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總結發言稿(精選3篇)
學生總結發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及在座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高二班家長,能夠站到這里發言,我感到非常的高興。借此機會,我代表學生家長對在坐的各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付出的辛勤努力和無私奉獻,因為有了你們今天的耕耘,才有孩子明天的收獲,是你們把他們培養成才,是你們賦予他們的智慧和生存的能力,是你們讓我們看到他們的明天,今天能與各位老師和家長歡聚一堂,聆聽老師門的教學心得,切磋交流教育培養孩子的經驗和做法,榮幸之時,更希望大家不吝賜教。
下面就我做父母的一些感受與各位予以交流和探討。
第一、要會疼愛孩子
現在生活富裕了,作為父母總想千方百計滿足孩子的各類要求,只要孩子需要的,不管它有用沒用,有害沒害,就一古腦去滿足,即使父母覺得不合理,但往往會因為溺愛以下不為例屢屢成全孩子,豈不知就因為這一次又一次的違心成全,卻為孩子今后的成長埋下了一定的禍根,各類媒體上不乏其例,造成這種結果,罪魁禍首往往就是我們這些家長,正所謂喜孩害孩。所以作為家長首先要學會疼愛孩子,一味的遷就抑或放任自流最終受害的還是家長自己。
第二、要做孩子的好朋友
高中的孩子正處于逆反期和發育期,在各方面可以說似懂非懂,卻自認為很是了不起,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和膽量,這就要求我們這些家長一定要和孩子溝通交流,和他們做的朋友。
第三、要學會寬容孩子
進入高中的孩子,他們正處于生理與心理的發育期和成熟期,他們的思想性格和人生觀,世界觀正處于基本定型期,所以說這一時期的孩子都可能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出現問題,這是很正常的,是每個人一生中都必須經歷的我們做為家長不能發現問題急于求成,盲目從事。應耐心的和孩子溝通,幫助孩子分析解決問題。給孩子多一點理解,少一點抱怨;多一點寬容,少一點苛求;多一點微笑,少一點冷酷。切不可求全責備。
第四、要學會正確的引導孩子
十八,九歲的孩子正處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人生的路標在哪里?這關鍵就在于家長平時的引導教育,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啊,不同的教育方法會收到不同的效果,我們和孩子朝夕相處,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將會對他們起到決定性作用。所以說我們不能在教育孩子時是一套,自己行動時另是一套,我們平時都懶的不看書讀報,卻要孩子認真學習,我們自己打牌賭博,卻要求孩子不能上網玩游戲,我們花錢大手大腳,卻要孩子勤儉節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就這個道理嗎?
我的孩子和那些品學兼優的孩子相比還有很多不足,我和各位家長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以上我談的不能算是經驗,只是一點感受吧,如能引起大家的共鳴,我將感到莫大的榮幸。
孩子們,你們也要理解當家長和老師的一片苦心啊,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恨鐵不成鋼。努力吧,孩子門!,我們所有人都在期等著你們的成功,期待著你們為你們的母校添光增彩。
最后,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祝XX中學明天更美好。
學生總結發言稿 篇2
各位師院領導、各位班主任:
上午好!
我受初中第四組各位老師的委托,在今天結業典禮上作一個簡短的交流與分享。我來自“口子酒之鄉”,準確說我們學校與口子酒廠一墻之隔,所以我的感受借用口子酒的一句廣告詞“滴滴難忘”。
首先是師院的領導、各位專家的學識魅力與人格魅力使我難忘,無論專業知識、理論水平都是我永遠學不來的,比如:李秋芬老師居然把“儒家”、“道家”兩種不同學派的觀點融二為一,還自然的應用于我們的班級管理之中,真的使我耳目一新。同時他們又把自己的專業知識與生活中的案例結合,交給我們以后如何科學的管理班級。也解決了我多年的一個困惑“如何構建新時期的師生關系”,特別是“問題行為的孩子”,如何和諧相處,使他們能夠接受我們并改變他們的不良行為。使我懂得一個孩子對我們來說也許就是一個個體,但對一個家庭來說就是他們的天,所以我們肩負著兩代人的囑托,三代人的夢想,就像各位專家的一個共同的觀點,要求我們先了解、理解他們,除了要等待機會外,還要有耐心。
其次難忘的是學友之情,我們借助這個平臺,雖然只是相識,但這個平臺還會延續,我希望以后工作中再次通過這個平臺把你們的智慧、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共同分享,成就孩子。
再次感謝師院領導。
學生總結發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學:
上午好!
非常榮幸能代表佛山名師班的50多位同學在這里表達我們此刻激動的心情
一、感謝
1、感謝佛山市委、市委黨校和市教育局為我們佛山基礎教育系統的名師們提供如此難得的機會。
2、感謝廣東省第二師范學院為我們提供如此高水平的師資,如此精細的組織和如此周到的服務。
3、感謝所有為我們上課的老師們和所有的工作人員,如:黨校的余老師、劉老師,教育局的羅子琦老師以及二師的王慧班主任,劉海文副班主任,李老師和黃老師,你們用行為詮釋了什么是責任、什么是細致、什么是熱情。
二、學習
1、向專家教授學習
如感受劉良華教授用智慧而又堅定的眼神將我們帶進經典教育名著與教育電影,使我們學會如何做行動研究。
閆德明教授以他本人平實而深刻的風格,用其睿智而幽默的語言和一雙會鉤到人的心靈的眼神,指導我們如何形成我們各自的教學風格與個性,并寫成案例。
陳涵平教授以他豐富的經歷與學識,旁征博引,詮釋了口才對一個老師為什么如此之重要。
在高慎英教授關于有效教學的課堂上我們學到:智慧、自學輔導與修煉的重要性。
許錫良老師給我們演繹了在現代教育的環境下,我們教師如何利用網絡、博客進行自我學習和交流,也使我們認識到在互聯網時代什么叫個性化與創造性。
王松花通過小組活動使我們深刻領會到對一個團隊來說分工、合作、和諧與團結的重要性。
鄭希付教授為什么看起來如此年輕?原因是他個人對教師職業的愛,還有將工作處于研究狀態。
英語系主任李華教授與外教讓我們在雙語環境下和游戲狀態下如何享受學習的快樂!
蘇鴻老師和我們一起討論什么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還有今天下午我們欣賞了來自教育部的王博士那激情澎湃的演講。王博士站在更高角度解讀了《綱要》的部分內容,為我們帶來了來自高層的聲音以及教師專業發展的有關問題,特別是讓我們領會了溫總理的教育情懷。
2、向三位省名師學習。通過與三位省名師面對面的交流,使我們感覺到與省名師的差距。
3、學員相互學習
到處都是我們學員學習的身影,甚至在餐桌上都有我們討論與交流的情境!學員的學習態度很好!少有的好!僅有的好!
同學們的總結也寫得很好,如李恿軍:感激領導的關懷、朋友的溝通、導師的引領;邱裕興:拓寬視野、更新觀念;周潔榮:在學習中提升、在交流中碰撞、在反思中進取;文軍:感受真誠、凝聚快樂、生成美麗;陳紅琳:收獲感激、收獲快樂、收獲理念;應世江:相逢是首歌,期待下一次重逢!
同學們,為期7天的學習即將結束,加上幾天的上海考察后我們即將分別,我相信分別是為了將來的哪一天我們更好的相聚,但愿再次相聚時我們都會更美好!更熱情!更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