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締造會議精彩發言稿范文(精選11篇)
共同締造會議精彩發言稿范文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父老鄉親們:
xx月xx日至xx日,根據市委、市政府統一安排,我們先后赴、參觀學習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試點建設。通過參觀學習,深深感受到他們深厚的人文底蘊及鄉村建設治理新風尚,創造了難得的“共同締造”成果。市住建局將認真領悟“共同締造”真諦,切實掌握“帶土移栽”良方,充分激發群眾磅礴力量,大力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一、開展環境整治,共建宜居環境
一是建設“有審美的鄉村”。xx鄉村自然田園景觀非常優美,最基礎的工作是開展環境整治。要以房前屋后為小切口,清理雜亂空間,拆掉違章搭建,適當修剪樹枝,并在重要節點鋪設草坪和地被植物,讓人第一眼感覺到干凈、整潔、舒適。二是體現“一鎮一特色”,堅持規劃先行,改變傳統習慣,鼓勵集中連片建房,因地制宜在集中居住區規劃建設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實行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建設。三是加快房屋隱患整治。對農村低收入群體的危房應改盡改。對農村閑置空心危房應拆盡拆。全市有5370棟空心危房,這些空心危房既浪費資源又大煞風景,拆除空心危房后復墾復綠又可爭取資規項目。目前,已拆除2825棟達52.6%,今年年底力爭拆除所有閑置空心危房。
二、突出建筑特色,共創靚點
一是加強建筑風貌管控。建筑整體而言,給人的感覺是沒有特色。針對這種現狀,今年我們向省住建廳申報并獲批農房和村莊建設現代化試點、農房圖集編制推廣試點,已委托設計院設計符合特色的荊楚建筑風格圖集并通過專家評審,正在征求村民代表意見,修改完善方案。下一步,將組織建筑工匠培訓,建立工匠名錄庫,建立完善信用體系,為農房建設風貌管控創造經驗。二是加強歷史建筑保護。經摸底調查,實地踏勘,聯合規劃、文物部門專家初步篩選出13處具有保護價值的`歷史建筑,下一步還將組織專家論證,申報湖北省歷史建筑,爭取相關項目資金,通過掛牌保護與修繕工作,使這些老房子都能重新煥發光彩。三是積極申報傳統村落。經過調查,高陵鎮高陵崗社區九隊,有非常深的歷史底蘊,但傳統建筑風貌是短板,我們將進一步從歷史沉淀上深挖文化信息。前期,已將該村落錄入省級信息系統保護數據庫,正在著手申報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大力爭取上級領導支持,力爭進入國家、省傳統名錄和資金支持范疇。
三、完善基礎功能,共提城鎮品位
堅持完善功能與提升品位并重,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著力打造“江漢平原最美縣城”和“江漢平原美麗村鎮”。一是全力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實施重點區域建筑立面改造、街道整治與停車場建設,科學設計布局城市小景觀,增加城市特色空間。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共同締造”多方參與,激發居民參與改造熱情,積極探索長效管理機制,推動小區品質提升和社會治理創新。二是加快補齊城鄉基礎設施短板。有序推進道路、給水、排水、供氣、新能源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中心城區水環境治理和五湖生態治理,提升改造防洪排澇設施,整治城市易澇點和建設海綿城市,讓群眾共享城市建設成果。三是積極探索多方籌資渠道。針對城鄉基礎設施項目,鼓勵群眾積極出力參與共建美好家園,從而形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完整美麗鄉村。
共同締造會議精彩發言稿范文 篇2
開展“幸福沈陽共同締造”行動,按照“核心是共同、基礎在社區、群眾為主體”的基本原則,創新社會治理體系,轉變社會治理模式,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順應時代發展需要,我們要改變思路,科學謀化布局,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治”的網絡化、全覆蓋的社會治理結構和服務管理新機制。要健全社區黨組織核心主導機制,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社區充分發揮出來。
政府管理要把資源和權限盡可能地下放到基層,充分調動基層社區和居民的積極性,將過去的.由上至下的單向“管理”,向大家共同“治理”轉變,讓廣大群眾真正有熱情參與社會治理,讓他們真正成為社會治理的重要參與成員,而不是被動的.旁觀者,增強居民的歸屬感、自豪感和責任感。政府通過簡政放權、厘清各層級職責邊界、改進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健全服務網絡的方式,一沉到底,直通社區,建立“縱向到底”的服務管理機制。
