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學習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座談會發(fā)言稿(精選3篇)
黨員干部學習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座談會發(fā)言稿 篇2
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南平市委、副市長廖俊波雖因車禍不幸離去,但他在面對各種“誘惑”“橫眉冷對”的政治覺悟和黨性原則,在對待百姓“甘為孺子牛”、“撲下身子,沒有架子”的服務態(tài)度,在對待工作“拼、嚴、快、實”的奮斗精神將被百姓永遠銘記和傳揚。
廖俊波為什么會如此深受百姓歡迎和愛戴?據(jù)采訪手稿報道,“政和縣鐵山鎮(zhèn)東澗村村主任胡說,“我們村過去多年是空殼村,零村財,900多人的村子,300多人出去打工了。”“村里沒錢,你怎么當村主任,怎么做事啊?”廖俊波說,“這么多撂荒的土地要用起來。種花收入多也沒污染,你們想干的話,我全力支持!”土地流轉起來,村民有了新奔頭。20xx年,村民人均收入超過1萬元,村財也入賬10萬多元......”,沒有比腳更遠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廖俊波用一名黨員干部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這句話的真實價值和深刻意義。只要把腳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俯下身子,把百姓所需作為自己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急百姓之所急,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親臨親為,就沒有過不了的河,解決不好的“難題”。
在困難面前是否敢于“面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也考驗一名黨員干部黨性是否堅定,能力是否過硬的“試金石”。
據(jù)采訪手稿報道,“武夷新區(qū)用“再造一個新城”的決心做招商、上項目。拆遷,地方干部眼中的“天下第一難題”,必然繞不開、躲不過。廖俊波恨不得蹬上靴子自己上陣,一怕貽誤發(fā)展良機,二怕群眾利益受損......”,這是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的“擔當精神”,是黨員干部先鋒模范形象的“再現(xiàn)”,是人民好干部的“典范”和“縮影”。正是由于在改革創(chuàng)新和扶貧攻堅的道路上有無數(shù)像廖俊波一樣“敢于擔當”的優(yōu)秀黨員干部,中國的經濟和社會才取得一個又一個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和突破性的進步。就拿20xx年四川的脫貧攻堅來說,據(jù)資料統(tǒng)計顯示,四川省在去年扶貧攻堅中,就有27名優(yōu)秀黨員干部在扶貧攻堅中殉職,有50多名在扶貧攻堅中受傷......
懂得珍惜和感恩的民族才是優(yōu)秀而充滿希望的民族。人民的好干部“廖俊波們”用鮮血乃至生命為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筑起了一座座通向富足和幸福的“陽光大道”,應懂得“珍惜”,要心存“感恩”。作為黨員干部應繼承其“優(yōu)良精神品質”,踏著“他們”沒有走完的“足跡”繼續(xù)前進,不辱使命、不負重托,積極主動作為,為實現(xiàn)共產主義理想事業(yè)奮斗不息!
黨員干部學習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座談會發(fā)言稿 篇3
尊敬的媒體界朋友、各位領導和親愛的同事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供電公司的,今天我給大家?guī)淼墓适率牵骸缎腋氛碌膹椬嗾摺贰?/p>
朋友,你到過美麗的商洛山嗎?你可曾在商洛的夜晚,聆聽過彌漫在整個夜空的天籟之音嗎?看,這燦爛的燈火猶如一架碩大無棚的瑤琴迸發(fā)的光影,給我們營造出"幸福商洛"的華彩樂章。日夜守護、彈奏這架巨琴的就是:國網商洛供電公司的山地送電鐵軍。而青年大學生,優(yōu)秀共產黨員,商洛公司運檢室副主任李平,就是這個團隊的突出代表。
屏幕上這個滿臉書卷氣的年輕人,就是李平。正是這個看似文弱的李平,從離開大學校門的那一刻起,用他堅強的意志,義無反顧的高高擎起秦嶺深處送電工這支火炬,23年如一日,護衛(wèi)著總長2300余公里的主電網骨架送電線路。
一個有思想的年輕人,在進入人生第一個轉折期時,他經歷的那些難忘的事,對其成長有很大的影響。1997年在滴水成冰的寒冬臘月,李平他們一行五人跟隨老班長王紀凱去巡視川柞線,在原始森林一尺多深的積雪里,整整爬了六個小時,就在他們向山頂最后兩基鐵塔進發(fā)時,狂風夾裹著大雪鋪天蓋地襲來,他們手拉著手都站不穩(wěn)腳跟。班長只得把李平等三名職工安頓在一個避風的崖窩下休息,然后和另一名黨員相互攙扶著向山頂爬去。3個小時后,當他倆返回時,讓李平大吃一驚,班長的工服多處已被樹枝刮破,手套上沁出斑斑血跡,發(fā)紫的臉上眉毛胡子掛滿冰雪,上下牙磕碰著就是說不出話來,看到這些李平他們便不顧一切的撲上去把他緊緊的抱在懷里,用體溫溫暖著幾乎凍僵的工友。李平哽咽著說:師傅,你為啥不讓我們一齊上去?班長說:天氣惡劣,都上去太危險。李平倔強的說:那你們……?班長截過話頭平靜的說:我們是黨員!我們是黨員!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這句看似普通的話語如陣陣驚雷,震撼了年輕大學生的心靈,那一刻李平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做這樣的共產黨人!
