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發言稿范文300字(通用3篇)
讀書會發言稿范文300字 篇1
xx市始終堅持信息化必須服務于教育教學,在回歸教育本質、尊重教育規律的前提下,構建并完善教育信息化發展體系。
信息化增強了教育發展的內動力,20xx年在教育技術裝備方面的投入達到1.72億元,校園網出口帶寬超過1G且無線網絡覆蓋主要教學場所學校的比例達85%。信息化打通了教師培訓的新渠道,創建省級特色教學空間96個、省級精品教學空間36個,教師在微課網上曬課6000余節,教師自制教具開發能力全面納入教師教學水平評價和教師專業發展培訓計劃。信息化激發了學生學習多樣化,10所試點學校通過與大數據分析平臺的合作,較好地實現了學生課堂答題、課外作業數據采集分析和即時反饋。信息化帶動了教學管理的專業化,各校積極探索基礎教育學業診斷的革新方法,為個性化教育實施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引入智能閱卷和成績分析系統,精準分析學生知識掌握情況,指導教師適時調整教學計劃和內容。信息化引領了教育實踐生動化,如吳興區開展小學生課外閱讀管理與測評系統項目試點工作,通過采集學生閱讀數據、建立學生個人閱讀檔案等途徑,為學生閱讀評價與指導等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
還將著力書寫好統籌推動、應用驅動、特色發展這三篇文章,加快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使所有師生都能享受信息化紅利。
讀書會發言稿范文300字 篇2
去年10月,研制出臺了《xx市教育大數據驅動未來教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xx—20xx年)》,正式啟動實施“151”工程,即建設一個教育大數據中心,構建現代教育管理、教育評價、教與學應用、教師發展管理、未來教育生態五大教育數據應用體系,打造一個泛在網絡環境支撐。“151”的思路基本涵蓋了當前和未來幾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建設任務,旨在通過這一頂層設計,以系統的思維整體推進區域教育大數據建設,更好地引領區域教育生態變革。
在構建全新開放共享、良性互動教育新生態的過程中,采取市、縣、校三級聯動的方式,組建教育大數據中心攻關小組,多次“走出去”取經,明確路線圖、計劃書、時間表;著力打造云端管理平臺,研發全國首個跨區域中小學云圖書館、教育“云閱卷”等,市級在用聯通和新建接入平臺(系統)將超過40個,包括教師管理、學生體質健康等系統。近5年來,在分析積累的基礎上構建了根據問題現狀“制定評價內容—分析監測數據—反饋應用—改進問題—反思評估”的數據驅動教育教學改進之路,以評價改革撬動區域教育質量提升。此外,加速打造數字資源共享和教學應用平臺,建成800多個智慧教室、10門學科的在線答疑平臺、483個學校創客空間等。
計劃建設未來學校100所,堅持以大數據建設為支點,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現代化,整體提升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
讀書會發言稿范文300字 篇3
xx市依托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有序推進智慧教育建設,努力使之成為區域教育現代化的“內生變量”。
一是優化頂層設計。將智慧教育作為區域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堅持政府牽頭全市聯動,科學規劃先行先試,率先提出“標準先行、按規介入”,制定《智慧校園建設標準》《xx市中小學網絡建設標準》等。
二是創新運管機制。探索市場運營模式,在滿足教育公益化的前提下,推出“甬上云淘”智慧教育品牌,市民可自行購買特色課程和個性化服務,目前已有83家企業、機構入駐,擁有優質資源5000多件,成交量突破1。5萬筆;建立并深化政府合作推進、常態運營維護等5大保障體系;創新數據共享機制,打通省、市兩級教育基礎數據庫,建成xx市教育資源與數據中心,收錄全市學校、師生的數據信息。與公安等部門建成“教育地理信息系統”,以地圖形式直觀顯示學區地域分界等信息,有效服務科學決策。
三是強化應用實踐。以智慧校園建設為抓手,分批建設智慧教育試點學校,近百位名師在“甬上云校”授課答疑,令學習方式更加智慧便捷;教育模式實現融合創新,學校管理走向科學高效,依托大數據挖掘和學習分析等關鍵技術,為學校行政管理、課程建設和學生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還將重點在提升技術支撐能力、助學能力、管理能力上下功夫,加速推動區域教育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