完善社區建設,要發揮居民群眾的主體作用,盡可能地調動居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構建“志工+社工+義工”的志愿者服務模式,培育“勤勉自律、互信互助、開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城市文化,讓社區作為社會治理的最基層單元,成為建設和諧幸福新沈陽,為民真辦事、辦實事、辦好事的載體。
共同締造會議精彩發言稿范文 篇3
同志們: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就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湖北生動實踐。共同締造,目的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創新基層治理、更好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迫切需要,也是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體現。
共同締造,在于突出以人民為主體。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關鍵點在于讓廣大群眾更多地參與進來,踐行共同締造理念就是要拓寬群眾參與的廣度和深度,突出主體是人民。當前,我市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有效促進城市更新,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如何讓老舊小區改造更好的體現為民“改”、為民“造”,在于以人民為主體的`共同締造,讓“改造”不單單是政府的行為,而是由人民做主、人民提議、人民參與、人民監督、人民共享的“改造”,從而實現居民從“要我改”到“我要改”思想觀念的轉變。
共同締造,在于突出以民主為內容。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共同締造,締造的是民主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把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發出來,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才能在共同締造中找準“鑰匙孔”。通會橋社區在試點過程中,探索居民議事“圓桌會”“板凳會”,組織開展大棟座·小益思”睦鄰樓道“金點子”活動,以“穿針引線”式做法,充分激發居民“主人翁”意識,暢通社區微改造項目民意征集渠道、改造協商渠道、共治共享渠道,實現民主決策、民主參與、民主共享新格局。
共同締造,在于突出全過程民主參與。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人民參與的民主。在共同締造中,人民群眾參與深度和廣度是決定是否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因素。共同締造的“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中,人民群眾的參與貫穿始終,形成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參與的良性閉環。圍繞“建什么”“怎么建”“誰來建”“誰來管”等問題,把“話筒”交給群眾,讓群眾“發聲”,合力共唱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的新時代贊歌。
共同締造會議精彩發言稿范文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勞動,搏出美好生活》。
勞動,對我們來說是很容易的。但它本身的定義卻不容小覷,它是人維持自己生存和發展的唯一手段。唯有勞動,才能創造出我們想要的美好生活。
高爾基說:“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聰明的人的手創造出來的。”縱觀世界歷史的發展與進程,沒有一個階段是停滯的,沒有一個時代是止步不前的。從農耕文明到工業化發展,是多少人揮灑著汗水,貢獻出夜以繼日、冥思苦想的成果;從宗教神學到人文主義,是依靠多少哲學家的理論,踏著多少“造反者”的尸體才得以發展;從封建社會到社會主義,又是多少革命家拋頭顱、灑熱血爭取來的……
每個時代都在呼喚勞動,每個時代都需要勞動者,每個時代都少不了勞動作為推手!它是火辣太陽底下的“汗滴禾下土”,它是勞動人民的“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它是財富之父,它是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無比的源泉。古人們用勤勞與智慧,創造出一件件發明,推動著歷史,為后人證明——唯有勞動能創造美好生活!