李平是個說到做到的實在人,他深知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就必須做到,平時工作看得出,關鍵時刻沖得出,危難時刻豁得出。
20xx年7月23日,商洛突降暴雨,短短5個小時,降雨量達231毫米,頃刻之間,山洪爆發(fā)、泥石流遍地,無情的洪魔沖毀了村莊,淹沒了農田,災區(qū)群眾處在生死線上急待救援。李平在凌晨3點的睡夢中接到抗洪救災的任務后,一骨碌從床上翻起來,邊穿衣服邊電話通知突擊隊立即趕赴災區(qū)。就在他剛要出門時,一回頭看見熟睡中的兒子,心里咯噔一下,便不由自主的輕輕走到孩子身邊,想著媳婦也出差在外,只有9歲的孩子又要孤獨的照顧自己,他鼻腔一酸,淚水一下涌滿了眼眶,他低頭親吻了兒子額頭,在心里對兒子說:兒子啊,爸爸別無選擇,那么多等待在生死線上的災民急需救援呀!想到此,李平流著眼淚把面包、牛奶和水果給兒子擺放在餐桌上,轉身就奔向了災區(qū),奔向了救災第一線。就這樣,他和同志們在泥里雨里連續(xù)奮戰(zhàn),僅用了14天的時間,就全部恢復了山陽、丹鳳縣30余萬群眾的供電。
20xx年2月23日凌晨2點,當人們正沉浸在春節(jié)的歡樂之中時,330kV柞張線發(fā)生瞬間跳閘,上級要求:趕在上午十點前消除故障,確保四縣區(qū)群眾春節(jié)用電。李平受命后,立即帶領人員趕赴事故地點。當時天氣異常寒冷,狂風達到了8級,沿途村民屋頂青瓦都被吹落一地。天剛麻麻亮,當他們驅車來到山下,剛一打開工程車門,只聽咣當一聲巨響,車門就被狂風吹的背折過去。大伙見狀個個變臉失色,不知如何是好。只見李平一聲不吭,提起登山杖,用手擋住口鼻跳下車,向雞冠山頂攀去。一個半小時后等他們到達山頂?shù)蔫F塔下時,狂風更加兇猛,人趴在地上連呼吸都困難。氣象條件如此惡劣,誰敢爬上鐵塔尋找故障點!在這進退維谷的關鍵時刻,又是李平沉穩(wěn)的站起來,從包里掏出一雙干爽的備用手套戴上,然后一步一步向塔頂爬去。暴風雪肆無忌憚的揪扯著我們的勇士,似要隨時將他撕碎拋向空中,而李平心中想的是,堅持住,再堅持住,就是天塌下來,也要盡快解決故障,讓群眾過一個溫馨的新年!十米他沒停下來,十五米他依然在向塔頂攀爬,工友們知道,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每往塔頂攀爬一公分,就意味著什么?!看到這個平時文弱的知識分子領導,每到生死關頭,總是挺身而出,他們也一擁而上,同心協(xié)力消除故障,為群眾提前供上了電。
商洛送電線路多數(shù)位于秦嶺高山之上,環(huán)境復雜,工作條件非常艱苦。李平作為維護團隊帶頭人,他始終和職工打拼在第一線,主動研究解決工作中的技術和管理問題,以他為主研發(fā)的15項技術成果和5項管理成果分別獲得省公司科技進步獎和現(xiàn)代化管理成果獎,推廣實施后有效提高了線路防護水平和運維工作效率。今年初,商洛公司首次實現(xiàn)了多旋翼無人機巡檢,李平又迅速制定了山區(qū)無人機巡檢6項技術要求和安全管理規(guī)定,現(xiàn)已實現(xiàn)無人機巡檢桿塔400基,開創(chuàng)積累了山區(qū)無人機巡檢的寶貴經驗。
23年來,這個表面文弱的青年大學生,用鋼鐵般意志的黨性,升華了自己,他從一名巡線工成長為副主任,并且?guī)С隽艘恢Ь哂鞋F(xiàn)代素養(yǎng)的鋼鐵團隊!這個團隊經過了南方冰災的洗禮,奧運保電的考驗,陜南特大冰雪等突發(fā)事故搶修的錘煉,已成為一支"天塌下來擎得起"的真正山地送電鐵軍。
這,就是優(yōu)秀共產黨人李平同志,用青春年華彈奏出了幸福樂章和精彩人生!
謝謝大家!