要堅持“三個”貫穿始終,做到“四不放過”、“五個”結合,必將取得“七個”方面的成效。
一、堅持將從嚴要求貫穿始終,做到“四不”放過。認識上不去不放過,分析查擺問題不聚焦不放過,自我剖析不深刻不放過,整改落實不到位不放過。
二、堅持將上下聯動貫穿始終,做到“五個”結合。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相結合,帶頭與全員參與相結合,學習教育與查擺問題相結合,整改落實與構建長效機制相結合,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與推進教育改革發展相結合。
三、堅持將解決突出問題貫穿始終,實現“七個”方面的新成效。干部作風和員隊伍的面貌發生新變化。學校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均衡發展實現新突破。素質教育再創新佳績。教育現代化邁出新步伐。重點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群眾滿意度再有新提升。
作為普通員和機關工作人員來說,學習貫徹的群眾路線就是要干好本職工作,就要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努力解決為人民服務的問題,真心真意為群眾謀利益,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在工作中,要堅持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作風,始終注意工作中的新變化和群眾工作的新特點,善于從群眾的實踐中汲取經驗,從群眾的意見中汲取智慧。主動、經常地深入學校、深入師生,老老實實調查研究,老老實實聽取意見,老老實實改進工作,集中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去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和難題。不要有靠邊看的,不要認為解決群眾困難是干部的事情,要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的方針政策扎扎實實地落到實處,時時刻刻起模范帶頭作用,始終把群眾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始終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竭盡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的執政根基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