如今,勞動已不再是某一個時代的代名詞,而是一個勤勞的民族,一個勤勞的國家的基礎與象征。而中國也確確實實可以擔起這一名稱。吳仁寶,一個農民,從一窮二白、家徒四壁,到成為“暴發戶”,他從來沒有走大運,只是帶著村民踏踏實實地種田辦廠,卻也賺了上億元;劉慈欣,一名作家,從只對科幻的默默關注到真正成為一名科幻小說家,他慢慢地去摸索其中的門道,筆耕不輟,最終寫出了爆款《三體》,在小說界豎起自己的旗幟;董明珠,一位企業家,從一名小小的銷售員到最杰出的商業女性之一,期間她幾乎全年無休,憑一己之力完成了從格力店員到董事長的完美蛻變,詮釋真正的巾幗英雄……沒有人可以一步登天,但所有人都可以憑借勤勞去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下。與其渴望著不勞而獲,坐享其成,不如告訴自己一份耕耘,一份收獲。
正是因為有這些敢于拼搏,相信勤勞致富的人,使得吃苦耐勞、艱苦卓絕、勵精圖治成了我們國家的代名詞。用歷史來審視中國,也正因為這些前仆后繼,堅持不懈的勇敢人兒,才讓中國成為一顆夜明珠,一株不朽樹,一只覺醒的東方雄獅!可見,勞動已不僅僅能滿足個人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也能讓一個國家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
宋慶齡說:“知識是從勞動中得來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成果。”就讓我們攥緊雙拳,用自己的知識、用自己的汗水、用自己的青春,去開拓出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共同締造會議精彩發言稿范文 篇5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幼時爸爸媽媽教我們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上學后食堂的墻上貼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識字后書桌里的課本上寫著“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勞動的重要從小根植在我們腦海里。如達·芬奇言“勞動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勞動,給予了人們幸福感與滿足感,為人們創造出更美好的生活。美好未來之花,盛開在勞動的土壤上。
禾下乘涼夢,一稻一人生,清香滿天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90歲高齡仍下田勞作,20__年他被授予“共和國勛章”,接受采訪時,袁老說:“明天,我要到田里去,第一個動作就是到田里去”幾十年如一日,他堅守著踏實奮斗的勞動者本色,始終心心念念的是下田勞作。他用勞動,解決了困擾中國多年的溫飽問題,把雜交水稻推廣全球幾十個國家,他用勞動,讓空氣中飄滿生命的稻香。《三國志》有言“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饑餓,曾牽動一個國家的命脈;糧食,是呵護生命的搖籃。勞動,讓我們能解決基本的溫飽,為我們筑起談論理想的根基。
原始森林里的猿人通過勞動一步步進化成現代人,現代人又通過勞動與智慧創造出機器人。我們活在這個信息技術發達,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時代,家里有掃地機器人、洗碗機;工廠里有自動化管理、智能流水線……越來越多機器代替我們去完成繁重瑣碎的體力工作。正是我們勞動的產物為我們減免了體力勞動,我們才得以用大腦與智慧進行更高級的勞動我們勞動的形式,已經不再僅僅是用雙手雙腳去創造,但勞動的實質,始終是為了創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雪龍2號首航南極,北斗導航全球組網進入沖刺期,5g商用加速推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鳳凰展翅”。這些成就凝結著新時代奮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顯了不同凡響的中國風采、中國力量。在我看來,這些成就像一座座的高山,其險峻如《蜀道難》中“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是勞動者們不畏艱難險阻,一步一個腳印攀上山峰。每一項矚目的輝煌背后,都是無數人勤勤懇懇的勞動,他們讓理想之花,開上高嶺。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我們播種,我們耕耘,我們揮灑汗水成為雨露滋潤作物,我們舞動鋤頭帶來清風拂過土地。新的時代,帶來新的勞動精神的內涵,而我們,愿意傳承這樣的精神,愿意成為一代又一代的勞動者。讓勞動成為崢嶸歲月的底色吧,讓我們在自己的土地上收獲更加美好的未來!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共同締造會議精彩發言稿范文 篇6
尊敬的:
大家好!
20xx年xx月xx日至xx日,市委組織各鄉鎮辦區黨(工)委書記和部分市直單位負責人赴xx縣、xx市考察學習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清廉村居建設情況等工作,本人現就赴、兩地考察學習活動談幾點體會,就后期工作打算談幾點想法。
一、學習體會:
兩地參觀學習,個人感觸頗多。、為山區縣市,應該說農村發展的基礎條件并不是太好,但沿途所見之處,令人震撼。一是干部作風實。主動謀劃,率先垂范,積極作為,迎難而上,體現了兩地基層干部良好的精神風貌。二是思想觀念新。網紅村、農旅村、生態村的建設反映了打破傳統村莊發展的理念,契合當前新時代新常態下的新發展理念。三是群眾發動好。柏林寺、古城村等地通過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激發群眾主動參與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創建,實現了鄉村基層治理的長效化、常態化和制度化。
二、后期工作打算:
(一)堅持產業為先,做強共同締造支撐。
xx鎮作為農業鄉鎮,具有規模優勢,但長期以來因農業無品牌、少特色,市場主體活躍度不高,存在農產品附加值低、產業鏈條不完整等問題。今后,將在“一旱一水、一菜一蝦”農業發展思路上狠下功夫,堅持規劃先行,以主導產業發展為導向引進和培育農業市場主體,促進農業產業轉型。一是招引市場主體。狠抓招商引資工作,突顯一個主體帶動一個產業,重點引進浩洋水產小龍蝦加工項目、巧巧米業擴能升級無塵化改造項目帶動蝦稻產業、萬里食品蔬菜深加工項目及正在洽談生態蓮子加工項目帶動綠色蔬菜種植產業向預制菜深加工發展,為加快創建特色農業和循環農業奠定堅實產業基礎。二是搭建發展平臺。牢牢抓住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天鵝洲旅游公路、高標準農田整治等項目契機,做好配套農業產業基礎設施,筑巢引鳳,吸引市場主體安心做經營;支持群眾,尤其是年輕人、種養大戶參加由鎮舉辦的抖音帶貨培訓班,學習技能的同時也參與到全鎮產業發展、品牌創建中來,做強共同締造支撐。三是拓展農旅思路。抓住緊鄰天鵝湖、天星湖、楊波坦故道濕地、長江渡口等獨特水生態資源優勢,明確定位,差異化謀劃布局天鵝洲經至桃花山旅游通道線建設。委托省農科院沿天鵝洲旅游公路規劃田園綜合體,目前正在設計之中。充分挖掘長江故道文化,98抗洪精神,打造集湖邊垂釣、休閑農旅、長江故道文化展示于一體的“水衍生”項目,促進多產業融合發展。
(二)堅持自治為基,抓住共同締造關鍵。
堅持群眾主體地位,與群眾協商、讓群眾做主,真正變“你和我”為“我們”,變“要我做”為“一起做”。一是制定共同締造活動方案。以鄉風文明建設為抓手,深入群眾、尊重群眾、組織群眾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健全紅白理事會、深化十星級文明戶創建,引導廣大群眾主動參與到共同締造活動中來,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社會治理體系。二是開展共同締造專題培訓。結合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宣講活動,在全鎮范圍內廣泛宣傳“共同締造”理念。邀請各村群眾基礎良好、威望較高的老黨員、“土專家”召開共同締造“板凳會”,引導群眾全程謀劃、全期參與、全心支持共同締造活動。三是嚴格共同締造考核機制。將“共同締造”活動納入村(社區)、鎮直單位目標責任考核,堅持群眾在“五優五差站所”評議工作中的主體地位,保障“共同締造”活動向縱深推進。
(三)堅持民生為本,找準共同締造切口。
群眾身邊的實事小事,是群眾最關心的,也是最容易感受到的。一是持續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行集鎮改造升級,加快推進幸福路污水管網連接入戶工程,盡快實施鎮區人行道及下水道疏洗改造工程,堅決避免出現“看海”現象;以“三清兩治一綠化”為抓手,提升村容村貌,持續實施“一溝一路一園一組”建設,組建以群眾為主體的`勞務公司,簡單工程發動群眾投工投勞籌建,在節省資金的同時,增加群眾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感、認同感,共建美好人居環境。二是全力拆除危舊房空心房。農村大量的危舊房和空心房嚴重影響村容村貌,更造成安全隱患。今年以來,我鎮積極行動,迅速開展拆除工作。截至目前,我鎮共拆除危舊房、空心房共320棟、3.8萬余平方米,其中D級危房147棟、2.2萬余平方米。三是推進天鵝洲旅游公路(xx段)快速實施。該道路是群眾最為關注的大事,我們將及時協調解決施工過程中的問題,為道路建設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力爭早日建成通車,滿足群眾對穩定快速出行通道的長久期盼,建好這條“民生路”和“發展路”。
共同締造會議精彩發言稿范文 篇7
各位同志們:
推進幸福沈陽共同締造是貫徹落實沈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深入實施《沈陽振興發展戰略規劃》,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快實現沈陽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重要工作,是落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的重要載體。
要結合學習貫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按照《規劃》“共識是前提、共建是路徑、共享是目的”的總體要求,切實領會幸福沈陽需要全市人民共同締造,推動我市廣大統戰成員參與、共謀共建的城市精神滋潤沈陽創新改革的每一寸熱土。
幸福沈陽共同締造,不能一蹴而就。幸福沈陽共同締造行動剛剛起步,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這期間可能出現各種挑戰、困境和反復,需要準確理解、依靠群眾。沈陽市制定了2年目標,基本建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治”的社會治理體系。到20xx年,形成政府治理與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的社會治理格局,構建具有時代特征、中國特色、沈陽特點的現代城市治理體系。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拒絕任何形式主義,而是要把嶄新的治理理念在實踐中變得生動,不斷破解新問題,尋找新途徑,創造新經驗。
幸福沈陽共同締造,不是虛的,不局限于個案。社區是先試先行的“首發單位”。幸福沈陽共同締造將會給沈陽的社區帶來一系列變革,例如,平臺資源將下沉,社區服務能力更強; 社區的準入事項將減少,切實減輕負擔……但是,這次行動輻射的領域不僅僅是社區,在創新體制機制、培育社會組織、壯大基層骨干、塑造共同精神方面都應有所成效。搞社區試點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打造出一個個獨立的“完美個案”,而是要以點帶動面,締造成果必須由重點突破向系統推進、由具體實踐向機制升華。
幸福沈陽共同締造,責任媒體不會缺席。幸福沈陽共同締造是關乎民生福祉的大事,作為遼沈地區責任媒體,遼沈晚報也是共同締造中的一員,要起到鼓勁、推動的作用。我們將助力營造共同締造的濃厚氛圍,使共同締造理念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我們將反映市民呼聲,廣泛發動群眾,引導市民參與,推動提升群眾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助力匯聚形成共謀發展、共促和諧的強大合力。
共同締造會議精彩發言稿范文 篇8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晨好!
共同締造關鍵在“共同”,難點也在“共同”。只有把群眾調動起來、社會力量發動起來,人人以“主人”身份參與社區治理,推動思想觀念、治理主體、工作模式轉變,真正做到群眾事群眾共同議、百姓事百姓共同干,共建共治共享才有牢固根基和強力支撐。
共同締造,推動思想觀念轉變。政府對社區建設的介入,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通過“穿針引線”實現“助人自助”,幫助居民從原來旁觀社區治理的“觀眾”,慢慢變為能參與治理的“配角”,最終成長為主動當家做主的“主角”。如三義北街歷史街區改造,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不是閉門造車規劃成什么“盆景”,而是發動群眾談談生產生活中需要改善什么、找找街區改造有什么自身條件和優勢,鼓勵群眾通過捐老物件、講故事、出主意等方式參與共建,也改變了群眾只講權利和福利、忽視自己義務和責任的現象,從而不斷強化“共同體”意識自覺。
共同締造,推動治理主體轉變。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就是共同締造的靶向,也是形成社區治理力量“最大化”和“同心圓”的本質基礎,最終體現在依靠群眾、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上,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街道以文廟、通會橋社區為試點,創新建立“一早”(民意“早餐會”)、“一晚”(“小板凳”議事會)民意收集機制,居民反映的問題和建議開誠布公并被一一采納,社區工作人員和居民一起動手解決。三義街社區組織黨員志愿者入戶開展廣場舞擾民問卷調查,幫助居民表達訴求,組織周邊居民、舞蹈隊及相關職能部門現場協商,引導形成社區廣場舞文明公約,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共同締造,推動工作模式轉變。要改變過去大包大攬的工作方式,通過搭平臺、建載體、給資源、立機制等方式“引路搭橋”,讓群眾知情有渠道、參與有平臺、監督有手段、當家有方法,激活群眾和社會的力量,凝聚社會參與共識。通會橋社區引進武漢恩派社會創新發展中心,策劃打造“大棟座·小益思”睦鄰樓道提案項目,圍繞“建什么”“怎么建”“誰來建”“誰來管”等問題,逐戶敲門入戶發動和引導居民暢談樓道微改造設想,先后培育群眾“金點子”6條,并給予物質獎勵。下一步,計劃通過惠民資金將“金點子”轉化為“好項目”。群眾的代入感增強,自然參與其中、建設其中、享受其中,從而自覺成為社區治理的主體。
共同締造會議精彩發言稿范文 篇9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父老鄉親們:
xx月xx日至xx日,隨市委市政府領導赴、兩地學習“共同締造”經驗,時間雖短,但學習方式很好、主題明確、針對性強,我一路看、一路聽、一路學、一路思,觸動很深:
一、收獲與啟示:發展要開闊思路、務實創新
無論是xx縣,還是xx市,兩地共同特點是以村級為基礎,立足于黨建強農、產業興農、人才助農、文化育農、生態惠農,城鄉協同、發展與治理相協調促進共同締造。
一要學習兄弟縣市招大引強、大干快上的理念。xx市茯苓窩康養農場項目集自然生態保護、康養休閑、采摘體驗、農業觀光等項目于一體,打造共享農業模式,實現“山里有花、田里有菜、地里有瓜、水里有魚”的高品質山水田園生活。
二要學習融合發展、協調發展的理念。xx縣xx村秉承“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理念,突出規劃引領、強化產業支撐,將一個往日的“落后村”打造成如今遠近聞名的“幸福村”。
三要學習他們真抓實干、敢于拼搏的精神。xx縣xx村從轉變群眾觀念入手,引導村民發揚主人翁精神,不斷改善居住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xx市石橋垸村以黨旗引領發展航向,激發群眾參與村級治理的熱情,村民自發出力流汗,實現干群齊上陣,共建美麗鄉村。
二、篤行與想法:奮進需對標對表、擔當有為
下一步,將把此次學習作為新起點,錨定新目標,自加壓力,再添動力,運用所學、所思、所得,巧干實干、大干苦干,奮力助推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一是理念為先,解放思想。要勇做“彰顯荊州擔當”的急先鋒,在新一輪發展中闊步前行,、兩地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樣本。聚焦、'新理念、新思路,把農業農村工作實踐凝聚到共同締造上來。
二是標準為要,突出成效。按照“串點成線、連線成帶、片區推進”思路,著力打造全域旅游桃花山片,突出紅色旅游、荊楚竹園、三菱湖濕地公園等建設;著力打造綠色田園團山寺片,突出團山寺田園綜合體、白鷺島公園、鴨蛙稻基地等建設;著力打造農田整治大垸片,突出綠色生產、智慧農業、產業配套等建設;圍繞省道S220、S221、S436、S480,突出沿線庭院改造、道路綠化、廣告標識標牌等建設。
三是模式為重,育新培優。對標先進,彌補短板,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借鑒xx縣柏林寺村、xx市古城村等地的“五共”經驗,緊盯我市六大產業鏈特色打造,創新“稻+鴨+蛙”綠色生態引領模式,大力宣傳和推介“玉”公共區域品牌,積極推進“共同締造”示范點。
四是民生為本,共治共享。考察當天,、兩地主要領導紛紛點贊xx市委市政府考察團,稱是全省第一個到“共同締造”示范點學習考察的縣市。當前,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推進農業農村“xx品牌”大提升,我們農業農村部門要切實以民生的獲得為基點,加快構建具有標簽的“五共”鄉村管理與建設機制,努力在“共同締造”活動中勇當先鋒、打造樣板。
共同締造會議精彩發言稿范文 篇10
各位同志們:
開展“幸福沈陽共同締造”行動,按照“核心是共同、基礎在社區、群眾為主體”的基本原則,創新社會治理體系,轉變社會治理模式,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順應時代發展需要,我們要改變思路,科學謀化布局,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治”的網絡化、全覆蓋的社會治理結構和服務管理新機制。要健全社區黨組織核心主導機制,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社區充分發揮出來。
政府管理要把資源和權限盡可能地下放到基層,充分調動基層社區和居民的積極性,將過去的。由上至下的單向“管理”,向大家共同“治理”轉變,讓廣大群眾真正有熱情參與社會治理,讓他們真正成為社會治理的重要參與成員,而不是被動的旁觀者,增強居民的歸屬感、自豪感和責任感。政府通過簡政放權、厘清各層級職責邊界、改進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健全服務網絡的方式,一沉到底,直通社區,建立“縱向到底”的.服務管理機制。
完善社區建設,要發揮居民群眾的主體作用,盡可能地調動居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構建“志工+社工+義工”的志愿者服務模式,培育“勤勉自律、互信互助、開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城市文化,讓社區作為社會治理的最基層單元,成為建設和諧幸福新沈陽,為民真辦事、辦實事、辦好事的載體。
共同締造會議精彩發言稿范文 篇11
推進幸福沈陽共同締造是貫徹落實沈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深入實施《沈陽振興發展戰略規劃》,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快實現沈陽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重要工作,是落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的重要載體。
要結合學習貫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按照《規劃》“共識是前提、共建是路徑、共享是目的”的總體要求,切實領會幸福沈陽需要全市人民共同締造,推動我市廣大統戰成員參與、共謀共建的城市精神滋潤沈陽創新改革的每一寸熱土。
幸福沈陽共同締造,不能一蹴而就。幸福沈陽共同締造行動剛剛起步,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這期間可能出現各種挑戰、困境和反復,需要準確理解、依靠群眾。沈陽市制定了2年目標,基本建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治”的社會治理體系。到20__年,形成政府治理與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的社會治理格局,構建具有時代特征、中國特色、沈陽特點的現代城市治理體系。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拒絕任何形式主義,而是要把嶄新的治理理念在實踐中變得生動,不斷破解新問題,尋找新途徑,創造新經驗。
幸福沈陽共同締造,不是虛的,不局限于個案。社區是先試先行的“首發單位”。幸福沈陽共同締造將會給沈陽的社區帶來一系列變革,例如,平臺資源將下沉,社區服務能力更強; 社區的準入事項將減少,切實減輕負擔……但是,這次行動輻射的領域不僅僅是社區,在創新體制機制、培育社會組織、壯大基層骨干、塑造共同精神方面都應有所成效。搞社區試點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打造出一個個獨立的`“完美個案”,而是要以點帶動面,締造成果必須由重點突破向系統推進、由具體實踐向機制升華。
幸福沈陽共同締造,責任媒體不會缺席。幸福沈陽共同締造是關乎民生福祉的大事,作為遼沈地區責任媒體,遼沈晚報也是共同締造中的一員,要起到鼓勁、推動的作用。我們將助力營造共同締造的濃厚氛圍,使共同締造理念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我們將反映市民呼聲,廣泛發動群眾,引導市民參與,推動提升群眾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助力匯聚形成共謀發展、共促和諧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